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8316U - 一种自动炒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炒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8316U
CN215348316U CN202120024500.4U CN202120024500U CN215348316U CN 215348316 U CN215348316 U CN 215348316U CN 202120024500 U CN202120024500 U CN 202120024500U CN 215348316 U CN215348316 U CN 215348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 body
frying pan
machine
food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245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沙洋
黄长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Qianlo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Qianlo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Qianlo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Qianlong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245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8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8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83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炒食机,属于自动烹调技术领域,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炒锅本体、设置于机座一侧的侧箱、设置于侧箱上的调料盒以及设置于调料盒上的喷料管,所述机座于所述调料盒的两端设置有两立杆,两所述立杆之间远离机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锅盖,所述锅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两所述立杆之间于所述转轴下方设有两连接轴,两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炒锅本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炒锅本体的底部呈半圆弧状,且其下方设置有可驱动其绕所述连接轴进行往复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炒锅本体内的食物跟随炒锅本体不断进行翻滚,具有使食物被充分混合且受热均匀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炒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烹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炒食机。
背景技术
炒菜需要投入人力和时间,一般包括将主食材倒入锅中,加各种各样的配菜、调料翻炒均匀至炒热、配菜炒熟才能出锅,显然即使烹制过程再简单、快捷的菜式,还是会占用烹饪者的部分时间,并且烹制的整理过程需要烹饪者亲力亲为,手工操作,这给厨师带来较大的工作量,需要占用了大量人手,浪费了劳动力。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0582106U提出的“一种自动加料的滚筒炒食机”,包括机座和机座上的炒锅本体,所述炒锅本体包括有位于翻转架、位于翻转架前侧下端的水平转轴和位于翻转架内的滚筒锅体,所述滚筒锅体内的底端设置有可旋转的搅动结构,所述机座上位于炒锅本体旁边处设置有侧箱,所述侧箱上设置有装调料支架,所述装调料支架上设置有可开关的调料盒,所述装调料支架上方设置喷料管,所述喷料管向下指向滚筒锅体,虽然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料管配合调料盒加料的设计,能够满足自动炒菜的特点。
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该实用新型是通过滚筒锅体底部的水平直条和长形炒板对食物进行翻炒,但是这种翻炒方式较不均匀,容易造成食物的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食物的生熟程度不一致。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自动炒食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炒食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炒食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炒锅本体、设置于机座一侧的侧箱、设置于侧箱上的调料盒以及设置于调料盒上的喷料管,所述机座于所述调料盒的两端设置有两立杆,两所述立杆之间远离机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锅盖,所述锅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两所述立杆之间于所述转轴下方设有两连接轴,两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炒锅本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炒锅本体的底部呈半圆弧状,且其下方设置有可驱动其绕所述连接轴进行往复转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炒锅本体底部的半环齿条以及驱动电机,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半环齿条啮合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座上于所述转动齿轮两端对称设置有两支撑齿轮,两所述支撑齿轮转动连接于机座上,且与所述半环齿条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半环齿条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炒锅本体远离所述侧箱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过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启动转动电机,转轴在转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锅盖进行转动,使锅盖与炒锅本体之间出现开口,再将食物放入到炒锅本体内,并通过调料盒以及喷料管进行自动添加调料,完成加料后,再通过转动电机带动锅盖转动至水平状态,使锅盖与炒锅本体之间密封,再启动驱动装置,炒锅本体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连接轴进行往复转动,炒锅本体内的食物跟随炒锅本体进行转动,并在惯性作用下不断进行翻滚,使食物被进行充分混合且受热均匀,提高翻炒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凸显驱动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凸显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座;2、炒锅本体;3、侧箱;4、调料盒;5、立杆;6、转轴;7、锅盖;8、转动电机;9、驱动装置;91、半环齿条;92、驱动电机;93、转动齿轮;10、连接轴;11、支撑齿轮;12、限位块;13、圆弧过渡板;14、连接支架;15、固定支架;16、喷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炒食机,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1上的炒锅本体2、设置于机座1一侧的侧箱3、设置于侧箱3上的调料盒4以及设置于调料盒4上的喷料管16,机座1于调料盒4的两端设置有两立杆5,两立杆5之间远离机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上连接有锅盖7,锅盖7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8,两立杆5之间于转轴6下方设有两连接轴10,两连接轴10与炒锅本体2之间转动连接,炒锅本体2的底部呈半圆弧状,且其下方设置有可驱动其绕连接轴10进行往复转动的驱动装置9,连接轴10位于炒锅本体2底部的圆弧中心处。
如图1、图2所示,炒锅本体2远离侧箱3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过渡板13,当炒锅本体2内的食物被炒熟后,食物通过圆弧过渡板13装入到盘子中,提高了装盘效率且节省了时间。
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9包括设置于炒锅本体2底部的半环齿条91以及驱动电机92,驱动电机92通过固定支架15固接于机座1上,机座1上转动连接有与半环齿条91啮合的转动齿轮93,转动齿轮93与驱动电机92转动连接,转动齿轮93与机座1之间通过连接支架14连接,当驱动电机92开始工作时,转动齿轮93在驱动电机92的驱动下进行转动,并带动半环齿条91进行转动,半环齿条91带动炒锅本体2绕连接轴10进行往复转动。
进一步地,机座1上于转动齿轮93两端对称设置有两支撑齿轮11,两支撑齿轮11通过连接支架14转动连接于机座1上,且与半环齿条91啮合连接,通过两支撑齿轮11对半环齿条91以及炒锅本体2进行转动支撑,能够使炒锅本体2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晃动问题,从而影响到食物的受热效果。
进一步地,半环齿条9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2,通过设置限位块12,能够限制住半环齿条91的转动范围,防止半环齿条91在转动过程中出现超出行程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启动转动电机8,转轴6在转动电机8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锅盖7进行转动,使锅盖7与炒锅本体2之间出现开口,再将食物放入到炒锅本体2内,并通过调料盒4以及喷料管16进行自动添加调料,完成加料后,再通过转动电机8带动锅盖7转动至水平状态,使锅盖7与炒锅本体2之间处于密封状态,再启动驱动电机92,转动齿轮93在驱动电机92的驱动下进行转动,并带动半环齿条91进行转动,半环齿条91带动炒锅本体2绕连接轴10进行往复转动,并通过两支撑齿轮11进行转动支撑,炒锅本体2内的食物跟随炒锅本体2进行转动,并在惯性作用下不断进行翻滚,使食物被进行充分混合受热,当食物被炒熟后通过圆弧过渡板13将食物装入到盘子中,即完成一道菜的自动翻炒过程,其中,半环齿条91两端的限位块12,能够限制住半环齿条91的转动范围,防止半环齿条91在转动过程中出现超出行程的问题。
综上,通过炒锅本体2、锅盖7以及驱动装置9的结构,能够使炒锅本体2内的食物跟随炒锅本体2不断进行翻滚,起到使食物被充分混合且受热均匀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自动炒食机,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1)上的炒锅本体(2)、设置于机座(1)一侧的侧箱(3)、设置于侧箱(3)上的调料盒(4)以及设置于调料盒(4)上的喷料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于所述调料盒(4)的两端设置有两立杆(5),两所述立杆(5)之间远离机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上连接有锅盖(7),所述锅盖(7)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8),两所述立杆(5)之间于所述转轴(6)下方设有两连接轴(10),两所述连接轴(10)与所述炒锅本体(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炒锅本体(2)的底部呈半圆弧状,且其下方设置有可驱动其绕所述连接轴(10)进行往复转动的驱动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设置于所述炒锅本体(2)底部的半环齿条(91)以及驱动电机(92),所述机座(1)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半环齿条(91)啮合的转动齿轮(93),所述转动齿轮(93)与所述驱动电机(9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炒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于所述转动齿轮(93)两端对称设置有两支撑齿轮(11),两所述支撑齿轮(11)转动连接于机座(1)上,且与所述半环齿条(91)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炒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齿条(9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本体(2)远离所述侧箱(3)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过渡板(13)。
CN202120024500.4U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自动炒食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48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4500.4U CN215348316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自动炒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4500.4U CN215348316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自动炒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8316U true CN215348316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0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2450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48316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自动炒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83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5662A (zh) * 2022-02-22 2022-09-06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烹饪用颠炒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5662A (zh) * 2022-02-22 2022-09-06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烹饪用颠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48316U (zh) 一种自动炒食机
CN211212586U (zh) 一种自动搅拌炒菜机
CN212035824U (zh) 一种自动炒料装置
CN106943038A (zh) 一种便携式家用食品搅拌机
CN215348315U (zh) 一种高效的炒食机
CN109330365A (zh) 一种厨房机器人
CN213129088U (zh) 炒菜机
TW313514B (zh)
CN214180060U (zh) 一种便于分料的烹饪装置
CN217743984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CN217429824U (zh) 一种老汤凤爪加工用具有搅拌供能的油炸锅
CN103006038A (zh) 双向自动翻炒锅
CN212326116U (zh) 一种炒锅新型搅拌器
CN214126915U (zh) 一种火锅底料自动翻炒机
CN218419212U (zh) 一种用于大锅熬馅的电动旋转展示装置
CN213286703U (zh) 一种速冻水饺馅料搅拌装置
CN214678589U (zh) 摇生粉式炒菜机器人
CN215464206U (zh) 一种火锅底料加热搅匀装置
CN218832511U (zh) 具有交叉式搅拌部的电炒锅
CN217771393U (zh) 一种调味料生产用炒制锅
CN216166939U (zh) 一种便于分离食物的夹层锅
CN211984971U (zh) 一种圆底锅炒菜机
CN217852494U (zh) 一种炒菜机搅拌装置及炒菜机
CN216493205U (zh) 一种炒茶锅上下翻转机构
CN215381230U (zh) 一种大麦茶加工制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