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7889U - 一种车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7889U
CN219067889U CN202223112317.3U CN202223112317U CN219067889U CN 219067889 U CN219067889 U CN 219067889U CN 202223112317 U CN202223112317 U CN 202223112317U CN 219067889 U CN219067889 U CN 219067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harging
thimble
bottom wal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23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权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loud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loud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loud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loud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23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7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7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7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头、导线和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壳体和充电结构,壳体包括底壁和环绕底壁设置的侧壁,底壁可以用于将充电座放置在汽车的中控台处,这样可以便于司机拿取用电设备,充电结构设置于底壁或者侧壁,底壁和侧壁共同限定出容置空间,受到侧壁的约束,用电设备可以更稳定地放置于容置空间中,导线的一端固设于车载充电头,并与车载充电头电性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充电结构电性连接,这样只需要将充电器插在汽车的接口上,就能利用充电结构为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又因为充电结构为顶针组件或者无线充电线圈,所以司机在拿取与放置用电设备时无需插拔插头,十分地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头和一个固设于车载充电头上的数据线,数据线的另一端设有插头,插头插设于用电设备上,以为用电设备供电。
但是现有的车载充电器给司机带来的使用体验较差,因为司机想要拿取用电设备时,总是要将插头从用电设备上拔出,需要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又要将插头插回用电设备上,十分地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给司机带来较差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头、导线和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壳体和充电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共同限定出容置空间,所述充电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壁或者所述侧壁,所述导线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车载充电头,并与所述车载充电头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结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充电结构为顶针组件或者无线充电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组件包括正极顶针和负极顶针,所述正极顶针与所述负极顶针均与所述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正极顶针与所述负极顶针均装设于所述底壁上,并裸露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顶针和所述负极顶针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正极顶针均位于以所述底壁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两个所述负极顶针均位于以所述底壁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所述正极顶针与所述圆心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负极顶针与所述圆心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的底部设置有双面粘贴层。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充电结构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和底壳,所述底壳装设于所述顶壳的底部;所述顶壳朝向所述底壳的一面设置有容置槽,和/或所述底壳朝向所述顶壳的一面设有容置槽,以使所述顶壳能与所述底壳共同限定出安装腔以安装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螺钉,所述底壳上开设有朝向所述顶壳的第一通孔,所述顶壳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通孔的螺纹孔,所述螺钉依序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以将所述底壳装设于所述顶壳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的底部设置有双面粘贴层,且所述双面粘贴层挡设于所述第一通孔背向所述螺纹孔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顶壳朝向所述底壳的一面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延伸入所述第二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卷线盒,所述卷线盒上设有两个连通其内外两侧的开口,所述导线装设于所述卷线盒内,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充电头上设有USB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器包括车载充电头、导线和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壳体和充电结构,壳体包括底壁和环绕底壁设置的侧壁,底壁可以用于将充电座放置在汽车的中控台处,这样可以便于司机拿取用电设备,充电结构设置于底壁或者侧壁,底壁和侧壁共同限定出容置空间,受到侧壁的约束,用电设备可以更稳定地放置于容置空间中,具体地,导线的一端固设于车载充电头,并与车载充电头电性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充电结构电性连接,这样只需要将充电器插在汽车的接口上,就能利用充电结构为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又因为充电结构为顶针组件或者无线充电线圈,所以司机在拿取与放置用电设备时无需插拔插头,十分地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电设备装设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器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电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的爆炸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充电座的另一角度的爆炸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0、车载充电器;
100、车载充电头;110、USB接口;
200、导线;
300、充电座;310、壳体;311、底壁;312、侧壁;313、容置空间;314、顶壳;3141、螺纹孔;3142、限位柱;315、底壳;3151、容置槽;3152、第一通孔;320、充电结构;321、正极顶针;322、负极顶针;330、双面粘贴层;340、电路板;341、第二通孔;
400、卷线盒;
9000、用电设备;9100、导电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1000,如图1-图3所示,车载充电器1000包括车载充电头100、导线200和充电座300,充电座300包括壳体310和充电结构320,壳体310包括底壁311和环绕底壁311设置的侧壁312,底壁311与侧壁312共同限定出容置空间313,充电结构320设置于底壁311或者侧壁312,导线200的一端固设于车载充电头100,并与车载充电头100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充电结构320电性连接。其中,充电结构320为顶针组件或者无线充电线圈。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器1000只需要将车载充电头100插接在汽车的接口上,就能利用充电结构320为用电设备9000进行充电。具体地,充电座300的壳体310包括底壁311和环绕底壁311设置的侧壁312,底壁311和侧壁312共同限定出容置空间313,底壁311可以用于将充电座300放置在汽车的中控台处,这样可以便于司机拿取用电设备,侧壁312可以用于约束用电设备9000,受到侧壁312的约束,用电设备9000可以更稳定地放置于容置空间313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充电结构320为顶针组件或者无线充电线圈,所以司机在拿取用电设备时无需拔插头,利用充电座300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时候也只需要将用电设备9000放置于容置空间中,不需要插插头,十分地便捷,司机的体验较好。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用电设备9000可以是水杯、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或者是其它用电设备9000,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
参考图1-图4,在具体实施例中,充电结构320包括正极顶针321和负极顶针322,正极顶针321与负极顶针322均与导线200电性连接,正极顶针321与负极顶针322均装设于底壁311上,并裸露于底壁311朝向容置空间313的一侧。
本实施例主要用于适配于接触式充电的用电设备9000,即用电设备9000的底部有两个分别用于与正极顶针321和负极顶针322相抵接的导电件9100,这两个导电件9100与用电设备9000内的电池电性连接,因此可以利用这两个导电件9100为电池充电。参考图4,图4所示用电设备9000底部有两个环形的导电件9100,这样用电设备9000相对充电座300转动时,两个导电件9100仍能分别与正极顶针321和负极顶针322相抵接。
本实施例将正极顶针321和负极顶针322均设置在底壁311上,用电设备9000放置于容置空间313时,会受到重力影响对正极顶针321和负极顶针322施压,即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利用重力保证正极顶针321、负极顶针322与导电件9100有良好的接触。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充电结构320也可以是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线圈可以完全隐藏在壳体310内,使产品更为美观。
参考图1-图3,在具体实施例中,正极顶针321和负极顶针322均设有两个。两个正极顶针321均位于以底壁311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两个负极顶针322均位于以底壁311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正极顶针321与圆心的距离大于或小于负极顶针322与圆心的距离。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即便有一个正极顶针321和\或一个负极顶针322存在损坏、接触不良的情况,也可以利用另一个正极顶针321和\或另一个负极顶针322为上述设置有两个环形的导电件9100的用电设备9000进行充电。
参考图1-图6,在具体实施例中,充电座300的底部设置有双面粘贴层330,这样可以将充电座300固定于汽车的中控台上,避免车辆移动时充电座300一直晃动,用户体验较好。可选地,也可以在充电座300的底部设置吸盘,通过吸盘将充电座300吸在汽车的部件上,这样也同样能实现避免车辆移动时充电座300一直晃动的技术效果。
参考图1-图6,在一实施例中,充电座300还包括电路板340,充电结构320通过电路板340与导线20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壳体310包括顶壳314和底壳315,底壳315装设于顶壳314的底部,底壳315朝向顶壳314的一面设置容置槽3151,以使顶壳314能与底壳315共同限定出安装腔以安装电路板340。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将电路板340隐藏在壳体310内,不仅更为美观,还能对电路板340起到一定地保护作用。
可选地,想要顶壳314与底壳315能共同限定出安装腔以安装电路板340,除了在顶壳314朝向底壳315的以免设置容置槽3151外,还可以在顶壳314朝向底壳315的一面设置有容置槽3151,还可以既在顶壳314朝向底壳315的一面设置有容置槽3151,又在底壳315朝向顶壳314的一面设置容置槽3151,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调节。
其中,底壳315装设于顶壳314的底部的具体实施方式有许多,以下列举三个实施例以供参考:
在实施例一中,底壳315通过胶水粘设于顶壳314的底部。
在实施例二中,底壳315设置有卡扣或者卡槽的其中一者,顶壳314设有卡扣或者卡槽的其中另一者,卡扣与卡槽相适配,底壳315通过卡扣与卡槽装设于顶壳314的底部。
参考图5-图6,在实施例三中,充电座300还包括螺钉,底壳315上开设有朝向顶壳314的第一通孔3152,顶壳314上开设有正对第一通孔3152的螺纹孔3141,螺钉依序插接于第一通孔3152与螺纹孔3141,以将底壳315装设于顶壳314的底部。螺钉连接的优点在于螺钉连接的结构十分地简单,连接稳定可靠且便于拆卸,在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便于维修。
参考图1-图6,在具体实施例中,充电座300的底部设置有双面粘贴层330,且双面粘贴层330挡设于第一通孔3152背向螺纹孔3141的一侧。
具体地,双面粘贴层330挡设于第一通孔3152背向螺纹孔3141的一侧,不仅可以将螺钉隐藏起来,使充电座300更为美观,还可以对螺钉起到阻挡作用,避免螺钉松动从第一通孔3152中脱离出来,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图5-图6,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34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41,顶壳314朝向底壳315的一面设有限位柱3142,限位柱3142延伸入第二通孔341中。安装电路板340时需要将电路板340装在预设的位置上,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利用第二通孔341与限位柱3142去限位安装电路板340,有利于节省安装电路板340时的对位时间,还可以利用限位柱3142去限制电路板340移动。
参考图1-图3,在一实施例中,车载充电器1000还包括卷线盒400,卷线盒400上设有两个连通其内外两侧的开口,导线200装设于卷线盒400内,导线200的两端分别穿出两个开口,以使导线200的两端能分别与充电结构320和车载充电头100连接。
具体地,不同的汽车中,中控台与汽车的接口的距离亦不相同,为了让所有汽车都能适配同一款车载充电器1000,需要把导线200设置的比较长,这就会导致部分仅需要较短的导线200就能达到目的的用户留有一段散乱且无法收纳的导线200,既占用位置,又影响美观。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利用卷线盒400将这段无法收纳的导线200卷起来,避免导线200散乱在那,优化用户的视觉体验。
进一步地,卷线盒400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绕线盘,通过转动绕线盘可以将导线200一圈圈地卷绕在绕线盘上,既可以通过手动转动绕线盘去回收导线200,也可以是通过扭簧带动绕线盘去回收导线200,即从卷线盒400中拉出导线200的时候,会带动转盘正向转动,进而使扭簧蓄能,扭簧释能的时候带动转盘反向转动从而将导向收回卷线盒400,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调节。由于卷线盒400的具体结构现有技术已经有充分地公开,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确的,故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参考图1-图3,在一实施例中,车载充电头100上设有USB接口110,这样用户不仅能用这个车载充电器1000对上述用电设备9000进行充电,还可以自备导线200利用这个USB接口110对其它用电设备进行供电。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充电头、导线和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壳体和充电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共同限定出容置空间,所述充电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壁或者所述侧壁,所述导线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车载充电头,并与所述车载充电头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结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充电结构为顶针组件或者无线充电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组件包括正极顶针和负极顶针,所述正极顶针与所述负极顶针均与所述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正极顶针与所述负极顶针均装设于所述底壁上,并裸露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顶针和所述负极顶针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正极顶针均位于以所述底壁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两个所述负极顶针均位于以所述底壁中心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所述正极顶针与所述圆心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负极顶针与所述圆心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的底部设置有双面粘贴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充电结构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和底壳,所述底壳装设于所述顶壳的底部;所述顶壳朝向所述底壳的一面设置有容置槽,和/或所述底壳朝向所述顶壳的一面设有容置槽,以使所述顶壳能与所述底壳共同限定出安装腔以安装所述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螺钉,所述底壳上开设有朝向所述顶壳的第一通孔,所述顶壳上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通孔的螺纹孔,所述螺钉依序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以将所述底壳装设于所述顶壳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的底部设置有双面粘贴层,且所述双面粘贴层挡设于所述第一通孔背向所述螺纹孔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顶壳朝向所述底壳的一面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延伸入所述第二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卷线盒,所述卷线盒上设有两个连通其内外两侧的开口,所述导线装设于所述卷线盒内,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穿出两个所述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头上设有USB接口。
CN202223112317.3U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车载充电器 Active CN219067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2317.3U CN219067889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车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2317.3U CN219067889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车载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7889U true CN219067889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2317.3U Active CN219067889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车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7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320925A1 (en) Charger and charging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219067889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113067215A (zh) 一种适配器
CN210577880U (zh) 磁吸潜艇移动电源
CN208299487U (zh) 车载伸缩收纳充电器
CN220156261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用斜支撑移动充电电源
CN211859664U (zh) 自带插头的可收线移动电源
CN216146122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用应急充电器
CN214412321U (zh) 颈部按摩仪的充电收纳盒
CN220914970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20364186U (zh) 多功能数据线收卷装置
CN210202040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89407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移动电源组件
CN219487746U (zh) 一种集成有电池充电转接板的穿越机
CN219107092U (zh) 新型的手机充电背夹
CN216056426U (zh)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CN216016491U (zh) 充电器
CN212366875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0517840U (zh) 一种磁吸式车载充电器
KR200353955Y1 (ko) 차량용 충전 거치대
CN219107102U (zh) 一种带线车载充电器
KR200370313Y1 (ko) 일체형 코드가 구비된 차량용 휴대폰 충전 거치대 겸용무선카팩
CN219892973U (zh) 车载充电器
CN209747846U (zh) 一种伸缩连接线
CN210380333U (zh) 一种便携式车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