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9036B -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9036B
CN107809036B CN201710988705.2A CN201710988705A CN107809036B CN 107809036 B CN107809036 B CN 107809036B CN 201710988705 A CN201710988705 A CN 201710988705A CN 107809036 B CN107809036 B CN 1078090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ap
negative
cap
spring
negative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87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9036A (zh
Inventor
杨敏坚
李靖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Huida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9887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90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9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9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其中,该车载充电器包括外壳、端盖、正极组件及负极组件,外壳具有插接端及接口端,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接口端,所述端盖上设置PCB电路板,及至少一个与PCB电路板相连的USB接口;正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负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本发明利用负极组件可以沿外壳的径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能在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变形或车辆发生震动颠簸等情况下,依然能够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接触,同时,采用负极弹簧支撑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不易变形,以此提高该车载充电器使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多媒体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PDA等电子产品,正渐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移动多媒体设备都配备有充电器,而这些充电器均需要插接在市电插座上进行充电,因此限制了充电的场所,致使移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者外出或旅游时只能多携带几块备用电池或者寻找到可插接市电的场所再进行充电。
与此同时,汽车逐渐走近我们的生活,呈现平民化的趋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乘坐汽车出行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汽车中已经开始配备相应的车载充电器,作为必要的零部件,同时,一些车载设备也随之诞生,并利用该车载充电器供电,例如行车记录仪、智能车载后视镜等。
车载充电器是一种直流输入型的充电器,在使用时,将车载充电器插在汽车点烟器插座上与汽车所用的电池直接连接而获取电力,使移动多媒体设备能利用汽车电源进行充电,增加了移动多媒体设备的充电场所。
车载充电器在其端部以及侧壁设置有电极部,相关技术中,侧壁上一般采用弹性金属片弯折形成两个电极部,例如中国专利CN 203103999U,或者采用折弯的弹性金属片弹性支撑两个电极部,例如中国专利CN103986208A,上述两者结构的电极部,都是利用弹性金属片作为弹性支撑,长时间使用后弹性电极片可能会发生变形。由此,在该车载充电器与汽车点烟器插座插接后,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尤其是在车辆形势中颠簸抖动,容易造成侧壁部上的两个电极部同时断开,进而出现断电等问题,如此,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插接端及接口端;
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接口端,所述端盖上设置PCB电路板,及至少一个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的USB接口;
正极组件,所述正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导电帽及正极弹簧,所述正极导电帽套接于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且沿所述径向可滑动,所述正极弹簧设置于所述插接端内且常驱动所述正极导电帽自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伸出;
负极组件,所述负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所述负极组件包括电极套筒、第一负极导电帽、第二负极导电帽及负极弹簧;
其中,所述电极套筒设置于所述插接端内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延伸,所述电极套筒的两端穿设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上,并使得所述电极套筒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预定距离,所述电极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端的外径,使得所述电极套筒的两端部分凸出所述插接端;
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筒的一端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筒的另一端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
所述负极弹簧设置于所述电极套筒内,且抵接在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和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自所述电极套筒的所述一端凸出,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自所述电极套筒的所述另一端凸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器,负极组件包括电极套筒、第一负极导电帽、第二负极导电帽及负极弹簧,第一负极导电帽、第二负极导电帽分别套设于电极套筒两端,负极弹簧设置于电极套筒内,且抵接在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之间,而电极套筒的两端部分凸出插接端,所以,当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中一个变形后,将车载充电器与汽车点烟器插座插接时,则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中的一个会先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环形负电极抵触,此时,由于该抵触作用使得负极组件会向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中的另一个所在的一侧运动,进而迫使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中的另一个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抵触,如此,确保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良好的电性接触。
而在车辆发生颠簸时,如果颠簸幅度较小,则在负极弹簧的支撑作用下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电性接触;如果颠簸幅度较大,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中的一个被压缩至电极套筒内,则此时,电极套筒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抵触,使得电极套筒受力而迫使负极组件整体向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中的另一个所在的一侧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中的另一个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抵触,如此,确保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良好的电性接触。
此外,采用负极弹簧支撑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可以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能够可靠地抵触在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上,并且,负极弹簧相对于金属弹性片不易变形。
综上,利用负极组件可以沿插接端的径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能在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变形或车辆发生震动颠簸等情况下,依然能够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接触,同时,采用负极弹簧支撑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不易变形,以此提高该车载充电器使用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极套筒包括:
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可滑动穿设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
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可滑动穿设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
中间导电体,所述中间导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之间,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
所述负极弹簧包括第一负极弹簧及第二负极弹簧,所述第一负极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和所述中间导电体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负极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和所述中间导电体的另一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盖上设置向所述接口端延伸的第一卡扣件,所述接口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配合的第二卡扣件;
所述中间导体具有向所述端盖延伸的负极插片,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接受所述负极插片插入的负极结合件;当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配合时,所述端盖盖合所述接口端,所述负极插片插入所述负极结合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导电体包括圆柱段及分别形成于所述圆柱段两端的第一外螺纹段和第二外螺纹段,所述第一外螺纹段与所述第一筒体的所述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外螺纹段与所述第二筒体的所述另一端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设有第一台阶孔;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沿左右方向扣合并通过紧固件锁紧以形成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二台阶孔;
所述第一筒体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一肩部,所述第一肩部止挡于所述第一台阶孔内,且与所述第一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具有第一滑动间隙,所述第二筒体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二肩部,所述第二肩部止挡于所述第二台阶孔内,且与所述第二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具有第二滑动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圆柱形头部,所述圆柱形头部的后端面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卡槽;
第一半圆形侧壁部,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部自所述圆柱形头部的后端面向后突出形成,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的后端面的内缘向后突出形成第一凸沿;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圆柱形尾部及第二半圆形侧壁部,所述圆柱形尾部的前端面设有半圆形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部自所述圆柱形尾部的前端面向前突出形成,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的前端面的内缘向前突出形成第二凸沿;
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与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部左右扣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锁紧固定,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二卡槽卡合,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所述第一台阶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部上,所述第二台阶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圆柱形头部内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安装一弹簧挡止件;
所述圆柱形头部的前部设置一通孔,所述正极导电帽的后端设有第三肩部,所述正极导电帽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三肩部挡止于所述圆柱形头部的前部内;
所述正极弹簧抵接于所述正极导电帽和所述弹簧挡止件之间,所述正极弹簧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簧挡止件具有一向前凸出的圆柱部,所述圆柱部外侧套接一导电环,所述正极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电环外;
所述导电环具有向所述端盖延伸的正极插片,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接受所述正极插片插入的正极结合件;当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配合时,所述正极插片插入所述正极结合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内嵌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内嵌设有第二磁体,所述正极导电帽内嵌设有第三磁体。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车载充电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车载充电器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车载充电器中负极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外壳10;
插接端D10;
接口端D11;
第一壳体101;
圆柱形头部1011;
第一半圆形侧壁部1012;
第一卡槽1013;
第一凸沿1014;
通孔H10;
第一台阶孔H11;
固定部1015;
第二壳体102;
圆柱形尾部1021;
第二半圆形侧壁部1022;
第二卡槽1023;
第二凸沿1024;
第二卡扣件1025;
第二台阶孔H12;
端盖20;
适配孔201;
PCB电路板21;
USB接口22;
第一卡扣件23;
负极结合件24;
正极结合件25;
正极组件30;
正极导电帽301;
第三肩部3011;
正极弹簧302;
弹簧挡止件303;
导电环304;
正极插片3041;
第三磁体305;
负极组件40;
第一筒体401;
第一肩部4011;
第二筒体402;
第二肩部4021;
第一负极导电帽403;
第二负极导电帽404;
第一负极弹簧405;
第二负极弹簧406;
中间导电体407;
圆柱段4071;
第一外螺纹段4072;
第二外螺纹段4073;
负极插片4074;
第一磁体408;
第二磁体409。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包括外壳10、端盖20、正极组件30及负极组件40。
具体的,该外壳10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外壳10具有插接端D10及接口端D11,如图1所示,该插接端D10可以构造成大体的圆柱形,以便插入至汽车点烟器插座内,而接口端D11可以根据需要构造成各种形状。
该端盖20可以塑胶材料,端盖2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接口端D11,所述端盖20上设置PCB电路板21,及至少一个与所述PCB电路板21相连的USB接口22。也就说,端盖20与接口端D11可拆卸连接,并与接口端D11之间限定出密封空间,PCB电路板21设置在端盖20上,并位于密封空间内。此外,PCB电路板21上设置USB接口22,端盖20上设置有与USB接口22相对应的适配孔201,USB接口22显露在对应的适配孔201内,以便于用户将充电数据线的USB插头自该适配孔201插入至USB接口22内。
正极组件30设置于所述插接端D10的前部且与所述PCB电路板21相连,所述正极组件30包括正极导电帽301及正极弹簧302,所述正极导电帽301套接于所述插接端D10的前部且沿所述径向可滑动,所述正极弹簧302设置于所述插接端D10内且常驱动所述正极导电帽301自所述插接端D10的前部伸出。
也就是说,该正极组件30主要由正极导电帽301及正极弹簧302组成,正极导电帽301安装于插接端D10的前部可以相对于插接端D10前后滑动,而正极弹簧302设置于插接端D10内以提供朝向前方的弹性作用力,使得在没有其他外力介入时,该正极导电帽301是从插接端D10的前部伸出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的“常”是指常态,即没有其他外力作用于该正极弹簧302,此时,该正极弹簧302提供的弹性作用力朝向前方,以推动正极导电帽301向前运动进而从插接端D10的前部伸出。
当插接端D10插入至汽车点烟器插座中时,正极导电帽301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底部的正电极相抵,此时,正极弹簧302被压缩,以确保正极导电帽301与正电极可靠相抵。
负极组件40设置于所述插接端D10的周壁且与所述PCB电路板21相连,所述负极组件40包括电极套筒、第一负极导电帽403、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及负极弹簧,其中,电极套筒设置于所述插接端D10内且沿所述插接端D10的径向延伸,所述电极套筒的两端穿设于所述插接端D10的周壁上,并使得所述电极套筒沿所述插接端D10的径向可滑动预定距离,所述电极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端D10的外径,使得所述电极套筒的两端部分凸出所述插接端D10。
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筒的一端且沿所述插接端D10的径向可滑动,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筒的另一端且沿所述插接端D10的径向可滑动。
负极弹簧设置于所述电极套筒内,且抵接在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403自所述电极套筒的所述一端凸出,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404自所述电极套筒的所述另一端凸出。
也就是说,该负极组件40主要由电极套筒、第一负极导电帽403、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及负极弹簧组成,其中,电极套筒穿设在插接端D10的周壁上,并沿插接端D10的径向可以相对滑动预定距离,此外,电极套筒的两端是略突出插接端D10的周壁的。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是分别套设在电极套筒的两端的,并且,可以相对于电极套筒沿电极套筒的轴线方向可滑动。负极弹簧设置于电极套筒内,且抵接在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之间,以支撑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分别从电极套筒的两端突出。
当插接端D10插入至汽车点烟器插座中时,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周壁的环形负电极相抵,此时,负极弹簧被压缩,以确保第一负极导电帽403、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与环形负电极可靠相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器,负极组件40包括电极套筒、第一负极导电帽403、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及负极弹簧,第一负极导电帽403、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分别套设于电极套筒两端,负极弹簧设置于电极套筒内,且抵接在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之间,而电极套筒的两端部分凸出插接端D10,所以,当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中一个变形后,将车载充电器与汽车点烟器插座插接时,则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中的一个会先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环形负电极抵触,此时,由于该抵触作用使得负极组件40会向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中的另一个所在的一侧运动,进而迫使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中的另一个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抵触,如此,确保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良好的电性接触。
而在车辆发生颠簸时,如果颠簸幅度较小,则在负极弹簧的支撑作用下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电性接触;如果颠簸幅度较大,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中的一个被压缩至电极套筒内,则此时,电极套筒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抵触,使得电极套筒受力而迫使负极组件40整体向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中的另一个所在的一侧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中的另一个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抵触,如此,确保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良好的电性接触。
此外,采用负极弹簧支撑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可以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能够可靠地抵触在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上,并且,负极弹簧相对于金属弹性片不易变形。
综上,利用负极组件40可以沿插接端D10的径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不能在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变形或车辆发生震动颠簸等情况下,依然能够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接触,同时,采用负极弹簧支撑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不易变形,以此提高该车载充电器使用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在使用时,经常出现间歇性的断电,例如汽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在行车过程中突然自动关机,而这种行车记录仪都是通过车载充电器从汽车点烟器上取电。发明人长期观察发现,行车记录仪自身并没有技术故障,问题是出自车载充电器,更准确地说是出自车载充电器上的电极部与汽车点烟器插座的电极之间是否接触良好。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采用弹性金属片作为负电极部,或者采用弹性金属片支撑负极导电帽。而且,弹性金属片一般构造成U形,例如中国专利CN 203103999U,车载充电器,U型结构的弹性金属片,在车载充电器插入至汽车点烟器插座内时被迫向内侧挤压,如此,长期使用后,造成弹性金属片两侧的负电极部向内侧偏移变形,进而导致插接松动,造成接触不良等问题。
而本发明由于负极组件40可以沿插接端D10的径向运动,所以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能在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变形或车辆发生震动颠簸等情况下,通过径向运动来补充变形造成的间隙或者由于震动造成的间隙,如此,确保在上述情况下,能够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接触。同时,负极弹簧由于提供的是自身轴向的弹性作用,所以,在插拔连接时,负极弹簧是沿自身轴向压缩,则不易发生变形,进而能够提高该车载充电器使用的可靠性。
参照图2、图4及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套筒包括第一筒体401、第二筒体402及中间导电体407,其中,第一筒体401的一端可滑动穿设于所述插接端D10的周壁;第二筒体402与所述第一筒体401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筒体402的一端可滑动穿设于所述插接端D10的周壁;中间导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40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筒体402的另一端之间,且与所述PCB电路板21相连。
负极弹簧包括第一负极弹簧405及第二负极弹簧406,所述第一负极弹簧405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401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所述中间导电体407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负极弹簧406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402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和所述中间导电体407的另一端之间。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电极套筒构造成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一筒体401、第二筒体402及中间导体,第一筒体401和第二筒体402同轴连接在中间导电体407的两端,并且,第一筒体401的一端和第二筒体402的一端分别从插接端D10的周壁略微突出。对应的,负极弹簧包括第一负极弹簧405和第二负极弹簧406,第一负极弹簧405设置于第一筒体401内,并抵接于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中间导电体407之间,以支撑第一负极导电帽403,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403从插接端D10的周壁伸出;第二负极弹簧406设置于第二筒体402内,并抵接于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和中间导电体407之间,以支撑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使得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从插接端D10的周壁伸出。
较佳的,第一筒体401的一端从插接端D10的周壁伸出的距离为0.5mm至2.0mm,第二筒体402的一端从插接端D10的周壁伸出的距离为0.5mm至2.0mm。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结构的电极套筒,一方面,方便于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例如便于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与电极套筒的两端装配形成套接;另一方面,利用中间导电体407方便于实现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及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与PCB电路板21形成电性连接;再一方面,可以使得其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装配后,其结构牢固可靠。
参照图2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端盖20上设置向所述接口端D11延伸的第一卡扣件23,所述接口端D11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23配合的第二卡扣件1025。
中间导体具有向所述端盖20延伸的负极插片4074,所述PCB电路板21上设有接受所述负极插片4074插入的负极结合件24;当所述第一卡扣件23与所述第二卡扣件1025配合时,所述端盖20盖合所述接口端D11,所述负极插片4074插入所述负极结合件24。
也就是说,端盖20与接口端D11采用卡扣连接,而中间导电体407上具有向所述端盖20延伸的负极插片4074,PCB电路板21上设有接受所述负极插片4074插入的负极结合件24如此,当端盖20与接口端D11卡扣连接后,中间导电体407上负极插片4074的自由端刚好能够插入至PCB电路板21上的负极结合件24,如此,可以方便快捷地将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与PCB电路板21电性连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电性连接可靠。
示例性的,负极结合件24构造成Y形结构,如此,方便于接受负极插片4074的插入,提高其插接的可靠性。
有利的,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中间导电体407包括圆柱段4071及分别形成于所述圆柱段4071两端的第一外螺纹段4072和第二外螺纹段4073,所述第一外螺纹段4072与所述第一筒体401的所述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外螺纹段4073与所述第二筒体402的所述另一端螺纹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筒体401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第二筒体402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而中间导电体407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第一筒体401的所述另一端与中间导电体407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二筒体402的所述另一端与中间导电体407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如此,连接更加简单方便,并且更加可靠。此外,便于第一负极弹簧405的一端能够与中间导电体407的一端相抵,第二负极弹簧406的另一端能够与中间导体的另一端相抵,进而形成电性接触。
参照图2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01及第二壳体102,其中,第一壳体101的侧壁设有第一台阶孔H11;第二壳体102与所述第一壳体101沿左右方向扣合并通过紧固件锁紧以形成所述外壳10,所述第二壳体102上设置第二台阶孔H12。
第一筒体401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一肩部4011,所述第一肩部4011止挡于所述第一台阶孔H11内,且与所述第一台阶孔H11的台阶面之间具有第一滑动间隙L2;所述第二筒体402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二肩部4021,所述第二肩部4021止挡于所述第二台阶孔H12内,且与所述第二台阶孔H12的台阶面之间具有第二滑动间隙L1。
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台阶孔H11与第一肩部4011之间的配合,以限制电极套筒向一侧滑动的最大距离,通过第二台阶孔H12与第二肩部4021之间的配合,以限制电极套筒向另一侧滑动的最大距离,如此,既能够确保电极套筒可靠的安装,也能够限制出电极套筒的滑动距离。此外,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参照图2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1包括圆柱形头部1011及第一半圆形侧壁部1012,其中,圆柱形头部1011的后端面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卡槽1013;第一半圆形侧壁部1012自所述圆柱形头部1011的后端面向后突出形成,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的后端面的内缘向后突出形成第一凸沿1014。
对应的,第二壳体102包括圆柱形尾部1021及第二半圆形侧壁部1022,所述圆柱形尾部1021的前端面设有半圆形的第二卡槽1023,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部1022自所述圆柱形尾部1021的前端面向前突出形成,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的前端面的内缘向前突出形成第二凸沿1024。
第一半圆形侧壁与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部1022左右扣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锁紧固定,所述第一凸沿1014与所述第二卡槽1023卡合,所述第二凸沿1024与所述第一卡槽1013卡合;所述第一台阶孔H11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部1012上,所述第二台阶孔H12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部1022上。
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01的前端为圆柱形头部1011,为后端为第一半圆形侧壁部1012,第二壳体102的前端为第二半圆形侧壁部1022,后端为圆柱形尾部1021,第一半圆形侧壁部1012与第二半圆形侧壁部1022配合形成圆柱形。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由于第一壳体101的前端为圆柱形头部1011,第二壳体102的后端为圆柱形尾部1021,所以,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装配后,其形成的外壳10整体性更好,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损坏。此外,通过第一凸沿1014和第二卡槽1023的卡合,第二凸沿1024与第一卡槽1013的卡合,可以使得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配合后更加牢固可靠,同时,也起到定位作用,便于装配。
参照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圆柱形头部1011内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固定部1015,所述固定部1015上安装一弹簧挡止件303。圆柱形头部1011的前部设置一通孔H10,所述正极导电帽301的后端设有第三肩部3011,所述正极导电帽301穿设于所述通孔H10内,所述第三肩部3011挡止于所述圆柱形头部1011的前部内。正极弹簧302抵接于所述正极导电帽301和所述弹簧挡止件303之间,所述正极弹簧302与所述PCB电路板21相连。
在装配时,可以先将正极导电帽301穿套在通孔H10内,再正极弹簧302一端安装至正极导电帽301上,最后,将弹簧挡止件30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固定部1015上,并使得正极弹簧302的另一端抵持在该弹簧挡止件303上即可,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弹簧挡止件303具有一向前凸出的圆柱部,所述圆柱部外侧套接一导电环304,所述正极弹簧302套设于所述导电环304外。
导电环304具有向所述端盖20延伸的正极插片3041,所述PCB电路板21上设有接受所述正极插片3041插入的正极结合件25;当所述第一卡扣件23与所述第二卡扣件1025配合时,所述正极插片3041插入所述正极结合件25。
也就是说,正极弹簧302的所述另一端与导电环304可形成电性接触,并且,正极弹簧302上延伸形成有正极插片3041,当端盖20与接口端D11卡扣连接后,正极插片3041的自由端刚好能够插入至PCB电路板21上的正极结合件25,如此,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正极导电帽301与PCB电路板21电性连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电性连接可靠。
示例性的,正极结合件25构造成Y形结构,如此,方便于接受正极插片3041的插入,提高其插接的可靠性。
有利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内嵌设有第一磁体408,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内嵌设有第二磁体409,所述正极导电帽301内嵌设有第三磁体305。
如此,一方面,可以利用第一磁体408、第二磁体409的吸附作用,可以确保第一负极导电帽403、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应的,利用第三磁体305可以确保正极导电帽301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正电极保持良好的接触,避免震动造成的断开等问题。另一方面,如果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中一个变形而不能接触到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则由于第一磁体408、第二磁体409的吸附作用,所以,第一负极导电帽403被向一侧吸引,第二负极导电帽404被向另一侧吸引,此时,负极组件40滑动后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403和第二负极导电帽404均能够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接触,以此提高其使用地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该车载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行车记录仪、智能车载后视镜等,具有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具有上述车载充电器,因此,其使用的可靠性更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插接端及接口端;
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接口端,所述端盖上设置PCB电路板,及至少一个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的USB接口;
正极组件,所述正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导电帽及正极弹簧,所述正极导电帽套接于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所述正极弹簧设置于所述插接端内且常驱动所述正极导电帽自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伸出;
负极组件,所述负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所述负极组件包括电极套筒、第一负极导电帽、第二负极导电帽及负极弹簧;
其中,所述电极套筒设置于所述插接端内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延伸,所述电极套筒的两端穿设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上,并使得所述电极套筒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预定距离,所述电极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端的外径,使得所述电极套筒的两端部分凸出所述插接端;
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筒的一端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筒的另一端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
所述负极弹簧设置于所述电极套筒内,且抵接在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和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自所述电极套筒的所述一端凸出,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自所述电极套筒的所述另一端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套筒包括:
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可滑动穿设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
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可滑动穿设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
中间导电体,所述中间导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之间,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
所述负极弹簧包括第一负极弹簧及第二负极弹簧,所述第一负极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和所述中间导电体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负极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和所述中间导电体的另一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向所述接口端延伸的第一卡扣件,所述接口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配合的第二卡扣件;
所述中间导体具有向所述端盖延伸的负极插片,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接受所述负极插片插入的负极结合件;当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配合时,所述端盖盖合所述接口端,所述负极插片插入所述负极结合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导电体包括圆柱段及分别形成于所述圆柱段两端的第一外螺纹段和第二外螺纹段,所述第一外螺纹段与所述第一筒体的所述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外螺纹段与所述第二筒体的所述另一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设有第一台阶孔;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沿左右方向扣合并通过紧固件锁紧以形成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二台阶孔;
所述第一筒体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一肩部,所述第一肩部止挡于所述第一台阶孔内,且与所述第一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具有第一滑动间隙,所述第二筒体的所述一端具有第二肩部,所述第二肩部止挡于所述第二台阶孔内,且与所述第二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具有第二滑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圆柱形头部,所述圆柱形头部的后端面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卡槽;
第一半圆形侧壁部,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部自所述圆柱形头部的后端面向后突出形成,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的后端面的内缘向后突出形成第一凸沿;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圆柱形尾部及第二半圆形侧壁部,所述圆柱形尾部的前端面设有半圆形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部自所述圆柱形尾部的前端面向前突出形成,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的前端面的内缘向前突出形成第二凸沿;
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与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部左右扣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锁紧固定,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二卡槽卡合,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所述第一台阶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圆形侧壁部上,所述第二台阶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圆形侧壁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头部内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安装一弹簧挡止件;
所述圆柱形头部的前部设置一通孔,所述正极导电帽的后端设有第三肩部,所述正极导电帽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三肩部挡止于所述圆柱形头部的前部内;
所述正极弹簧抵接于所述正极导电帽和所述弹簧挡止件之间,所述正极弹簧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挡止件具有一向前凸出的圆柱部,所述圆柱部外侧套接一导电环,所述正极弹簧套设于所述导电环外;
所述导电环具有向所述端盖延伸的正极插片,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接受所述正极插片插入的正极结合件;当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配合时,所述正极插片插入所述正极结合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内嵌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内嵌设有第二磁体,所述正极导电帽内嵌设有第三磁体。
10.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
CN201710988705.2A 2017-10-22 2017-10-22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Active CN1078090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8705.2A CN107809036B (zh) 2017-10-22 2017-10-22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8705.2A CN107809036B (zh) 2017-10-22 2017-10-22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036A CN107809036A (zh) 2018-03-16
CN107809036B true CN107809036B (zh) 2019-07-12

Family

ID=61593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8705.2A Active CN107809036B (zh) 2017-10-22 2017-10-22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90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4279A (zh) * 2018-04-24 2018-10-19 深圳市歌美迪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点烟器及汽车
CN109980269A (zh) * 2019-04-30 2019-07-05 深圳市兴鸿瑞科技有限公司 可充电电池及其充电器
KR102512099B1 (ko) * 2021-04-12 2023-03-17 에스케이텔링크 주식회사 부정사용 방지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차량용 사물인터넷 장치, 그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저장하는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13098110B (zh) * 2021-05-20 2022-04-29 中山市昌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3568Y (zh) * 1992-12-05 1993-10-13 叶瑞浩 汽车自动点烟器
CN203368081U (zh) * 2013-07-16 2013-12-25 东莞市仲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双端口usb充电器
CN203850894U (zh) * 2014-05-28 2014-09-24 李颖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04118817U (zh) * 2014-10-20 2015-01-21 深圳市轩辕鑫明科技有限公司 磁力定位车载充电器
CN204835642U (zh) * 2015-08-17 2015-12-02 深圳市车安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破窗器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3568Y (zh) * 1992-12-05 1993-10-13 叶瑞浩 汽车自动点烟器
CN203368081U (zh) * 2013-07-16 2013-12-25 东莞市仲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双端口usb充电器
CN203850894U (zh) * 2014-05-28 2014-09-24 李颖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04118817U (zh) * 2014-10-20 2015-01-21 深圳市轩辕鑫明科技有限公司 磁力定位车载充电器
CN204835642U (zh) * 2015-08-17 2015-12-02 深圳市车安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破窗器的多功能车载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036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9036B (zh)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CN107863666B (zh) 可调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KR200216672Y1 (ko) 휴대 전화기의 간이 충전기
EP2683038B1 (en) Connector
CN107331896B (zh) 一种锂电池及充电宝
CN103474709A (zh) 可反复充电的电池组
CN204391836U (zh) 智能手环
CN101529671A (zh) 用于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适配器装置
JP2012059533A (ja) 円筒形電池を内蔵可能な携帯式電源装置
CN109818213A (zh) 连接器组件和电子装置
KR20090004005U (ko) 차량용 멀티충전기
CN208835804U (zh) 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
CN102301521A (zh) 蓄电池单元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1484329U (zh) 一种dc-dc车载电源
CN109565127B (zh) 一种电插接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1266521U (zh) 一种充电器和一种可充电手表
CN112332158A (zh) 一种扣合式数据线接头
CN215266772U (zh)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动车
CN109687226A (zh) 一种插头、插座和电动汽车换电连接器
CN101577374A (zh) 一种平面连接器结构
CN212518429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6698848U (zh) 电源适配器及壳体
CN219979976U (zh)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CN217904039U (zh) 兼容性车载充电器
CN213460297U (zh) 一种扣合式数据线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Minjian

Inventor after: Li Jingyi

Inventor before: Li Jingy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9

Address after: 510650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Tianyuan Road 789 Guangdong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pplicant after: Yang Minjian

Address before: 537300 No. 25, Ertun, Liuzhu Village, Zhenlong Town, Pingnan County, Guiga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Li Jingy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710000 Shaanxi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engcheng four road, Ming Guang road, southeast corner of the new business building 1808

Patentee after: SHAANXI ZHUANY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50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Tianyuan Road 789 Guangdong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atentee before: Yang Minj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0

Address after: No.1 xc1001-2, Nanmen Gongnong Road,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XING JINJING E-COMMERCE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00 Shaanxi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engcheng four road, Ming Guang road, southeast corner of the new business building 1808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ZHUANY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2

Address after: 257091 room 632, building B, No. 59, Fuqian street,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ying yuelaihu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dustrial Park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xc1001-2, Nanmen Gongnong Road,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JINJING E-COMMER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7

Address after: 257091 Room 106, Building B, No. 59, Fuqian Street, Development Zone,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ying Huida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57091 room 632, building B, No. 59, Fuqian street,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ying yuelaihu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dustrial Park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