储罐及具有其的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存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罐及具有其的罐车。
背景技术
目前储存液体或者气体的储罐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罐体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罐体需要较大的强度。如果采用增大罐体壁厚的方式来提升罐体的强度,则会造成罐体的自重较大,降低罐体的运载量。如图1所示,为降低罐体自重,目前一般采用在罐体外侧设置加强圈的方式来满足罐体的强度需求。加强圈为设置在罐体周向外侧的环形结构。对于通过固定框来固定的罐体而言,设置在罐体上的加强圈的外壁不能够凸出于固定框的外壁,因此罐体的最大外径受到了固定框和加强圈的限制,导致罐体的最大储量难以突破,影响罐体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罐及具有其的罐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储罐的最大储量难以突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罐,包括:罐体;固定框,支撑罐体的两端;加强圈,设置于罐体的周向外侧,加强圈的外表面在罐体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位于固定框的外表面在罐体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内,加强圈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切削平面。
进一步地,固定框为多边形,切削平面为与固定框的框边的中部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地,切削平面与固定框的外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切削平面与加强圈的内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5mm。
进一步地,切削平面的两端与加强圈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角度α小于或等于30°。
进一步地,加强圈包括沿罐体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地,位于罐体的端部的相邻的两个加强圈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位于罐体的中部的相邻的两个加强圈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加强圈包括沿罐体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以及设置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连接板,至少部分连接板的外表面形成切削平面。
进一步地,加强圈包括切削段以及圆弧段,切削平面位于切削段上,切削段与圆弧段焊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罐车,包括:车辆本体;储罐,设置于车辆本体上,储罐为上述的储罐。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强圈设置在罐体的周向外侧,加强圈的外轮廓需要位于固定框的外轮廓内。在上述条件需要被满足的情况下,加强圈的宽度越窄越有利于增大罐体的直径。本申请在加强圈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切削平面,对原有的外表面为圆弧形的加强圈进行切削,形成与加强圈的外轮廓适配的切削平面,使加强圈的宽度变小,相应地罐体的直径能够增大,从而起到扩充罐体的容积效果。上述结构通过对加强圈的局部进行切削,在保证加强圈的连续性的同时降低其径向方向的宽度,从而为罐体争取到更大的容纳空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储罐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罐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储罐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储罐的加强圈的圆弧段的横剖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2的储罐的加强圈的切削段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切削平面;10、罐体;20、固定框;30、加强圈;31、第一立板;32、第二立板;33、连接板;34、切削段;35、圆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储罐包括罐体10、固定框20以及加强圈30。其中,固定框20支撑罐体10的两端;加强圈30设置于罐体10的周向外侧,加强圈30的外表面在罐体10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位于固定框20的外表面在罐体10的横截面上的投影内,加强圈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切削平面1。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加强圈30设置在罐体10的周向外侧,加强圈30的外轮廓需要位于固定框20的外轮廓内。在上述条件需要被满足的情况下,加强圈30的宽度越窄越有利于增大罐体10的直径。本申请在加强圈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切削平面1,对原有的外表面为圆弧形的加强圈30进行切削,形成与加强圈30的外轮廓适配的切削平面1,使加强圈30的宽度变小,相应地罐体10的直径能够增大,从而起到扩充罐体10的容积效果。上述结构通过对加强圈30的局部进行切削,在保证加强圈30的连续性的同时降低其径向方向的宽度,从而为罐体10争取到更大的容纳空间。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20为多边形,切削平面1为与固定框20的框边的中部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具体地,用于固定罐体10的固定框20一般为多边形结构,又因被罐体10一般为圆形结构,因此固定框20一般为正多边形,比较常见的是正四边形。以固定框20为四边形为例,为了使加强圈30与固定框20适配,可在加强圈30的竖直方向上切削出两个相对的切削平面1,再在加强圈30的水平方向上切削出两个相对的切削平面1,使这四个切削平面1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框20的外边沿平行,这种结构即有利于保证加强圈30的强度,又能够使加强圈30与固定框20的外轮廓适配,从而降低了加强圈30在径向方向的宽度,相应地罐体10的直径能够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框20也可以是正八边形,相应地,也需要在加强圈30的竖直方向上切削出两个相对的切削平面1,再在加强圈30的水平方向上切削出两个相对的切削平面1,使这四个切削平面1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框20的外边沿平行。从而使加强圈30的外轮廓与正八边形的固定框20的外轮廓适配。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切削平面1与固定框20的外表面平齐。上述结构中,加强圈30被切削后,其径向方向上的宽度为固定值。因此切削平面1越接近固定框20的外表面,为罐体10争取到的设置空间也就更大。因此当切削平面1与固定框20的外表面平齐时,能够为罐体10争取到最大的设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切削平面1为四个,当这四个切削平面1均与相对应的固定框20的外表面平齐时,罐体10能够具有最大的直径。
为了保证加强圈30的连续性,在加工切削平面时,不能够将加强圈30完全削断,需要使其保持一定的高度。保证加强圈30的连续性是为了使加强圈30在受到外力时,外力能够被传递至整个加强圈30上,力的传递不会在某处被阻断。如果力的传递在加强圈30上的某一处被阻断,则容易造成此处的应力过于集中,加强圈30容易在此处发生断裂。因此保证加强圈30的连续性即是保证加强圈30的强度。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切削平面1与加强圈30的内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L1大于或等于5mm。上述结构能够保证加强圈30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加强圈30的强度,进而提升整个储罐的强度。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切削平面1的两端与加强圈30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角度α小于或等于30°。上述结构中,切削平面1的两端与加强圈30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角度越小,切削平面1的长度越短,加强圈30被切削后剩余的宽度约大。上述结构通过限制切削平面1的两端与加强圈30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角度来保证加强圈30的连续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加强圈30包括沿罐体10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上述结构能够增强罐体10的强度,进而提升整个储罐的强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罐体10的端部的相邻的两个加强圈3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位于罐体10的中部的相邻的两个加强圈30之间的距离。上述结构中,罐体10的两端通过固定框20被固定,因此罐体10和固定框20连接处所承受的应力较大。在需要承受较大应力的位置以及其附近处提高加强圈30的密度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储罐的强度。上述结构根据储罐的应力分布状况优化了加强圈30的布置方式,从而提升了储罐的强度。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强圈30包括沿罐体10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板31和第二立板32以及设置在第一立板31和第二立板32之间连接板33,至少部分连接板33的外表面形成切削平面1。上述结构中,第一立板31和第二立板32与罐体10焊接,连接板33位于第一立板31和第二立板32之间。连接板33包括圆弧板以及平直板,平直段的的外表面形成切削平面1。具体地,在加工时可以采用C形钢来加工加强圈30。加工切削平面1时,将C形钢上原有的圆弧板切削掉一部分,换成平直的金属板重新焊接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再将新焊接上的平直金属板与原有的圆弧段进行焊接,形成新的连接板。上述结构简单,便于加强圈30的加工。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强圈30包括切削段34以及圆弧段35,切削平面1位于切削段34上,切削段34与圆弧段35焊接连接。上述结构中,在加工加强圈30时,也可以采用分段式加工,以C形钢为基材,分段加工加强圈30,再将每段加强圈30分别焊接到罐体10上并焊接相邻的切削段34以及圆弧段35,最终形成整个加强圈30。这种方式使得加强圈30的安装方式简单,易于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罐车,本申请的罐车包括车辆本体和储罐。其中,储罐设置于车辆本体上,储罐为上述的储罐。上述结构中,由于储罐具有承载量大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车辆也具有上述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圈30在满足储罐的强度的基础上起到增大储罐容积的目的。以40英尺系列的2罐箱为例,外壳筒体直径可增大80mm,内容器容积可增加5m3,增加液化天然气储运量2000kg,提高了深冷介质储运经济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