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9615U - 一种电吹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吹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19615U CN216019615U CN202122403571.8U CN202122403571U CN216019615U CN 216019615 U CN216019615 U CN 216019615U CN 202122403571 U CN202122403571 U CN 202122403571U CN 216019615 U CN216019615 U CN 2160196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ssembly
- shell
- housing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吹风,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侧壁和/或所述壳体组件的端部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风装置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导风装置用于导风;马达装置,所述马达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马达装置与所述导风装置配合设置,所述马达装置用于在所述安装腔内产生流动的气体,所述导风装置用于对所述马达装置产生的空气进行导向;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内,所述加热装置可加热空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吹风。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的电吹风产品大部分都是低速吹风进行干发,而且风速风压小,吹干头发速度慢,马达转速低;即由直流低速马达+普通风叶组成,通常是尾部风叶处进风;另外目前市场上又出现了部分高速电吹风产品,干发速度极快,适用的范围更广;但现有的高速电吹风产品的进风风道的设计是通过手柄进风,沿着手柄进风直接贯流到风筒中,形成高速高风压出风风道;其产品装配复杂成本本高,推广难,同时有相应的缺点,消费者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手抓堵住进风网,形成机子不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有完整的进风风道,而是采用进风网的结构,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快速干发需求等多种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吹风。
一种电吹风,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组件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侧壁和/或所述壳体组件的端部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风装置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导风装置用于导风;马达装置,所述马达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马达装置与所述导风装置配合设置,所述马达装置用于在所述安装腔内产生流动的气体,所述导风装置用于对所述马达装置产生的流动的气体空气进行导向;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内,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流经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吹风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设有安装腔,壳体组件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进风口、出风口与安装腔连通,导风装置设置在安装腔内,导风装置与壳体组件之间形成导风通道,用于导风,马达装置用于在安装腔内产生流动的气体,导风装置用于对马达装置产生的流动的气体空气进行导向,而侧进风风道或者端部风道可不断的向内部送风,且由于侧进风风道设计在机身后壳周向和/或端部,其可以解决手堵进风道,导致机子不运转的作用,同时有效的解决了马达的降噪效果,可以更好的改变送风送温的速度、提升了送温的距离机构,同时端部风道也可以向内部送风,更好的提升了进风的效率,提升了进风的风量,对干发的速度及舒适度进行改善,加热装置设置在导风通道内,可以更好的加热流经的空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板组件包括装配壳体、连接壳体和进风壳体,所述装配壳体与所述前壳组件连接,所述连接壳体一侧与所述装配壳体连接,所述连接壳体另一侧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所述装配壳体、所述连接壳体和所述进风壳体围合形成过风通道,所述装配壳体和/或所述连接壳体和/或所述进风壳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过风通道连通,所述过风通道与所述前壳组件连通。通过装配壳体、连接壳体和进风壳体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引导,当马达装置开始工作后将在壳体组件内产生负压,由于负压的产生空气将由进风壳体和/或连接壳体进入到过风通道内,而经由装配壳体进入前壳组件内,可以使导风更加顺畅,由于在后盖板组件上进风不会发生进风口被堵塞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前壳组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一限位部,可以实现快速的装配,装配方式更加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装配壳体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二安装部和第二限位部,可以实现快速的装配,装配方式更加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壳体上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进风壳体上设有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三安装部和第三限位部,可以实现快速的装配,装配方式更加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安装间隙,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装配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进风壳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壳体、所述连接壳体和所述进风壳体上均设有开口,所述装配壳体和所述连接壳体上的开口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进风壳体上,所述盖板与所述进风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安装间隙,所述盖板上设有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组件和第二外壳组件,所述第二外壳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一端,所述第二外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内。上述实施例中,前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组件和第二外壳组件,第二外壳组件套设在第一外壳组件上,出风口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一端,第二外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三开口,出风口与第三开口连通,导风装置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第一外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第二外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第二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适配。
进一步的,第二外壳组件靠近第三开口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槽,多个分隔板上设置有凸起,多个凸起与多个限位槽相适配安装,便于装配。
进一步的,第二外壳组件上设置有隔热层,避免了设备运行过程中引起烫伤等安全事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形五金件,所述环形五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和所述第二外壳组件之间,所述环形五金件位于所述第三开口所在的一端。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安装壳体、第一导风装置、第二导风装置和密封件,所述安装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所述第二导风装置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内,所述第二导风装置朝向所述出风口延伸,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所述马达装置工作时,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风装置、所述第二导风装置和所述出风口。上述实施例中,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导风装置和第二导风装置吹出的风在壳体组件内部进行运动,在马达装置的作用下不断的送风和吸风,流经的空气从第一导风装置经由第二导风装置逐渐的被挤压,形成强力风压,形成不间断高压气流,可以进行持续的供应。进一步的,可以将气流集中收集后导向排出中,提升进风效率,且气流的流动损失较低,进而提升了风量,能实现流体在风道中不同的速度,能充分降低不同位置处的出风量大小,从而改善送风效果,形成高压气流,进行持续的供应。气流的流动中,密封件的设定可以有效地密封,避免了风量的流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马达装置电连接。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控制组件与马达装置电连接,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动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所述把手部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部和电源开关,把手部与外壳组件连接,把手部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动化及便于使用者拿取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吹风的前壳体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吹风的导风装置部分示意图及加热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吹风的后盖板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吹风的连接壳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吹风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吹风的整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壳体组件,11前壳组件,111第一外壳组件,112第二外壳组件,113环形五金件,12后盖板组件,121装配壳体,122连接壳体,1221第一壳体,1222 第二壳体,1223连接件,1224第一安装间隙,123进风壳体,124盖板;
2导风装置,21安装壳体,22第一导风装置,23第二导风装置,24密封件;
3加热装置;
4马达装置;
5把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6所示,可选的,一种电吹风,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 设有安装腔,壳体组件1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与安装腔连通,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侧壁上,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组件1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导风装置2,导风装置2设置在安装腔内,导风装置2与壳体组件1之间形成导风通道,导风装置2用于导风;马达装置4,马达装置4设置在安装腔内,马达装置4与导风装置2配合设置,马达装置4用于在安装腔内产生流动的气体,导风装置2用于对马达装置4产生的流动的气体空气进行导向;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3设置在导风通道内,加热装置3用于加热流经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吹风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设有安装腔,壳体组件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出风口与安装腔连通,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侧壁上,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组件1远离进风口的一端,导风装置设置在安装腔内,导风装置与壳体组件之间形成导风通道,用于导风,马达装置用于在安装腔内产生流动的气体,导风装置用于对马达装置产生的流动的气体空气进行导向,而侧进风风道可不断的向内部送风,且由于侧进风风道设计在机身后壳周向,其可以解决手堵进风道,导致机子不运转的作用,同时有效的解决了马达的降噪效果,可以更好的改变送风送温的速度、提升了送温的距离机构,同时对干发的速度及舒适度进行改善,加热装置设置在导风通道内,可以更好的加热流经的空气。
如图3所示,可选地,后盖板组件12包括装配壳体121、连接壳体122和进风壳体123,装配壳体121与前壳组件11连接,连接壳体122一侧与装配壳体121连接,连接壳体122另一侧与进风壳体123连接,装配壳体121、连接壳体122和进风壳体123围合形成过风通道,装配壳体121和/或连接壳体122和 /或进风壳体123上设有开口,开口与过风通道连通,过风通道与前壳组件11 连通。通过装配壳体121、连接壳体122和进风壳体123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引导,当马达装置4开始工作后将在壳体组件1内产生负压,由于负压的产生空气将由进风壳体123和/或连接壳体122进入到过风通道内,而经由装配壳体121进入前壳组件11内,可以使导风更加顺畅,由于在后盖板组件12上进风不会发生进风口被堵塞的情况。
如图3所示,可选地,装配壳体121上设有第一安装部,前壳组件1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安装部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一限位部,可以实现快速的装配,装配方式更加简单。
如图3所示,可选地,连接壳体122上设有第二安装部,装配壳体12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安装部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二安装部和第二限位部,可以实现快速的装配,装配方式更加简单。
如图3所示,可选地,连接壳体122上设有第三限位部,进风壳体123上设有第三安装部,第三限位部与第三安装部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三安装部和第三限位部,可以实现快速的装配,装配方式更加简单。
如图4所示,可选地,连接壳体122包括第一壳体1221、第二壳体1222和连接件1223,第一壳体1221和第二壳体1222之间通过连接件1223连接,第一壳体1221和第二壳体1222之间形成第一安装间隙1224,第一壳体1221与装配壳体121连接,第二壳体1222与进风壳体123连接。
可选地,装配壳体121、连接壳体122和进风壳体123上均设有开口,装配壳体121和连接壳体122上的开口相对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盖板124,盖板124设置在进风壳体123上,盖板124与进风壳体123之间形成第二安装间隙,盖板124上设有开口。
如图1所示,可选的,前壳组件11包括第一外壳组件111和第二外壳组件 112,第二外壳组件112套设在第一外壳组件111上,出风口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111一端,第二外壳组件112上设置有第三开口,出风口与第三开口连通,导风装置2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111内。上述实施例中,前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组件和第二外壳组件,第二外壳组件套设在第一外壳组件上,出风口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一端,第二外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三开口,出风口与第三开口连通,导风装置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第一外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第二外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第二定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适配。
进一步的,第二外壳组件靠近第三开口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槽,多个分隔板上设置有凸起,多个凸起与多个限位槽相适配安装,便于装配。
进一步的,第二外壳组件上设置有隔热层,避免了设备运行过程中引起烫伤等安全事故。
如图1所示,可选的,还包括环形五金件113,环形五金件113设置在第一外壳组件111和第二外壳组件112之间,环形五金件113位于第三开口所在的一端。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可选的,导风装置2包括安装壳体21、第一导风装置22和第二导风装置23,安装壳体21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第一导风装置22设置在安装壳体21上,第二导风装置23至少部分延伸到第一导风装置22 内,第二导风装置23朝向出风口延伸,马达装置4工作时,壳体组件1内的气流依次经过第一导风装置22、第二导风装置和出风口。上述实施例中,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导风装置和第二导风装置吹出的风在壳体组件内部进行运动,在马达装置的作用下不断的送风和吸风,流经的空气从第一导风装置经由第二导风装置逐渐的被挤压,形成强力风压,形成不间断高压气流,可以进行持续的供应。
进一步的,可以将气流集中收集后导向排出中,提升进风效率,且气流的流动损失较低,进而提升了风量,能实现流体在风道中不同的速度,能充分降低不同位置处的出风量大小,从而改善送风效果,形成高压气流,进行持续的供应。气流的流动中,密封件的设定可以有效地密封,避免了风量的流失。
可选地,还包括密封件24,密封件24设置在安装壳体21与壳体组件1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控制组件与马达装置电连接。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控制组件与马达装置电连接,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动化。
如图5和图6所示,可选的,还包括把手部5,把手部5与壳体组件1连接,把手部5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控制组件电连接。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部和电源开关,把手部与外壳组件连接,把手部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动化及便于使用者拿取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组件(1)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的侧壁和/或所述壳体组件(1)的端部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
导风装置(2),所述导风装置(2)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风装置(2)与所述壳体组件(1)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导风装置(2)用于导风;
马达装置(4),所述马达装置(4)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马达装置(4)与所述导风装置(2)配合设置,所述马达装置(4)用于在所述安装腔内产生流动的气体,所述导风装置(2)用于对所述马达装置(4)产生的流动的气体空气进行导向;
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内,所述加热装置(3)用于加热流经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前壳组件(11)和后盖板组件(12),所述前壳组件(11)与所述后盖板组件(12)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进风口环绕设置在所述后盖板组件(12)侧壁处和/或位于所述后盖板组件(12)的端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前壳组件(11)上,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组件(12)包括装配壳体(121)、连接壳体(122)和进风壳体(123),所述装配壳体(121)与所述前壳组件(11)连接,所述连接壳体(122)一侧与所述装配壳体(121)连接,所述连接壳体(122)另一侧与所述进风壳体(123)连接,所述装配壳体(121)、所述连接壳体(122)和所述进风壳体(123)围合形成过风通道,所述装配壳体(121)和/或所述连接壳体(122)和/或所述进风壳体(123)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过风通道连通,所述过风通道与所述前壳组件(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壳体(121)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前壳组件(1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适配;和/或
所述连接壳体(122)上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装配壳体(12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适配;和/或
所述连接壳体(122)上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进风壳体(123)上设有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壳体(122)包括第一壳体(1221)、第二壳体(1222)和连接件(1223),所述第一壳体(1221)和所述第二壳体(122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1223)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221)和所述第二壳体(1222)之间形成第一安装间隙(1224),所述第一壳体(1221)与所述装配壳体(121)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222)与所述进风壳体(123)连接;和/或
所述装配壳体(121)、所述连接壳体(122)和所述进风壳体(123)上均设有开口,所述装配壳体(121)和所述连接壳体(122)上的开口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124),所述盖板(124)设置在所述进风壳体(123)上,所述盖板(124)与所述进风壳体(123)之间形成第二安装间隙,所述盖板(124)上设有开口;和/或
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风通道内,所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流经的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组件(11)包括第一外壳组件(111)和第二外壳组件(112),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12)套设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11)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11)一端,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12)上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导风装置(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五金件(113)所述环形五金件(11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组件(111)和所述第二外壳组件(112)之间,所述环形五金件(113)位于所述第三开口所在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2)包括安装壳体(21)、第一导风装置(22)、第二导风装置(23)和密封件(24),所述安装壳体(21)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第一导风装置(22)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21)上,所述第二导风装置(23)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一导风装置(22)内,所述第二导风装置(23)朝向所述出风口延伸,所述密封件(24)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21)与所述壳体组件(1)之间,所述马达装置(4)工作时,所述壳体组件(1)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风装置(22)、所述第二导风装置和所述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马达装置(4)电连接;和/或
还包括把手部(5),所述把手部(5)与所述壳体组件(1)连接,所述把手部(5)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03571.8U CN216019615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电吹风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03571.8U CN216019615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电吹风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19615U true CN216019615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80608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03571.8U Active CN216019615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电吹风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19615U (zh)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22403571.8U patent/CN2160196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686307U (zh) | 花园吹风机 | |
CN113749375A (zh) |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 |
CN216019615U (zh) | 一种电吹风 | |
CN111457572A (zh) |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
CN209750153U (zh) | 一种使用舒适的电吹风 | |
CN113824253A (zh) | 导风装置、电机风道结构和磁悬浮电机 | |
CN210184822U (zh) | 电吹风 | |
CN205658532U (zh) | 一种电吹风 | |
CN210383011U (zh) | 一种高效风筒 | |
CN210446894U (zh) | 一种吸水吸尘器的吸力装置及吸水吸尘器 | |
CN107313984B (zh) | 燃气热水器及导流装置 | |
CN217906409U (zh) | 一种便于拆装清洁的风扇衣 | |
CN216216244U (zh) | 导风装置、电机风道结构和磁悬浮电机 | |
CN210509738U (zh)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346241U (zh) | 大风量底噪电吹风 | |
CN215603719U (zh) |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 |
CN214655830U (zh) | 一种洗衣机 | |
CN213820195U (zh) | 吹风机 | |
CN211794801U (zh) | 一种吹风机 | |
CN212362384U (zh) |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0440256U (zh) | 冷暖风扇 | |
CN212012397U (zh) | 电机散热结构 | |
CN210371328U (zh) | 制热风叶及暖风机 | |
CN111416478A (zh) | 电机散热结构 | |
CN219438416U (zh) | 电吹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