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9976U -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9976U
CN219979976U CN202321141589.8U CN202321141589U CN219979976U CN 219979976 U CN219979976 U CN 219979976U CN 202321141589 U CN202321141589 U CN 202321141589U CN 219979976 U CN219979976 U CN 219979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magnetic attraction
wire
charg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415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ongyinha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ongyinha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ongyinha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ongyinha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415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9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9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9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收纳器,该线材收纳器包括收纳组件、第一接触部和第一磁吸组,其中收纳组件实现线材收纳的功能,第一接触部和第一磁吸组实现线材收纳器与其它功能产品灵活性连接,实现自由取电并易于拆装。相较于与线材一体连接的功能产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材收纳器更具有灵活性,可在不同功能产品中随意搭配,满足不同使用场景,同时提高功能产品的通用性,与不同种类的线材搭配使用。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含上述线材收纳器的充电组件,如电源适配器、移动电源及车载充电器。

Description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大力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例如,人们在出行中常随身携带手机、平板、相机等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功能的使用依托于充足的电量。目前虽然已经出现大量无线充的电子设备,但是有线充电的方式仍是大多数人的首选。
在有线充电方式中,人们常常面临充电线不易收纳的问题,尤其是在外出活动中,不同电子设备所需的充电接口不同,以至于出现携带的多根充电线混乱不易收纳并打结的现象。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出现有可对充电线进行卷线的设备,但这些线材卷线器灵活性不高,通常只能单独使用或者与功能产品的取电主体,如充电宝一体成型。功能产品中的充电线种类通常固定,无法进行更换,降低了功能产品的通用性。随着现有电子设备所需充电功率不同的情况下,不具备通用性的功能产品会给使用者带来困扰。例如,对于快充的电子设备来说,充电线与待充电的电子设备协议不兼容时,则无法触发快充效果,这令使用者在充电上的体验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兼具收纳功能和灵活性的线材收纳器及相关功能产品,优化充电体验,提高通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材收纳器,该线材收纳器兼具收纳和灵活性的功能,可与适配器主体、移动电源主体等取电主体灵活连接,增加功能产品的通用性,增加线材收纳器的使用场合,优化使用者的充电体验,方便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材收纳器,包括第一壳体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内的收纳组件和线材;
所述第一壳体组件连接有第一磁吸组和用于取电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磁吸组包括若干第一磁吸件;
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座组、与所述收纳座组连接的第二磁吸组、转轴件、齿轮和拨片;
所述第二磁吸组包括相互磁吸的第二磁吸件和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连接于所述拨片的其中一端;所述拨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合件、第二卡合件和第三卡合件;所述转轴件设有转轴卡槽,所述第三卡合件朝所述转轴件凸起;所述齿轮与所述拨片活动连接,所述齿轮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有第一台阶;所述拨片在所述转轴件的驱动下转动,并通过第一卡合件或第二卡合件驱动所述齿轮转动;
所述线材,活动连接于所述收纳座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为导电母座或导电公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凸起结构或者凹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磁吸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同一端。
优选地,所述线材的其中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收纳座组;所述线材的另一端为充电端,所述充电端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组件设有固定槽,所述充电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充电端设有至少一个充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ing接口中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组件,包括取电主体以及以上任一所述线材收纳器,所述取电主体包括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适配的第二接触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磁吸组相适配的第三磁吸组;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取电主体为适配器主体、移动电源主体或车载充电主体中的一种。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兼具线材收纳和灵活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材收纳器包括收纳组件、第一接触部和第一磁吸组,其中收纳组件实现线材收纳的功能,第一接触部和第一磁吸组实现线材收纳器与其它取电主体灵活性连接,实现自由取电并易于拆装。相较于与线材一体连接的功能产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材收纳器更具有灵活性,可在不同功能产品中随意搭配,满足不同使用场景,并提高功能产品的通用性,与不同种类的线材搭配使用。
(2)具有结构整体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材收纳器还进一步设有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用于与功能产品,如适配器主体、移动电源主体等连接,增加功能产品结构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收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组件在自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组件在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适配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线材收纳器、200电源适配器、400车载充电器;
10第一壳体组件、11上壳、12下壳、121第一接触部、13固定槽、14第一固定部、
21收纳座组、211第一收纳座、212第二收纳座、22第二磁吸组、221第二磁吸件、222第三磁吸件、23转轴件、231转轴卡槽、24齿轮、241第一卡槽、2411第一台阶、242第二卡槽、243齿牙、25拨片、251第一卡合件、252第二卡合件、253第三卡合件、254拨片本体、255安装部;
30线材、31充电端;
40第一磁吸组;
50取电主体、501适配器主体、502移动电源主体、503车载充电器主体、51输入端子、52第二接触部、53第三磁吸组、54第二固定部、55电源转接件、56充电接口、57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给出了线材收纳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给出了收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材收纳器100,包括第一壳体组件10,第一壳体组件10内安装有收纳组件以及线材30,线材3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收纳组件,另一端穿过第一壳体组件10外侧。同时,第一壳体组件10还包括第一磁吸组40(图1和图2中未标识,详见图6)和第一接触部121。该线材收纳器100在实现线材30收纳的同时还具备与功能产品灵活更换组装及通电的功能。
具体的,第一壳体组件10包括相连接的上壳11和下壳12,下壳12的内表面连接有第一磁吸组40。第一磁吸组40包括若干第一磁吸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分设在下壳12的四个对角处,以保证线材收纳器100与功能产品固定时具有稳定性。
第一接触部121设在下壳12的外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121为为导电母座,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铜柱,第一接触部121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的取电主体,如电源适配器主体、移动电源主体等完成取电连接,另一端与线材30连接,以便于实现电能输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磁吸组40和第一接触部121均位于线材收纳器100下壳12所在的一端,有利于线材收纳器100与功能产品在实现取电连接的同时完成固定。同时磁吸的固定方式增加了线材收纳器100的灵活性,使其具有易于拆装的功能。
收纳组件安装于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收纳组件包括收纳座组21、与所述收纳座组21连接的第二磁吸组22、转轴件23、齿轮24和拨片25。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收纳组件在自锁状态和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2至图4,收纳座组21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收纳座211和第二收纳座212,线材30的收纳端固定于第一收纳座211和第二收纳座212之间的转轴上,并与第一接触部121电性连接,线材30的充电端31穿过第一壳体组件10,线材30整体卷绕在转轴,随着拉扯线材30,收纳座组21会进行旋转。
转轴件23设在第一收纳座211靠近上壳11的一侧,与转轴同轴心连接,随着收纳座组21的旋转而转动。转轴件23周向设有若干转轴卡槽231。转轴卡槽231与拨片25连接,驱动拨片25运动。
具体的,拨片25活动连接于上壳11,并与转轴件23位于第一收纳座211的同一侧。拨片25靠近转轴件23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合件251、第二卡合件252和第三卡合件253。第一卡合件251和第二卡合件252对称设于拨片本体254两侧,凸起于拨片本体254并指向转轴件23所在的方向。第三卡合件253朝转轴件23凸起,并可卡合于转轴卡槽231内。在远离转轴件23的一端,拨片25主体设有用于与上壳11连接的安装部,安装部与第三卡合件253位于拨片25的中心线上。
拨片25主体在远离转轴件23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二磁吸组22的第二磁吸件221,第二磁吸组22还包括第三磁吸件222,第三磁吸件222固定连接于上壳11。当拨片25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外力消失后的拨片25会在第二磁吸组22的作用下回旋。
拨片25靠近上壳11的一侧还与齿轮24连接,齿轮24包括若干齿牙243,齿牙243间分别形成第一卡槽241和第二卡槽242。其中,第一卡槽241设有第一台阶2411。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卡合件251与第一卡槽241卡合时,与第一卡槽241其中一侧的齿牙243相抵接,并受该齿牙243的限位。第二卡合件252与第一卡槽241或第二卡槽242卡合时,可随着拨片25的旋转驱动齿轮24的旋转,因而,在拨片25、齿轮24及转轴件23的配合下,可实现收纳组件的自锁状态或者解锁状态。
具体的,在初始状态时,第二磁吸组22、拨片25、齿轮24和转轴件23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三卡合件253卡合入转轴卡槽231内。当需要使用线材30进行充电时,拉扯线材30,令第一收纳座211逆时针旋转,转轴件23随第一收纳座211逆时针旋转,并通过第三卡合件253驱动拨片25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二卡合件252卡合入第二卡槽242,第一卡合件251远离齿轮24,第三磁吸件偏离于第二磁吸件。
在第二磁吸组22的作用下,拨片25具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同时,当拉扯线材30的外力消失后,第一收纳座211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在第二磁吸组22和第一收纳座211的双重作用下,第二磁吸组22、拨片25、齿轮24和转轴件23旋转并超过初始位置。如图3所示,此时,第一卡合件251卡合入第一卡槽24,第二卡合件252远离齿轮24,第三卡合件253与转轴卡槽231相抵接。拨片25在第一收纳座211顺时针旋转的驱动下具有逆时针运动的趋势,但此时第一卡合件251与第一卡槽241的其中一侧齿牙243相抵接,致使拨片25无法逆时针运动,且第三卡合件253阻挡转轴件23的顺时针运动,令第一收纳座211无法回收线材30,从而固定线材30,实现收纳组件的自锁功能。
当需要将线材30回收时,再次拉扯线材30,令第一收纳座211及转轴件23逆时针旋转,并通过第三卡合件253驱动拨片25顺时针旋转,直至第一卡合件251远离第一卡槽241,第二卡合件252卡合入第二卡槽242,第三磁吸件远离第二磁吸件。松开线材30后,第一收纳座211具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拨片25在第二磁吸组22件的作用下具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第二磁吸组22、拨片25、齿轮24和转轴件23旋转并超过初始位置。如图4所示,此时,第一卡合件251卡合入第二卡槽241,第二卡合件252远离齿轮24,第三卡合件253抵接在转轴件23的外侧。因而转轴件23可继续顺时针旋转,直至在第二磁吸组22件的作用,令拨片25、齿轮24和转轴件23回旋至初始状态,从而完成线材30的卷绕收纳。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拉扯线材30使收纳组件分别处于自锁状态或者解锁状态,完成收纳组件状态的转换,该方式简单易操作。同时,片状结构的拨片25在与齿轮24及转轴件23配合的过程中,缩短了第一卡合件251、第二卡合件252和第三卡合件253的力臂,相较于镂空式的拨片25或者力臂较长的拨片25,增加了拨片25结构的稳定性,延长拨片25的使用寿命,避免拨片25轻易断裂。同时,令拨片25与转轴件23间的配合更加流畅,不轻易产生异响。
特别的,线材30拉伸调整的精度与齿轮24中第一卡槽241和第二卡槽242分布的密度有关,第一卡槽241和第二卡槽242分布的密度越高,线材30拉伸调整的精度越高,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卡槽241和第二卡槽242的数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线材30还与发条弹簧连接,从而使第一收纳座211在线材30拉扯后具有回旋的功能。
线材30的收纳端与第一接触部121电性连接,充电端31穿过第一壳体组件10。第一壳体组件10外侧设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可以是卡扣、魔术贴、磁吸件等可将充电端31实现固定的结构。除此以外,充电端31设有至少一个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可以是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ing接口中一种或多种,或者是未来可预想到用于充电的接口。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组件10的下壳12还设有第一固定部14,第一固定部14可以是凸台、凹槽或者卡扣等结构,用于与功能产品进一步固定,并增加与功能产品间外观上的整体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材收纳器100,该线材收纳器100包括收纳组件、第一磁吸组40和第一接触部121,兼具收纳线材30和通电的功能,可灵活安装于不同功能产品中,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优化充电体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取电主体50以及实施例1提供的线材收纳器100。在本实施例中,以取电主体50为适配器助主体501的电源适配器200为例,对充电组件进行举例说明。
图5和图6给出了本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200的结构示意图和爆炸示意图。结合参考图2、图5和图6,适配器主体501包括用于取电的输入端子51、与第一接触部121相适配的第二接触部52以及与第一磁吸组40相适配的第三磁吸组53。
其中,适配器主体501设有收纳槽57,输入端子51活动连接于收纳槽57。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端子51为两座插头。当然,此处并非是对适配器主体501插座数量及其形态做具体的限制,相关技术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做相应地替换和改进。输入端子51与位于适配器主体501内部的电源转接件55连接。电源转接件55与第二接触部5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部52为与第一接触部121相适配的导电公座,导电公座设有若干弹针。
特别的,第三磁吸组53设在适配器主体501内部并靠近线材收纳器100的一端。同时,适配器主体501在该端还设有第二固定部5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54为凹槽结构,与线材收纳器100中呈凸起结构的第一固定部14相适配。
使用时,线材收纳器100的第一固定部14卡合入适配器主体501的第二固定部54中,令线材收纳器100和适配器主体501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第一接触部121与第二接触部52电性连接,形成适配器主体501与线材收纳器100间的电通路。第一磁吸组40和第三磁吸组53连接,从而完成电源适配器200的组装。第一磁吸组40和第三磁吸组53有利于电源适配器200的拆装,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充电端31的线材收纳器100。
进一步地,适配器主体501上还设有充电接口56,增加电源适配器200的灵活性,满足不同使用场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取电主体50以及实施例1提供的线材收纳器100。在本实施例中,以取电主体50为移动电源主体502的移动电源为例,移动电源为例,对充电组件进行举例说明。
图7给出了本实施例的移动电源主体502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主体502以及实施例1提供的线材收纳器100。
具体的,移动电源主体502包括储能电池(图中未标识)和输入端子51。其中,输入端子51为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ing接口的一种或多种。当然,此处并非是限制输入端子51的种类,输入端子51还可以是其它可预见的充电和/或放电接口种类。输入端子51设在移动电源主体502的侧壁上,并与移动电源主体502内部的储能电池(图中未标识)连接。移动电源主体502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部5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部52为与第一接触部121相适配的导电公座,导电公座设有若干弹针。当第二接触部52与第一接触部121连接后,可形成移动电源主体502与线材收纳器100间的电通路。
进一步地,在第二接触部52所在的一端,移动电源主体502还设有第三磁吸组53。第三磁吸组53包括若干磁吸件,磁吸件设在移动电源主体502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磁吸件均匀分设在第二接触部52所在的端面的内侧。除此以外,移动电源主体502还在第二接触部52所在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部5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54为凹槽结构,与线材收纳器100中呈凸起结构的第一固定部14相适配。移动电源主体502与线材收纳器100固定时,第一固定部14和第二固定部相卡合,提供良好的安装手感,同时第三磁吸组53和第一磁吸组40相吸引,增加移动电源结构的稳定,并且易于拆卸。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非限制了第一固定部14和第二固定部54的结构,第一固定部14和第二固定部54也可以是其它相互配合的固定结构,如螺纹紧锁结构、卡扣结构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线材收纳器100的收纳功能增加了移动电源携带时的便捷性,解决了线材30混乱不易收纳的问题。同时,相较于电源线材30一体的移动电源,本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线材30采用电源线材30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可在面对不同充电功率的电子设备时随意更换充电线材30,并保证移动电源的整体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取电主体50以及实施例1提供的线材收纳器100。在本实施例中,以取电主体50为车载充电器主体503的车载充电器400为例,对充电组件进行举例说明。
图8给出了本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40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车载充电器400,包括用于取电的车载充电器主体503以及实施例1提供的线材收纳器100。
具体的,车载充电器主体503的其中一端设有输入端子51,输入端子51的结构与车辆点烟器插座相适配,能插接于点烟器插座,并进行取电。车载充电器主体内部设有电源转接件(图中未标识),以将车辆汽车点烟系统的输出电压进行转换。车载充电器主体503远离输入端子51的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部52以及第二固定部5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部52为与第一接触部121相适配的导电公座,导电公座设有若干弹针。当第二接触部52与第一接触部121连接后,可形成车载充电器主体503与线材收纳器100间的电通路。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部54为凹槽结构,与线材收纳器100中呈凸起结构的第一固定部14相适配。车载充电器主体503与线材收纳器100固定时,第一固定部14和第二固定部54相卡合,提供良好的安装手感。
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提供的电源适配器200类似,车载充电器主体503在第二接触部52所在的一端还设有第三磁吸组53。第三磁吸组5362包括若干磁吸件,磁吸件设在车载充电器主体503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磁吸件均匀分设在第二接触部52所在的端面的内侧,增加线材收纳器100与车载充电器主体503结构的稳定性,并且便于拆卸。当线材收纳器100需要安装于车载充电器主体503时,第三磁吸组53和第一磁吸组40相吸引,第一固定部14和第二固定部54相卡合,第一接触部121与第二接触部52电性连接,安装便捷,令车载充电器400兼顾线材收纳和取电通电,解决行车过程中线材杂乱导致的低安全性问题。同时,车载充电器可以根据对充电接口类型的需要,更换不同线材收纳器,增加车载充电器的灵活性。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非限制了第一固定部14和第二固定部54的结构,第一固定部14和第二固定部54也可以是其它相互配合的固定结构,如螺纹紧锁结构、卡扣结构等等。
综上,线材收纳器100可以安装在多种取电主体50上,可在不同应用场所中灵活使用,令充电组件具有结构整体性以及通用性。
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材收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内的收纳组件和线材;
所述第一壳体组件连接有第一磁吸组和用于取电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磁吸组包括若干第一磁吸件;
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座组、与所述收纳座组连接的第二磁吸组、转轴件、齿轮和拨片;所述第二磁吸组包括相互磁吸的第二磁吸件和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连接于所述拨片的其中一端;所述拨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合件、第二卡合件和第三卡合件;所述转轴件设有转轴卡槽,所述第三卡合件朝所述转轴件凸起;所述齿轮与所述拨片活动连接,所述齿轮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有第一台阶;所述拨片在所述转轴件的驱动下转动,并通过第一卡合件或第二卡合件驱动所述齿轮转动;
所述线材,活动连接于所述收纳座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为导电母座或导电公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凸起结构或者凹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磁吸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同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的其中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收纳座组;所述线材的另一端为充电端,所述充电端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材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设有固定槽,所述充电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材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设有至少一个充电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材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ing接口中一种或多种。
9.一种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主体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线材收纳器,所述取电主体包括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适配的第二接触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磁吸组相适配的第三磁吸组;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主体为适配器主体、移动电源主体或车载充电主体中的一种。
CN202321141589.8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Active CN219979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1589.8U CN219979976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1589.8U CN219979976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9976U true CN219979976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7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41589.8U Active CN219979976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9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89069B1 (en) Wire reel having a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capable of doing emergency charging work
CN107863666B (zh) 可调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CN107809036B (zh) 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CN101782184B (zh) 通过蓄电池单元或电池供电的设备和装备该设备的灯具
CN219979976U (zh)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CN209896729U (zh) 分体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07442503U (zh) 一种可安装于钥匙串的移动电源
CN220107630U (zh) 车载充电器
CN2189407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移动电源组件
CN220963972U (zh) 一种收纳墙插
CN209298926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15580432U (zh) 车载充电器
CN216698848U (zh) 电源适配器及壳体
CN211351755U (zh) 一种可拆卸的充电座
CN219394673U (zh) 一种可收纳自带线的移动电源
CN208623077U (zh) 新型数据线及充电装置
CN214901530U (zh) 一种充电线可拆卸的移动电源
CN219498984U (zh) 分体式充电宝
CN211508136U (zh) 转接装置及连接器
CN215989432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3094460U (zh) 一种头戴式无线耳机
CN220914970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9516643U (zh) 电动牙刷
CN217824336U (zh) 充电座
CN211718707U (zh) 智能腕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