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4206U - 一种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4206U
CN211354206U CN201921982555.5U CN201921982555U CN211354206U CN 211354206 U CN211354206 U CN 211354206U CN 201921982555 U CN201921982555 U CN 201921982555U CN 211354206 U CN211354206 U CN 211354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air
barrel
wind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25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世琼
成青海
金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qin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qin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qin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qin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25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4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4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4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吹风机,包括有手柄,所述手柄内部中空,在所述手柄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在所述手柄上端连接有前后端分别贯穿的筒体,所述手柄与筒体连通,在所述手柄下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在所述筒体后端上设有进风罩,在所述进风罩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在所述筒体前端设有能封闭筒体前端的出风罩,在所述出风罩后方的筒体内设有第一聚风环,所述第一聚风环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后端面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内设有第二聚风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外壁设有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发热丝,所述第二聚风环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后端面上,所述出风罩、第一聚风环和第二聚风环处于同一轴心上。

Description

一种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居家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传统吹风机通常在手柄部设有一块主PCB,发热较小的电子器件放于这块PCB上,而一些工作时发热较大的电子器件为避免过热影响其性能,需要吹风散热,往往会固定在电吹风内部的发热线架上或另一块小PCB上,为形成一个完整电路,主PCB与内部发热较大的电子器件间必然有很多连接导线,结构复杂,增加了装配难度与成本,不良率也较高。
现有的吹风机由于风道单一和风道口径过大,导致无法实现聚风影响吹风效果,风道的不合理设计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且现有吹风机很多可以通过按键组合实现多种功能或吹风状态,但现有吹风机的状态指示不够清楚明了,很多是通过不同颜色灯光来指示当下状态,初次使用者无法记熟不同灯光指示状态这样的信息,经常需要反复试验多次后才能完全掌握吹风机的各项功能以及不同按键组合后所产生的功能。
故此,需要提供一种吹风机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吹风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吹风机,包括有手柄,所述手柄内部中空,在所述手柄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在所述手柄上端连接有前后端分别贯穿的筒体,所述手柄与筒体连通,在所述手柄下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在所述筒体后端上设有进风罩,在所述进风罩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在所述筒体前端设有能封闭筒体前端的出风罩,在所述出风罩后方的筒体内设有第一聚风环,所述第一聚风环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后端面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内设有第二聚风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外壁设有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发热丝,所述第二聚风环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后端面上,所述出风罩、第一聚风环和第二聚风环处于同一轴心上,在所述出风罩上沿轴心均布有出风槽,所述出风槽设置在第一聚风环和第二聚风环之间,所述第二聚风环为喇叭形状,且开口大的一端贴合在出风罩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后端面上连接有弧形环,在所述弧形环后端上连接有固定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后端上安装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的电机轴设置在靠近进风罩的一侧,在所述无刷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涡轮风扇,所述手柄内部形成第一风道,所述弧形环与进风罩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聚风环连接弧形环与第二聚风环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与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连通,无刷电机启动带动涡轮风扇转动,通过涡轮风扇抽风,风分别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和从第二进风口进入到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的风进入到第二风道内,通过涡轮风扇被抽入到第三风道内,进入到第三风道后,经过喇叭形状的第二聚风环的空间变化,使风被聚集后从出风槽排出,实现聚风的效果,通过风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内时实现对手柄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降温,带走其中的热量,结构简单,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优选的,在所述进风罩上安装有安装环,在所述安装环的后端面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屏,在所述安装环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屏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液晶显示屏能实时显示吹风机的各项信息,例如:显示不同按键组合后吹风机工作的状态,该状态可以是各种图形画面,该画面用来使操作者明了吹风机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指示功能开启状态,更加智能化,适应于现代化科技生活。
优选的,所述进风罩与筒体通过扣合连接,通过扣合快速连接,便于拆卸与安装,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方便后期的维护,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优选的,在所述弧形环后端设有延伸环,所述无刷电机设置在延伸环内,通过设有延伸环,进一步加长第三风道的长度,便于更好的聚风,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优选的,所述出风槽为弧形槽,处于同一圆周上,通过将出风槽设置为弧形槽,使出风更加聚集,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聚风环外壁上设有封闭环,所述封闭环贴合筒体内壁,通过设有封闭环能实现将第一聚风环定位同时,防止风向前端流通,结构简单,符合使用需求。
优选的,所述封闭环贴合在手柄前侧的筒体内壁上,防止风向前端流通,结构简单,符合使用需求。
优选的,所述出风罩包括卡接在筒体前端的出风环,所述出风槽设置在出风环上,在所述出风环内扣合连接有弧形板,结构合理,便于组装同时降低成本,符合加工生产需求。
优选的,所述出风环前端面为向后凹的锥形面,结构合理,便于组装同时降低成本,符合加工生产需求。
优选的,在所述手柄下端转动设有能360旋转连接插头的旋转接线装置插头,方便使用时防止线束拧在一起导致线路断裂或短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无刷电机启动带动涡轮风扇转动,通过涡轮风扇抽风,风分别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和从第二进风口进入到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的风进入到第二风道内,通过涡轮风扇被抽入到第三风道内,进入到第三风道后,经过喇叭形状的第二聚风环的空间变化,使风被聚集后从出风槽排出,实现聚风的效果,通过风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内时实现对手柄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降温,带走其中的热量,且吹风机后部设有的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吹风机的各项信息,例如:显示不同按键组合后吹风机工作的状态,该状态可以是各种图形画面,该画面用来使操作者明了吹风机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指示功能开启状态,使得吹风机更加智能,结构更加合理简单,出风效率更高,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吹风机,包括有手柄1,所述手柄1内部中空,在所述手柄1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10,在所述手柄1上端连接有前后端分别贯穿的筒体12,所述手柄1与筒体12连通,在所述手柄1下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11,在所述筒体12后端上设有进风罩14,在所述进风罩14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13,在所述筒体12前端设有能封闭筒体12前端的出风罩2,在所述出风罩2后方的筒体12内设有第一聚风环32,所述第一聚风环32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内设有第二聚风环31,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外壁设有安装架33,在所述安装架33上安装有发热丝,所述第二聚风环31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所述出风罩2、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处于同一轴心上,在所述出风罩2上沿轴心均布有出风槽21,所述出风槽21设置在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之间,所述第二聚风环31为喇叭形状,且开口大的一端贴合在出风罩2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后端面上连接有弧形环34,在所述弧形环34后端上连接有固定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后端上安装有无刷电机51,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设置在靠近进风罩14的一侧,在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上设有涡轮风扇52,所述手柄1内部形成第一风道100,所述弧形环34与进风罩14之间形成第二风道300,所述第一聚风环32连接弧形环34与第二聚风环31之间形成第三风道200,所述第三风道200与第二风道300连通,所述第二风道300与第一风道100连通,无刷电机启动带动涡轮风扇转动,通过涡轮风扇抽风,风分别从第一进风口11进入到第一风道和从第二进风口进入到第二风道300,第一风道的风进入到第二风道内,通过涡轮风扇被抽入到第三风道内,进入到第三风道后,经过喇叭形状的第二聚风环31的空间变化,使风被聚集后从出风槽排出,实现聚风的效果,通过风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内时实现对手柄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降温,带走其中的热量,结构简单,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如图1至5所示,在所述进风罩14上安装有安装环41,在所述安装环41的后端面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屏43,在所述安装环41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42,所述控制电路板42与液晶显示屏43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液晶显示屏43能实时显示吹风机的各项信息,例如:显示不同按键组合后吹风机工作的状态画面,该状态画面可以是各种图形画面或线条符号或图像画面加线条符号的组合,该画面用来使操作者明了吹风机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指示功能开启状态,更加智能化,适应于现代化科技生活。
如图1至5所示,所述进风罩14与筒体12通过扣合连接,通过扣合快速连接,便于拆卸与安装,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方便后期的维护,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如图1至5所示,在所述弧形环34后端设有延伸环351,所述无刷电机51设置在延伸环351内,通过设有延伸环,进一步加长第三风道的长度,便于更好的聚风,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如图1至5所示,所述出风槽21为弧形槽,处于同一圆周上,通过将出风槽21设置为弧形槽,使出风更加聚集,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如图1至5所示,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外壁上设有封闭环350,所述封闭环350贴合筒体12内壁,通过设有封闭环能实现将第一聚风环32定位同时,防止风向前端流通,结构简单,符合使用需求。
如图1至5所示,所述封闭环350贴合在手柄1前侧的筒体12 内壁上,防止风向前端流通,结构简单,符合使用需求。
如图1至5所示,所述出风罩2包括卡接在筒体12前端的出风环23,所述出风槽21设置在出风环23上,在所述出风环23内扣合连接有弧形板22,结构合理,便于组装同时降低成本,符合加工生产需求。
如图1至5所示,所述出风环23前端面为向后凹的锥形面,结构合理,便于组装同时降低成本,符合加工生产需求。
如图2所示,所述吹风机还包括有能360度转动连接插头的旋转接线装置66,所述旋转接线装置66旋转设置在手柄1底部,由图2 中能清楚的看出,在手柄1底部先设置孔,并在孔的内壁间隔设置两个环形凸台,在孔内转动插入旋转接线装置66,并在旋转接线装置66的圆周外壁上设置与孔内环形凸台相对应的环形槽,并将环形凸台转动卡接在环形槽内,以固定旋转接线装置66,该旋转接线装置 66为吹风机插头接线端的固定装置,可以在旋转接线装置66上延伸连接电线,并在电线端部设置传统插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吹风机,包括有手柄(1),所述手柄(1)内部中空,在所述手柄(1)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10),在所述手柄(1)上端连接有前后端分别贯穿的筒体(12),所述手柄(1)与筒体(12)连通,在所述手柄(1)下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2)后端上设有进风罩(14),在所述进风罩(14)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13),在所述筒体(12)前端设有能封闭筒体(12)前端的出风罩(2),在所述出风罩(2)后方的筒体(12)内设有第一聚风环(32),所述第一聚风环(32)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内设有第二聚风环(31),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外壁设有安装架(33),在所述安装架(33)上安装有发热丝,所述第二聚风环(31)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所述出风罩(2)、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处于同一轴心上,在所述出风罩(2)上沿轴心均布有出风槽(21),所述出风槽(21)设置在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之间,所述第二聚风环(31)为喇叭形状,且开口大的一端贴合在出风罩(2)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后端面上连接有弧形环(34),在所述弧形环(34)后端上连接有固定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后端上安装有无刷电机(51),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设置在靠近进风罩(14)的一侧,在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上设有涡轮风扇(52),所述手柄(1)内部形成第一风道(100),所述弧形环(34)与进风罩(14)之间形成第二风道(300),所述第一聚风环(32)连接弧形环(34)与第二聚风环(31)之间形成第三风道(200),所述第三风道(200)与第二风道(300)连通,所述第二风道(300)与第一风道(1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罩(14)上安装有安装环(41),在所述安装环(41)的后端面上安装有能显示吹风机状态的液晶显示屏(43),在所述安装环(41)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42),所述控制电路板(42)与液晶显示屏(4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14)与筒体(12)通过扣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环(34)后端设有延伸环(351),所述无刷电机(51)设置在延伸环(3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槽(21)为弧形槽,处于同一圆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外壁上设有封闭环(350),所述封闭环(350)贴合筒体(12)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环(350)贴合在手柄(1)前侧的筒体(12)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2)包括卡接在筒体(12)前端的出风环(23),所述出风槽(21) 设置在出风环(23)上,在所述出风环(23)内扣合连接有弧形板(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环(23)前端面为向后凹的锥形面。
CN201921982555.5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吹风机 Active CN211354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2555.5U CN211354206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2555.5U CN211354206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4206U true CN211354206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2555.5U Active CN211354206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42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5303A (zh) * 2020-10-28 2021-01-01 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吹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5303A (zh) * 2020-10-28 2021-01-01 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吹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54206U (zh) 一种吹风机
CN110464102B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110477572A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7906409U (zh) 一种便于拆装清洁的风扇衣
CN210184822U (zh) 电吹风
CN111418987A (zh) 电吹风外壳组件及电吹风
CN211239516U (zh) 电机外壳以及电机
CN215456019U (zh) 便携式吹风机
CN209346241U (zh) 大风量底噪电吹风
CN220522824U (zh) 风扇
CN220607644U (zh) 吹风机
CN217089860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CN220293204U (zh) 一种吹风机
CN214258251U (zh) 一种冷热风混吹吹风机
CN216019615U (zh) 一种电吹风
CN220654988U (zh) 一种新型电吹风机
CN212165176U (zh) 电吹风外壳组件及电吹风
US20240115026A1 (en) Air outlet assembly and electric hair drier
CN219396540U (zh) 一种吹风机的排线结构
CN218682641U (zh) 多用途吹风装置
CN220248400U (zh) 一种手持风扇
CN219845430U (zh) 一种新型高速吹风机
CN216822138U (zh) 一种电吹风
CN220001071U (zh) 吹风机
CN214179480U (zh) 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