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4970U - 一种车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4970U
CN220914970U CN202322505937.1U CN202322505937U CN220914970U CN 220914970 U CN220914970 U CN 220914970U CN 202322505937 U CN202322505937 U CN 202322505937U CN 220914970 U CN220914970 U CN 220914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insulator
vehicle
wir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59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Risheng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Risheng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Risheng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Risheng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059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4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4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4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将伸缩充电线、电路组件和壳体组件装配组合成车载充电器,从而该车载充电器无需配合数据线进行使用,直接将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内的点烟器插座,拉出伸缩充电线即可给移动设备充电,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伸缩充电线由导电组件、卷线组件和线材组成,其中,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轴座和导电载体,电流经电路组件的引脚先导通导电轴座,导电轴座再导通导电载体,与线材连接的导电载体可绕导电轴座进行转动,电流稳定地输入输出至线材上,并在卷线组件的辅助下实现线材收卷,从而在实现收卷的同时,保证了充电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车载充电器是指通过汽车电瓶(轿车12V,卡车24V)供电的充电器,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车载充电器设有USB端口,需要接上充电线或数据线才能给移动设备充电,充电线或数据线比较长,使用时需要进行捋顺,使用结束后需要捆起来收纳,使用过程比较繁琐。
因此,如何使得车载充电器与数据线为一体结构是目前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
伸缩充电线,所述伸缩充电线包括导电组件、卷线组件和线材,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卷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轴座和导电载体,所述导电载体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导电轴座上,且所述导电载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轴座,所述线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载体;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若干引脚和电路板,所述引脚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电轴座;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裹所述伸缩充电线和所述电路板,所述线材的另一端部从所述壳体组件内穿出,所述引脚的另一端设于壳体组件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轴座包括轴身,所述轴身包括传电轴芯、第一传电轴套、第二传电轴套、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和第三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套设于传电轴芯上,所述第二传电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上,所述第二绝缘体和第二传电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传电轴套上,所述第一绝缘体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和所述第一传电轴套,所述第二绝缘体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和第二传电轴套,所述第三绝缘体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与第一传电轴套,所述第三绝缘体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和所述第二传电轴套。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轴座还包括座子,所述座子包括与轴身底部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和设于容置槽内的若干导电孔,所述轴身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轴身的一端设有若干电导线,若干所述电导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传电轴芯、第一传电轴套、第二传电轴套,若干所述电导线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导电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绝缘体包括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所述第一层结构内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层结构与第二层结构之间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层结构与第三层结构之间设有第三安装位,所述传电轴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内,所述第一传电轴套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内,所述第二传电轴套卡设于所述第三安装位上,所述第一传电轴套的一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三层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设有导电触点,穿出所述导电孔的所述电导线连接所述导电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包裹固定所述伸缩充电线,且所述内壳的一侧设有凸柱,所述导电触点的侧边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套入所述凸柱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载体包括若干电性引出件和绝缘载体,若干所述电性引出件均沿所述绝缘载体的轴向呈彼此间隔布置,且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与对应的所述传电轴芯、第一传电轴套、第二传电轴套电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载体上设有若干对称开槽,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设置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对称开槽内,所述对称开槽将所述电性引出件分为内触部和外触部,所述内触部位于所述绝缘载体的内壁,且所述内触部与所述传电轴芯、第一传电轴套、第二传电轴套电性接触,所述外触部位于所述绝缘载体的外壁,且线材的端部与外触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座子上和所述内壳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座子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和所述内壳上的第一连接孔之间设有若干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贯穿所述座子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和所述内壳上的第一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裹固定所述内壳,且线材从第一外壳穿出,所述第二外壳包裹所述电路组件,所述引脚外露于所述第二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伸缩充电线、电路组件和壳体组件装配组合成车载充电器,从而该车载充电器无需配合数据线进行使用,直接将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内的点烟器插座,拉出伸缩充电线即可给移动设备充电,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伸缩充电线由导电组件、卷线组件和线材组成,其中,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轴座和导电载体,电流经电路组件的引脚先导通导电轴座,导电轴座再导通导电载体,与线材连接的导电载体可绕导电轴座进行转动,电流稳定地输入输出至线材上,并在卷线组件的辅助下实现线材收卷,从而在实现收卷的同时,保证了充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导电轴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第三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导电轴座与电导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第一内壳、座子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反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导电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导电载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伸缩充电线与内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伸缩充电线,2、电路组件,21、引脚,22、电路板,221、导电触点,222、固定孔,3、壳体组件,31、内壳,311、第一内壳,3111、线槽,312、第二内壳,3121、凸柱,3122、凸起,32、外壳,321、第一外壳,322、第二外壳,4、导电组件,41、导电轴座,411、轴身,4111、传电轴芯,4112、第一传电轴套,4113、第二传电轴套,4114、第一绝缘体,4115、第二绝缘体,4116、第三绝缘体,a、第一层结构,b、第二层结构,c、第三层结构,d、第一安装位,e、第二安装位,f、第三安装位,412、座子,4121、导电孔,4122、容置槽,42、导电载体,421、电性引出件,4211、内触部,4212、外触部,422、绝缘载体,4221、对称开槽,4222、内凸边,4223、缺口,5、卷线组件,51、第一转盘,52、第二转盘,53、卡位装置,54、弹性装置,6、线材,61、卡紧部,7、电导线,81、第一连接孔,82、第一连接件,83、第二连接孔,84、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安装于”、“设于”、“盖合于”、“套设于”、“卡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另外,术语“内”、“上”、“之间”、“两侧”、“一侧”、“顶部”、“底部”、“侧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分别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请参照图1和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
伸缩充电线1,所述伸缩充电线1包括导电组件4、卷线组件5和线材6,所述导电组件4与所述卷线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组件4包括导电轴座41和导电载体42,所述导电载体42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导电轴座41上,且所述导电载体42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轴座41,所述线材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载体42;
电路组件2,所述电路组件2包括三个引脚21和电路板22,所述引脚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2上,所述电路板22电连接所述导电轴座41;三个引脚21可以都是磁吸引脚21;或者仅有其中两个是磁吸引脚21;三个中可以有一个是正极引脚21,另一个是负极引脚21,最后一个仅有固定作用;
壳体组件3,所述壳体组件3包裹所述伸缩充电线1和所述电路板22,所述线材6的另一端部从所述壳体组件3内穿出,所述引脚21的另一端设于壳体组件3的表面。
当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的点烟器插座,引脚21起到固定和传输电源的作用;电流经电路组件2的引脚21先导通导电轴座41,导电轴座41再导通导电载体42,与线材6连接的导电载体42可绕导电轴座41进行转动,电流稳定地输入输出至线材6上,并在卷线组件5的辅助下实现线材6收卷,从而在实现收卷的同时,保证了充电的稳定性;做到了车载充电器无需再外接数据线使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具体说明导电组件4的导电轴座41和导电载体42结构原理:
导电轴座41包括轴身411,所述轴身411包括互相装配组合的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第一绝缘体4114、第二绝缘体4115和第三绝缘体4116,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和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套设于传电轴芯4111上,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和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上,所述第二绝缘体4115和第二传电轴套4113套设于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上,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4111和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所述第二绝缘体4115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4112和第二传电轴套4113,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4111与第一传电轴套4112,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4112和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如此设计,方便组装,能够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导电轴座41还包括座子412,所述座子412包括与轴身411底部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4122和设于容置槽4122内的三个导电孔4121,所述轴身41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槽4122内,所述轴身411的一端设有三根电导线7,三根所述电导线7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三根所述电导线7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导电孔4121。
具体地,第一传电轴芯4111为击剑形状,第一传电轴套4112为圆筒状,第一绝缘体4114和第二绝缘体4115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包括第一层结构a、第二层结构b和第三层结构c,所述第一层结构a内设有第一安装位d,所述第一层结构a与第二层结构b之间设有第二安装位e,所述第二层结构b与第三层结构c之间设有第三安装位f,所述传电轴芯4111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d内,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位e内,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卡设于所述第三安装位f上,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的一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三层结构c上。如此设计第三绝缘体是为了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和第二传电轴套4113的另一端均能与电导线7固定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绝缘体4114、第二绝缘体4115和第三绝缘体4116通过模具中注塑成型。
具体说明电路板22如何电连接导电轴座41:
所述电路板22设有三个导电触点221,穿出所述导电孔4121的所述电导线7连接所述导电触点221;电流从引脚21传到电路板22,再经电导线7流至导电轴座41,导电轴座41再将电流传导至与导电载体42连接的线材6上。
所述导电载体42包括三个电性引出件421和绝缘载体422,若干所述电性引出件421均沿所述绝缘载体422的轴向呈彼此间隔布置,且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421与对应的所述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电性接触。
所述绝缘载体422上设有若干对称开槽4221,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421设置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对称开槽4221内,所述对称开槽4221将所述电性引出件421分为内触部4211和外触部4212,所述内触部4211位于所述绝缘载体422的内壁,且所述内触部4211与所述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电性接触,所述外触部4212位于所述绝缘载体422的外壁,且线材6的端部与外触部4212电性连接,进一步地,绝缘载体422上设有若干内凸边,所述内凸边设于两个所述电性引出件421之间,通过内凸边分隔开电性引出件421,防止电性引出件421错位而导致的接触不良。
具体地,电导线7中有火线、地线和信号线,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分别与火线、地线、信号线连接;线材6内有三根线分别为火线、地线和信号线,三个电性引出件421对应为火线、地线和信号线,因此三个电性引出件421要与对应的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接触导电,其中信号线可以随着设计需求而增加,进行快速充电的数据传输,因此,传电轴套和导电孔4121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而增加。
另外,参照图1和图10,所述线材6上固定有卡紧部61,所述导电载体42设有缺口4223,所述卡紧部61卡入所述缺口4223内。
卷线组件5的简单原理、导电组件4与卷线组件5的连接关系说明如下:
卷线组件5包括第一转盘51、第二转盘52、卡位装置53和弹性装置54,所述绝缘载体422上和所述卷线组件5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83,所述绝缘载体422上的若干第二连接孔83和所述卷线组件5上的第二连接孔83之间设有若干第二连接件84,所述第二连接件84贯穿所述绝缘载体422上和所述卷线组件5上的第二连接孔83,通过第二连接件84将所述绝缘载体422和所述卷线组件5连为一体,即第二连接件84穿设第一转盘51、第二转盘52和绝缘载体422的第二连接孔83;
当绝缘载体422绕导电轴座41进行转动时,第一转盘51和第二转盘52也随着进行转动,通过弹性装置54实现线材6自动收缩;卡位装置53实现线材6拉伸时有不同的长度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卷线组件5的结构原理已在专利号为2023208665436的专利中进行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
壳体组件3的结构组成如下:
所述壳体组件3包括内壳31,所述内壳31包裹固定所述伸缩充电线1,且所述内壳31的一侧设有凸柱3121,所述导电触点221的侧边设有固定孔222,所述固定孔222套入所述凸柱3121内。由于第一转盘51、第二转盘52和绝缘载体422会随着线材6的收缩而转动,为了减小振动或减小噪音,而设计了内壳31,将伸缩充电线1固定在其内。
所述座子412上和所述内壳31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81,所述座子412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81和所述内壳31上的第一连接孔81之间设有若干第一连接件82,所述第一连接件82贯穿所述座子412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81和所述内壳31上的第一连接孔81,通过第一连接孔81的设计,进一步将座子412与内壳31固定连接。
所述内壳31包括第一内壳311和第二内壳312,所述第一连接孔81设于所述第一内壳311上,所述第二内壳312设有若干凸起3122,该凸起3122用于固定卡位装置53;所述第一内壳311的表面设有若干线槽3111,电导线7卡设于所述线槽3111内,三根电导线7分别卡设于对应的线槽3111内,从而防止电导线7在摔碰时造成的断裂。
所述壳体组件3还包括第一外壳321和第二外壳322,所述第一外壳321包裹固定所述内壳31,且线材6从第一外壳321穿出,所述第二外壳322包裹所述电路组件2,所述引脚21外露于所述第二外壳32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充电线(1),所述伸缩充电线(1)包括导电组件(4)、卷线组件(5)和线材(6),所述导电组件(4)与所述卷线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组件(4)包括导电轴座(41)和导电载体(42),所述导电载体(42)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导电轴座(41)上,且所述导电载体(42)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轴座(41),所述线材(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载体(42);
电路组件(2),所述电路组件(2)包括若干引脚(21)和电路板(22),所述引脚(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2)上,所述电路板(22)电连接所述导电轴座(41);
壳体组件(3),所述壳体组件(3)包裹所述伸缩充电线(1)和所述电路板(22),所述线材(6)的另一端部从所述壳体组件(3)内穿出,所述引脚(21)的另一端设于壳体组件(3)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座(41)包括轴身(411),所述轴身(411)包括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第一绝缘体(4114)、第二绝缘体(4115)和第三绝缘体(4116),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和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套设于传电轴芯(4111)上,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和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上,所述第二绝缘体(4115)和第二传电轴套(4113)套设于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上,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4111)和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所述第二绝缘体(4115)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4112)和第二传电轴套(4113),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4111)与第一传电轴套(4112),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4112)和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座(41)还包括座子(412),所述座子(412)包括与轴身(411)底部4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4122)和设于容置槽(4122)内的若干导电孔(4121),所述轴身(41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槽(4122)内,所述轴身(411)的一端设有若干电导线(7),若干所述电导线(7)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若干所述电导线(7)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导电孔(4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包括第一层结构(a)、第二层结构(b)和第三层结构(c),所述第一层结构(a)内设有第一安装位(d),所述第一层结构(a)与第二层结构(b)之间设有第二安装位(e),所述第二层结构(b)与第三层结构(c)之间设有第三安装位(f),所述传电轴芯(4111)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d)内,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位(e)内,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卡设于所述第三安装位(f)上,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的一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三层结构(c)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2)设有导电触点(221),穿出所述导电孔(4121)的所述电导线(7)连接所述导电触点(2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3)包括内壳(31),所述内壳(31)包裹固定所述伸缩充电线(1),且所述内壳(31)的一侧设有凸柱(3121),所述导电触点(221)的侧边设有固定孔(222),所述固定孔(222)套入所述凸柱(31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载体(42)包括若干电性引出件(421)和绝缘载体(422),若干所述电性引出件(421)均沿所述绝缘载体(422)的轴向呈彼此间隔布置,且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421)与对应的所述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电性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载体(422)上设有若干对称开槽(4221),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421)设置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对称开槽(4221)内,所述对称开槽(4221)将所述电性引出件(421)分为内触部(4211)和外触部(4212),所述内触部(4211)位于所述绝缘载体(422)的内壁,且所述内触部(4211)与所述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电性接触,所述外触部(4212)位于所述绝缘载体(422)的外壁,且线材(6)的端部与外触部(4212)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子(412)上和所述内壳(31)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81),所述座子(412)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81)和所述内壳(31)上的第一连接孔(81)之间设有若干第一连接件(82),所述第一连接件(82)贯穿所述座子(412)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81)和所述内壳(31)上的第一连接孔(8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3)还包括第一外壳(321)和第二外壳(322),所述第一外壳(321)包裹固定所述内壳(31),且线材(6)从第一外壳(321)穿出,所述第二外壳(322)包裹所述电路组件(2),所述引脚(21)外露于所述第二外壳(322)。
CN202322505937.1U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车载充电器 Active CN220914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5937.1U CN220914970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车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5937.1U CN220914970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车载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4970U true CN220914970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7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05937.1U Active CN220914970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车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4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35102U (zh) 一种数据线
JP3062984U (ja) 隠線式充電器
JP2013504991A (ja) ケーブル供給システム
JPS62128437A (ja) 耐蝕性バツテリ−端子
CN209823047U (zh) 双向单拉式的伸缩收纳数据线装置
CN220914970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US11217916B2 (en) Automotive booster cable system
CN210224534U (zh) 一种连接器
US3873915A (en) Combination flashlight and electric circuit tester
US11502467B2 (en) Data cable
CN219811994U (zh) 一种旅行充电器
CN108674203B (zh) 充电电池用充放电插座、插头及包括其的电池箱
CN21659778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19086181U (zh) 一种电动车备用电池电源线固定装置
CN219067889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20272786U (zh) 一种传电装置及伸缩数据线
CN216562721U (zh) 一种基于机车启动装置用的电磁环
CN214542843U (zh) 一种数据线
CN218241737U (zh)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
CN215299621U (zh) 一种多功能可接驳数据线
CN212257925U (zh) 一种可插拔连接的导电线
CN220420940U (zh) 一种矩形插孔及大电流连接器
CN219286782U (zh) 一种防爆接线端子
CN219040954U (zh) 一种汽车充电口的集成结构
CN214754557U (zh) 一种传输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