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9085U - 一种稳定型集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型集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9085U
CN215289085U CN202120867964.1U CN202120867964U CN215289085U CN 215289085 U CN215289085 U CN 215289085U CN 202120867964 U CN202120867964 U CN 202120867964U CN 215289085 U CN215289085 U CN 215289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ament
pole
arc
rod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79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Feiya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Feiya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Feiya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Feiya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79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9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9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9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型集丝器,涉及化纤加工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细杆容易折弯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根导丝杆,其中一对相邻导丝杆之间设置有分丝杆,分丝杆上设置有若干根细杆,相邻两根细杆形成的间隙用于容纳丝束穿过,细杆通过圆环座固定连接在分丝杆上,圆环座与丝束的接触面积大于细杆与丝束的接触面积,细杆远离分丝杆的一端与导丝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细杆出现折弯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丝束的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型集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稳定型集丝器。
背景技术
在化纤的生产过程中,分为前纺和后纺两个阶段,后纺开始的阶段通常是借助集丝架将纺丝箱内的丝束撑起,进而通过集丝器的作用将多个丝束规整送入到牵伸机内进行后续的后纺处理。
在现有技术中,集丝器上通常包含多根导丝杆,导丝杆用来实现对丝束的引导和张紧作用,为了实现对多股丝束的稳定间隔,进而避免出现多股丝束混合在一起影响后纺加工效果的问题,因而通常会在其中的一根导丝杆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根细杆,作为分丝杆来进行使用,传统的细杆表面与丝束通常是点接触,在细杆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因丝束作用过大导致的细杆出现折弯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细杆的形变程度会越来越大,进而会出现丝束滑脱影响后纺加工效果。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型集丝器,能够避免细杆出现折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稳定型集丝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根导丝杆,其中一对相邻所述导丝杆之间设置有分丝杆,所述分丝杆上设置有若干根细杆,相邻两根所述细杆形成的间隙用于容纳丝束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杆通过圆环座固定连接在分丝杆上,所述圆环座与丝束的接触面积大于细杆与丝束的接触面积,所述细杆远离分丝杆的一端与导丝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丝杆来实现对丝束的引导和张紧作用,利用分丝杆上的细杆来实现对多股丝束的稳定间隔,避免出现多股丝束混合在一起影响后纺加工效果的问题,利用分丝杆上的圆环座使得细杆与丝束的接触面积增大,避免在细杆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因丝束作用过大导致的细杆出现折弯的现象,由于细杆远离分丝杆的一端与导丝杆可拆卸连接,使得两端分别与分丝杆、导丝杆连接的细杆能够承受的作用力更大,抗形变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环座与丝束为面接触,所述细杆与导丝杆连接增加细杆的受力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圆环座使得细杆与丝束的接触面积增大,利用细杆与导丝杆连接来增加细杆的受力点,使得能够避免细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折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丝杆上转动连接有轮盘,所述轮盘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细杆可拆卸连接在弧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机架上的导丝杆运作时,细杆位于轮盘上的弧形槽内,不会影响导丝杆的正常运作,同时也能够避免细杆发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盘内转动连接有呈C字形的锁体,所述弧形槽的顶底面开设有锁槽,当细杆位于弧形槽外时,所述锁体的一端从弧形槽的底面的锁槽伸出,当细杆位于弧形槽内时,所述锁体的一端从弧形槽的顶面的锁槽伸出与细杆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轮盘内的C字形锁体使得机架上的导丝杆运作时,细杆位于轮盘上的弧形槽内,被从锁槽内伸出的锁体卡住当前位置完成定位,导致细杆与轮盘连接,从而增强细杆的抗形变能力,通过位于锁槽内的C字形锁体使得只需转动细杆,让细杆与弧形槽底面的锁槽贴合即可驱动锁体完成对细杆的自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细杆上开设有与细杆方向垂直的卡槽,所述锁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细杆位于轮盘上的弧形槽内时,锁体的一端位于细杆上的卡槽内,固定细杆的位置,避免导丝杆运作时细杆与导丝杆脱离,从而能够增强细杆的抗形变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盘与导丝杆之间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内周壁粗糙度小于轮盘的内周壁粗糙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丝杆利用转动件减小了与轮盘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导丝杆转动时不会带动轮盘进行转动,避免影响细杆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件为轴承,所述轮盘固定连接在轴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轴承减小导丝杆与轮盘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导丝杆转动带动轮盘进行转动,影响细杆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机架上的导丝杆来实现对丝束的引导和张紧作用,通过分丝杆上的细杆来实现对多股丝束的稳定间隔,避免出现多股丝束混合在一起影响后纺加工效果的问题,通过圆环座增大细杆与丝束的接触面积,避免细杆出现折弯,通过弧形槽内的C字形锁体使得导丝杆转动运作时,细杆被锁体固定在轮盘上的弧形槽内,让细杆与轮盘连接,增强细杆的抗形变能力,同时不会影响导丝杆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丝杆和分丝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丝杆和分丝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细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导丝杆;3、分丝杆;4、细杆;5、圆环座;6、轮盘;7、弧形槽;8、锁体;9、锁槽;10、卡槽;11、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稳定型集丝器,包括机架1,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根导丝杆2,其中一对相邻导丝杆2之间设置有分丝杆3,分丝杆3上设置有若干根呈圆柱状的细杆4,相邻两根细杆4形成的间隙用于容纳丝束穿过,细杆4通过圆环座5固定连接在分丝杆3上,圆环座5与丝束为面接触,细杆4远离分丝杆3的一端与导丝杆2可拆卸连接,细杆4与导丝杆2连接增加细杆4的受力点。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导丝杆2上转动连接有轮盘6,轮盘6上开设有弧形槽7,弧形槽7的顶底面开设有锁槽9,轮盘6内转动连接有呈C字形的锁体8,细杆4可拆卸连接在弧形槽7内,细杆4上开设有与细杆4方向垂直的卡槽10,锁体8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卡槽10内,轮盘6与导丝杆2之间设置有为轴承的转动件11,轮盘6固定连接在轴承上。
使用时,将丝束从导丝杆2上穿过并且从分丝杆3上的细杆4之间穿过,完成对丝束的放置,然后转动分丝杆3使得圆环座5和圆环座5上的细杆4一同朝向导丝杆2转动,与弧形槽7内的C字形锁体8相抵,使得C字形锁体8在轮盘6内进行转动,其下端被细杆4挤压进弧形槽7下端的锁槽9内,其上端从弧形槽7上端的锁槽9内转出,进入细杆4上的卡槽10内,完成对细杆4的自锁,然后即可启动机架1上的导丝杆2进行工作,由于轮盘6与导丝杆2之间设有轴承,使得导丝杆2转动不会带动轮盘6转动影响细杆4的使用。
当人们使用本集丝器时,将丝束和导丝杆2和分丝杆3上的细杆4之间穿过,然后转动分丝杆3让细杆4进入轮盘6上的弧形槽7内,对锁体8进行挤压,使其在轮盘6内转动从弧形槽7上端的锁槽9内伸出,卡在细杆4上的卡槽10内,完成对细杆4的自锁,此时启动机架1上的导丝杆2进行工作,即可利用分丝杆3上的圆环座5增强已被固定的细杆4的抗形变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稳定型集丝器,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根导丝杆(2),其中一对相邻所述导丝杆(2)之间设置有分丝杆(3),所述分丝杆(3)上设置有若干根细杆(4),相邻两根所述细杆(4)形成的间隙用于容纳丝束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杆(4)通过圆环座(5)固定连接在分丝杆(3)上,所述圆环座(5)与丝束的接触面积大于细杆(4)与丝束的接触面积,所述细杆(4)远离分丝杆(3)的一端与导丝杆(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集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座(5)与丝束为面接触,所述细杆(4)与导丝杆(2)连接增加细杆(4)的受力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型集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杆(2)上转动连接有轮盘(6),所述轮盘(6)上开设有弧形槽(7),所述细杆(4)可拆卸连接在弧形槽(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型集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6)内转动连接有呈C字形的锁体(8),所述弧形槽(7)的顶底面开设有锁槽(9),当细杆(4)位于弧形槽(7)外时,所述锁体(8)的一端从弧形槽(7)的底面的锁槽(9)伸出,当细杆(4)位于弧形槽(7)内时,所述锁体(8)的一端从弧形槽(7)的顶面的锁槽(9)伸出与细杆(4)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定型集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杆(4)上开设有与细杆(4)方向垂直的卡槽(10),所述锁体(8)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卡槽(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型集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6)与导丝杆(2)之间设置有转动件(11),所述转动件(11)的内周壁粗糙度小于轮盘(6)的内周壁粗糙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定型集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11)为轴承,所述轮盘(6)固定连接在轴承上。
CN202120867964.1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稳定型集丝器 Active CN215289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7964.1U CN215289085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稳定型集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7964.1U CN215289085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稳定型集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9085U true CN215289085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7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7964.1U Active CN215289085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稳定型集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9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8760A (zh) 翼锭粗纱机的假捻器装置
CN103938316A (zh) 一种用于匀整环锭纺细纱毛羽的装置及方法
CN106894135B (zh) 一种纯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CN215289085U (zh) 一种稳定型集丝器
CN108691042A (zh) 一种双纱退纱倒毛牵伸装置
CN2928887Y (zh) 用于磁性紧密纺的罗拉
CN209758721U (zh) 涤纶丝导丝器
CN108315842A (zh) 一种用于不同纱线的牵伸装置
CN213037157U (zh) 一种普梳纯棉纱使用的导料装置
CN216765149U (zh) 一种用于纺织生产的纱线牵伸装置
CN215800136U (zh) 一种涡流纺包芯纱加工用芯丝自动穿引装置
CN214572456U (zh) 一种棉纱生产用加捻装置
CN109338527A (zh) 一种用于羊毛的针梳设备
CN216639787U (zh) 一种用于棉纱加工用的并条装置
CN218145025U (zh) 一种纺纱加工用纱线绕线架
CN217577806U (zh) 一种新型导纱装置
CN216585391U (zh) 气流纺并条牵伸机构
CN203866434U (zh) 并条机
CN220200967U (zh) 防纱线缠线的纱筒
CN212477008U (zh) 一种多组可调线距的纺织捻线机
CN208136402U (zh) 一种毛条传送牵伸机构
CN218860040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纺织线松紧装置
CN213327977U (zh) 一种棉纱纺织梳理设备
CN218174208U (zh) 一种混纺亚麻纱的生产线
CN213387167U (zh) 一种化学纤维纱线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