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7937U - 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7937U
CN215337937U CN202121327704.1U CN202121327704U CN215337937U CN 215337937 U CN215337937 U CN 215337937U CN 202121327704 U CN202121327704 U CN 202121327704U CN 215337937 U CN215337937 U CN 215337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oler
fan motor
path structure
low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277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濮晓明
吴放明
张明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Mingtong Power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ingtong Power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ingtong Power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Mingtong Power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277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7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7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7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包括壳体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端部的导流风筒;动力组件包括风机电机、转动连接在风机电机上的输出轴以及设置在输出轴上的离心叶轮;导流风筒远离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集风器,集风器的一端与导流风筒的侧壁接触,集风器的另一端与离心叶轮的端部接触,导流风筒与主体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导流板,主体靠近导流风筒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折弯板,通过离心叶轮将轴向进风转换成径向出风,利用离心力做功,使得空气提高压力,改变空气的风路,空气在导流风筒中循环,通过导流板和折弯板的引导受到极小的阻力进入主体内部,避免风路直进直出,确保足够的风量进入冷却器中参与换热。

Description

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空冷却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冷却器的型式有很多种,因用途、工质等不同而不同。目前常用结构的变频电机用空空冷却器(IC616或IC666)结构的冷却风机多采用轴流式风机,具有理论风量大,但风压比较低的缺点,导致空气进入冷却器内部效率太低,且风路直进直出,空气容易受到冷却器侧壁的阻挡,因此,了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冷却器风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目的是合理风路,减少风阻,确保足够的风量进入冷却器内参与换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端部的导流风筒;
动力组件包括风机电机、转动连接在风机电机上的输出轴以及设置在输出轴上的离心叶轮,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导流风筒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集风器,所述集风器的一端与所述导流风筒的侧壁接触,所述集风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心叶轮的端部接触,所述导流风筒与所述主体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导流板,所述主体靠近所述导流风筒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折弯板,所述离心叶轮将轴向进风转换成径向出风,利用离心力做功,使得空气提高压力,改变空气的风路,空气在所述导流风筒中循环,经过折弯板进入主体内部,避免风路直进直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风筒靠近所述主体的一端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风机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风筒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所述集风器的进风口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风器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圆环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圆环外侧壁上的若干个撑杆,所述撑杆远离所述圆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集风器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环的内圆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风机电机的一端穿过所述轴承的内圆,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风机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设置有定位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机电机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环板、定位板以及连接在环板与定位板上的若干个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所述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电机的连接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通过离心叶轮将轴向进风转换成径向出风,利用离心力做功,使得空气提高压力,改变空气的风路,空气在导流风筒中循环,通过导流板和折弯板的引导受到极小的阻力进入主体内部,避免风路直进直出,确保足够的风量进入冷却器中参与换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外壳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的拆解图。
图8为图7中C的放大图。
图中:壳体100、主体110、导流风筒120、动力组件200、风机电机210、输出轴220、离心叶轮230、集风器121、导流板122、折弯板111、安装座240、防护网123、支撑组件300、圆环310、撑杆320、轴承330、外螺纹221、定位螺母222、连接板211、定位组件400、环板410、定位板420、支撑板430、冷却管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在壳体100上用来带动空气流动的动力组件 200。
主体110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130,冷却管130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两个侧壁上。
壳体100包括主体110以及设置在主体110端部的导流风筒120,导流风筒120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导流风筒120的开口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凸起,能够用紧固件穿过凸起将导流风筒120固定在主体110的侧壁上。
动力组件200包括风机电机210、转动连接在风机电机210上的输出轴220 以及设置在输出轴220上的离心叶轮230,动力组件200设置在导流风筒120 中,风机电机210采用无蜗壳的离心式风机作为冷却器冷却风的动力源,能够提高冷却器的风机风压风量,同时由于无蜗壳离心风机的动压小,静压大,噪音比同功率的轴流风机要低10dB(A)左右,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整机噪音。
其中,导流风筒120远离主体110的一端设置有集风器121,集风器121 的一端与导流风筒120的侧壁接触,集风器121的另一端与离心叶轮230的端部接触,导流风筒120远离主体110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网123,防护网123设置在集风器121的进风口端部,能够防止在冷却器工作的过程中异物进入导流风筒120中,避免了运行风险增强防护。
导流风筒120的内腔壁与主体110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导流板122,能够引导空气从导流风筒120中顺利进入主体110中,且主体110靠近导流风筒120 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间距相同的若干个折弯板111,进一步接引从导流风筒120 中传导过来的空气,使得空气受到最小的阻力顺利进入主体110中,风机电机 210启动带动输出轴220转动进而带动离心叶轮230转动,引动空气从集风器 121的进风口进入导流风筒120中,空气从离心叶轮230的径向方向吹出,空气会受到导流风筒120的阻挡在导流风筒120的内腔中流动,然后导流板122和折弯板111能够顺利引导空气进入主体110中。
导流风筒120靠近主体110的一端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240,风机电机210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40的顶端,安装座240的宽度小于导流风筒120的内腔宽度。
操作过程:首先将动力组件200放置到导流风筒120中,使得离心叶轮230 的进风口端部与集风器121的端部相连接,然后将风机电机210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40的顶部,然后将导流风筒120固定安装在主体110的端部;风机电机 210工作带动离心叶轮230转动,引动空气从集风器121的进风口进入导流风筒120中,空气从离心叶轮230的径向方向吹出,空气会受到导流风筒120的阻挡在导流风筒120的内腔中流动,然后导流板122和折弯板111能够顺利引导空气进入主体110中。
实施例二
参照图3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集风器12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300,支撑组件300包括圆环310以及均匀设置在圆环310外侧壁上的若干个撑杆320,若干个撑杆320围绕圆环310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圆环310的中心轴与集风器121的中心轴相同,撑杆320 远离圆环3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集风器121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圆环310的内圆壁上转动设置有轴承330,输出轴220远离风机电机210的一端穿过轴承330的内圆,且输出轴220远离风机电机21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21,外螺纹221上设置有用来固定输出轴220的定位螺母222,输出轴220穿过转动环330的内圆,然后用定位螺母222将输出轴220与轴承 330的内圆连接。
进一步的,风机电机21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211,连接板211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400,定位组件400包括环板410、定位板420以及连接在环板 410与定位板420上的若干个支撑板430,环板410能够套设在风机电机210的端部与连接板21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定位板420能够固定连接在主体110 的侧壁上,进而能够将风机电机210与输出轴220固定在导流风筒120的中心轴上,在导流风筒120的内腔壁上没有物体会阻挡空气的流动。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
操作过程:首先将定位组件400中的定位板420固定连接在主体110的侧壁上,然后将风机电机210固定连接在定位组件400中的环板410上,然后将导流风筒120套设在动力组件200的外围固定连接在主体110的侧壁上,使得动力组件200中离心叶轮230的进风口端部与集风器121的端部相连接,使得动力组件200中输出轴220的端部穿过轴承330的内圆,然后用定位螺母222 将输出轴220与轴承330的内圆连接,进而将风机电机210与输出轴220固定在导流风筒120的中心轴上,在导流风筒120的内腔壁上没有物体会阻挡空气的流动;风机电机210工作带动离心叶轮230转动,引动空气从集风器121的进风口进入导流风筒120中,空气从离心叶轮230的径向方向吹出,空气会受到导流风筒120的阻挡在导流风筒120的内腔中流动,然后导流板122和折弯板111能够顺利引导空气进入主体110中。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包括主体(110)以及设置在主体(110)端部的导流风筒(120);
动力组件(200)包括风机电机(210)、转动连接在风机电机(210)上的输出轴(220)以及设置在输出轴(220)上的离心叶轮(230),所述动力组件(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
所述导流风筒(120)远离所述主体(110)的一端设置有集风器(121),所述集风器(121)的一端与所述导流风筒(120)的侧壁接触,所述集风器(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心叶轮(230)的端部接触,所述导流风筒(120)与所述主体(110)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导流板(122),所述主体(110)靠近所述导流风筒(120)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折弯板(111),所述离心叶轮(230)将轴向进风转换成径向出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风筒(120)靠近所述主体(110)的一端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240),所述风机电机(2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40)的顶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风筒(120)远离所述主体(110)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网(123),所述防护网(123)设置在所述集风器(121)的进风口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器(12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300),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圆环(310)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圆环(310)外侧壁上的若干个撑杆(320),所述撑杆(320)远离所述圆环(3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集风器(121)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310)的内圆壁上设置有轴承(330),所述输出轴(220)远离所述风机电机(210)的一端穿过所述轴承(330)的内圆,所述输出轴(220)远离所述风机电机(21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21),所述外螺纹(221)上设置有定位螺母(2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电机(210)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211),所述连接板(211)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组件(4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00)包括环板(410)、定位板(420)以及连接在环板(410)与定位板(420)上的若干个支撑板(43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20)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110)的侧壁上,所述环板(410)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机电机(210)的连接板(211)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0)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130)。
CN202121327704.1U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Active CN215337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7704.1U CN215337937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7704.1U CN215337937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7937U true CN215337937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57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27704.1U Active CN215337937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7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3803C (zh) 涡轮风机及应用这种涡轮风机的空调机
CN111927801A (zh) 一种超高速三相无刷轴流风机
CN215337937U (zh) 一种低噪音冷却器风路结构
CN211930438U (zh) 一种脱硫电机循环冷却装置
CN203500061U (zh) 一种无蜗壳管道离心风机
CN210297359U (zh) 一种超高速三相无刷轴流风机
CN21727087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CN217999904U (zh) 离心空压机和具有该离心空压机的燃料电池系统
CN216518770U (zh) 一种具有自冷却结构的风机
CN113074137B (zh) 送风装置及吸尘器
CN206439233U (zh) 一种水冷却式外转子轴流风机
CN210428348U (zh) 一种计算机热管散热装置
CN201001069Y (zh) 水冷电机
CN209250390U (zh) 一种周向布管式通风散热电机
CN207939346U (zh) 发电机散热装置
CN218760529U (zh) 一种可避免应力集中的冷却塔风机
CN220043086U (zh) 一种具有转子散热结构的高速增氧机
CN217741507U (zh) 引风机循环冷却设备
CN212155198U (zh) 一种离心风机
CN219828999U (zh)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
CN221032934U (zh) 叶轮、主轴系统散热结构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20037002U (zh) 一种耐高温轴流风机
CN217898222U (zh) 一种永磁电机直驱的冷却塔风机
CN219262728U (zh)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CN220629046U (zh) 一种带有高效散热结构的新能源电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