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8144U - 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58144U
CN215358144U CN202120615754.3U CN202120615754U CN215358144U CN 215358144 U CN215358144 U CN 215358144U CN 202120615754 U CN202120615754 U CN 202120615754U CN 215358144 U CN215358144 U CN 215358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crete
concrete pipe
center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57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志红
宁振
朱奇
龚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Sichuan Jiayuan Ji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1206157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58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58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58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安装于混凝土泵车回转支撑上,用以装配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中的下车砼管以及上车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设置于凝土泵车底架圆筒上方,连接下车砼管的工装校正管;工装校正管与底架圆筒同轴设置;设置于工装校正管上,用以限定工装校正管安装位置的对中校正构件;与对中校正构件连接,用以限定对中校正构件安装位置的安装紧固构件;安装紧固构件一端连接对中校正构件,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固定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保证上下车砼管装配时匹配管路与底架圆筒的同轴度以及上下砼管匹配处的尺寸精度,消除因装配质量差造成上下车砼管结合处管卡卡滞隐患,降低其使用和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砼管管路装配工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是一种可将混凝土通过输送管连续输送到预定地点的机械设备,其混凝土管道布局与装配工艺,直接影响到泵送效率,管道布局不当甚至造成堵管、爆管事故。其中在底架圆筒、回转支撑及转台此区域部位,源于上下车砼管结合处底架固定不动、转台通过回转支撑绕底架圆筒轴线回转±360°转动以及装配空间小不便于装配操作等原因,造成此处混凝土管道装配要求高。若砼管装配对中精度没达到要求,造成此部位混凝土管路上固定支架开裂失效、管卡异常磨损撕裂、混凝土管爆管等一系列隐患,最终导致混凝土漏浆、喷混凝土以及现场维修困难等现象。
目前,市场上混凝土泵车设备保有量大,同时混凝土管道属易损件。根据材料与热处理工艺不同,弯管使用寿命约1.5至3万方不等,此处砼管需经常维保。现如今,上述砼管在进行维修保养或者是在车间进行新车装配时,大多均靠操作技术工人的手感或者简易工装来保证此部位砼管的对中精度,由于下车砼管固定不动,上车砼管随转台一起绕底架圆筒轴线旋转,此类装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亟需改善:一、操作技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靠手感自由装配或简易工装操作,均对操作技术工人可操作性有一定的影响,因砼管相对较重,且操作空间相对狭小,这都增大了操作者的难度,返工率高,装配效率低;二、砼管装配后对中精度低:靠手感自由装配或简易工装操作,其对中精度一致性不好,对操作技术工人素质要求较高,其精度无法保证,造成固定支架开裂失效、管卡异常磨损撕裂、混凝土管爆管等一系列质量隐患;三、装配精度误差导致砼管管道维修,增大维修保养成本。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能够保证上下车砼管装配时匹配管路与底架圆筒的同轴度,降低其使用和维护成本,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能够保证上下车砼管装配时匹配管路与底架圆筒的同轴度,降低其使用和维护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安装于混凝土泵车回转支撑上,用以装配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中的上车砼管以及下车砼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凝土泵车底架圆筒上方,连接所述下车砼管的工装校正管;所述工装校正管与所述底架圆筒同轴设置;设置于所述工装校正管上,用以限定所述工装校正管安装位置的对中校正构件;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连接,用以限定所述对中校正构件安装位置的安装紧固构件;所述安装紧固构件一端连接所述对中校正构件,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安装紧固构件包括:连接竖板、工装焊件底板以及加强筋板;所述连接竖板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相互垂直设置,两者螺纹连接;所述工装焊件底板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竖板,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板设置于所述工装焊件底板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工装焊件底板底面与所述工装校正管底面在垂直方向上间隔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述下车砼管与所述上车砼管正常装配时,其装配连接面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回转支撑顶面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工装焊件底板为扇形底板;所述扇形底板靠近其圆弧边的同心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工装焊件底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与回转支撑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工装焊件底板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撑顶面,与所述回转支撑的外圈轮连接;所述工装焊件底板随回转支撑的外圈轮定轴旋转。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对中校正构件包括:连接并固定混凝土泵车上车砼管的抱箍;与所述抱箍连接的螺纹紧固件;所述抱箍与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平行且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连接竖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为紧固螺母,所述抱箍穿过所述连接竖板上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抱箍为半圆环U形抱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与所述连接竖板连接的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加强筋板包括:设置于所述扇形底板两直线边处的第一加强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板之间的第二加强筋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筋板以及所述第二加强筋板连接的第三加强竖板;与所述第三加强筋板连接,延伸至所述扇形底板圆弧边处的第四加强筋板。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隔断竖板与所述连接竖板相互平行设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安装于混凝土泵车回转支撑上,用以装配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中的上车砼管以及下车砼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凝土泵车底架圆筒上方,连接所述下车砼管的工装校正管;所述工装校正管与所述底架圆筒同轴设置;设置于所述工装校正管上,用以限定所述工装校正管安装位置的对中校正构件;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连接,用以限定所述对中校正构件安装位置的安装紧固构件;所述安装紧固构件一端连接所述对中校正构件,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固定连接。其中,利用所述安装紧固构件,所述安装紧固构件连接所述回转支撑以及所述对中校正构件,用以限制所述对中校正构件的位置;其次,利用所述对中校正构件以及所述工装校正管,所述对中校正构件连接并固定所述工装校正管的位置,使所述工装校正管与底架圆筒同轴设置,使所述下车砼管能够对中安装,便于在砼管装配时所述下车砼管中的下车弯管与所述上车砼管能够迅速匹配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保证上下车砼管装配时匹配管路与底架圆筒的同轴度,降低其使用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下车砼管与所述上车砼管正常装配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对中校正构件1;抱箍101;螺纹紧固件102;安装紧固构件2;连接竖板201;工装焊件底板202;加强筋板203;底架圆筒3;工装校正管4;回转支撑5;外圈轮501;下车砼管6;下车弯管601;第一加强筋板7;第二加强筋板8;第三加强筋板9;第四加强筋板10;上车砼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请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安装于混凝土泵车回转支撑5上,用以装配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3中的上车砼管11以及下车砼管6,包括:设置于所述凝土泵车底架圆筒3上方,连接所述下车砼管6的工装校正管4;所述工装校正管4与所述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设置于所述工装校正管4上,用以限定所述工装校正管4安装位置的对中校正构件1;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连接,用以限定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安装位置的安装紧固构件2;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一端连接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5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安装于混凝土泵车回转支撑5上,用以装配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3中的上车砼管11以及下车砼管6,包括:设置于所述凝土泵车底架圆筒3上方,连接所述下车砼管6的工装校正管4;所述工装校正管4与所述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设置于所述工装校正管4上,用以限定所述工装校正管4安装位置的对中校正构件1;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连接,用以限定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安装位置的安装紧固构件2;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一端连接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5固定连接。其中,利用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连接所述回转支撑5以及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用以限制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的位置;其次,利用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以及所述工装校正管4,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连接并固定所述工装校正管4的位置,使所述工装校正管4与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使所述下车砼管6能够对中安装,便于在砼管装配时所述下车砼管中6的下车弯管601与所述上车砼管11能够迅速匹配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保证上下车砼管装配时匹配管路与底架圆筒的同轴度,降低其使用和维护成本。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包括:连接竖板201、工装焊件底板202以及加强筋板203;所述连接竖板201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相互垂直设置,两者螺纹连接;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竖板201,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5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板203设置于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上。
其中,所述连接竖板201,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相互配合连接,用以限制并固定混凝土泵车工装校正管4的位置,使工装校正管4能够与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用以连接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以及回转支撑5,固定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的位置;所述加强筋板203,与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连接,增大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的强度以及刚度。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底面与所述工装校正管4底面在垂直方向上间隔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述下车砼管6与所述上车砼管11正常装配时,其装配连接面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回转支撑5顶面的距离。
其中,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底面与所述工装校正管4底面在垂直方向上间隔所述预定距离,使对中工装配合安装所述下车砼管6之后,能够保证所述上车砼管11与所述下车砼管6安装匹配处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精度,有效消除因装配质量差造成上下车砼管匹配处管卡卡滞隐患。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为扇形底板;所述扇形底板靠近其圆弧边的同心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或者所述第二通孔与回转支撑5螺栓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扇形底板靠近其圆弧边的同心圆周上设有三个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通过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或者所述第二通孔,使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与回转支撑5螺栓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撑5顶面,与所述回转支撑5的外圈轮501连接;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随回转支撑5的外圈轮501定轴旋转。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包括:连接并固定混凝土泵车工装校正管4的抱箍101;与所述抱箍101连接的螺纹紧固件102;所述抱箍101与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3平行且同轴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竖板201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螺纹紧固件102为紧固螺母,所述抱箍101穿过所述连接竖板201上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抱箍101与混凝土泵车工装校正管4外壁接触连接,结合所述连接竖板201以及所述螺纹紧固件102,固定工装校正管4的位置,使之与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抱箍101为半圆环U形抱箍。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与所述连接竖板201连接的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相互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抱箍101为半圆环U形抱箍,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的半圆环中心与底架圆筒3中心在同一中轴线上;工装校正管4安装固定于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的U形槽中,使工装校正管4与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设置多个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使之固定牢靠。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的数量为两个。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板203包括:设置于所述扇形底板两直线边处的第一加强筋板7;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板7之间的第二加强筋板8;与所述第一加强筋板7以及所述第二加强筋板8连接的第三加强筋板9;与所述第三加强筋板9连接,延伸至所述扇形底板圆弧边处的第四加强筋板10。
其中,在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上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板7、所述第二加强筋板8、所述第三加强筋板9以及所述第四加强筋板10,用以在不改变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厚度的情况下,增大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的强度以及刚度。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强筋板9与所述连接竖板201相互平行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板7、所述第二加强筋板8以及所述第四加强筋板10的数量为两块;所述第三加强筋板9的数量为一块。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板20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板7之间的第五加强筋板,所述第五加强筋板连接两块所述第一加强加强筋板7;所述第五加强筋板与所述连接竖板201相互平行。
更为具体地阐述,目前,市场上混凝土泵车设备保有量大,同时混凝土管道属易损件。根据材料与热处理工艺不同,弯管使用寿命约1.5至3万方不等,此处砼管需经常维保。现如今,上述砼管在进行维修保养或者是在车间进行新车装配时,大多均靠操作技术工人的手感或者简易工装来保证此部位砼管的对中精度,由于下车砼管6固定不动,工装校正管4随转台一起绕底架圆筒3轴线旋转,此类装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亟需改善:一、操作技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二、砼管装配后对中精度低;三、装配精度误差导致砼管管道维修,增大维修保养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利用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连接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5以及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用以限制以及固定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的位置;其次,利用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以及所述工装校正管4,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连接并固定所述工装校正管4的位置,使所述工装校正管4与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使所述下车砼管6能够对中安装,便于在砼管装配时所述下车砼管中6的下车弯管601与所述上车砼管11能够迅速匹配连接。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利用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所述安装紧固构件2连接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5以及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用以限制以及固定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的位置,结合所述连接竖板201、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以及所述加强筋板203,所述连接竖板201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相互配合连接,用以限制并固定工装校正管4的位置,使工装校正管4能够与所述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用以连接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以及回转支撑5,固定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的位置;其次,利用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所述对中校正构件1与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结合所述抱箍101以及所述螺纹紧固件102,所述抱箍101与所述工装校正管4外壁接触连接,结合所述连接竖板201以及所述螺纹紧固件102,固定工装校正管4的位置,使工装校正管4与底架圆筒3同轴设置;并且,所述工装焊件底板202底面与所述工装校正管4底面在垂直方向上间隔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述下车砼管6与所述上车砼管11正常装配时,其装配连接面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回转支撑5顶面的距离,进而使对中工装配合安装所述下车砼管6之后,能够保证所述上车砼管11与所述下车砼管6安装匹配处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精度。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使上下车砼管6顺畅安装匹配,能够保证上下车砼管6匹配处管路与底架圆筒3的同轴度以及上下车砼管6匹配处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精度,消除因装配质量差造成上下车砼管结合处管卡卡滞隐患,降低其使用和维护成本。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安装于混凝土泵车回转支撑上用以装配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中的下车砼管以及上车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凝土泵车底架圆筒上方,连接所述下车砼管的工装校正管;所述工装校正管与所述底架圆筒同轴设置;
设置于所述工装校正管上,用以限定所述工装校正管安装位置的对中校正构件;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连接,用以限定所述对中校正构件安装位置的安装紧固构件;
所述安装紧固构件一端连接所述对中校正构件,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紧固构件包括:连接竖板、工装焊件底板以及加强筋板;所述连接竖板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相互垂直设置,两者螺纹连接;所述工装焊件底板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竖板,另一端与混凝土泵车的回转支撑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板设置于所述工装焊件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焊件底板底面与所述工装校正管底面在垂直方向上间隔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述下车砼管与所述上车砼管正常装配时,其装配连接面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回转支撑顶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焊件底板为扇形底板;所述扇形底板靠近其圆弧边的同心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工装焊件底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与回转支撑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焊件底板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撑顶面,与所述回转支撑的外圈轮连接;所述工装焊件底板随回转支撑的外圈轮定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校正构件包括:连接并固定混凝土泵车上车砼管的抱箍;与所述抱箍连接的螺纹紧固件;所述抱箍与混凝土泵车底架圆筒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竖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为紧固螺母,所述抱箍穿过所述连接竖板上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为半圆环U形抱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连接竖板连接的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所述半圆环U形抱箍相互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包括:设置于所述扇形底板两直线边处的第一加强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板之间的第二加强筋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筋板以及所述第二加强筋板连接的第三加强竖板;与所述第三加强筋板连接,延伸至所述扇形底板圆弧边处的第四加强筋板。
CN202120615754.3U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 Active CN215358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5754.3U CN215358144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5754.3U CN215358144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58144U true CN215358144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4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5754.3U Active CN215358144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58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0683B (zh) 杆臂的制造方法和混凝土布料杆
CN210703391U (zh) 空调管路焊接定位工装
CN110900101A (zh) 一种便于组装定位的船舶用金属软管焊接支撑装置
CN109551506A (zh) 一种焊接头装拆装置
CN215358144U (zh) 一种底架圆筒砼管管路对中工装
CN209439694U (zh) 一种管子拉拢对中焊接辅助装置
CN205437625U (zh) 排量为1.5的催化器总成焊接夹具
CN20889680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管路的连接固定装置及汽车空调
CN110977332B (zh) 起重机顶部结构零件的制作工装及其制作方法
CN212726332U (zh) 一种圆形顶管电缆支架支撑柱及系统
CN209919205U (zh) 一种环形角钢组对焊接工装
CN220050835U (zh) 一种管道开孔机械臂固定支座
CN109084503B (zh) 分液器固定装置及旋转压缩机
CN218311804U (zh) 轨道用固定管及其焊接工装
CN220666488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的连接构件
CN110961852A (zh) 一种具有分度调节的点焊装置
CN216866005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的标线装置
CN210950714U (zh) 一种安装支架和杜瓦瓶装置
CN217914959U (zh) 一种消防设施工程用管道固定工装
WO2022024449A1 (ja) パラペット吊り下げ式アンテナ架台
CN218505991U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7502839U (zh) 一种用于消防管道的辅助安装设备
US201301333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collar to the end of a pipe
CN211548405U (zh) 采光顶连接结构
CN210221858U (zh) 射线检测专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4

Address after: No. 1413, 14th Floor, No. 2 Gaopan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Jiayuan Ji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4

Address after: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6 Hanpu science and Education Park,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