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13349U - 低温容器 - Google Patents

低温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13349U
CN203413349U CN201320362902.0U CN201320362902U CN203413349U CN 203413349 U CN203413349 U CN 203413349U CN 201320362902 U CN201320362902 U CN 201320362902U CN 203413349 U CN203413349 U CN 203413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low
temperature
circle port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629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官昌祥
周小翔
陈飞
邓明华
宋斌杰
蒋平安
孟庆国
徐澎飞
范圣超
李勇
卢海
顾锋
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imc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 Ltd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 Ltd,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629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13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13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133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温容器,包括罐体和多个加强圈结构,每个加强圈结构包括:上圈部;两个上连接部,设置在上圈部的两侧,每个上连接部的第一端与上圈部的侧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端与罐体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下圈部;两个下连接部,设置在下圈部的两侧,每个下连接部的第一端与下圈部的侧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端与罐体的下部连接在一起,下连接部的第二端与对应的上连接部的第二端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加强圈缺口,加强圈缺口具有设定的高度尺寸;以及两个加强部,每个加强部对应于加强圈缺口而贴装在罐体的内侧表面,加强部的延伸尺寸大于加强圈缺口的高度尺寸。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满足外围尺寸限制要求及罐体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容积最大化。

Description

低温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容器,尤其涉及低温容器的加强圈结构。
背景技术
低温容器一般采用真空绝热进行保温,需要一定的夹层空间。低温容器通常由内容器、外筒体、支撑结构等组成。贮存沸点温度低于-40℃液体(如液氮、液氧、液氩、液化天然气)的低温容器,出于安全考虑,会要求外筒体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因此一般会相对外筒体装设若干加强圈结构。较常采用的加强圈结构有装设在外筒体内侧的内置式和装设在外筒体外侧的外置式两种形式。现有的这两种形式,为了满足一定的外部尺寸要求,都会影响到内容器的内空间的大小,从而影响到储运物质的盛放容量。可见,实有必要对加强圈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低温容器的加强圈结构,可以在满足外围尺寸限制要求及罐体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容积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低温容器,包括罐体和设置在该罐体上的多个加强圈结构,每个加强圈结构包括:上圈部,设置在该罐体的上部外侧并与该罐体的外侧表面相间隔,该上圈部的两侧端的间距小于该罐体的最大宽度尺寸;两个上连接部,设置在该上圈部的两侧,每个上连接部的第一端与该上圈部的侧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端与该罐体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下圈部,设置在该罐体的下部外侧并与该罐体的外侧表面相间隔,该下圈部的两侧端的间距小于该罐体的最大宽度尺寸;两个下连接部,设置在该下圈部的两侧,每个下连接部的第一端与该下圈部的侧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端与该罐体的下部连接在一起,该下连接部的第二端与对应的该上连接部的第二端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加强圈缺口,该加强圈缺口具有设定的高度尺寸;以及两个加强部,每个加强部对应于该加强圈缺口贴装在该罐体的内侧表面,该加强部的延伸尺寸大于该加强圈缺口的高度尺寸。
其中,该上圈部为圆弧板;该下圈部为圆弧板。
其中,该上连接部为平板;该下连接部为平板。
其中,该加强部为圆弧板。
其中,该上连接部的第一端焊接在该上圈部的侧端,该上连接部的第二端焊接在该罐体的上部;该下连接部的第一端焊接在该下圈部的侧端,该下连接部的第二端焊接在该罐体的下部;该加强部贴焊在该罐体的内侧表面。
其中,该加强部的延伸尺寸是该加强圈缺口的高度尺寸的2-4倍。
其中,每个加强部是相对该罐体的纵向水平中心面对称分布的。
其中,该上圈部及两个上连接部与该下圈部及两个下连接部是相对该罐体的纵向水平中心面对称分布的。
其中,该上连接部和该下连接部是垂直于该罐体的纵向水平中心面的。
其中,该低温容器具有内容器和外筒体,所述的罐体是指该外筒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容器,通过巧妙地将加强圈结构分布到罐体的内外两侧,可以在满足外围尺寸限制要求及罐体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容积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容器的罐体与加强圈结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容器的罐体与加强圈结构连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加强圈结构 11 上圈部 12 下圈部 13 上连接部 14 下连接部 15 加强圈缺口 16 加强部;8 罐体 81 纵向竖直中心面 82 纵向水平中心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温容器的加强圈结构,其大致包括:位于罐体外并于罐体的上下两侧断开的加强圈、将加强圈固定到罐体上去的连接部和位于罐体内的加强部。其中,加强圈的两部分均通过连接部直接与低温容器的外筒体焊接,并在加强圈断开处所对应的罐体内侧设有该加强部。这种结构,可以在满足外围尺寸限制要求及罐体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使得罐体容积达到最大化。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容器实施例大致包括:罐体8和设置在该罐体8上的多个加强圈结构1。其中,该低温容器具有内容器和外筒体,所述的罐体8是指该外筒体。
每个加强圈结构1进一步包括:上圈部11,设置在该罐体8的上部外侧并与该罐体8的外侧表面相间隔,该上圈部11的两侧端的间距小于该罐体8的最大宽度尺寸;两个上连接部13,设置在该上圈部11的两侧,每个上连接部13的第一端131与该上圈部11的侧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端132与该罐体8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下圈部12,设置在该罐体8的下部外侧并与该罐体8的外侧表面相间隔,该下圈部12的两侧端的间距小于该罐体8的最大宽度尺寸;两个下连接部14,设置在该下圈部12的两侧,每个下连接部14的第一端141与该下圈部12的侧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端142与该罐体8的下部连接在一起,该下连接部14的第二端142与对应的该上连接部13的第二端13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加强圈缺口15,该加强圈缺口15具有设定的高度尺寸;以及两个加强部16,每个加强部16对应于该加强圈缺口15贴装在该罐体8的内侧表面,该加强部16的延伸尺寸大于该加强圈缺口15的高度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该罐体8的截面为圆形,该上圈部11为圆弧板;该下圈部12为圆弧板。该上连接部13为平板;该下连接部14为平板。该加强部16为圆弧板。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上圈部11、下圈部12以及加强部16可以根据罐体8的截面形状而相应地变化;该上连接部13、下连接部14也可以替换为有一定弯曲、波形或者拱度的板件。
在本实施例中,该上连接部13的第一端131焊接在该上圈部11的侧端,该上连接部13的第二端132焊接在该罐体8的上部,以使该上圈部11固定连接该罐体8;该下连接部14的第一端141焊接在该下圈部12的侧端,该下连接部14的第二端142焊接在该罐体8的下部,以使该上圈部11固定连接该罐体8;该加强部16贴焊在该罐体8的内侧表面,以对应补强该加强圈缺口15处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上连接部13可以是直接从该上圈部11的侧端弯折延伸出,也就是,该上连接部13与该上圈部11为一体结构。该下连接部14可以是直接从该下圈部12的侧端弯折延伸出,也就是,该下连接部14与该下圈部12为一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各连接处均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相应地将焊接替换为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粘接等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强部16的延伸尺寸大致是该加强圈缺口15的高度尺寸的3倍,比如:对应于加强圈缺口15的高度尺寸为200毫米的情形,加强部16的延伸尺寸约为600毫米。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加强部16的延伸尺寸可以是该加强圈缺口15的高度尺寸的2-4倍,或者其他的倍数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该加强部16的延伸尺寸大致是该加强圈缺口15的高度尺寸的倍数关系,仅是例举,并不构成限定,只要是加强部16的设置足够补强该加强圈缺口15处的强度就好。
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强部16是相对该罐体8的纵向竖直中心面81对称分布的,同时也是相对该罐体8的纵向水平中心面82对称分布的。该上圈部11及两个上连接部13与该下圈部12及两个下连接部14是相对该罐体8的纵向水平中心面82对称分布的。并且,该上连接部13和该下连接部14是垂直于该罐体8的纵向水平中心面82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取决于罐体8的截面形状,加强圈结构1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不必是对称分布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容器,通过巧妙地将加强圈结构1的组成分布到罐体8的内外两侧,其中上圈部11和下圈部12分别通过上连接部13和下连接部14装设到罐体8的外侧,而对应上圈部11与下圈部12之间的加强圈缺口15则在罐体8的内侧装设加强部16,可以在满足外围尺寸限制要求及罐体8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容积最大化。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低温容器,包括罐体和设置在该罐体上的多个加强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强圈结构包括:上圈部,设置在该罐体的上部外侧并与该罐体的外侧表面相间隔,该上圈部的两侧端的间距小于该罐体的最大宽度尺寸;两个上连接部,设置在该上圈部的两侧,每个上连接部的第一端与该上圈部的侧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端与该罐体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下圈部,设置在该罐体的下部外侧并与该罐体的外侧表面相间隔,该下圈部的两侧端的间距小于该罐体的最大宽度尺寸;两个下连接部,设置在该下圈部的两侧,每个下连接部的第一端与该下圈部的侧端连接在一起、第二端与该罐体的下部连接在一起,该下连接部的第二端与对应的该上连接部的第二端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加强圈缺口,该加强圈缺口具有设定的高度尺寸;以及两个加强部,每个加强部对应于该加强圈缺口贴装在该罐体的内侧表面,该加强部的延伸尺寸大于该加强圈缺口的高度尺寸。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圈部为圆弧板;该下圈部为圆弧板。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部为平板;该下连接部为平板。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加强部为圆弧板。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部的第一端焊接在该上圈部的侧端,该上连接部的第二端焊接在该罐体的上部;该下连接部的第一端焊接在该下圈部的侧端,该下连接部的第二端焊接在该罐体的下部;该加强部贴焊在该罐体的内侧表面。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加强部的延伸尺寸是该加强圈缺口的高度尺寸的2-4倍。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强部是相对该罐体的纵向水平中心面对称分布的。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圈部及两个上连接部与该下圈部及两个下连接部是相对该罐体的纵向水平中心面对称分布的。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部和该下连接部是垂直于该罐体的纵向水平中心面的。
10.依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低温容器具有内容器和外筒体,所述的罐体是指该外筒体。
CN201320362902.0U 2013-06-21 2013-06-21 低温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13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62902.0U CN203413349U (zh) 2013-06-21 2013-06-21 低温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62902.0U CN203413349U (zh) 2013-06-21 2013-06-21 低温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13349U true CN203413349U (zh) 2014-01-29

Family

ID=4997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6290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13349U (zh) 2013-06-21 2013-06-21 低温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133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3128A (zh) * 2015-04-27 2015-07-29 南通四方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罐式集装箱的外罐加强圈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0998735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罐体及具有其的罐式集装箱
WO2022268204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储罐及具有其的罐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3128A (zh) * 2015-04-27 2015-07-29 南通四方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罐式集装箱的外罐加强圈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09987350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罐体及具有其的罐式集装箱
WO2022268204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储罐及具有其的罐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6570U (zh) 一种钢制混合型的拱顶储罐网壳
CN203413349U (zh) 低温容器
CN106143806B (zh) 一种船用独立液罐的支撑装置
CN203651765U (zh) 铁路煤炭漏斗车下漏斗脊
CN107757950A (zh) 一种高轨光学遥感卫星结构
CN202938015U (zh) 平底封头支承组件
CN214822561U (zh) 一种纯电动物流车电池箱的吊装支架
CN204736936U (zh) 一种车架防水装置
CN205754131U (zh) 一种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安装架
CN203240272U (zh) 卧式低温气瓶的后部支撑结构
CN203451057U (zh) 双向板钩
CN202142384U (zh) 一种全密封变压器波纹油箱装置
CN102980024A (zh) 低温容器用防波板
CN102815249B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货箱
CN207957577U (zh) 随车起重机基座及随车起重机
CN204236467U (zh) 用于漏斗车的漏斗脊支撑结构
CN106005049B (zh) 厢车底边梁装置
CN201304931Y (zh) 罐装车罐体底座
CN206649974U (zh) 一种油箱改良型变压器
CN204507005U (zh) 铝罐车主车架
CN204131028U (zh) 核电站抗震电缆支架
CN204895468U (zh) 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
CN204264292U (zh) 一种轻型载货车车厢前板装置
CN204361503U (zh) 配电柜板体
CN209180669U (zh) 一种钢瓶底部防爆连接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TONG CIMC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EQUIPMENT M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612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ESE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 (GROUP) CO., LTD.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LIMITED

Effective date: 201406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O: 226000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12

Address after: 226000 No. 155, city road,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TONG CIMC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ort Road, No. 159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Co.,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ANTONG ZHONGJ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ANTONG CIMC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6000 Gangzha City, Jiangsu Province, Hong Kong City Road, No. 155, No.

Patentee after: NANTONG CIMC ENERGY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00 No. 155, city road,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CIMC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