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6772U -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6772U
CN215266772U CN202120745097.4U CN202120745097U CN215266772U CN 215266772 U CN215266772 U CN 215266772U CN 202120745097 U CN202120745097 U CN 202120745097U CN 215266772 U CN215266772 U CN 215266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harging
electrode terminal
charge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50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路路
付向兰
金源
张传龙
戴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de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de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de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de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50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6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6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6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充电连接器包括:主体;充电端,充电端包括第一充电端、第二充电端以及第三充电端;第一充电端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一插针,第二充电端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二插针,第三充电端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三插针;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均与电池连接;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一充电端连接;通断端子;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存在间隙;间隙在充电端与充电器连接时,容纳第三插针,以使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电连接;其中通断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二充电端连接;确保了充电端与充电器不连接时充电端不带电。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辆的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并通过控制器及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运动的环保型车辆。随着对电动车续航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池的电压平台由原先48伏、60伏的低电压平台提高到了72伏、96伏的高电压平台。而随着电动车电压平台的不断提高,电动车相应的一些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了出来。
例如现有技术中,电动车上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的表面设置有与电动车电池连接的充电端;当充电器与充电端连接时,充电器能够通过充电端向电池充电;而当充电器不向电池充电时,充电器不与充电端连接,充电端暴露在连接器表面同时因充电端与电池连接而将带电,若电压平台较高,将极有可能存在人员触电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以确保充电端与充电器不连接时充电端不带电,保障使用者安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连接器,所述充电连接器包括:
主体;
充电端,设置于所述主体的表面;所述充电端包括第一充电端、第二充电端以及第三充电端;所述第一充电端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一插针,所述第二充电端用于插入所述充电器的第二插针,所述第三充电端用于插入所述充电器的第三插针;
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均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均用于与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端连接;
通断端子,所述通断端子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在所述充电端与所述充电器连接时,容纳所述第三插针,以使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电连接;其中,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均包括弯折部;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的弯折部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的弯折部靠近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设置。
可选的,所述弯折部呈“V”字型形状。
可选的,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通断端子之间。
可选的,所述主体的表面包括凹槽;所述充电端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为负极端子,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为正极端子。
可选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主体的表面,所述密封圈用于安装于所述电池的壳体的内表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用于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连接器配套使用,以向电池充电;所述充电器包括:
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插针、第二插针以及第三插针。
可选的,所述第三插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插针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一插针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插针的长度相同。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包括主体、充电端、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以及通断端子。其中,充电端包括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一插针的第一充电端、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二插针的第二充电端、以及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三插针的第三充电端;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均用于与电池连接,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一充电端连接;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存在间隙,间隙在充电端与充电器连接时,容纳第三插针,以使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电连接,其中通断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二充电端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通断端子,使得在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均与电池连接、且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一充电端连接、以及通断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二充电端连接的基础上。当充电端与充电器连接时,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电连接,充电器向电池充电的充电回路导通,充电器能够向电池充电;当充电端与充电器不连接时,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不发生电连接,从而第二充电端与第二电极端子不发生电连接,第二充电端不带电,第二充电端与第一充电端之间无法形成放电通路,以此确保充电端与充电器不连接时充电端不带电,避免了充电端与充电器不连接时因充电端带电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器的充电端与充电器连接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图,结合图1与图2,所述充电连接器100包括:
主体10。
充电端11,设置于主体10的表面;充电端11包括第一充电端111、第二充电端112以及第三充电端113;第一充电端111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一插针301,第二充电端112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二插针302,第三充电端113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三插针303。
第一电极端子121和第二电极端子122,第一电极端子121和第二电极端子122均设置于主体10内;第一电极端子121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一端均用于与电池200连接;第一电极端子121的第二端与第一充电端111连接。
通断端子123,通断端子123设置于主体10内;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存在间隙13;间隙13在充电端11与充电器连接时,容纳第三插针303,以使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电连接;其中,通断端子123的第二端与第二充电端112连接。
具体的,主体10的结构可以是实心结构,主体10的材质可以是塑胶。
充电器用于向电动车的电池充电。充电端11的材料可以是导电材料。在充电器的第一插针301插入第一充电端111时,第一充电端111与第一插针301电连接,在充电器的第二插针302插入第二充电端112时,第二充电端112与第二插针302电连接,在充电器的第三插针303插入第三充电端113时,第三充电端113与第三插针303电连接。充电器的第三插针303位于第一插针301与第二插针302之间时,相应的,可以设置充电连接器100的第三充电端113位于第一充电端111与第二充电端112之间。另外,第一充电端111、第二充电端112或者第三充电端113在主体10表面上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电极端子121和第二电极端子122的材料可以是导电材料。第一电极端子121和第二电极端子122可以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制作,并通过注塑机镶嵌在主体10内。可以是第一电极端子121为正极端子,且第二电极端子122为负极端子,此时第一电极端子121的第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池200的正极连接,且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池200的负极连接;也可以是第一电极端子121为负极端子且第二电极端子122为正极端子,此时第一电极端子121的第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池200的负极连接,且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池200的正极连接。其中,第一电极端子121的第二端与第一充电端111连接。
通断端子123的材料可以是导电材料,充电端、第一电极端子121和第二电极端子122、以及通断端子123的材料可以相同。示例性的,通断端子123的材质为黄铜镀镍。通断端子123可以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制作,并通过注塑机镶嵌在主体10内。通断端子123的第二端与第二充电端112连接,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隙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器的充电端与充电器连接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需要通过充电器向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将充电器与充电端11连接(即将充电器的第一插针301插入第一充电端111、第二插针302插入第二充电端112且第三插针303插入第三充电端113),间隙13容纳第三插针303,使得第三插针303同时分别与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电连接,从而使得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电连接,充电器、充电端11以及电池200之间的回路连通,充电器通过充电端11向电池200充电。
参考图2,不需要向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将充电器从充电端11拔出,即充电器的第一插针301、第二插针302以及第三插针303分别从第一充电端111、第二充电端112以及第三充电端113拔出,第三插针303不容纳于间隙13,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存在间隙13而无法发生电连接,电池的电流无法通过第二电极端子122流至通断端子123,因此通断端子123不带电,进而与通断端子123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充电端112不带电,第二充电端112与第一充电端111之间无法形成放电通路,以此确保充电端11与充电器不连接时充电端不带电,避免了充电端11与充电器不连接时因充电端11带电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器,在设置第一充电端、第二充电端、第一电极端子以及第二电极端子的基础上,还设置第三充电端和通断端子。通过设置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均用于与电池连接,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一充电端连接,通断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二充电端连接,通断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存在间隙。间隙在充电器与充电端连接时,容纳充电器的第三插针以使通断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电连接,实现充电器对电池的充电。间隙在充电器从充电端拔出时不再容纳第三插针以使通断端子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无法建立电连接,从而电池通过第二电极端子使通断端子带电,进而与通断端子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充电端不带电,第二充电端与第一充电端之间无法形成放电通路,以此确保充电端与充电器不连接时充电端不带电,避免了充电端与充电器不连接时因充电端带电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
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均包括弯折部14;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的弯折部14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的弯折部14的弯折方向朝向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
具体的,设置弯折部14时,可以通过调节弯折部14的形状或者大小来调节间隙13的大小(也即间隙13的宽窄程度),以便于间隙13的大小与第三插针303的粗细的直径、宽度或者粗细相适应。并且,设置弯折部14有利于第三插针303与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实现可靠接触,进而实现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的可靠电连接,避免第三插针303插入第三充电端113时不易与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接触,影响充电器与充电端11连接时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建立电连接,进而影响充电器向电池充电。
弯折部14的弯折形状可以是弧形、螺旋形或者其它不规则的弯折、弯曲形状等。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弯折部14呈“V”字型形状。设置弯折部14呈“V”字型形状可以在尽可能减小弯折部14体积的情况下实现弯折部14的上述功能,节省耗材,也节省对主体10的占用空间,还利于充电连接器的轻便设计。
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在主体10内,第二电极端子122位于第一电极端子121和通断端子123之间。具体的,设置第二电极端子122位于第一电极端子121和通断端子123之间,以规整的在主体10内设置第一电极端子121、第二电极端子122以及通断端子123,从而有效利用主体10的内部空间,便于实现充电连接器的小体积化。
继续参考图2,可以设置第一电极端子121和通断端子123的粗细程度大于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粗细程度,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的粗细程度与通断端子123第一端的粗细程度接近,以在能够通过置第一电极端子121、第二电极端子122以及通断端子123实现充电器与电池之间的充电回路的同时,节省耗材,实现充电连接器的小体积化。
继续参考图1,充电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15,密封圈15设置于主体10的表面,密封圈15用于安装于电池的壳体的内表面,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具体的,电池由专门的壳体封装,充电连接器可设置于壳体上,例如镶嵌于壳体上且主体10的表面与壳体的表面齐平。充电连接器设置于壳体上时,密封圈15能够与壳体接触,从而密封圈15密封充电连接器与壳体机械连接时的缝隙,以保证壳体上设置了充电连接器后电池的密封封装性仍然良好。此外,充电连接器设置于壳体上时还可通过螺母固定,螺母可设置于主体10表面上的螺母孔17内。
图4是图1的侧视图,参考图4,可选的,主体10的表面包括凹槽16;充电端设置于凹槽16的底部。具体的,设置凹槽16以便于充电连接器与充电器在结构形状上相匹配、适应,还有利于在充电器与充电连接器连接时防止充电器不易滑落。充电端设置于凹槽16的底部,从而对充电端起到防护作用,例如避免充电端轻易被外部设施磕碰、擦伤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用于与上述任意技术方案所述的充电连接器100配套使用,以向电池充电,例如向电动车的电池充电;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所述充电器300包括:插头;插头包括第一插针301、第二插针302以及第三插针303。
具体的,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电源端,电源端用于接入供电电源,电源端与插头之间可通过线束连接。插头还包括本体304,例如塑胶本体,第一插针301、第二插针302以及第三插针303设置于本体上。
可选的,第三插针303的长度大于第一插针301的长度;其中,第一插针301的长度与第二插针302的长度相同。
具体的,设置第一插针301的长度与第二插针302的长度相同,以保证充电器的平衡性和规则对称性。设置第三插针303的长度大于第一插针301的长度,以便于实现第三插针303与通断端子123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122的第二端可靠接触。另外,第三插针303的粗细程度可小于第一插针301和第二插针302的粗细程度,第三插针303的粗细程度可与通断端子123第一端的粗细程度相接近,以在实现相应功能的同时节省耗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如上述任意技术方案所述的充电连接器100。电动车例如是二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等等。电动车上设置上述任意技术方案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后,充电连接器中的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均与电动车的电池连接,例如通过导线与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属于相同的技术构思,两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能够实现相同的有益效果,重复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充电端,设置于所述主体的表面;所述充电端包括第一充电端、第二充电端以及第三充电端;所述第一充电端用于插入充电器的第一插针,所述第二充电端用于插入所述充电器的第二插针,所述第三充电端用于插入所述充电器的第三插针;
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均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一端均用于与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端连接;
通断端子,所述通断端子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在所述充电端与所述充电器连接时,容纳所述第三插针,以使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电连接;其中,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包括弯折部;
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的弯折部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设置;
所述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端的弯折部靠近所述通断端子的第一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呈“V”字型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所述通断端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表面包括凹槽;所述充电端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为负极端子,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为正极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主体的表面,所述密封圈用于安装于所述电池的壳体的内表面。
8.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用于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充电连接器配套使用,以向电池充电;所述充电器包括:
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插针、第二插针以及第三插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插针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一插针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插针的长度相同。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充电连接器。
CN202120745097.4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Active CN215266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5097.4U CN215266772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5097.4U CN215266772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6772U true CN215266772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5097.4U Active CN215266772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6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71894U (zh) 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CN101887986A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107809036B (zh)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KR920007294A (ko) 재충전 가능한 전지 단자 및 충전 장치
CN215266772U (zh)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CN112563673B (zh) 电源装置和分支连接器装置
TWM516535U (zh) 模組化急救電池
CN205335472U (zh) 车用连接器
CN102673403B (zh) 电动汽车充电安全装置
CN210167477U (zh) 一种带磁吸式充电结构的圆柱形电池
CN109301929B (zh) 一种外接电池快速切换充电系统
JPH10334881A (ja) 電源端子及びそれに接触する外部端子
CN206313478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2182610U (zh) 一种兼容弱电控制的强电插座结构
CN202260518U (zh) 一种用于小密蓄电池的充放电装置及连接线
JP4678078B2 (ja) 電池及び電気機器
CN213043084U (zh) 一种高压线束的分线结构
CN207459789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1790858U (zh) 一种磁吸充电器
KR101565680B1 (ko) 케이블 인출 연결부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배터리 케이스
CN214798039U (zh) 一种多种屏蔽线组合式连接器
CN216413431U (zh) 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用安全性高的磁吸款连接器
CN219740949U (zh) 一种高低压定制pdu装置
CN211879640U (zh) 一种电气连接器
CN214706410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