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3479U - 一种手机后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后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3479U
CN215243479U CN202121463751.9U CN202121463751U CN215243479U CN 215243479 U CN215243479 U CN 215243479U CN 202121463751 U CN202121463751 U CN 202121463751U CN 215243479 U CN215243479 U CN 215243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ickness
pmma
mobile phone
re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37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颂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ulong Gao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ulong Gao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ulong Gao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ulong Gao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37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3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3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3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后盖,包括PC/PMMA复合膜,所述PC/PMMA复合膜包括层叠设置的PMMA层和PC层,所述PMMA层表面设有硬化层,所述PC层表面依次叠设有第一着色层、纹理层、光学镀膜层、第二着色层、粘合剂层、刚性结构层。该手机后盖具有厚度较薄、质量较轻,且刚性较强、不易变形,稳定性较高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后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机后盖。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来临,金属手机(如由铝合金手机背盖形成的铝合金材质的手机)因金属对信号的影响而逐渐被淘汰,而PMMA/PC复合板因为其塑胶材料特性不会影响手机信号而被广泛应用。通过对PMMA/PC复合板表面进行淋涂等工艺可以实现高的表面硬度(仿玻璃效果),内层通过UV转印/PVD/丝印等工艺可以实现炫彩的装饰效果因而在手机后盖中广泛采用。目前PMMA/PC复合板塑胶手机后盖的厚度普遍采用0.5mm或者0.64mm规格,复合板厚度0.5mm以下时,因为模量低,材料的刚性不够,易变形,所以目前最小的厚度仅为0.5mm。随着手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手机后盖提出轻、薄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开发出厚度更低的产品,且保证产品的刚性和稳定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厚度较薄、质量较轻,且刚性较强、不易变形,稳定性较高的手机后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后盖,包括PC/PMMA复合膜,所述PC/PMMA复合膜包括层叠设置的PMMA层和PC层,所述PMMA层表面设有硬化层,所述PC层表面依次叠设有第一着色层、纹理层、光学镀膜层、第二着色层、粘合剂层、刚性结构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机后盖,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硬化层、PMMA层、PC层、第一着色层、纹理层、光学镀膜层、第二着色层、粘合剂层、刚性结构层,引入刚性结构层与上述结构复合,一方面可以降低产品的厚度(最低厚度可以达到0.3mm左右),另一方面产品的刚性也大幅度提升,产品结构的稳定性也大幅提高,因此该手机后盖具有厚度较薄、质量较轻,且刚性较强、不易变形,稳定性较高的优势。
较佳地,所述刚性结构层选自碳纤材料形成的碳纤层或玻纤材料形成的玻纤层。
较佳地,所述刚性结构层的厚度为0.2~0.3mm。
较佳地,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
较佳地,所述第二着色层的厚度为40~50微米。
较佳地,所述光学镀膜层的厚度为30~300nm。
较佳地,所述纹理层的厚度为8~12微米。
较佳地,所述第一着色层的厚度为3~5微米。
较佳地,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6~10微米。
较佳地,所述PMMA层的厚度为0.02~0.0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手机后盖100,硬化层10,PC/PMMA复合膜20,PMMA层21,PC层23,第一着色层30、纹理层40、光学镀膜层50、第二着色层60、粘合剂层70、刚性结构层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本申请公开一种手机后盖100,包括PC/PMMA复合膜20,所述PC/PMMA复合膜20包括层叠设置的PMMA层21和PC层23,所述PMMA层21表面设有硬化层10,所述PC层23表面依次叠设有第一着色层30、纹理层40、光学镀膜层50、第二着色层60、粘合剂层70、刚性结构层80。通过上述各层结构的有效配合,能够得到厚度较薄、质量较轻,且刚性较强、不易变形,稳定性较高的手机后盖100。具体说明如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PC/PMMA复合膜20是一种光学级板材,自带通透的仿玻璃效果。它是通过PMMA和PC共挤制得,包括层叠设置的PMMA层21和PC层23。优选地,PMMA层21的厚度为0.02~0.05mm,比如0.02mm、0.03mm、0.04mm、0.05mm。优选地,PC层23的厚度为0.40~0.50mm,比如0.4mm、0.42mm、0.44mm、0.46mm、0.48mm、0.5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于PC/PMMA复合膜20的PC层23表面通过胶印、喷涂等工艺将油墨或涂料形成单色、渐变等方式的第一着色层30,但不限于油墨或涂料。优选地,第一着色层30的厚度为3~5微米,比如3微米、4微米、5微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于第一着色层30表面将转印胶进行UV转印形成纹理层40。优选地,纹理层40的厚度为8~12微米,比如8微米、9微米、10微米、11微米、12微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于纹理层40表面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方式形成光学镀膜层50。可以理解的是,采用PVD工艺在纹理层40表面镀上金属、金属氧化物或者其他无机物以形成光学镀膜层50。优选地,光学镀膜层50为彩膜层或亮银膜层,彩膜层的结构为ZrO/SiO/NbO/SiO/NbO;亮银膜层的结构为ZrO/SiO/NbO/In/SiO/NbO。优选地,光学镀膜层50的厚度为30~300nm,比如30nm、60nm、100nm、150nm、200nm、250nm、300n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于光学镀膜层50表面通过丝印或者喷涂的方式将油墨或涂料形成第二着色层60,但不限于油墨或涂料。颜色通常是白色+黑色,黑色或者其他颜色+黑色的组合,但不以此为限。优选地,所述第二着色层60的厚度为40~50微米,比如40微米、42微米、44微米、46微米、48微米、50微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于第二着色层60表面通过丝印或者涂布等方式形成粘合剂层70,用于粘接刚性结构层80。优选地,粘合剂层70的厚度为10~20微米,比如10微米、12微米、14微米、16微米、18微米、20微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热压工艺将上述结构与加强材料压合成3D结构,加强材料形成刚性结构层80。优选地,所述刚性结构层80选自碳纤材料形成的碳纤层或玻纤材料形成的玻纤层。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热压工艺将上述结构与碳纤预浸料或者半固化的玻纤材料压合成3D结构,碳纤预浸料形成碳纤层,半固化的玻纤材料形成玻纤层。优选地,所述刚性结构层80的厚度为0.2~0.3mm,比如0.2mm、0.22mm、0.24mm、0.26mm、0.28mm、0.3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于PC/PMMA复合膜20的PMMA层21表面形成硬化层10,以提高抗摩擦性能。硬化层10主要是利用硬化涂料通过淋涂形成,淋涂比喷淋更节省材料,且降低原材料带来的成本,还可避免空气当中的灰尘颗粒沾污。优选地,硬化层10的厚度为6~10微米,比如6微米、7微米、8微米、9微米、10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机后盖1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硬化层10、PMMA层21、PC层23、第一着色层30、纹理层40、光学镀膜层50、第二着色层60、粘合剂层70、刚性结构层80,引入刚性结构层80与上述结构复合,一方面可以降低产品的厚度(最低厚度可以达到0.3mm左右),另一方面产品的刚性也大幅度提升,产品结构的稳定性也大幅提高,因此该手机后盖100具有厚度较薄、质量较轻,且刚性较强、不易变形,稳定性较高的优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PC/PMMA复合膜,所述PC/PMMA复合膜包括层叠设置的PMMA层和PC层,所述PMMA层表面设有硬化层,所述PC层表面依次叠设有第一着色层、纹理层、光学镀膜层、第二着色层、粘合剂层、刚性结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结构层选自碳纤材料形成的碳纤层或玻纤材料形成的玻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结构层的厚度为0.2~0.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着色层的厚度为40~50微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镀膜层的厚度为30~30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层的厚度为8~12微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着色层的厚度为3~5微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6~10微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PMMA层的厚度为0.02~0.05mm。
CN202121463751.9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手机后盖 Active CN215243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3751.9U CN215243479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手机后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3751.9U CN215243479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手机后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3479U true CN215243479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5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3751.9U Active CN215243479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手机后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34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4716A (zh) * 2022-04-02 2022-07-08 东莞市聚龙高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后盖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2488A (zh) * 2022-06-10 2022-09-13 广东天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4716A (zh) * 2022-04-02 2022-07-08 东莞市聚龙高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后盖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2488A (zh) * 2022-06-10 2022-09-13 广东天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2488B (zh) * 2022-06-10 2024-05-03 广东天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43479U (zh) 一种手机后盖
US9285405B2 (en) Thin film sensor, capacitive touch panel having the sam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terminal product
CN206956143U (zh) 一种连续磁控溅射沉积法制备的镀膜盖板
JP2003255847A (ja)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カバーウインドウ
CN102233781A (zh) 装饰膜及其制造方法与装饰成型品
CN208745464U (zh) 装饰片
WO2015085907A1 (zh) 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
JP2014202928A (ja) ハーフミラー前面板
JP2011000710A (ja) 加飾シート、加飾シート成形体、及び加飾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206400516U (zh) 显示屏保护面板
CN114714716A (zh) 一种后盖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00829Y (zh) 一种可直接印刷的磁纸产品
KR20190047971A (ko) 플랙시블 데코필름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3.4.차원 형상으,복곡률 구조의 윈도우 및 백카바 글라스 유닛
CN209854045U (zh) 一种渐变色装饰膜
JP2002040208A (ja) 反射防止カバー部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14646558U (zh) 一种具有pet黑膜的3d手机后盖
JP2017129827A (ja) 印刷層付き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3422854A (zh) 一种双纹理效果复合板手机后盖及其制造方法
CN213830700U (zh) 一种玻璃层叠结构
CN210327704U (zh) 改进型手机后盖
KR20220163621A (ko) 복합시트와 이중층을 가지는 휴대통신기기 하우징용 백커버의 제조방법
JP7230472B2 (ja) 加飾フィルム
CN209741002U (zh) 一种具有水晶质感的彩釉玻璃
CN218140396U (zh) 一种电子产品后盖
CN112187969A (zh) 光学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