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9432U -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9432U
CN215989432U CN202120943154.XU CN202120943154U CN215989432U CN 215989432 U CN215989432 U CN 215989432U CN 202120943154 U CN202120943154 U CN 202120943154U CN 215989432 U CN215989432 U CN 215989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dapter
magnetic
housing
assembly
magne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31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431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9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9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9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及包括电源适配器的电子设备组件。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组件、插脚组件、及驱动组;所述壳体组件具有收容空间及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通孔;所述插脚组件包括承载座及插脚,所述承载座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插脚承载于所述承载座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承载座,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中至少一个用于接收控制电信号,并产生磁性;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插脚沿着所述壳体组件通孔的方向伸缩。

Description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等电子设备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电源适配器通常被用来为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适配器的插脚整体外露,从而导致插脚易于受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收容空间及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通孔;
插脚组件,所述插脚组件包括承载座及插脚,所述承载座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插脚承载于所述承载座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承载座,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中至少一个用于接收控制电信号,并产生磁性;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插脚沿着所述壳体组件通孔的方向伸缩。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所述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供电电能。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具有所述插脚可沿着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组件,因此,所述电源适配器能够被正常使用;此外,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具有插脚还可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因此,当不需要使用所述电源适配器时,可将所述插脚收回于所述收容空间内,避免所述插脚受到损坏,比如可避免冲击变形,避免弯曲导致功能失效等风险,从而使得所述电源适配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所述插脚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也可避免所述插脚对其他物品的损坏,以及可避免用户携带时戳痛用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驱动组件利用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接受控制电信号,并产生磁性,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互作用,驱动所述插脚组件运动,进而实现了插脚组件的自动化伸缩,操作较为便捷,具有较强科技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处于收容状态时在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提供的电源适配器处于收容状态时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电源适配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电源适配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电源适配器沿着I-I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的电源适配器沿着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一视角下的插脚组件及第二磁性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另一视角下的插脚组件及第二磁性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一视角下的导向件和第一磁性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1为图10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12为导向件和第三磁性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3为图5中提供的电源适配器中的第二壳体在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电源适配器中的第二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16为插脚的边缘到端面的边缘的距离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10(Power adapter)。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10的应用环境示意图。所谓电源适配器10,是为电子设备30提供供电电能的转换设备。通常,所述电源适配器10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比如,电源适配器10插接插座50上,接收插座50输出的交流电压,并将接收到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直流电压用于给手机、电脑等用电的电子设备30 充电。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适配器10将接收到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所述直流电压直接供电子设备30中的电子元器件使用。可以理解地,所述电源适配器10的应用环境示意图仅仅帮助理解电源适配器10的应用,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源适配器10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2、图3、图4及图5,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处于收容状态时在一视角下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提供的电源适配器处于收容状态时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电源适配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电源适配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所述电源适配器10 包括壳体组件100、插脚组件200及驱动组件300。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收容空间1111及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11的通孔1112。所述插脚组件200包括承载座210及插脚220,所述承载座21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11内,所述插脚220承载于所述承载座210上。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第一磁性件310及第二磁性件 320,所述第一磁性件310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100,所述第二磁性件320固定于所述承载座210,所述第一磁性件310及所述第二磁性件320中至少一个用于接收控制电信号,并产生磁性;所述第一磁性件310 及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插脚220沿着所述壳体组件100通孔1112的方向伸缩。
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收容空间1111,所述收容空间1111用于收容所述插脚组件200,且所述壳体组件100还可用于收容并保护电源适配器10内的元器件,比如,电路板400、电池500等。所述壳体组件 100的形状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圆柱形、椭圆柱形、立方体、正方体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壳体组件100的外形为类似圆柱形为例进行示意,可以理解地,所述壳体组件100的外形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电源适配器10的限定。所述壳体组件100的延伸方向为预设延伸方向。所述壳体组件100上的所述通孔1112用于供所述插脚220伸出或缩回所述收容空间1111。所述通孔1112的数目和所述插脚220 的数目相适应,以供所有插脚220通过所述通孔1112伸出所述收容空间1111。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通孔1112的数目为两个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1112的数目也可以为其他数目,比如为三个。
所述承载座210的材质为绝缘材质,比如,塑胶、橡胶、塑料、陶瓷等。所述承载座210的形状与所述收容空间1111的形状相适应,以能够在所述收容空间1111运动。
所述插脚220的材质为金属,比如铜合金,铝合金等,所述插脚220插接到插座50中,用于接收所述插座50提供的交流电压。所述插脚220的个数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两个,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插脚220的个数为两个为例进行示意,两个插脚220相对且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脚220的数目为三个。所述插脚22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长条形。所述插脚220背离所述插座50本体的端部为弧形,以便于所述插脚220插入所述插座50中。所述承载座210与所述插脚220可通过但不仅限于通过一体注塑固定在一起。所述插脚220显露于所述承载座210的靠近所述通孔1112的端面120a。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脚220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承载座210的运动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为通电产生磁性的磁性件,比如,线圈;所述第二磁性件320 为永磁体,比如为磁铁。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为永磁体,比如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件320为通电产生磁性的磁性件,比如为线圈。或者,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件310及所述第二磁性件320均为通电产生磁性的磁性件,比如线圈。
接下来以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为线圈,且所述第二磁性件320为永磁体为例进行示意及说明。
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为线圈,当所述第一磁性件310接收第一电信号时,所述第一磁性件310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互排斥以驱动所述承载座210朝向所述通孔1112运动;当所述第一磁性件310接收第二电信号时,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互吸引以驱动所述承载座210背离所述通孔1112 运动,其中,所述控制电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电信号及所述第二电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适配器10还具有按钮700及电路板400,所述按钮700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00上,且用于接收用户操作。所述按钮70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400,当所述按钮700接收所述用户操作时,触发所述电路板400产生所述第一电信号或第二电信号。所述电路板400与所述第一磁性件310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电信号或所述第二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磁性件310。
所述电源适配器10具有所述插脚22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11内的收容状态以及所述插脚 220通过所述通孔1112显露于所述壳体组件100的工作状态;且所述插脚组件200可在所述第一磁性件 310及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的作用下,由所述收容状态切换至所述工作状态,且可由所述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收容状态。
可以理解地是,当所述电源适配器10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是指所述电源适配器10的所述插脚220 伸出的长度符合插入到所述插座50中并且可工作的状态,和所述电源适配器10的插脚220是否插入到所述插座50中无关。
当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互排斥时,所述承载座210沿着朝向所述壳体组件100 通孔1112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插脚220伸出所述收容空间1111;当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互吸引时,所述承载座210沿着背离所述壳体组件100通孔1112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插脚220缩回所述收容空间1111。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10具有所述插脚220可沿着所述通孔1112伸出所述壳体组件100,因此,所述电源适配器10能够被正常使用;此外,所述电源适配器10还具有插脚220 还可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11,因此,当不需要使用所述电源适配器10时,可将所述插脚220 收回于所述收容空间1111内,避免所述插脚220受到损坏,比如可避免冲击变形,避免弯曲导致功能失效等风险,从而使得所述电源适配器10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所述插脚22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11中,也可避免所述插脚220对其他物品的损坏,以及可避免用户携带时戳痛用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10的驱动组件300利用第一磁性件310与第二磁性件320中的至少一个接受控制电信号,并产生磁性,第一磁性件310和第二磁性件320相互作用,驱动所述插脚组件200运动,进而实现了插脚组件200的自动化伸缩,操作较为便捷,具有较强科技感。
请参阅图6、图7、图8及图9,图6为图2中的电源适配器沿着I-I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4中的电源适配器沿着II-II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一视角下的插脚组件及第二磁性件的组装示意图;图 9为图8中另一视角下的插脚组件及第二磁性件的组装示意图。所述电源适配器10具有所述插脚22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11内的收容状态,所述第一磁性件310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00的内壁,所述承载座210包括第一承载面210a、第二承载面210b及连接面210c,所述第一承载面210a与所述第二承载面210b相背设置,所述插脚220显露于所述第一承载面210a,所述连接面210c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面210a 及所述第二承载面210b,所述第二磁性件320设置于所述连接面210c上,当所述电源适配器10处于所述收容状态时,所述第二磁性件320与所述第一磁性件310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磁性件320设置于所述连接面210c上,以距离所述第一磁性件310的距离较近,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之间的磁性力较大,进而在所述第一磁性件310 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互作用驱动所述插脚220运动时的动力较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10以及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320,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10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00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320间隔设在于所述承载座210上。
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310以及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320,所述第一磁性件310 及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的位置设置可使得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驱动所述插脚220运动时,对所述承载座210各个位置的作用力较为一致,提升了驱动所述插脚220运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两个第一磁性件310以及四个第二磁性件320,当所述电源适配器10处于所述收容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与其中一个第二磁性件320至少部分正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两个第一磁性件310及四个第二磁性件320,一方面平衡了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驱动所述承载座210时的驱动力以及作用力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平衡了设置有第二磁性件320之后的承载座210的重量,使得第一磁性件310及第二磁性件320较为稳定的驱动所述承载座210,但也不至于所述承载座210过重导致的运动不顺畅。
请进一步参阅图5、图10及图11,图10为图5中一视角下的导向件和第一磁性件的组装示意图;图 11为图10沿III-III线的剖视图。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及导向件130a,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壳体120旋转连接且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收容空间1111。所述第二壳体120上具有所述通孔1112。所述导向件130a包括固定连接的安装部131及导向部132。所述安装部131安装于第一壳体110,当所述驱动组件300驱动所述插脚组件200运动时,所述导向部132用于对所述插脚组件200 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320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1上。
所述第一壳体110也称为下壳体或下盖体,所述第一壳体110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比如,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所述第二壳体120也称为上壳体或上盖体,所述第二壳体120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比如,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所述导向件130a件中的安装部131也可以视为时中壳。所述第一壳体110、所述第二壳体120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安装部131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10的方式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通过胶水、卡扣-卡槽等方式固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的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及导向件130a,从而使得所述壳体组件100易于组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适配器10还包括装饰圈800,所述装饰圈800套设于所述导向件13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10利用所述安装部131安装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320,可以使得所述电源适配器10的结构较为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131包括第一子安装部1311及第二子安装部1312。所述第一子安装部1311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0,所述第二子安装部1312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安装部1311朝向所述通孔1112的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320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安装部131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第二子安装部1312的数目为两个且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的数目为两个为例进行示意,两个第二子安装部1312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安装部1311的朝向所述通孔1112的一侧,且两个第二子安装部1312间隔且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二磁性件320的中心的连线穿过所述导向部 132,以提升所述第一磁性件31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互作用驱动所述承载座210运动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阅图12,图12为导向件和第三磁性件的组装示意图。所述驱动组件300还包括至少一第三磁性件330,所述第三磁性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安装部1311上,所述第三磁性件33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磁性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安装部13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第三磁性件330为永磁体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磁性件330还可以为通电后产生磁性的线圈。所述第三磁性件33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吸引。当所述电源适配器10处于所述收容状态时,所述第三磁性件330与所述第二磁性件320相互吸引,以将所述承载座210固定于在所述壳体组件100 内,避免所述承载座210晃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第三磁性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安装部1311背离所述通孔1112 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磁性件330也可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安装部1311邻近所述通孔1112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三磁性件330内嵌于所述第一子安装部1311。
请进一步参阅图8及图9,所述承载座210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承载面210a及所述第二承载面210b 的收容孔211及收容于所述收容孔211内的凸出部212,所述凸出部212与所述导向部132配合以对所述插脚组件200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
具体地,所述导向部132上具有外螺纹,换而言之,所述导向部132为螺杆,所述螺杆上的外螺纹与所述凸出部212配合,以使对所述插脚组件200运动的方向进行导向。
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9,及图13和图14,图13为图5中提供的电源适配器中的第二壳体在一视角下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的电源适配器中的第二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所述承载座210包括第一配合部213,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旋转相连的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壳体120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收容空间1111,所述第二壳体120包括端盖121、周侧板122及第二配合部123,所述端盖121具有所述通孔1112,所述周侧板122设置于所述端盖121的周侧且与所述端盖121 弯折相连,所述第二配合部123设置于所述周侧板122的内壁,所述第二配合部123和所述第一配合部213 配合以对所述承载座210相对所述第二壳体120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213为导槽,所述第二配合部123为导轨。所述第一配合部213为导槽时,可减轻所述承载座210的重量,使得所述驱动组件300更容易驱动所述承载座210运动。所述第二配合部123为导轨,可使得所述第二壳体12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脚组件200的运动方向相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213为导轨,所述第二配合部123为导槽;或者,所述第一配合部213为凸起,所述第二配合部123为导槽;或者,所述第一配合部213位为导槽,所述第二配合部123为凸起,只要满足所述第一配合部213与所述第二配合部123配合以对所述承载座210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20运动的方向进行限位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213为导槽,所述第二配合部123为导轨,且所述第二磁性件320 设置于所述导槽内。所述第二磁性件320设置于所导槽内,可充分利用所述承载座210的结构设置第二磁性件320,使得所述承载座210的结构较为紧凑。
请进一步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电路示意图。所述电源适配器10 还包括电池500及转换电路410,所述电池500存储有电能,所述转换电路410与所述电池500电连接,用于将从所述电池500接收的电能转换为所述控制电信号,并输出至所述驱动组件300。
请一继续参阅图15所述电源适配器10还包括电路板400、输出端口600、以及电池500。所述电路板 400与所述插脚220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插脚220接收到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所述输出端口600 与所述电路板400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所述电池500与所述驱动组件300电连接,用于为所述驱动组件300提供电能,且所述电池500还与所述电路板400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压并存储电能。
所述第一电压及所述第二电压请参阅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端口600 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USB 2.0接口、 USB 3.0接口,或者Type-C类型的接口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适配器10中的电路板400将接收到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并将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输出端口600输出给电子设备30,以为所述电子设备30充电。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电压还用于为所述电池500充电。因此,当所述电源适配器10的插脚220插入到插座50中,使得所述电源适配器10为电子设备30充电时,也可为所述电源适配器10中的电池500充电,从而保证所述电池500 有做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驱动组件300。
举例而言,所述第一电压为交流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直流电压。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220V,110V等。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值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5V,24V等。
可以理解地,所述电池500中预先存储有初始电能,因此,当需要使用所述电源适配器10时,所述电池500可提供初始电能给所述转换电路410,所述转换电路410接收所述电池500提供的初始电能,并转换为所述控制电信号,并输出至所述驱动组件300,使得所述驱动组件300驱动所述插脚组件200伸出所述通孔1112。
结合前面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源适配器10,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设置所述通孔1112的端面120a (请参阅图4),所述端面120a构成所述电源适配器10的插接面。
请一并参阅图16,图16为插脚的边缘到端面的边缘的距离的示意图。所谓电源适配器10的插接面,是指所述电源适配器10的所述插脚220插入所述插座50时,与插座50配合的面,且所述插接面满足电源适配器10的安全规定的要求。在电源适配器10的插脚220插入所述插座50时,仅仅与所述插座50配合但是不满足电源适配器10的安全规定的面不能够称为电源适配器10的插接面。具体地,对于电源适配器10而言,当所述电源适配器10的插脚220插入插座50时,为了避免插座50的电能通过插脚220泄露出来而对用户造成伤害,所述插脚220的边缘到所述端面120a的边缘的距离d(如图16)需要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也称为安全距离)。举例而言,对于适用于中国的电源适配器10而言,所述预设距离为6.5mm。对于适用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比如欧洲)的电源适配器10而言,所述预设距离为其他数值,比如为5.1mm,或者7.9mm。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
请一并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组件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组件1包括电子设备30以及前面任意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源适配器10,所述电源适配器10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 30提供供电电能。
通常,所述电源适配器10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比如,电源适配器10插接插座50上,接收插座50输出的交流电压,并将接收到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直流电压用于给手机、电脑等用电的电子设备30的电池500充电。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适配器10将接收到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所述直流电压直接供电子设备30中的电子元器件使用。所述电源适配器10请参阅前面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收容空间及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通孔;
插脚组件,所述插脚组件包括承载座及插脚,所述承载座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插脚承载于所述承载座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承载座,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中至少一个用于接收控制电信号,并产生磁性;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插脚沿着所述壳体组件通孔的方向伸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具有所述插脚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收容状态,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所述承载座包括第一承载面、第二承载面及连接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相背设置,所述插脚显露于所述第一承载面,所述连接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面及所述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面上,当所述电源适配器处于所述收容状态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线圈,当所述第一磁性件接收第一电信号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排斥以驱动所述承载座朝向所述通孔运动;当所述第一磁性件接收第二电信号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以驱动所述承载座背离所述通孔运动,其中,所述控制电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电信号及所述第二电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以及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间隔设在于所述承载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磁性件以及四个第二磁性件,当所述电源适配器处于所述收容状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其中一个第二磁性件至少部分正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导向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旋转连接且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所述通孔,所述导向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安装部及导向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第一壳体,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插脚组件运动时,所述导向部用于对所述插脚组件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子安装部及第二子安装部,所述第一子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子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安装部朝向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安装部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安装部上,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承载面及所述第二承载面的收容孔及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导向部配合以对所述插脚组件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旋转相连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端盖、周侧板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端盖具有所述通孔,所述周侧板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周侧且与所述端盖弯折相连,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于所述周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对所述承载座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导槽,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导轨,且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导槽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适配器还包括电池及转换电路,所述电池存储有电能,所述转换电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将从所述电池接收的电能转换为所述控制电信号,并输出至所述驱动组件。
13.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用于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供电电能。
CN202120943154.XU 2021-04-30 2021-04-30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Active CN215989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3154.XU CN215989432U (zh) 2021-04-30 2021-04-30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3154.XU CN215989432U (zh) 2021-04-30 2021-04-30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9432U true CN215989432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4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3154.XU Active CN215989432U (zh) 2021-04-30 2021-04-30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9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7325B (en) Battery connection apparatus
CN112886311B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US6923688B1 (en) Charging interface
EP24946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back-up charger
US1035542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JP4517265B2 (ja) 電源変換アダプタ装置
US20030036312A1 (en) Adapting head having a charging mechanism
CN215989432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US7402979B1 (en) Charger contact with protective actuator
CN214707215U (zh) 磁吸式充电设备
CN212571460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9107074U (zh) 移动电源
CN115275670A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16698848U (zh) 电源适配器及壳体
CN215344348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1555392B (zh) 充电盒
CN213401783U (zh) 一种互充设备
CN216489847U (zh) 电容笔无线充充电盒
KR20060107145A (ko) 무선 충전기 거치형 메모판
CN213754608U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
CN216672001U (zh) 电源适配器
CN210724268U (zh) 充电座和充电装置
CN212012270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CN218897091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9979976U (zh) 一种线材收纳器及充电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