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2728U -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2728U
CN219262728U CN202223393418.2U CN202223393418U CN219262728U CN 219262728 U CN219262728 U CN 219262728U CN 202223393418 U CN202223393418 U CN 202223393418U CN 219262728 U CN219262728 U CN 219262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air inlet
casing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34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海日
毛红良
王胜兵
张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ituobin Futu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ituobin Futu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ituobin Futu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ituobin Futu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34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2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2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2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涉及鼓风机的领域,其包括壳体、散热蜗壳、定子、转子、离心叶轮以及散热风扇,转子通过气浮轴承安装于壳体内,定子固定于壳体内壁,转子的一端与散热风扇连接,另一端与离心叶轮连接,散热蜗壳安装于壳体的一端,散热蜗壳上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出气口,壳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若干进气口沿壳体的周向均匀布设;进气口的进气端在垂直于壳体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为圆形;进气口的出气端在垂直于壳体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呈腰型孔状。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气体在鼓风机内部的流速,增大进气面积,气流流通时能够保持平稳均匀的流通状态,提高散热均匀性和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风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悬浮鼓风机是空气在鼓风机转子高速旋转下,会在转子与箔片轴承表面之间产生动压效应,形成一个高压气膜而将转子托浮起来的一种鼓风机,具有高速、无振动、低噪音、体积小、结构简单、节能、电磁辐射小等优点。空气悬浮鼓风机主要包括叶轮、空气悬浮轴承、变频器、高速永磁电机及其结构控制系统。电机主轴与风机叶轮同轴,高速转子系统由空气悬浮轴承直接支撑。其主要核心技术是空气悬浮轴承技术、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
空气悬浮鼓风机在高效运转时,其内部会产生运转热量,需要及时讲热量排出,以保障空气悬浮鼓风机的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运行稳定性。现有的空气悬浮鼓风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靠转子上的散热风扇,鼓风机壳体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散热风扇运转使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鼓风机内部并流通,进而将运行热量从排气口排出。
针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发明人认为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鼓风机内部时,气流难以保持均衡平稳状态,会产生一定的气流紊乱,继而气流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在鼓风机内部流通时也难以保障平稳均衡的流通状态,影响鼓风机的散热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包括壳体、散热蜗壳、定子、转子、离心叶轮以及散热风扇,所述转子通过气浮轴承安装于壳体内,所述定子固定于壳体内壁,所述转子的一端与散热风扇连接,另一端与离心叶轮连接,所述散热蜗壳安装于壳体的一端,所述散热蜗壳上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若干所述进气口沿壳体的周向均匀布设;所述进气口朝向壳体外侧的一端设为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在垂直于壳体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为圆形;所述进气口朝向壳体内侧的一端设为出气端,所述出气端在垂直于壳体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呈腰型孔状,所述出气端的长度方向沿壳体的内侧壁周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空气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口进入至鼓风机内,以带有鼓风机内的热量。而外界气体经过进气口时,由于本实用新型进气端在垂直于壳体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为圆形,且出气端在垂直于壳体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呈腰型孔状,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增压效果,提高气体在鼓风机内部的流速,可以更好的带走鼓风机的运行热量;另一方面,出气端的长度方向沿壳体的内侧壁周向延伸,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大空气进入壳体内的进气面积,且空气进入壳体时,能够呈现更加均匀的环线形的流动状态,进而气流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在鼓风机内部流通时能够保持平稳均匀的流通状态,以有效提高对于鼓风机的散热均匀性和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若干弧形引流槽线,各所述弧形引流槽线位于两个进气口之间,所述弧形引流槽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进气口的出气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进气口的出气端通过弧形引流槽线间接连通起来,继而通过各进气口进气的气体能够更快的相互流通均衡,以进一步提高进入壳体内的空气的均匀性,从而保证鼓风机的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定子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外气流通道,所述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内气流通道,所述定子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散热槽。
优选的,所述散热槽的内侧壁上沿平行于定子轴线方向延伸开设有轴向引流槽线。
优选的,所述轴向引流槽线的深度从两端向中间递增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鼓风机内部的气流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分别从外气流通道和内气流通道流过,最后经散热蜗壳的出气口排出;而定子上的散热槽以及轴向引流槽线不仅对于气体流通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且增加气流与定子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将热量带走;而轴向引流槽线中部的深度相较于两端较深,使得定子内部的热量能够更好的被热传递传导并排出。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过滤组件,所述进气过滤组件包括环形滤网以及环形格框,所述环形格框套设于壳体外侧且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滤网安装于环形格框上并与壳体外侧壁相贴合,所述环形滤网覆盖进气口的进气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过滤组件对进入鼓风机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有效减少进入鼓风机内部的气流的含尘量,减少灰尘对鼓风机内部的污染,保障鼓风机长期运行的稳定性。而环形滤网通过环形格框转动连接于壳体外,通过转动环形格框即起到间接更换进气端处滤网的效果,操作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气体在鼓风机内部的流速,更好的带走鼓风机的运行热量;进气口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大空气进入壳体内的进气面积,且空气进入壳体时,能够呈现更加均匀的环线形的流动状态,进而气流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在鼓风机内部流通时能够保持平稳均匀的流通状态,以有效提高对于鼓风机的散热均匀性和冷却效果;
2.散热槽以及轴向引流槽线不仅对于气体流通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且增加气流与定子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将热量带走;
3.进气过滤组件对进入鼓风机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有效减少进入鼓风机内部的气流的含尘量,减少灰尘对鼓风机内部的污染,保障鼓风机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沿轴线上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体现进气口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气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进气口;111、进气端;112、出气端;113、弧形引流槽线;2、散热蜗壳;21、出气口;3、定子;31、外气流通道;32、散热槽;33、轴向引流槽线;4、转子;41、内气流通道;5、离心叶轮;6、散热风扇;7、进气过滤组件;71、环形滤网;72、环形格框;73、局部过滤网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包括壳体1、散热蜗壳2、定子3、转子4、离心叶轮5以及散热风扇6。其中,转子4通过气浮轴承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定子3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内壁上,定子3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外气流通道31,定子3与转子4之间形成有内气流通道41。转子4的一端键连接有离心叶轮5,转子4的另一端键连接有散热风扇6;壳体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11,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1设有四个,并沿壳体1的周向均匀布设。散热蜗壳2螺栓连接于壳体1的一端,散热蜗壳2上设置有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出气口21。当该空气悬浮鼓风机运行时,转子4带动散风热风扇转动,外界气体通过进气口11被吸入至壳体1内,并分别从外气流通道31和内气流通道41流通后,将定子3和转子4上的热量以及转子4工作时壳体1内聚集的热量带入至散热蜗壳2内,最后从出气口21排出。
参照图1-图3,为了保障气体在鼓风机内流通传热时的平稳和均匀,进气口11朝向壳体1外侧的一端设为进气端111,进气端111在垂直于壳体1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为圆形,进气口11朝向壳体1内侧的一端设为出气端112,出气端112在垂直于壳体1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呈腰型孔状,出气端112的长度方向沿壳体1的内侧壁周向延伸。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增压效果,提高气体在鼓风机内部的流速,可以更好的带走鼓风机的运行热量;且出气端112的长度方向沿壳体1的内侧壁周向延伸,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大空气进入壳体1内的进气面积,且空气进入壳体1时,能够呈现更加均匀的环线形的流动状态,进而气流在散热风扇6的作用下在鼓风机内部流通时能够保持平稳均匀的流通状态,以有效提高对于鼓风机的散热均匀性和冷却效果。
参照图3,壳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若干弧形引流槽线113,各弧形引流槽线113位于两个进气口11之间,弧形引流槽线11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进气口11的出气端112连通。相邻进气口11的出气端112通过弧形引流槽线113间接连通起来,继而通过各进气口11进气的气体能够更快的相互流通均衡,以进一步提高进入壳体1内的空气的均匀性,从而保证鼓风机的冷却效果。
参照图4,定子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槽32,若干散热槽32沿定子3的周向均布,且各散热槽32的底壁和侧壁上均开设有轴向引流槽线33,该轴向引流槽线33沿平行于定子3轴线方向延伸;且轴向引流槽线33的深度从两端向中间递增设置,轴线引流槽线33中部最大深度为2-6mm。散热槽32以及轴向引流槽线33不仅对于气体流通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且增加气流与定子3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将热量带走;而轴向引流槽线33中部的深度相较于两端较深,使得定子3内部的热量能够更好的被热传递传导并排出。
参照图5,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过滤组件7,以有效减少进入鼓风机内部的气流的含尘量,减少灰尘对鼓风机内部的污染,保障鼓风机长期运行的稳定性。进气过滤组件7包括环形滤网71以及环形格框72,环形格框72套设于壳体1外侧且与壳体1转动连接,环形滤网71安装于环形格框72上并与壳体1外侧壁相贴合,环形滤网71覆盖进气口11的进气端111。环形格框72将环形滤网71分隔成若干块局部过滤网区73,该局部过滤网区73的数量为进气口11的2-5倍,且与各进气口11相对应的局部过滤网区73的过滤目数可设置为不同等级,以充分满足不同的过滤需求。环形滤网71通过环形格框72转动连接于壳体1外,通过转动环形格框72即起到间接更换进气端111处滤网的效果,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该空气悬浮鼓风机运行时,转子4带动散热风扇6转动,外界气体通过进气口11被吸入至壳体1内,并分别从外气流通道31和内气流通道41流通后,将定子3和转子4上的热量以及转子4工作时壳体1内聚集的热量带入至散热蜗壳2内,最后从出气口21排出。而气体通过进气口11进入壳体1内时,进气口11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增压效果,提高气体在鼓风机内部的流速,可以更好的带走鼓风机的运行热量;且出气端112的长度方向沿壳体1的内侧壁周向延伸,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大空气进入壳体1内的进气面积,且空气进入壳体1时,能够呈现更加均匀的环线形的流动状态,进而气流在散热风扇6的作用下在鼓风机内部流通时能够保持平稳均匀的流通状态,以有效提高对于鼓风机的散热均匀性和冷却效果。空气先经过进气过滤组件7再进入鼓风机内,有效减少进入鼓风机内部的气流的含尘量,减少灰尘对鼓风机内部的污染。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包括壳体(1)、散热蜗壳(2)、定子(3)、转子(4)、离心叶轮(5)以及散热风扇(6),所述转子(4)通过气浮轴承安装于壳体(1)内,所述定子(3)固定于壳体(1)内壁,所述转子(4)的一端与散热风扇(6)连接,另一端与离心叶轮(5)连接,所述散热蜗壳(2)安装于壳体(1)的一端,所述散热蜗壳(2)上设有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出气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11),若干所述进气口(11)沿壳体(1)的周向均匀布设;所述进气口(11)朝向壳体(1)外侧的一端设为进气端(111),所述进气端(111)在垂直于壳体(1)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为圆形;所述进气口(11)朝向壳体(1)内侧的一端设为出气端(112),所述出气端(112)在垂直于壳体(1)轴线方向的正投影形状呈腰型孔状,所述出气端(112)的长度方向沿壳体(1)的内侧壁周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若干弧形引流槽线(113),各所述弧形引流槽线(113)位于两个进气口(11)之间,所述弧形引流槽线(11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进气口(11)的出气端(1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3)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外气流通道(31),所述定子(3)与转子(4)之间形成内气流通道(41),所述定子(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散热槽(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32)的内侧壁上沿平行于定子(3)轴线方向延伸开设有轴向引流槽线(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引流槽线(33)的深度从两端向中间递增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过滤组件(7),所述进气过滤组件(7)包括环形滤网(71)以及环形格框(72),所述环形格框(72)套设于壳体(1)外侧且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滤网(71)安装于环形格框(72)上并与壳体(1)外侧壁相贴合,所述环形滤网(71)覆盖进气口(11)的进气端(111)。
CN202223393418.2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Active CN219262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3418.2U CN219262728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3418.2U CN219262728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2728U true CN219262728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3418.2U Active CN219262728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27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5859A (zh) * 2023-08-08 2023-11-03 无锡欧瑞京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无刷电机的膜片式双循环风冷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5859A (zh) * 2023-08-08 2023-11-03 无锡欧瑞京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无刷电机的膜片式双循环风冷系统
CN116995859B (zh) * 2023-08-08 2024-06-21 无锡欧瑞京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无刷电机的膜片式双循环风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4279B (zh) 一种紧凑型发电机
CN112260485B (zh) 一种双抽交互式高功率密度电机
CN219262728U (zh)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CN113202794A (zh) 一种紧凑式悬浮鼓风机和紧凑式悬浮鼓风机的空气自冷方法
CN20751390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风机
CN111894873A (zh) 一种两级混流式低噪声风机
CN202142951U (zh) 一种具有风冷散热装置的马达及碎纸机
CN114069940A (zh) 一种宽频变频电动机的强风冷结构
CN106385136A (zh) 吸风自扇冷式开启式电动机
CN110649766B (zh) 一种双吸分流式超高效电机
CN115788967B (zh) 一种磁悬浮鼓风机的散热通道
CN111927795A (zh) 一种两级轴流低噪音风机
CN217682476U (zh) 鼓风机风冷系统
CN208442047U (zh) 一种小型干湿两用吸尘器电风机
CN111342613A (zh) 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
CN213574748U (zh) 一种可风冷却散热的空气悬浮鼓风机
CN216111362U (zh) 一种蜗壳式节能风机
CN216554490U (zh) 一种电机一体式风机
CN206099653U (zh) 吸风自扇冷式开启式电动机
CN211183621U (zh) 一种电机外壳的降噪散热结构
CN108678976A (zh) 一种小型干湿两用吸尘器电风机
CN211266685U (zh) 一种双吸分流式超高效电机
CN211451933U (zh) 低转速离心风轮冷却塔
CN114109869A (zh) 一种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家电
CN212155198U (zh) 一种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