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1356U - 一种导轨下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轨下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1356U
CN215331356U CN202023273229.2U CN202023273229U CN215331356U CN 215331356 U CN215331356 U CN 215331356U CN 202023273229 U CN202023273229 U CN 202023273229U CN 215331356 U CN215331356 U CN 215331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plate
wall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32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正明
郭凯
刘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me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ame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ame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ame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32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1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1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1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包括若干附墙座、导轨、若干走道板和下支撑装置;附墙座沿着墙体竖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附墙座远离墙体的一端嵌设有导轨,导轨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导轨可沿着附墙座在竖直方向上升或者下降,附墙座将导轨受力卸荷到墙体上;下支撑装置设置在导轨靠近地面的一端,并与导轨固定连接;各走道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走道板靠近墙体的端面与导轨或者下支撑装置远离墙体的端面固定连接;相邻的走道板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下支撑装置远离地面的一端插接在导轨内。

Description

一种导轨下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附着式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轨下支撑架。
背景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脚手架技术,对我国施工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将高处作业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性,高科技含量和更经济、更安全、更便捷等特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导轨、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附墙支撑座、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升降机构及控制装置等构成。
导轨通常与附墙座配合使用,附墙座固定在墙体上,导轨上另外安装过道、防护架和升降机构等设施形成完整的脚手架,导轨可沿着附墙座滑动,而附墙座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当导轨和脚手架整体沿着墙体上升后,最底部的附墙座可以拆卸并再次安装在高处的墙体上与导轨配合使用。现有导轨的结构不便于拆卸导轨最底部的附墙座,使得附墙座的循环利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方便附墙座循环拆卸和使用的导轨下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包括若干附墙座(1)、导轨(2)、若干走道板(3)和下支撑装置(4);
附墙座(1)沿着墙体竖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附墙座(1)远离墙体的一端嵌设有导轨(2),导轨(2)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导轨(2)可沿着附墙座(1) 在竖直方向上升或者下降,附墙座(1)将导轨(2)受力卸荷到墙体上;
下支撑装置(4),设置在导轨(2)靠近地面的一端,并与导轨(2)固定连接;
各走道板(3)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走道板(3)靠近墙体的端面与导轨(2) 或者下支撑装置(4)远离墙体的端面固定连接;相邻的走道板(3)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下支撑装置(4)远离地面的一端插接在导轨(2)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导轨(2)包括立板(21)、两侧板(22)、盖板(23)和翼缘板(24),立板(21)靠近墙体设置,盖板(23) 与立板(21)平行且远离墙体设置,两侧板(22)分别与立板(21)和盖板(23) 连接且合围成一中空的结构;两侧板(22)靠近立板(2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翼缘板(24),翼缘板(24)的一端与侧板(22)固定连接,翼缘板(24)的另一端向着远离立板(21)的方向向外延伸;翼缘板(24)与附墙座(1)滑动或者滚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轨(2)还包括肋板(25),肋板(25)设置在立板 (21)和盖板(23)之间,且肋板(2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22)相邻的表面固定连接;肋板(25)将导轨(2)内部分隔为平行的第一腔体(100)和第二腔体(200)。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支撑装置(4)包括框体(41)、第一支撑件(42) 和第二支撑件(43);框体(41)内部中空,框体(41)设置在导轨(2)靠近地面的一端,且框体(41)抵持在导轨(2)靠近地面的端面;第一支撑件(42) 一端与框体(4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42)的另一端伸入第一腔体(100) 内,并与导轨(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43)的一端与框体(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43)的另一端伸入第二腔体(200)内;第二支撑件(43)的表面分别与肋板(25)和立板(21)的相邻的表面相抵持;框体(41)靠近地面的一端还与最下层的走道板(3)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框体(41)的水平截面为矩形管状。
更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42)的水平截面为H形,框体(41) 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撑件(42)向吻合的卡槽(44);第一支撑件(42) 嵌设在卡槽(44)内,第一支撑件(42)的表面还分别与侧板(22)、肋板(25) 和盖板(23)的表面相抵持。
更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43)为立方体结构,其水平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腔体(200)的横截面积;第二支撑件(43)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筋板,筋板分别与第二支撑件(43)和框体(41)靠近墙体的表面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的优选的,还包括加强组件(45);加强组件(45)嵌设在框体(41) 靠近地面的一端,加强组件(45)的各外表面分别与框体(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立板(21)上设置有若干贯通的窗口(26),窗口(26) 沿着立板(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窗口(26)将第二腔体(200)与外部连通;附墙座(1)上还设置有支顶器(11),支顶器(11)的一端与附墙座(1) 铰连接,支顶器(11)的另一端与导轨(2)本体可滑动连接,支顶器(11)选择性的伸入窗口(26)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轨下支撑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轨底部安装截面较小的下支撑装置,在导轨沿墙体上升后,导轨底部通过下支撑装置很容易与附墙座分离,便于附墙座的拆卸和循环使用,简化脚手架的整体调整过程;
(2)附墙座可以对导轨及其附属的走道板等设备进行卸荷,还能防止导轨意外坠落;
(3)走道板可以形成脚手架的外部水平活动空间;
(4)下支撑装置的顶端分别嵌入导轨中空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增大与导轨的接触面积和可靠性;
(5)下支撑装置的底端内部嵌设有加强组件,提升其与走道板连接处的抗弯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下支撑架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下支撑架的附墙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下支撑架的下支撑装置和导轨的组合状态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下支撑架的导轨的横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下支撑架的走道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下支撑架的下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下支撑架的下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下支撑架的下支撑装置的加强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包括若干附墙座1、导轨2、若干走道板3和下支撑装置4;
附墙座1沿着墙体竖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附墙座1远离墙体的一端嵌设有导轨2,导轨2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导轨2可沿着附墙座1在竖直方向上升或者下降,附墙座1将导轨2受力卸荷到墙体上;附墙座1将导轨2收到的力进行卸荷;
下支撑装置4,设置在导轨2靠近地面的一端,并与导轨2固定连接;
各走道板3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走道板3靠近墙体的端面与导轨2或者下支撑装置4远离墙体的端面固定连接;相邻的走道板3沿着导轨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下支撑装置4远离地面的一端插接在导轨2内。
如图3和图4所示,导轨2包括立板21、两侧板22、盖板23和翼缘板24,立板21靠近墙体设置,盖板23与立板21平行且远离墙体设置,两侧板22分别与立板21和盖板23连接且合围成一中空的结构;两侧板22靠近立板2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翼缘板24,翼缘板24的一端与侧板22固定连接,翼缘板24的另一端向着远离立板21的方向向外延伸;翼缘板24与附墙座1滑动或者滚动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导轨2的强度,导轨2还设置有肋板25,肋板25设置在立板21和盖板23之间,且肋板2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22相邻的表面固定连接;肋板25将导轨2内部分隔为平行的第一腔体100和第二腔体200。肋板 25连接了两侧板22,提高了导轨2的抗弯扭性能,防止其受侧部压力而变形。
如图3和图6所示,图示展示了一种导轨的下支撑装置4的结构。下支撑装置4包括框体41、第一支撑件42和第二支撑件43;框体41内部中空,框体 41设置在导轨2靠近地面的一端,且框体41抵持在导轨2靠近地面的端面;第一支撑件42一端与框体4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42的另一端伸入第一腔体100 内,并与导轨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43的一端与框体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43的另一端伸入第二腔体200内;第二支撑件43的表面分别与肋板25和立板21的相邻的表面相抵持;框体41靠近地面的一端还与最下层的走道板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42与第一腔体100的形状相吻合,可伸入第一腔体100内,第二支撑件43与第二腔体200的形状相吻合,可以伸入第二腔体内,增大与导轨2的接触面积,提高与导轨的结合部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框体41为管状,进一步的,框体41水平截面为矩形管状。第一支撑件42的水平截面为H形,框体41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撑件42向吻合的卡槽44;第一支撑件42嵌设在卡槽44内,第一支撑件42的表面还分别与侧板22、肋板25和盖板23的表面相抵持。
如图6结合图8所示,第二支撑件43为立方体结构,其水平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腔体200的横截面积;第二支撑件43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筋板,筋板分别与第二支撑件43和框体41的表面固定连接。筋板为三角形结构,分别连接框体41和第二支撑件43。
为了提高下支撑装置4的抗弯扭性能,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撑装置41还包括加强组件45;加强组件45嵌设在框体41靠近地面的一端,加强组件45的各外表面分别与框体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加强组件嵌设在框体41内部,能提高其抗弯扭能立。
立板21上设置有若干贯通的窗口26,窗口26沿着立板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窗口26将第二腔体200与外部连通;附墙座1上还设置有支顶器11,支顶器11的一端与附墙座1铰连接,支顶器11的另一端与导轨2本体可滑动连接,支顶器11选择性的伸入窗口26内。当升降机构带动导轨2沿着附墙座1 移动时,支顶器11能够复位,不会阻挡导轨2的运动;支顶器11伸入窗口26 中时,可以起到导轨2卸荷功能,还能防止导轨2坠落。当导轨2沿着墙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下支撑装置4的宽度小于翼缘板24之间的宽度,导轨2 与最底部的附墙座2脱离接触,即翼缘板24与附墙座1脱离接触,最底部的附墙座1可以直接拆卸,不会与导轨2发生干涉,简化附墙座1的拆卸工序,提高脚手架的调整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附墙座(1)、导轨(2)、若干走道板(3)和下支撑装置(4);
附墙座(1)沿着墙体竖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附墙座(1)远离墙体的一端嵌设有导轨(2),导轨(2)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导轨(2)可沿着附墙座(1)在竖直方向上升或者下降,附墙座(1)将导轨(2)受力卸荷到墙体上;
下支撑装置(4),设置在导轨(2)靠近地面的一端,并与导轨(2)固定连接;
各走道板(3)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走道板(3)靠近墙体的端面与导轨(2)或者下支撑装置(4)远离墙体的端面固定连接;相邻的走道板(3)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下支撑装置(4)远离地面的一端插接在导轨(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包括立板(21)、两侧板(22)、盖板(23)和翼缘板(24),立板(21)靠近墙体设置,盖板(23)与立板(21)平行且远离墙体设置,两侧板(22)分别与立板(21)和盖板(23)连接且合围成一中空的结构;两侧板(22)靠近立板(2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翼缘板(24),翼缘板(24)的一端与侧板(22)固定连接,翼缘板(24)的另一端向着远离立板(21)的方向向外延伸;翼缘板(24)与附墙座(1)滑动或者滚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还包括肋板(25),肋板(25)设置在立板(21)和盖板(23)之间,且肋板(2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22)相邻的表面固定连接;肋板(25)将导轨(2)内部分隔为平行的第一腔体(100)和第二腔体(2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装置(4)包括框体(41)、第一支撑件(42)和第二支撑件(43);框体(41)内部中空,框体(41)设置在导轨(2)靠近地面的一端,且框体(41)抵持在导轨(2)靠近地面的端面;第一支撑件(42)一端与框体(4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42)的另一端伸入第一腔体(100)内,并与导轨(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43)的一端与框体(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43)的另一端伸入第二腔体(200)内;第二支撑件(43)的表面分别与肋板(25)和立板(21)的相邻的表面相抵持;框体(41)靠近地面的一端还与最下层的走道板(3)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1)的水平截面为矩形管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2)的水平截面为H形,框体(41)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撑件(42)向吻合的卡槽(44);第一支撑件(42)嵌设在卡槽(44)内,第一支撑件(42)的表面还分别与侧板(22)、肋板(25)和盖板(23)的表面相抵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43)为立方体结构,其水平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腔体(200)的横截面积;第二支撑件(43)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筋板,筋板分别与第二支撑件(43)和框体(41)靠近墙体的表面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组件(45);加强组件(45)嵌设在框体(41)靠近地面的一端,加强组件(45)的各外表面分别与框体(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轨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1)上设置有若干贯通的窗口(26),窗口(26)沿着立板(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窗口(26)将第二腔体(200)与外部连通;附墙座(1)上还设置有支顶器(11),支顶器(11)的一端与附墙座(1)铰连接,支顶器(11)的另一端与导轨(2)本体可滑动连接,支顶器(11)选择性的伸入窗口(26)内。
CN202023273229.2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导轨下支撑架 Active CN215331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3229.2U CN215331356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导轨下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3229.2U CN215331356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导轨下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1356U true CN215331356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3229.2U Active CN215331356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导轨下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1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9251B (zh) 一种井道爬架
CN110778115A (zh) 钢结构屋盖的竖向弧形滑移装置、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499206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
CN112942790A (zh) 一种悬挑爬升装置和悬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8643594B (zh) 悬挑钢梁的手动式矫正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82733A (zh) 一种井道自动爬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5331356U (zh) 一种导轨下支撑架
CN114319820B (zh) 一种用于外幕墙施工的外挑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213087388U (zh) 一种附墙爬架装置
CN216380629U (zh) 一种自提升式消音降尘卸料平台
CN111155754B (zh) 一种电梯井自动顶升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12836814U (zh) 一种侧弯立柱栏杆
CN215331355U (zh) 一种升降脚手架的提升架机构
CN112627487A (zh) 一种适用于装饰构造柱的爬架附着结构
CN112398060A (zh) 核电站核岛抗震型梯式电缆桥架
CN217027998U (zh) 一种加高的吊篮悬挂结构
CN219098451U (zh) 一种带伸缩梯的施工升降机的轿厢
CN216272586U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电梯的连接结构
CN21723261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CN217268806U (zh) 一种带悬挑板的爬架结构
CN216787800U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钢管固定装置
CN217631218U (zh) 一种土建用脚手架连接安装装置
CN216109922U (zh) 一种胎架搭设用移动式底座
CN220059581U (zh) 隧道钢架安装台车
CN216377320U (zh) 一种机电安装专用的升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