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3781U -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3781U
CN213963781U CN202022833817.0U CN202022833817U CN213963781U CN 213963781 U CN213963781 U CN 213963781U CN 202022833817 U CN202022833817 U CN 202022833817U CN 213963781 U CN213963781 U CN 213963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surface
side component
tail
bone graft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338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卫
郝定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onghu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onghu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onghu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ian Honghui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8338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3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3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3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包括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铰接,在头侧构件上开有贯穿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第一植骨窗,在尾侧构件上开有贯穿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第二植骨窗,在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上设有倒齿;在头侧构件上开有贯穿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的第三植骨窗,在尾侧构件上开有贯穿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的第四植骨窗。融合器整体采用铰链设计,植入椎间隙头尾侧构件折弯后实现了椎间隙双侧的支撑和植骨空间,融合器中间部分位于椎间隙前方,两端部分位于椎间隙后方,从而自动形成前高后低的状态,有效重建腰椎间隙前凸角度,且融合器折弯后更不易退出移位。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腰椎退变已经成为长久坐立的人类的一种常见疾病,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腰椎间减压融合术是目前一种有效且主流的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手术方案。其中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避免了后路减压对神经组织的过度牵拉,有效减少神经并发症。若经单侧入路行开放、通道下或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微创化和患者受益程度都会明显提高,是一种极好的腰椎退变阶梯治理方案。
目前椎间融合广泛使用腰椎间融合器,这种椎间内植物在重建腰椎生物力学即刻稳定性、改善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促进远期融合等方面发挥了出色的优势。从材料上腰椎融合器分为聚醚醚酮(PEEK)、钛合金、钽金属、可吸收材料等;从形状上分为圆柱状、长方体、子弹头、香蕉状、肾型等多种。然而,目前市面上的腰椎后路融合器临床使用中仍存在许多并发症,诸如融合器移位、脱出、塌陷、对侧支撑效果差、恢复生理曲度较差,抑或前路和侧前路手术虽然融合器足够大,但解剖入路和器械特殊,学习曲线长且存在潜在血管神经损伤风险,临床推广有限。脊柱外科医生仍然非常期待一种可以从熟悉的后路或后外侧经椎间孔入路单侧植入,有足够大的终板接触面积和植骨空间、不易退出移位、单侧置入双侧支撑,同时可以很好恢复矢状面曲度的腰椎融合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解决了临床中腰椎后外侧或后路手术单侧减压椎间融合时对侧支撑效果差、融合器和终板骨性接触面小、植骨空间不足、融合器退出移位及生理曲度恢复不足等实际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包括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铰接,在头侧构件上开有贯穿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第一植骨窗,在头侧构件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上设有倒齿;在尾侧构件上开有贯穿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第二植骨窗,在尾侧构件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上设有倒齿;
在头侧构件上开有贯穿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的第三植骨窗,在尾侧构件上开有贯穿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的第四植骨窗。
进一步,尾侧构件的尾端开有尾端固定孔,尾端固定孔贯通到尾侧构件和头侧构件内部,尾侧构件尾端固定孔用于连接把持工具或植骨。
进一步,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采用合页铰接。
进一步,当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连成直线状态时,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均呈中间高、两端低的曲面结构。
进一步,头侧构件的头端为带尖曲面。
进一步,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由聚醚醚酮或多孔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多孔金属材料采用钛合金或钽金属。
进一步,尾侧构件的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上开有尾端卡槽。
进一步,头侧构件的头端与尾侧构件的尾端之间的长度为40~70mm。
进一步,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宽度为9~14mm,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的连接端的高度为8~1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包括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铰接,在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上设有倒齿,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成直线状态时,接触终板的两个面为带倒齿结构的面,防止融合器植入后退出;在头侧构件和尾侧构件上开有贯穿上下前后工作面的植骨窗,空腔内均为植骨空间,接近于普通单侧融合器两倍的终板接触面积和植骨空间,减小了终板接触面的压强同时足够大的植骨融合空间允许填塞更多骨颗粒,继而降低了术后融合器塌陷、促进椎间更快实现融合;可以经腰椎椎间孔或后路单侧减压后植入椎间隙,有效填充减压侧和对侧椎间隙,实现双侧支撑;采用铰链设计,在植入后融合器在椎间隙实现角度变化,继续植入骨颗粒后融合器可以更好的贴附纤维环从而减少融合器在椎间隙移位和脱出压迫神经的并发症,融合器植入椎间隙后头侧构件折弯后,融合器中间部分位于椎间隙前方,两端部分位于椎间隙后方,从而自动形成前高后低的状态,有效重建腰椎间隙前凸角度,且融合器折弯后更不易退出移位。
进一步,该融合器尾端留有植入工具的尾端固定孔,且贯通到尾侧构件和头侧构件内部,在植入变角度后还可以通过尾端固定孔继续塞入骨颗粒,弥补融合器折弯后合页对侧的植骨空隙。
进一步,头端最前端采用带尖曲面设计,对融合器植入时接触纤维环后有效折弯变角度提供了引导作用,便于融合器植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反方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融合器植入椎间盘后变角度后的状态。
其中:1为头侧构件,2为尾侧构件,3为合页,4为倒齿,5为尾端固定孔,6为第一植骨窗,7为第二植骨窗,8为第三植骨窗,9为第四植骨窗,10为尾端卡槽,11为带尖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该实用新型目的和具体实施方法以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手术实例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包括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铰接,在头侧构件1上开有贯穿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第一植骨窗6,在头侧构件1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上设有倒齿4;在尾侧构件2上开有贯穿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第二植骨窗7,在尾侧构件2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上设有倒齿4;在头侧构件1上开有贯穿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的第三植骨窗8,在尾侧构件2上开有贯穿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的第四植骨窗9。
骨颗粒填塞入融合器后压实压紧,各个植骨窗为了促进融合器各个面之间骨质可以长到一起,利于两节腰椎间融合。此外,融合器植入后,椎间隙还是要打压夯实额外的骨颗粒的,所有骨质最后都将生长融合在一起。
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成直线状态时,接触终板的两个面为带倒齿4结构,防止融合器植入后退出。头尾构件带齿的两个面整体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曲面结构。如图3和5所示,融合器植入椎间隙后头侧构件1折弯后,融合器中间部分位于椎间隙前方,两端部分位于椎间隙后方,从而自动形成前高后低的状态,有效重建腰椎间隙前凸角度,且融合器折弯后更不易退出移位。植入融合器并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后可配合弯棒或抱紧操作,可以有效维持术后腰椎前凸。
更优地,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由聚醚醚酮PEEK或多孔金属材料制成;合页3和配套锁定螺钉采用钛合金材质制成。多孔金属材料采用钛合金或钽金属。
更优地,如图4所示,所述头侧构件1为类长方体结构,头端折弯的对侧采用弧面设计、头端最前端采用带尖设计,均对融合器敲击植入时接触纤维环后有效折弯变角度提供了引导作用,便于融合器植入。
更优地,所述尾侧构件2为类长方体结构,尾端留有带螺纹的尾端固定孔5,且贯通到尾侧构件2和头侧构件1内部,其作用为便于植入融合器后还可以通过该尾端固定孔5继续植骨,其次可以协助融合器把持工具锁定后植入椎间隙。
更优地,所述尾侧构件2的前后两个工作面上还开有尾端卡槽10,便于工具把持融合器并植入。
具体地,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通过中间的合页3衔接。
更优地,融合器上合页3的对立面具有一定曲度,尤其是接近头端部分曲面加大,植入融合器过程中,融合器会在曲面引导作用下沿着类椭圆形的椎间隙进行折弯变向,有效的达到对侧椎间隙,弥补既往融合器对侧支撑不足、植骨不充分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融合器与终板超大的接触面积和容纳移植骨空间的参数方面接近于两个普通融合器,且通过后方或侧后方单侧入路实现双侧融合器的植入效果。不需要对侧再次减压植入另一枚融合器,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以及后期终板塌陷风险。可以经腰椎椎间孔或后路单侧减压后植入椎间隙,有效填充减压侧和对侧椎间隙,实现双侧支撑。该融合器带齿部分增加了融合器和终板间的摩擦力,防止融合器退出。
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巧妙独特,结构简单,兼容性强,适用于经椎间孔或后路单侧胸腰椎椎间隙支撑植骨,适用于胸腰椎退变、创伤和其他需要椎间融合的疾病,为开放或微创腰椎间融合提供了更优化的椎间内植物选择。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头侧构件1的头端与尾侧构件2的尾端之间的长度为40~70mm;两侧带齿面为弧面结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间的距离为高度。中间高度高,两侧高度低,中间高度范围为8~14mm;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宽度为9~14mm。
图5为折弯效果图,植入时头侧构件1先进入椎间隙,使用工具把持尾侧构件2敲击进入椎间隙。头侧构件1在曲面引导下顺着椭圆形纤维环折弯。尾侧构件2进入椎间隙后取出把持工具,尾端通孔可以作为植骨窗,继续使用工具填塞骨颗粒,直达折弯后合页3对立面的空隙,椎间隙其余部分填塞自体或异体骨颗粒。
以腰4/5右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为例,定位右侧腰4/5关节突关节,依次置放微创通道后行腰4右侧下关节突和部分腰5上关节突截骨减压。按照常规操作从右侧行腰4/5椎间隙减压,刮除临近终板软骨直至骨面。填塞部分自体骨颗粒后从右侧椎间孔使用工具把持铰链融合器后敲击植入,在头侧构件1的曲面和尖端设计的导引下,融合器实现自动变角度折弯后对称分布于椎间隙。折弯后融合器两端高度低的部分位于椎间隙后方,靠近合页3铰链部分高度较高,位于椎间隙前方,从而实现单侧置入双侧填充和支撑,同时实现自动重建腰4/5前方高后方低的生理前凸曲度。在椎体后缘高度小于前缘高度状态下,融合器不易退出。继续在融合器后方植入骨颗粒并夯实。常规行双侧腰4-5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铰接,在头侧构件(1)上开有贯穿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第一植骨窗(6),在头侧构件(1)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上设有倒齿(4);在尾侧构件(2)上开有贯穿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第二植骨窗(7),在尾侧构件(2)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上设有倒齿(4);
在头侧构件(1)上开有贯穿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的第三植骨窗(8),在尾侧构件(2)上开有贯穿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的第四植骨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尾侧构件(2)的尾端开有尾端固定孔(5),尾端固定孔(5)贯通到尾侧构件(2)和头侧构件(1)内部,尾侧构件(2)尾端固定孔(5)用于连接把持工具或植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采用合页(3)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当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连成直线状态时,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均呈中间高、两端低的曲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头侧构件(1)的头端为带尖曲面(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由聚醚醚酮或多孔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多孔金属材料采用钛合金或钽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尾侧构件(2)的前工作面和后工作面上开有尾端卡槽(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头侧构件(1)的头端与尾侧构件(2)的尾端之间的长度为40~7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的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的宽度为9~14mm,头侧构件(1)和尾侧构件(2)的连接端的高度为8~14mm。
CN202022833817.0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Active CN213963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3817.0U CN213963781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3817.0U CN213963781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3781U true CN213963781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8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33817.0U Active CN213963781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3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9259B2 (en) Articulating spinal implant
US7727263B2 (en) Articulating spinal implant
JP4381798B2 (ja) 新規のバナナ形ケージ
EP1578315B2 (en) Apparatus for spinal distraction and fusion
US2004017685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inal fusion using posteriorly implanted devices
US20090171394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et Joint Disease
JP2008520377A (ja) 最小侵襲性面関節癒合システムの脊椎プラグ
CA2764837A1 (en) Intervertebral implant
CN204600639U (zh) 一种复合颈椎椎骨内固定装置
JP2003522588A (ja) 軸方向の脊椎インプラントと、脊柱の椎骨内に軸方向の脊椎インプラントを移植する装置
US20200330241A1 (en) Interbody fusion device
WO20101273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interbody fusion
CN203609549U (zh) 腰椎后路融合器
US12064355B1 (en) Spinal interbody implants
US11464653B2 (e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 methods and devices
CN213963781U (zh)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CN112315629A (zh)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CN213993858U (zh) 股骨峡部成型多孔钢板系统
CN112842635B (zh) 一种可滑动及自锁式寰枢椎椎间融合器
CN214857844U (zh) 一种腰椎分体式并联融合器
KR20220075226A (ko) 표면 돌출부를 갖는 척추 임플란트
CN105662661A (zh) 用于脊椎减压的内植物、椎间植骨融合器和人工椎间盘
CN211863041U (zh) 同种异体骨椎体间融合器
CN215606188U (zh) 小面关节固定系统
CN216021553U (zh) 一种胸腰椎前路锁定加压融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