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8277U -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8277U
CN215228277U CN202121492376.0U CN202121492376U CN215228277U CN 215228277 U CN215228277 U CN 215228277U CN 202121492376 U CN202121492376 U CN 202121492376U CN 215228277 U CN215228277 U CN 215228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hole
arc
fixed plate
cervical vertebra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23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海龙
王洪伟
元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General Hospital of Northern Theater Command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filed Critical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Priority to CN2021214923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8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8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8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设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在使用时,可通过螺钉分别穿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以固定在椎板上,通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可以提高固定板的稳定性,而且也便于调整固定板的位置。另外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硬膜囊覆盖部,以减轻脊髓过渡后移引起神经根牵拉的风险,同时可以将硬膜囊和颈后部肌肉软组织进行分隔,避免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此外硬膜囊覆盖部外侧设有植骨条容纳腔,以便于植骨,使得椎板切除术后更加安全。其中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在矢状位呈现与颈椎前凸相一致的弧形曲线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颈椎外伤伴脊髓损伤等疾病的常用术式。
但是在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手术后,会并发硬膜外瘢痕粘连,易引起医源性椎管狭窄,可能会伴发相应症状,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同时也会有部分患者出现脊髓后移造成颈5神经根牵拉后出现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给患者的治疗造成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能够减轻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脊髓过度后移引起神经根牵拉的风险,同时又增加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的植骨融合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设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固定板用于螺钉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固定在椎板上,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硬膜囊覆盖部,所述硬膜囊覆盖部外侧设有植骨条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植骨条容纳腔包括内拱板和外拱板,所述内拱板和所述外拱板之间设有预设间隙。
优选地,所述外拱板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侧之间设有预设间隙。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一条形孔和多条所述第二条形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形孔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孔沿纵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形孔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孔沿斜向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设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在使用时,可通过螺钉分别穿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以固定在椎板上,通过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可以提高固定板的稳定性,而且也便于调整固定板的位置。
另外椎板的中部设有硬膜囊覆盖部,以减轻脊髓过渡后移引起神经根牵拉的风险,同时可以将硬膜囊和颈后部肌肉软组织进行分隔,避免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
此外硬膜囊覆盖部外侧设有植骨条容纳腔,以便于植骨,使得椎板切除术后更加安全。其中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在矢状位呈现与颈椎前凸相一致的弧形曲线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为固定端,2为硬膜囊覆盖部,201为内拱板,202为外拱板,3为第一条形孔,4为第二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固定端1,固定端1上设有第一条形孔3和第二条形孔4,第一条形孔3和第二条形孔4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即第一条形孔3和第二条形孔4的延伸方向不能一致,在使用时,可通过螺钉分别穿过第一条形孔3和第二条形孔4,以固定在椎板上,通过第一条形孔3和第二条形孔4可以提高固定板的稳定性,而且也便于调整固定板的位置。另外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硬膜囊覆盖部2,以减轻脊髓过渡后移引起神经根牵拉的风险,同时可以将硬膜囊和颈后部肌肉软组织进行分隔,避免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此外硬膜囊覆盖部2外侧设有植骨条容纳腔,以便于植骨,使得椎板切除术后更加安全。其中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在矢状位呈现与颈椎前凸相一致的弧形曲线结构。
植骨条容纳腔具体包括内拱板201和外拱板202,内拱板201和外拱板202之间设有预设间隙,即内拱板201和外拱板202形成了用于容纳植物条的腔室,通过内拱板201和外拱板202便于植骨条沿着拱形结构均匀分布。
其中,外拱板202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一侧与固定端1连接,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另一侧之间设有预设间隙,即外拱板202中部设有开口槽,通过开口槽便于在腔室内植骨。
为了提高椎板的稳定性,固定端1上设有一条第一条形孔3和多条第二条形孔4。具体地,第一条形孔3沿横向延伸,第二条形孔4可以沿纵向延伸,也可以沿斜向延伸。通过多条第二条形孔4可以提高椎板的适应性。其中第一条形孔3优选设置在固定端1的上部,第二条形孔4设置在第一条形孔3的下方。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设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固定板用于螺钉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固定在椎板上,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硬膜囊覆盖部,所述硬膜囊覆盖部外侧设有植骨条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条容纳腔包括内拱板和外拱板,所述内拱板和所述外拱板之间设有预设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拱板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侧之间设有预设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一条形孔和多条所述第二条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孔沿纵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孔沿斜向延伸。
CN202121492376.0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Active CN215228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2376.0U CN215228277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2376.0U CN215228277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8277U true CN215228277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2376.0U Active CN215228277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8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hlman Treatment of fractures and dislocations of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US9615861B2 (en) Minimally invasive vertebral laminar reconstructive plate
US20100076492A1 (en) Spinous process spacer implant and technique
MX2007006115A (es) Tapon espinal para sistema de fusion de articulacion de faceta minimamente invasiva.
CN204600639U (zh) 一种复合颈椎椎骨内固定装置
CN103610523A (zh)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US10105234B2 (en) Spinal implant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Masini et al.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progressive sharp-angle spinal deformity on the spinal cord
CN203662946U (zh)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CN101327153B (zh) 胸腰椎后路假体
CN108577954B (zh) 体内可吸收性腰椎限制性动态固定装置
Caspar Anterior stabilization with the trapezial osteosynthetic plate technique in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US20060025860A1 (en) Body augmenter capable of being planted through a pedicle for vertebral body reconstruction
CN215228277U (zh)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CN209032749U (zh) 一种脊柱侧路椎间固定融合装置
CN212438955U (zh) 组配式颈椎椎间融合器
CN108992152A (zh) 脊柱内固定系统
CN215937618U (zh) 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CN215228278U (zh) 一种胸腰椎后路可调节椎板间固定装置
CN213525694U (zh) 人工椎板
CN110101447A (zh) 一种符合脊柱颈胸段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专用固定装置
CN213641138U (zh) 一种胸腰椎侧方可调固定板系统
AU2021104414A4 (en) Anterior cervical self fixed artificial vertebrae
CN213963781U (zh)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CN204049824U (zh) 经椎弓根经椎间盘斜向可压可撑中空螺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