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8121U -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8121U
CN215288121U CN202122078426.7U CN202122078426U CN215288121U CN 215288121 U CN215288121 U CN 215288121U CN 202122078426 U CN202122078426 U CN 202122078426U CN 215288121 U CN215288121 U CN 215288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r
turbid water
communicated
pump
heavy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84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华洁
肖波
杨治清
刘羿
杜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784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8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8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8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浊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预混合单元,第一预混合单元包括混凝药剂投加模块、重介质投加模块及第一混合器,混凝药剂投加模块和重介质投加模块分别与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一混合器用于在水体中预混合混凝药剂及重介质;水力混合装置,与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水力混合装置相连通,用于在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中预混合絮凝药剂;及浊水净化装置,与第二预混合单元相连通;本浊水处理系统,设计巧妙,可以消除水体中悬浮物比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可以有效去除比重较小悬浮物,不仅处理效果好、稳定,处理负荷强,而且具有运维成本低、管理简单等特点,并兼具沉淀工艺和气浮工艺的优点,更满足市场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浊水一般指含有一定不溶性悬浮物或胶体物质的污水,由于表面一般带有负电荷,相互排斥,呈现出布朗运动的特征,形成稳定的悬浮液,肉眼观看浑浊不清。此类污水的处理通常采用混絮凝的方式,通过在水体中加入带有正电荷的物质,可以中和悬浮物表面的电荷,物理吸附力可以超过上述排斥力,从而引发悬浮物的凝聚,再通过沉淀、气浮等方式进行固液分离,实现水质的澄清。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水体中悬浮物比重较大、沉降速度较快的场合,通常采用沉淀工艺澄清浊水;对于水体中悬浮物比重接近水,且现场无法提供足够停留时间的场合,通常采用气浮工艺澄清浊水;气浮工艺效果好,但综合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管理专业性强,尤其是当遇到高悬浮物浓度时,减压释放器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相比于气浮工艺,沉淀工艺更加可靠,且运行成本更低,更便于推广应用,然而,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受水体中悬浮物比重的影响较大,当水体中悬浮物的比重越高时,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越好,当悬浮物的比重较小时,处理效果会明显降低,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受水体中悬浮物比重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当悬浮物的比重较小时,处理效果会明显降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浊水处理系统,可以消除水体中悬浮物比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仅处理效果好、稳定,处理负荷强,而且具有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可有效去除比重较小悬浮物等特点,主要构思为: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预混合单元,所述第一预混合单元包括混凝药剂投加模块、重介质投加模块以及第一混合器,所述混凝药剂投加模块和重介质投加模块分别与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一混合器用于在水体中预混合混凝药剂及重介质;
水力混合装置,所述第一混合器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
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在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中预混合絮凝药剂;
及浊水净化装置,所述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浊水净化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预混合单元,可以解决浊水与混凝药剂及重介质的预混合问题,有利于在水力混合装置进行充分的混合;通过在第一预混合单元中设置重介质投加模块,一方面,可以向水体中投加比重较大的重介质,利用重介质配合混凝机理、絮凝机理,可以大大增加悬浮物的沉降性能,尤其适用于比重较小的悬浮物,使得比重较小的悬浮物可以顺利沉降,从而可以消除悬浮物比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有利于实现更好、更稳定的处理效果,且有利于提高处理负荷,相比传统沉淀及气浮工艺,即保障了出水水质,又实现占地、综合投资及运维成本的节省;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现场工况选择不同的重介质材料,通用性更强,更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设置水力混合装置,可以实现水体中粗大颗粒的旋流分离、预沉淀、以及混凝药剂的充分混合反应功能,并可以产生以重介质为核心的絮体群,沉降性能得以提升,且一部分絮体群可直接在水力混合装置内预沉后经由排泥管定期排放,剩余絮体群随出水(或称为尾水)在输送至第二预混合单元;通过设置第二预混合单元,可以解决水力混合装置出水与絮凝药剂的预混合问题,通过在第二预混合单元之后设置浊水净化装置,可以实现絮体群与絮凝药剂的充分混合反应,以便凝聚成为较大的絮团,从而可以大大增加悬浮物的沉降速度,以便沉淀至设备底部形成污泥定期排放,澄清后的水则通过余压外排或者进入深度处理环节,完成浊水处理过程。
为解决絮凝药剂的预混合问题,优选的,所述第二预混合单元包括第二混合器及与所述第二混合器相连通的絮凝药剂投加模块,所述絮凝药剂投加模块用于将絮凝药剂定量投加到所述第二混合器中;
所述第二混合器分别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口及浊水净化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使得经过充分混凝反应后的出水可以在第二混合器内与所投加的絮凝药剂实现预混合,更有利于后续在浊水净化装置中充分混合并进行絮凝反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器为管道混合器,和/或,所述第二混合器为管道混合器。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可以实现边输送边混合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效率。
为解决重介质的存储及定量输送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包括用于储存重介质的第一容器及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介质泵,所述介质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容器及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一容器用于为重介质的配置、储存提供场所,而介质泵用于为重介质的输出提供动力,并有利于实现定量输送。
为解决混凝药剂的存储及定量输送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混凝药剂投加模块包括用于储存混凝药剂的第二容器及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第一加药泵,所述第一加药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容器及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二容器用于为混凝药剂的配置、储存提供场所,而第二加药泵则可以为混凝药剂的输出提供动力,并有利于实现定量输送。
为解决絮凝药剂的存储及定量输送问题,进一步的,所述絮凝药剂投加模块包括用于储存絮凝药剂的第三容器及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第二加药泵,所述第二加药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容器及所述第二混合器相连通。第三容器用于为絮凝药剂的配置、储存提供场所,而第二加药泵则可以为絮凝药剂的输出提供动力,并有利于实现定量输送。
优选的,所述介质泵为计量输送泵;和/或,所述第一加药泵为计量输送泵;和/或,所述第二加药泵为计量输送泵。既可以起到输送的目的,又可以在输送的过程中精确计量,有利于实现重介质、混凝药剂以及絮凝药剂的精确投加。
为使得重介质、混凝药剂和/或絮凝药剂的浓度均匀,进一步的,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器的搅拌器;
和/或,所述混凝药剂投加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搅拌器;
和/或,所述絮凝药剂投加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容器的搅拌器。通过设置搅拌器,有利于重介质、混凝药剂和/或絮凝药剂在各自的容器内均匀混合,有利于输出浓度均匀的重介质、混凝药剂及絮凝药剂。
为解决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水泵,所述进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用于为浊水提供输送动力。通过在系统的前端设置进水泵,不仅使得浊水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入本系统,而且通过与水力混合装置及浊水净化装置的配合,可以为浊水在后续系统中的流动提供动力,即,使得处理全程可以全部利用进水压力作为动力,并可以先后在水力混合装置中进行水力混合反应、沉降分离,在浊水净化装置中进行絮凝反应、沉降分离等,利用承压封闭的运行环境代替传统开放式沉淀池,实现全程带压运行,无需在水力混合装置及浊水净化装置内进行机械搅拌,既可以降低能耗,又可减少后期运行维护的工作量;此外,浊水净化装置的出水余压还可以供后续深度处理(例如过滤等)利用,无需另设额外的提升环节,有利于简化整个系统。
为解决回收重介质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回收重介质的重介质回收单元,所述重介质回收单元分别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和浊水净化装置相连通,并与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相连通,用于将所回收的重介质输入重介质投加模块。从而可以实现重介质的循环利用,进而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为高效回收重介质,优选的,所述重介质回收单元包括剪切机和重介质回收装置,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排泥口和浊水净化装置的排泥口分别与所述剪切机相连通,所述剪切机与所述重介质回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通,重介质回收装置的重介质排放口与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相连通。在本方案中,从水力混合装置的排泥口及从浊水净化装置的排泥口排放的污泥,主要由重介质及悬浮物组成,先通过剪切机将污泥中的重介质与杂质颗粒物剪切分离,再利用重介质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回收后的重介质加入到重介质投加模块中再次回用,剩余杂物污泥则排放至下一个污泥处置环节。
优选的,所述剪切机为高速剪切机。
优选的,所述重介质回收装置采用的是磁种回收器或旋流器。以便分别回收比重较大的磁种及砂。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浊水处理系统,设计巧妙,可以消除水体中悬浮物比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可以有效去除比重较小悬浮物,不仅处理效果好、稳定,处理负荷强,而且具有运维成本低、管理简单等特点,并兼具沉淀工艺和气浮工艺的优点,更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浊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进水泵101、第一混合器102、水力混合装置103、第二混合器104、浊水净化装置105、剪切机106、重介质回收装置107
重介质投加模块200、第一容器201、介质泵202、
混凝药剂投加模块300、第二容器301、第一加药泵302
絮凝药剂投加模块400、第三容器401、第二加药泵402
搅拌器500、管道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浊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预混合单元、水力混合装置、第二预混合单元以及浊水净化装置,其中,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混合单元包括混凝药剂投加模块、重介质投加模块以及第一混合器,所述混凝药剂投加模块和重介质投加模块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一混合器用于在所输送的水体中预混合混凝药剂及重介质,从而有利于在水力混合装置进行充分的混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包括用于储存重介质的第一容器及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介质泵,如图1所示,所述介质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容器及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其中,第一容器主要用于为重介质的配置、储存提供场所,而介质泵主要用于为重介质的输出提供动力,作为举例,所述介质泵优先采用计量输送泵,既可以起到输送的目的,又可以在输送的过程中精确计量,有利于实现重介质的精确投加。
为使得第一容器内的重介质浓度均匀,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器的搅拌器,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器可以采用现有的搅拌器,例如,搅拌器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容器的电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以及安装于传动轴的搅拌桨等,使得电机可以驱动搅拌桨在第一容器内转动,达到搅拌的目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药剂投加模块包括用于储存混凝药剂的第二容器及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第一加药泵,所述第一加药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容器及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其中,第二容器主要用于为混凝药剂的配置、储存提供场所,而第二加药泵则可以为混凝药剂的输出提供动力,并有利于实现定量输送;作为举例,第一加药泵优先采用计量输送泵,既可以起到输送的目的,又可以在输送的过程中精确计量,有利于实现混凝药剂的精确投加。
同样地,为使得混凝药剂在第二容器内的浓度均匀,混凝药剂投加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搅拌器,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器可以采用现有的搅拌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预混合单元中设置重介质投加模块,一方面,可以向水体中投加比重较大的重介质,利用重介质配合混凝机理、絮凝机理,可以大大增加悬浮物的沉降性能,尤其适用于比重较小的悬浮物,使得比重较小的悬浮物可以顺利沉降,从而可以消除悬浮物比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有利于实现更好、更稳定的处理效果,且有利于提高处理负荷,相比传统沉淀及气浮工艺,即保障了出水水质,又实现占地、综合投资及运维成本的节省;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现场工况选择不同的重介质材料,通用性更强,更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设置水力混合装置,可以实现水体中粗大颗粒的旋流分离、预沉淀、以及混凝药剂的充分混合反应功能,并可以产生以重介质为核心的絮体群,沉降性能得以提升,且一部分絮体群可直接在水力混合装置内预沉后经由排泥管定期排放,剩余絮体群随出水(或称为尾水)在输送至第二预混合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力混合装置通常构造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排泥口,如图1所示,水力混合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水力混合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器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作为举例,第一混合器可以优先采用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可以实现边输送边混合的效果,更有利于提高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在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或称为尾水)中预混合絮凝药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混合单元包括第二混合器及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混合器相连通的絮凝药剂投加模块,所述絮凝药剂投加模块用于将絮凝药剂定量投加到所述第二混合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浊水净化装置也构造有入水口、排水口以及排泥口,如图1所示,第二混合器分别与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口及浊水净化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使得经过充分混凝反应后的出水可以在第二混合器内与所投加的絮凝药剂实现预混合,更有利于后续在浊水净化装置中充分混合并进行絮凝反应;作为举例,第二混合器可以优先采用管道混合器。
为解决絮凝药剂的存储及定量输送问题,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絮凝药剂投加模块包括用于储存絮凝药剂的第三容器及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第二加药泵,所述第二加药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容器及所述第二混合器相连通,如图1所示,第三容器主要用于为絮凝药剂的配置、储存提供场所,而第二加药泵则可以为絮凝药剂的输出提供动力,并有利于实现定量输送,其中,作为举例,第二加药泵可以优先采用计量输送泵,既可以起到输送的目的,又可以在输送的过程中精确计量,有利于实现絮凝药剂的精确投加。
同样地,为使得第三容器内絮凝药剂的浓度均匀,所述絮凝药剂投加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容器的搅拌器,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搅拌器,有利于絮凝药剂在第三容器内均匀混合,有利于输出浓度均匀的絮凝药剂。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浊水净化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而从浊水净化装置的排水口排出的水已经被澄清,可以连接排放管道直接外排,也可以连接后续的深度处理环节,对澄清的水体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而通过在第二预混合单元之后设置浊水净化装置,可以实现絮体群与絮凝药剂的充分混合反应,以便凝聚成为较大的絮团,从而可以大大增加悬浮物的沉降速度,以便沉淀至设备底部形成污泥定期排放,澄清后的水则通过余压外排或者进入深度处理环节,完成浊水处理过程。
为便于回收重介质,使得重介质可以循环利用,在更完善的方案中,本系统还包括用于回收重介质的重介质回收单元,所述重介质回收单元分别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和浊水净化装置相连通,并与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相连通,用于将所回收的重介质输入重介质投加模块,从而可以实现重介质的循环利用,进而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作为一种举例,如图1所示,所述重介质回收单元包括剪切机和重介质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排泥口和浊水净化装置的排泥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剪切机相连通,所述剪切机通过管道与所述重介质回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通,重介质回收装置的排放口则通过管道与重介质投加模块中的第一容器相连通,如图1所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从水力混合装置的排泥口及从浊水净化装置的排泥口排放的污泥,主要由重介质及悬浮物组成,先通过剪切机将污泥中的重介质与杂质颗粒物剪切分离,再利用重介质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回收后的重介质加入到重介质投加模块中再次回用,剩余杂物污泥则排放至下一个污泥处置环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剪切机可以优先采用高速剪切机,而所述重介质回收装置与所回收的重介质相适配,作为举例,当重介质采用的是比重较大的磁种时,所述重介质回收装置采用的是磁种回收器;而当重介质采用的是比重较大的砂时,所述重介质回收装置采用的是砂粒回收装置,如可以优先采用旋流器。
实施例2
为简化系统、降低运行成本,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浊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进水泵,如图1所示,所述进水泵通过管道与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用于为浊水提供输送动力,如图1所示,通过在系统的前端设置进水泵,不仅使得浊水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入本系统,而且本系统中的水力混合装置可以优先采用中国专利CN201920123316.8公开的一种承压式水力混合装置,该承压式水力混合装置内设置有旋流腔等流体结构,但未设置搅拌器,可以在无需机械搅拌的条件下运行,相应地,浊水净化装置可以优先采用中国专利CN 201920123328.0公开的一种污水净化装置,该污水净化装置内设置有无动力污泥回流装置、螺旋中心筒、斜板等流体结构,同样未设置搅拌器,可以在无需机械搅拌的条件下运行;进水泵通过与这种无需机械搅拌的水力混合装置及浊水净化装置相配合,可以为浊水在后续系统中的流动提供动力,即,使得浊水处理全程都可以全部利用进水泵所提供的进水压力作为动力,并可以先后在水力混合装置中进行水力混合反应、沉降分离,在浊水净化装置中进行絮凝反应、沉降分离等,从而可以利用承压封闭的运行环境(即从进水泵到浊水净化装置)代替传统开放式沉淀池,实现全程带压运行,无需在水力混合装置及浊水净化装置内进行机械搅拌,既可以降低能耗,又可减少后期运行维护的工作量;此外,浊水净化装置的出水余压还可以供后续深度处理(例如过滤等)利用,无需另设额外的提升环节,有利于简化整个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混合单元,所述第一预混合单元包括混凝药剂投加模块、重介质投加模块以及第一混合器,所述混凝药剂投加模块和重介质投加模块分别与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第一混合器用于在水体中预混合混凝药剂及重介质;
水力混合装置,所述第一混合器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
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在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中预混合絮凝药剂;
及浊水净化装置,所述第二预混合单元与浊水净化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混合单元包括第二混合器及与所述第二混合器相连通的絮凝药剂投加模块,所述絮凝药剂投加模块用于将絮凝药剂定量投加到所述第二混合器中;
所述第二混合器分别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出水口及浊水净化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器为管道混合器,
和/或,所述第二混合器为管道混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包括用于储存重介质的第一容器及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介质泵,所述介质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容器及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
和/或,所述混凝药剂投加模块包括用于储存混凝药剂的第二容器及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第一加药泵,所述第一加药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容器及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
和/或,所述絮凝药剂投加模块包括用于储存絮凝药剂的第三容器及用于提供输送动力的第二加药泵,所述第二加药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容器及所述第二混合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泵为计量输送泵;
和/或,所述第一加药泵为计量输送泵;
和/或,所述第二加药泵为计量输送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器的搅拌器;
和/或,所述混凝药剂投加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搅拌器;
和/或,所述絮凝药剂投加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容器的搅拌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泵,所述进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混合器相连通,用于为浊水提供输送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回收重介质的重介质回收单元,所述重介质回收单元分别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和浊水净化装置相连通,并与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相连通,用于将所回收的重介质输入重介质投加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介质回收单元包括剪切机和重介质回收装置,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排泥口和浊水净化装置的排泥口分别与所述剪切机相连通,所述剪切机与所述重介质回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通,重介质回收装置的重介质排放口与所述重介质投加模块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浊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机为高速剪切机;
和/或,所述重介质回收装置采用的是磁种回收器或旋流器。
CN202122078426.7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5288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8426.7U CN215288121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8426.7U CN215288121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8121U true CN215288121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7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8426.7U Active CN215288121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8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0162B (zh) 一种洗煤废水固液分离系统及其分离方法
CN109019791A (zh) 水处理系统
CN214167586U (zh) 一种铁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系统
CN216764412U (zh) 一种磁介质混凝沉淀系统
JP2013022503A (ja) 汚濁水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汚濁水処理方法
CN110204085A (zh) 一种多级螺旋气浮除油装置及其应用
CN211056859U (zh) 一种施工废水处理系统
CN215288121U (zh) 一种浊水处理系统
CN212655629U (zh) 磁介质混凝沉淀系统
CN203545762U (zh) 一种洗煤废水固液分离系统
CN211311213U (zh) 一种新型磁混凝装置
CN210915719U (zh) 一种磁粉加载超效分离废水处理系统
CN211111397U (zh) 一种适用于矿井水处理的改进型高密度澄清池
CN209292153U (zh) 一体化高效磁混凝水处理装置
CN206927676U (zh) 一种煤泥回流混凝沉淀设备
CN216918721U (zh) 一种处理含煤废水的重介质耦合沉淀系统
CN211999316U (zh) 一种磁介质混凝沉淀系统
CN212425698U (zh) 一种污水高效沉淀装置
CN103304053A (zh) 矿井疏矸排水转化为生产用水的处理系统
CN102616898A (zh) 一种磁分离磁鼓
CN216946622U (zh) 一种高效加炭磁混凝沉淀系统
CN203017824U (zh) 一种用于澄清池的搅拌机
CN211688584U (zh) 一种混凝沉淀高效一体化净化设备
CN218810730U (zh) 一种高效磁混凝系统设备
CN218755326U (zh) 一种高浓度含氟废水单元耦合深度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