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7618U - 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7618U
CN215937618U CN202122046953.XU CN202122046953U CN215937618U CN 215937618 U CN215937618 U CN 215937618U CN 202122046953 U CN202122046953 U CN 202122046953U CN 215937618 U CN215937618 U CN 215937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ing plate
door
fixing
spinous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469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野
田园
甄宏楠
张雪东
张勋
甄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0469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7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7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7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包括双开门固定板和植骨块,双开门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从中间剖开的棘突的侧固定板,植骨块位于上固定板的下方,上固定板上设置有植骨块固定结构并通过该植骨块固定结构与植骨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椎板两侧固定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且保留棘突,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

Description

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背景技术
椎管狭窄是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疼痛、麻木、肢体无力、跛行、大小便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椎管狭窄从狭窄部位上分为:颈椎管狭窄、胸椎管狭窄及腰椎管狭窄。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既能治疗颈椎管狭窄又可完好地保留椎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先天性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及前路手术减压效果不明显等情况,手术治疗多采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过程中需要对开门侧的椎板进行固定并重建椎管。
目前的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常见的双开门技术都需要术中去除棘突和部分椎板才能完成,损伤神经和韧带,很容易产生轴性疼痛、颈部僵硬无力等不良并发症;并且现有临床上使用的颈椎后路双开门固定板防压力能力较差,常常导致开门侧椎板关闭,牢固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牢靠,可以有效保留棘突并降低并发症的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包括双开门固定板和植骨块,所述双开门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从中间剖开的棘突的侧固定板,所述植骨块位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下方,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植骨块固定结构并通过该植骨块固定结构与所述植骨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和侧固定板整体围成Ω状收口结构;
和/或,所述上固定板和侧固定板之间通过斜板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植骨块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内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燕尾槽,所述植骨块上方设置有前后延伸且与所述燕尾槽插装配合的燕尾状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槽由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内侧的两个前后延伸的导轨、以及所述上固定板围成。
进一步的,所述植骨块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上的植骨块螺钉安装孔,所述上固定板和植骨块还通过穿装在所述植骨块螺钉安装孔中的植骨块固定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的延展平面与所述侧固定板的延展平面平行;
和/或,所述植骨块的侧面与所述侧固定板的延展平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棘突固定孔,所述棘突固定孔内设有棘突固定钉;
和/或,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棘突固定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棘突固定钉的钉头下端面为球面结构,所述棘突固定孔为与所述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球型凹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和斜板之间的夹角为150-170度;
和/或,所述斜板和侧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85-95度。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开门固定板,所述双开门固定板为上述的双开门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通过上固定板、植骨块和侧固定板对剖开的棘突进行固定,共同支撑两侧椎板,在椎板两侧固定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并且植骨块可以补充颈椎开门椎板的缺损部分,恢复椎体的骨性连接;在双开门固定手术中采用将棘突从中间剖开,在椎体两侧形成门轴的开门形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椎管狭窄,有效保留棘突,减少术后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开门固定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开门固定板系统与颈椎模型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双开门固定板和植骨块5,双开门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1,上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从中间剖开的棘突7的侧固定板3,植骨块5位于上固定板1的下方,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植骨块固定结构并通过该植骨块固定结构与植骨块5固定连接。
手术中,如图2所示,先将棘突从中间剖开,在椎体两侧开槽形成门轴,然后向两侧撑开棘突,之后将植骨块通过植骨块固定结构固定在上固定板下方,再将带有植骨块的上固定板放置于棘突上端,使植骨块位于剖开的棘突之间,侧固定板位于剖开的棘突两侧用以固定剖开的棘突,这样,双开门固定板在掀起的椎板两侧固定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双开门固定板系统,通过上固定板、植骨块和侧固定板对剖开的棘突进行固定,共同支撑两侧椎板,在椎板两侧固定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真正的刚性支撑),能够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并且植骨块可以补充颈椎开门椎板的缺损部分,恢复椎体的骨性连接;在双开门固定手术中采用将棘突从中间剖开,在椎体两侧形成门轴的开门形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椎管狭窄,有效保留棘突,减少术后并发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状及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可维持脊柱结构在术中固定的位置,能够实现即刻稳定性,更大程度上解决椎管狭窄等病症。
优选的,上固定板1和侧固定板3整体围成Ω状收口结构,以较好的适应从中间剖开的棘突7的形状,固定效果更佳;并且,上固定板1和侧固定板3之间可以通过斜板2过渡连接,这样,上固定板1、斜板2和侧固定板3三板连接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匹配棘突的解剖结构,且受力合理,使固定板整体更牢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固定板1和侧固定3板之间可以弧面过渡,或者,上固定板1直接和侧固定板3连接,不设置过渡段等,这些变形方式均在我方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植骨块固定结构优选包括设置在上固定板1内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燕尾槽,植骨块5上方设置有前后延伸且与燕尾槽插装配合的燕尾状凸起51,这样通过燕尾状凸起51与燕尾槽沿前后方向进行插装,即可将植骨块5固定在上固定板1内侧。
在上述结构中,燕尾槽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燕尾槽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设置大的燕尾槽,也可以设置多个小燕尾槽,只要能实现上固定板和植骨块之间的导向插装固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燕尾槽可以由对称设置在上固定板1内侧的两个前后延伸的导轨11、以及上固定板1围成。这样,燕尾槽的尺寸设计较大,上固定板1和植骨块5之间插装配合的体积就大,插装固定强度就高,避免小部分插装导致的受力断裂的现象发生。
此外,导轨11的延展平面优选与侧固定板3的延展平面平行,植骨块5的侧面优选也与侧固定板3的延展平面平行,从而使植骨块5、导轨11、斜板2和侧固定板3围成矩形安装孔,以方便剖开的棘突的安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轨11的延展平面也可以是垂直方向,此时,为了提供足够的棘突7固定空间,可以在左右方向扩大双开门固定板的尺寸,这些方式也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植骨块固定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上固定板1上的植骨块螺钉安装孔12,上固定板1和植骨块5还通过穿装在植骨块螺钉安装孔12中的植骨块固定螺钉6固定连接,以进一步提高植骨块5的安装牢固性。
为实现侧固定板3与剖开棘突7的牢固固定,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常规固定方式,例如,侧固定板3上可以设有棘突固定孔31,棘突固定孔31内设有棘突固定钉4,棘突固定钉4穿过棘突固定孔31固定连接剖开的棘突7,其中棘突固定钉4的钉头下端面可以为球面结构,棘突固定孔31可以为与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球型凹槽结构,以实现板与骨的牢固固定;再例如,侧固定板上可以设有棘突固定线缆(未示出),通过线缆绑住侧固定板和剖开的棘突。
为提高双开门固定板的强度,上固定板1和斜板2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50-170度,例如160度;斜板2和侧固定板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85-95度,例如90度。
本实用新型中,上固定板1、斜板2和侧固定板3可以均为钛板且可以一体成型,钛板的厚度可以为0.4-1mm,以实现较好的术中塑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开门固定板,其为上述的双开门固定板(即双开门固定板系统中去除了植骨块部分),由于双开门固定板的结构与上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双开门固定板,通过上固定板、植骨块和侧固定板对剖开的棘突进行固定,共同支撑两侧椎板,在椎板两侧固定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并且植骨块可以补充颈椎开门椎板的缺损部分,恢复椎体的骨性连接;在双开门固定手术中采用将棘突从中间剖开,在椎体两侧形成门轴的开门形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椎管狭窄,有效保留棘突,减少术后并发症。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双开门固定板固定技术采用从棘突中间剖开,两侧形成门轴的开门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椎管狭窄,在固定板上固定植骨块与两侧门轴形成稳定支撑结构,可有效的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
2.双开门固定板切迹低,可以防止刺激周围组织而产生炎性症状;
3.双开门固定板配合植骨块与两侧椎板形成稳定结构,该结构在减少占用椎板空间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减小应力集中,降低术后风险;
4.该技术固定牢靠,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颈部肌肉萎缩及组织黏连,有效维持颈椎正常生理前凸,改善颈椎活动度,减少由于长期佩戴颈托引起的不适感。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开门固定板和植骨块,所述双开门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从中间剖开的棘突的侧固定板,所述植骨块位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下方,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植骨块固定结构并通过该植骨块固定结构与所述植骨块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侧固定板整体围成Ω状收口结构;
和/或,所述上固定板和侧固定板之间通过斜板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块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内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燕尾槽,所述植骨块上方设置有前后延伸且与所述燕尾槽插装配合的燕尾状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由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内侧的两个前后延伸的导轨、以及所述上固定板围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块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上的植骨块螺钉安装孔,所述上固定板和植骨块还通过穿装在所述植骨块螺钉安装孔中的植骨块固定螺钉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延展平面与所述侧固定板的延展平面平行;
和/或,所述植骨块的侧面与所述侧固定板的延展平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棘突固定孔,所述棘突固定孔内设有棘突固定钉;
和/或,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棘突固定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突固定钉的钉头下端面为球面结构,所述棘突固定孔为与所述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球型凹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开门固定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斜板之间的夹角为150-170度;
和/或,所述斜板和侧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85-95度。
10.一种双开门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开门固定板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开门固定板。
CN202122046953.XU 2021-08-27 2021-08-27 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Active CN215937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6953.XU CN215937618U (zh) 2021-08-27 2021-08-27 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46953.XU CN215937618U (zh) 2021-08-27 2021-08-27 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7618U true CN215937618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46953.XU Active CN215937618U (zh) 2021-08-27 2021-08-27 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7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20595B2 (en) Universal self-locking anatomical plate for posterior of acetabulum and pelvis
EP1609444A1 (en) Implant capable of being implanted through a pedicle for vertebral body reconstruction
CN215937618U (zh) 双开门固定板及系统
CN113197644A (zh) 一种胫骨远端前外侧接骨板
CN104921794A (zh) 一种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配套固定装置
CN111839835B (zh) 侧前方入路椎体重建椎间融合固定器
CN209984282U (zh) 组件式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
CN110338945B (zh)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及制作方法
CN108261272B (zh) 一种防止脊髓神经压迫的人工椎管
CN215228277U (zh)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间固定装置
CN215606188U (zh) 小面关节固定系统
CN219021765U (zh) 融合板钉棒系统
CN215458532U (zh) 椎体横联器及系统
CN213993858U (zh) 股骨峡部成型多孔钢板系统
CN104983488B (zh) 一种人工颈椎假体
CN219109856U (zh) 开门侧融合板及融合板钉棒系统
Richter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Using the Neon Occipito-Cervical System: Part 2: Cervical and Cervicothoracic Instrumentation
CN204890150U (zh) 一种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配套固定结构
CN214857844U (zh) 一种腰椎分体式并联融合器
CN217014182U (zh) 一种颈椎后路开门板
CN213963781U (zh) 一种多功能腰椎铰链融合器
CN219439567U (zh) 一种腰椎关节突融合器
CN213641138U (zh) 一种胸腰椎侧方可调固定板系统
CN217886176U (zh) 一种肱骨近端髓内支撑钢板
CN215228278U (zh) 一种胸腰椎后路可调节椎板间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