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5301U - 一种电吹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吹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5301U
CN215225301U CN202120068269.9U CN202120068269U CN215225301U CN 215225301 U CN215225301 U CN 215225301U CN 202120068269 U CN202120068269 U CN 202120068269U CN 215225301 U CN215225301 U CN 215225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air inlet
gea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82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大山
李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Jiawar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awar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awar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awar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682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5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5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5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吹风,包括前壳、后壳、内管组件、风机、发热器、连接件、出风罩、线缆座、进风罩及控制组件,前壳经由连接件与后壳连接以形成壳体,壳体包括风筒部及手柄部,内管组件内置于风筒部,发热器和风机均设于内管组件内,控制组件设于手柄部,出风罩和进风罩分别设于风筒部的出风口和进风口,控制组件设有冷风键、温度调节按钮、档位开关和风力调节按钮,冷风键显露于手柄部的前侧,温度调节按钮、档位开关和风力调节按钮均显露于手柄部的后侧。本电吹风的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使用便捷,连接件将前壳和后壳拼接,连接牢固,便于拆装和维护,降低了前壳和后壳因注塑缺陷所造成的不良率,使用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电吹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吹风。
背景技术
电吹风是可以快速使头发风干的个人护理类小家电,可以通过加热丝加热,使风变热,从而使头发更快被吹干。现有的电吹风的操作按钮全部设置在电吹风手柄的一侧,不同用手习惯的使用者对操作按钮进行操作时不便捷,且壳体的组装容易因为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注塑缺陷而造成不良率。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吹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吹风,其包括前壳、后壳、内管组件、风机、发热器、连接件、出风罩、进风罩及控制组件,所述前壳经由连接件与后壳连接后以形成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风筒部及手柄部,所述内管组件内置于风筒部,所述发热器和风机均装设于内管组件内,所述发热器位于风筒部的出风端,所述风机位于风筒部的进风端,所述手柄部与风筒部夹角设置,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连接有线缆座,所述线缆座、风机和发热器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出风罩装设于风筒部的出风口,所述进风罩装设于风筒部的进风口,所述控制组件设置有冷风键、温度调节按钮、档位开关和风力调节按钮,所述冷风键显露于手柄部的前侧,所述温度调节按钮、档位开关和风力调节按钮均显露于手柄部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内置于手柄部的主板及与主板电连接的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设置有多个温度调节档位灯和多个风力调节档位灯,所述温度调节档位灯和风力调节档位灯显露于连接件或手柄部。
进一步地,所述灯板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灯板组件分别位于手柄部的左侧和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电连接有自清洁指示灯,所述自清洁指示灯显露于连接件的顶部或壳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开关为三挡开关,所述三挡开关包括拨片、锁定状态挡位、开机状态挡位和关机状态档位,所述拨片在锁定状态挡位、开机状态挡位和关机状态档位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罩设置有多个弧形出风槽口,多个弧形出风槽口沿着出风罩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罩设置有多个弧形进风槽口,多个弧形进风槽口沿着进风罩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外套设有减震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呈U型的胶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包括外壳、转轴、风叶、磁环、线圈绕组以及绝缘端盖,所述外壳包括套筒、设置于套筒的进风端并与套筒同轴设置的内芯及连接于套筒的内壁与内芯的外壁之间的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围绕内芯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套筒的内壁、内芯的外壁和相邻的两个导风板围设成导风道,内芯的中部凹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设有轴承,转轴装设于轴承的内圈并贯穿轴承,磁环套装于转轴的一端外,磁环位于套筒内,线圈绕组套设于磁环外,线圈绕组的内壁与磁环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转动间隙,绝缘端盖可拆卸地装设于套筒的出风端并用于将线圈绕组固定于套筒内,所述风叶套装于转轴远离磁环的一端外,风叶位于套筒的进风端内并设置于内芯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电吹风的结构简单且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使用便捷,通过连接件将前壳和后壳进行拼接,不但使得前壳与后壳的连接牢固,便于拆装和维护,还降低了前壳和后壳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注塑缺陷所造成的不良率,改善了使用体验,外形构造新颖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壳;11、风筒部;12、手柄部;13、减震圈;2、后壳;3、内管组件;31、左内管;32、右内管;4、风机;41、外壳;42、转轴;43、风叶;44、磁环;45、线圈绕组;46、绝缘端盖;47、套筒;48、内芯;49、导风板;5、发热器;51、导风道;52、安装孔;53、轴承;54、胶塞;55、散热孔;6、连接件;7、出风罩;71、弧形出风槽口;8、进风罩;81、弧形进风槽口;9、控制组件;90、拨片;91、冷风键;92、温度调节按钮;93、风力调节按钮;94、档位开关;95、主板;96、灯板组件;97、温度调节档位灯;98、风力调节档位灯;99、自清洁指示灯;10、线缆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吹风,其包括前壳1、后壳2、内管组件3、风机4、发热器5、连接件6、出风罩7、进风罩8及控制组件9,所述前壳1经由连接件6与后壳2拼接后以形成大致T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风筒部11及手柄部12,所述内管组件3内置于风筒部11,所述发热器5和风机4均装设于内管组件3内,所述发热器5位于风筒部11的出风端,所述风机4位于风筒部11的进风端,所述手柄部12与风筒部11夹角设置,所述控制组件9设置于手柄部12,所述手柄部12连接有线缆座10,所述线缆座10、风机4和发热器5均与控制组件9电连接,所述出风罩7装设于风筒部11的出风口,所述进风罩8装设于风筒部11的进风口,所述控制组件9设置有冷风键91、温度调节按钮92、档位开关94和风力调节按钮93,所述冷风键91显露于手柄部12的前侧,所述温度调节按钮92、档位开关94和风力调节按钮93均显露于手柄部12的后侧,所述线缆座10经由线缆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前壳1的筒体长度长于后壳2的筒体长度,所述出风罩7位于前壳1,所述进风罩8位于后壳2。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档位开关94启动电吹风,控制组件9控制发热器5发热,同时控制组件9控制风机4工作,风机4以产生气流,气流从进风罩8进入风筒部11内,气流经由发热器5加热后再经由风筒部11的出风口吹出,以吹出热风,当需要关闭发热器5以吹出冷风时,使用者只需按压冷风键91即可,温度调节按钮92能够调节发热器5的发热温度,以调节热风的温度,风力调节按钮93能够调节风机4所产生气流的流速和风量,以调节风力的大小;当需要清洁风筒部11的内部时,使用者通过档位开关94以关闭电吹风,同时在关机状态下按下冷风键91和风力调节按钮93几秒(大约3秒)使得电吹风进入自清洁的状态,此时风机4反转,使得气流从风筒部11的出风口向风筒部11的进风口流动,以达到自动清洁风筒部11的效果,当自动清洁的时间达到预设值时,本吹风机4恢复关机状态。由于电吹风的整体呈对称式结构,冷风键91位于手柄部12的前侧,温度调节按钮92、档位开关94和风力调节按钮93均位于手柄部12的后侧,所以使用者的左手和右手操作方式一致,符合人体工学,便于使用者对操作按钮的操作。另外,通过连接件6对前壳1和后壳2进行过渡连接,降低了前壳1和后壳2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注塑缺陷所造成的不良率,同时改善了使用体验,外形构造新颖和美观。
本电吹风的结构简单且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使用便捷,通过连接件6将前壳1和后壳2进行拼接,不但使得前壳1与后壳2的连接牢固,便于拆装和维护,还降低了前壳1和后壳2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注塑缺陷所造成的不良率,改善了使用体验,外形构造新颖和美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9包括内置于手柄部12的主板95及与主板95电连接的灯板组件96,所述灯板组件96设置有多个温度调节档位灯97和多个风力调节档位灯98,所述温度调节档位灯97和风力调节档位灯98显露于连接件6或手柄部12。温度调节档位灯97的亮灯数量代表温度的高低,温度调节档位灯97的亮灯数量越多,温度越高;风力调节档位灯98的亮灯数量代表风力的大小,风力调节档位灯98的亮灯数量越多,风力越大。由于温度调节档位灯97和风力调节档位灯98显露于连接件6或手柄部12,所以便于使用者观察亮灯的情况,从而有利于使用者调节所需的温度和风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板组件9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灯板组件96分别位于手柄部12的左侧和右侧。手柄部12的左右两侧均具有灯板组件96,使得手柄部12的左右两侧均有温度调节档位灯97和风力调节档位灯98的亮灯提示,更加有利于保证使用者的左手和右手操作方式一致性,保证了不同用手习惯的使用者均能够正常使用,使用便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板95电连接有自清洁指示灯99,所述自清洁指示灯99显露于连接件6的顶部或壳体的顶部。当本电吹风处于自清洁状态时,自清洁指示灯99点亮并处于红灯闪烁的状态,自清洁的时间大约十秒,本电吹风就会恢复关机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档位开关94为三挡开关,所述三挡开关包括拨片90、锁定状态挡位、开机状态挡位和关机状态档位,所述拨片90在锁定状态挡位、开机状态挡位和关机状态档位之间切换。拨动的切换以调节电吹风的不同状态,当拨片90拨动至开机状态档位时,此时温度和风力均可调节,调节后所需温度和风力后,将拨片90拨动至锁定状态档位,温度和风力不可调节,按照之前调节好的状态运行,当将拨片90拨动至关机状态档位时,电吹风处于关机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罩7设置有多个弧形出风槽口71,多个弧形出风槽口71沿着出风罩7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弧形出风槽口71靠近出风罩7的中心位置的一端的宽度至其另一端的宽度逐渐增大。该结构设计,减小了风阻,提高了出风罩7的出风量和风速。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罩8设置有多个弧形进风槽口81,多个弧形进风槽口81沿着进风罩8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弧形进风槽口81呈长条状。该结构设计,减小了风阻,提高了进风罩8的进风量,且能够减少尘埃进入风筒部1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4外套设有减震圈13,减震圈13对风机4起到缓冲保护、减震降噪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了风机4工作的稳定性,减少了噪音的产生,且由于减震圈13吸收风机4工作所产生的震动,所以提高了使用者手握手柄部12的舒适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为呈U型的胶条件;胶条件不但能够将前壳1和后壳2连接在一起,还能够密封前壳1与后壳2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气密性,避免水分从前壳1与后壳2之间的间隙进入风筒部11内,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使得前壳1与后壳2的连接更加牢固,所述前壳1与后壳2经由螺丝固定连接,前壳1或后壳2可拆卸地连接有胶塞54,胶塞54用于对螺丝的位置进行封口处理,一方面是对螺丝位置进行密封,另一方面是使得电吹风的外形完整,外形美观。
优选地,所述内管组件3包括左内管31及与左内管31对称地拼接的右内管32,所述左内管31与右内管32拼接以形成圆筒状结构,发热器5和风机4均位于左内管31与右内管32之间,该结构设计,便于对发热器5和风机4进行拆装和维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4包括外壳41、转轴42、风叶43、磁环44、线圈绕组45以及绝缘端盖46,所述外壳41包括套筒47、设置于套筒47的进风端并与套筒47同轴设置的内芯48及连接于套筒47的内壁与内芯48的外壁之间的多个导风板49,多个导风板49围绕内芯48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套筒47的内壁、内芯48的外壁和相邻的两个导风板49围设成导风道51,内芯48的中部凹设有安装孔52,所述安装孔52内装设有轴承53,转轴42装设于轴承53的内圈并贯穿轴承53,磁环44套装于转轴42的一端外,磁环44位于套筒47内,线圈绕组45套设于磁环44外,线圈绕组45的内壁与磁环44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转动间隙,绝缘端盖46可拆卸地装设于套筒47的出风端并用于将线圈绕组45固定于套筒47内,所述风叶43套装于转轴42远离磁环44的一端外,风叶43位于套筒47的进风端内并设置于内芯48的外侧。具体地,所述内芯48设置有多个散热孔55,多个散热孔55围绕内芯48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于安装孔52的四周并与安装孔52连通,所述线圈绕组45为三相空心杯线圈绕组45。
实际工作时,风叶43转动所产生的气流一部分经由多个散热孔55和安装孔52对风机4的内部零部件(如:转轴42、轴承53、磁环44和线圈绕组45等)进行散热,另一部分的气流经由多个导风道51吹出,气流吹出套筒47外的过程中,气流不但会直接吹出套筒47,还会扩散至转动间隙内并经由转动间隙吹出,更加有利于对磁环44和线圈绕组45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延长了风机4的使用寿命,且风机4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对风机4进行拆装和维护;安装孔52的内壁对轴承53进行限位,以保证轴承53的稳定性,转轴42贯穿两个轴承53,使得转轴42的两端呈悬臂设置,通过轴承53对转轴42进行支撑,且能够很好地保证了转轴42、内芯48及套筒47的同轴度,提高了转轴42转动的稳定性和效率。风机4的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拆装和维护便捷,拓展性好,转轴42、套筒47及内芯48的同轴度好,转动稳定,气体流动阻力小,出风量大,风机4的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内管组件、风机、发热器、连接件、出风罩、进风罩及控制组件,所述前壳经由连接件与后壳连接后以形成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风筒部及手柄部,所述内管组件内置于风筒部,所述发热器和风机均装设于内管组件内,所述发热器位于风筒部的出风端,所述风机位于风筒部的进风端,所述手柄部与风筒部夹角设置,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连接有线缆座,所述线缆座、风机和发热器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出风罩装设于风筒部的出风口,所述进风罩装设于风筒部的进风口,所述控制组件设置有冷风键、温度调节按钮、档位开关和风力调节按钮,所述冷风键显露于手柄部的前侧,所述温度调节按钮、档位开关和风力调节按钮均显露于手柄部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内置于手柄部的主板及与主板电连接的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设置有多个温度调节档位灯和多个风力调节档位灯,所述温度调节档位灯和风力调节档位灯显露于连接件或手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灯板组件分别位于手柄部的左侧和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电连接有自清洁指示灯,所述自清洁指示灯显露于连接件的顶部或壳体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开关为三挡开关,所述三挡开关包括拨片、锁定状态挡位、开机状态挡位和关机状态档位,所述拨片在锁定状态挡位、开机状态挡位和关机状态档位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设置有多个弧形出风槽口,多个弧形出风槽口沿着出风罩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设置有多个弧形进风槽口,多个弧形进风槽口沿着进风罩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外套设有减震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呈U型的胶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外壳、转轴、风叶、磁环、线圈绕组以及绝缘端盖,所述外壳包括套筒、设置于套筒的进风端并与套筒同轴设置的内芯及连接于套筒的内壁与内芯的外壁之间的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围绕内芯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套筒的内壁、内芯的外壁和相邻的两个导风板围设成导风道,内芯的中部凹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设有轴承,转轴装设于轴承的内圈并贯穿轴承,磁环套装于转轴的一端外,磁环位于套筒内,线圈绕组套设于磁环外,线圈绕组的内壁与磁环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转动间隙,绝缘端盖可拆卸地装设于套筒的出风端并用于将线圈绕组固定于套筒内,所述风叶套装于转轴远离磁环的一端外,风叶位于套筒的进风端内并设置于内芯的外侧。
CN202120068269.9U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电吹风 Active CN215225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8269.9U CN215225301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电吹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8269.9U CN215225301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电吹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5301U true CN215225301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8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8269.9U Active CN215225301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电吹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5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42312B1 (ko) 헤어 드라이어
US11602208B2 (en) Hair dryer
US11771196B2 (en) Wireless blow dryer
CN111557539A (zh) 一种吹风机
CN215225301U (zh) 一种电吹风
CN110897299A (zh) 离子吹风机
CN111418987A (zh) 电吹风外壳组件及电吹风
CN215456019U (zh) 便携式吹风机
CN209788886U (zh) 一种吹风机
CN213045840U (zh) 一种风道及吹风机
CN215899069U (zh) 一种吹风机
CN211354206U (zh) 一种吹风机
CN111602948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吹风机
CN212165176U (zh) 电吹风外壳组件及电吹风
CN210901814U (zh) 风筒组件和电吹风
CN216822138U (zh) 一种电吹风
CN217429440U (zh) 模块化强效吹风机
CN21234568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吹风机
CN218682641U (zh) 多用途吹风装置
CN220916790U (zh) 吹风机
CN210611348U (zh) 风筒组件和电吹风
CN219845427U (zh) 吹风设备
CN215776125U (zh) 一种电吹风
CN215808787U (zh) 一种聚风型静音取暖器
CN212342501U (zh) 一种用于吹风机的组合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