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1228U - 数据线固定载具 - Google Patents

数据线固定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1228U
CN215221228U CN202120842988.1U CN202120842988U CN215221228U CN 215221228 U CN215221228 U CN 215221228U CN 202120842988 U CN202120842988 U CN 202120842988U CN 215221228 U CN215221228 U CN 215221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base
data line
wire body
position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429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育红
易长文
夏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angg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angg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angg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angg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429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1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1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1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线固定载具,本实用新型数据线固定载具结构简单,通过插头定位座和线体定位座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数据线的双重定位,使得定位更准确;一方面利用插头定位座上的插头接口来卡紧数据线上的插头模组,另一方面利用线体定位座上的线体容置腔来卡紧数据线上的线体主体,保证了对数据线上的插头模组及线体主体精准定位,方便加工,有助于实现数据线的自动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与此同时,由于插头接口和线体容置腔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因而数据线能够处于拉直的状态,不会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倾斜现象,保证了数据线处理过程中尺寸精度更高。

Description

数据线固定载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线固定载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用于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的数据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数据线的制作需要前期的剪裁、剥皮,之后和数据接头进行焊接等操作,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逐个对数据线进行加工。在现有技术当中,流水线对数据线的加工依旧还是通过人工手持数据线进行加工,因而无法对数据线进行很好的固定,每次加工需要不停地调整、寻找方位,进而造成了加工效率低,数据线加工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线固定载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数据线进行很好的固定,造成加工效率低,数据线加工质量参差不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线固定载具,包括:
安装基座;
插头定位座,所述插头定位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一端,所述插头定位座上设置有插头接口,以用于卡紧数据线上的插头模组;
以及线体定位座,所述线体定位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二端,所述线体定位座上形成有线体容置腔,以用于卡紧数据线上的线体主体;
其中,所述插头定位座和所述线体定位座沿着所述安装基座的长度方向前后布置,并且所述插头接口和所述线体容置腔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插头定位座包括:
插头旋转基座,所述插头旋转基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一端,所述插头旋转基座上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旋转贯通孔;
插头插接座,所述插头插接座可转动地置于所述旋转贯通孔内并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插头插接座上形成有所述插头接口;
以及拨转块;所述拨转块与所述插头插接座固定连接,以带动该插头插接座在所述旋转贯通孔内旋转。
可选地,所述插头插接座和所述拨转块相对设置于所述插头旋转基座的前、后两面;所述插头插接座和所述拨转块的端部分别向外周延伸,形成抵挡所述插头旋转基座的外边缘,以避免所述插头插接座和所述拨转块从所述插头旋转基座上脱落。
可选地,所述旋转贯通孔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包括大孔径的轴承安装槽和小孔径的旋转容置槽;所述轴承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一旋转轴承;所述插头插接座依次穿设并容置于所述旋转轴承和所述旋转容置槽中。
可选地,所述线体定位座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第二端的线体固定基座、以及活动铰接于该线体固定基座上的一对夹手;其中,一对所述夹手相对设置,并且一对所述夹手之间形成有所述线体容置腔。
可选地,所述线体固定基座的中部纵向贯穿设置有座体安装通槽,所述线体固定基座的两侧分别横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座体安装通槽相连通的安装通孔;其中,一对所述夹手容置于所述座体安装通槽中,所述安装通孔中设置有分别抵接所述线体固定基座和所述夹手的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线体定位座还包括线体支撑块;所述线体支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线体固定基座的一侧,所述线体支撑块上向内凹陷形成有一支撑凹槽,以用于支撑所述数据线上的线体主体;其中,所述支撑凹槽、所述插头接口和所述线体容置腔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数据线固定载具还包括用于安装于生产线上的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滑动设置于生产线上并可相对于该生产线左右滑移;所述安装基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移动基座上并可相对于该移动基座前后滑移。
可选地,所述移动基座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生产线相适配的第一滑轨槽,所述移动基座通过所述第一滑轨槽与所述生产线配合连接;所述移动基座的顶部向外凸起形成有第一滑移轨道;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移轨道相适配的第二滑轨槽,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移动基座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滑移轨道和所述第二滑轨槽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基座和所述移动基座分别贯穿开设有落废孔;所述安装基座和所述移动基座相重叠时,所述安装基座上的落废孔与所述移动基座上的落废孔相重叠并对应所述数据线上的插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固定载具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数据线固定载具结构简单,通过插头定位座和线体定位座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数据线的双重定位,使得定位更准确;一方面利用插头定位座上的插头接口来卡紧数据线上的插头模组,另一方面利用线体定位座上的线体容置腔来卡紧数据线上的线体主体,保证了对数据线上的插头模组及线体主体精准定位,方便加工,有助于实现数据线的自动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与此同时,由于插头接口和线体容置腔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因而数据线能够处于拉直的状态,不会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倾斜现象,保证了数据线处理过程中尺寸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固定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头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头定位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体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体定位座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安装基座; 110、第二滑轨槽; 200、插头定位座;
210、插头旋转基座; 211、旋转贯通孔; 2111、轴承安装槽;
2112、旋转容置槽; 2113、旋转轴承; 220、插头插接座;
221、插头接口; 230、拨转块; 300、线体定位座;
310、线体固定基座; 311、座体安装通槽; 312、安装通孔;
313、弹性件; 320、夹手; 321、线体容置腔;
330、线体支撑块; 331、支撑凹槽; 400、移动基座;
410、第一滑轨槽; 420、第一滑移轨道; 500、落废孔;
600、数据线; 610、插头模组; 620、线体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数据线固定载具,包括:
安装基座100;
插头定位座200,所述插头定位座20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100的第一端,所述插头定位座200上设置有插头接口221,以用于卡紧数据线600上的插头模组610;
以及线体定位座300,所述线体定位座30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100的第二端,所述线体定位座300上形成有线体容置腔321,以用于卡紧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
其中,所述插头定位座200和所述线体定位座300沿着所述安装基座100的长度方向前后布置,并且所述插头接口221和所述线体容置腔321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数据线固定载具结构简单,通过所述插头定位座200和所述线体定位座300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数据线的双重定位,使得定位更准确;一方面利用所述插头定位座200上的插头接口221来卡紧所述数据线600上的插头模组610,另一方面利用所述线体定位座300上的线体容置腔321来卡紧所述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保证了对所述数据线600上的插头模组610及线体主体620精准定位,方便加工,有助于实现所述数据线600的自动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与此同时,由于所述插头接口221和所述线体容置腔321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因而所述数据线600能够处于拉直的状态,不会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倾斜现象,保证了所述数据线600处理过程中尺寸精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插头定位座200包括:
插头旋转基座210,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100的第一端,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上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旋转贯通孔211;
插头插接座220,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可转动地置于所述旋转贯通孔211内并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插头插接座220上形成有所述插头接口221;
以及拨转块230;所述拨转块230与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固定连接,以带动该插头插接座220在所述旋转贯通孔211内旋转。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定位座200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所述数据线600上的插头模组610插接并卡紧在所述插头插接座220的所述插头接口221上;此时生产线上的电机模块与所述拨转块230相接合,并带动该拨转块230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在所述旋转贯通孔211内旋转,由此实现所述数据线600上的插头模组610在各个角度上的变换,完成对所述数据线600上的插头模组610全方位的加工。由此可见,所述插头定位座200使用方便,定位精准,所述数据线600上的插头模组610调整方向明确,调整过程较快,减少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和所述拨转块230相对设置于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的前、后两面;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和所述拨转块230的端部分别向外周延伸,形成抵挡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的外边缘,以避免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和所述拨转块230从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上脱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和所述拨转块230的端部形成抵挡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的外边缘,因而可在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和所述拨转块230转动的过程中对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的抵挡,进而使得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和所述拨转块230牢牢固定在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上,以防止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和所述拨转块230的脱落,而能够提高所述数据线600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贯通孔211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包括大孔径的轴承安装槽2111和小孔径的旋转容置槽2112;所述轴承安装槽2111内固定设置有一旋转轴承2113;所述插头插接座220依次穿设并容置于所述旋转轴承2113和所述旋转容置槽2112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承2113固定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槽2111内,其上、下方向受到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的限位,其左、右方向受到所述拨转块230和所述旋转容置槽2112的限位,进而能够增加该旋转轴承2113的安装稳固性。其中,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容置于所述旋转轴承2113中,所述插头插接座220在旋转过程中与所述旋转轴承2113滚动接触,转动灵活,减轻扭矩力,同时减少了所述插头插接座220与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在旋转过程中的损伤,有限延长了所述插头插接座220与所述插头旋转基座21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所述线体定位座300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100第二端的线体固定基座310、以及活动铰接于该线体固定基座310上的一对夹手320;其中,一对所述夹手320相对设置,并且一对所述夹手320之间形成有所述线体容置腔321。
其中,所述线体固定基座310的中部纵向贯穿设置有座体安装通槽311,所述线体固定基座310的两侧分别横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座体安装通槽311相连通的安装通孔312;其中,一对所述夹手320容置于所述座体安装通槽311中,所述安装通孔312中设置有分别抵接所述线体固定基座310和所述夹手320的弹性件313。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体定位座300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所述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放入所述线体定位座300时同步推动一对所述夹手320,进而使得一对所述夹手320相对向所述线体固定基座310的两侧方向运动,接着所述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进入到一对所述夹手320之间形成的所述线体容置腔321当中,接着在所述弹性件313的弹力作用下,一对所述夹手320同时夹紧所述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完成对所述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的准确定位和稳定固定。由此可见,所述线体定位座300通过设置一对所述夹手320来夹紧已经准确定位的所述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起到固定所述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的作用,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线体定位座300还包括线体支撑块330;所述线体支撑块330固定设置于所述线体固定基座310的一侧,所述线体支撑块330上向内凹陷形成有一支撑凹槽331,以用于支撑所述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其中,所述支撑凹槽331、所述插头接口221和所述线体容置腔321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线体支撑块330进一步加强对所述数据线600上的线体主体620的固定支撑,确保所述数据线600能够处于拉直的状态,保证了所述数据线600处理过程中尺寸精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线600固定载具还包括用于安装于生产线上的移动基座400;所述移动基座400滑动设置于生产线上并可相对于该生产线左右滑移;所述安装基座100滑动设置于所述移动基座400上并可相对于该移动基座400前后滑移。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基座400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生产线相适配的第一滑轨槽410,所述移动基座400通过所述第一滑轨槽410与所述生产线配合连接;所述移动基座400的顶部向外凸起形成有第一滑移轨道420;所述安装基座100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移轨道420相适配的第二滑轨槽110,所述安装基座100与所述移动基座400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滑移轨道420和所述第二滑轨槽110配合连接。由此可见,所述安装基座100、所述移动基座400和所述生产线之间通过采用滑轨、滑槽相互配合的方式,使得所述数据线600能快速且准确在X向和Y向滑移的目的,具有使用安全可靠,确保了滑移精度、降低生产成本且提高劳动效率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基座100和所述移动基座400分别贯穿开设有落废孔500;所述安装基座100和所述移动基座400相重叠时,所述安装基座100上的落废孔500与所述移动基座400上的落废孔500相重叠并对应所述数据线600上的插头模组61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安装基座100和所述移动基座400上设置所述落废孔500,使得在对所述数据线600上的插头模组610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能够通过所述落废孔500及时排出,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使用效果好,避免了由于排废造成不良产品的出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座;
插头定位座,所述插头定位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一端,所述插头定位座上设置有插头接口,以用于卡紧数据线上的插头模组;
以及线体定位座,所述线体定位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二端,所述线体定位座上形成有线体容置腔,以用于卡紧数据线上的线体主体;
其中,所述插头定位座和所述线体定位座沿着所述安装基座的长度方向前后布置,并且所述插头接口和所述线体容置腔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定位座包括:
插头旋转基座,所述插头旋转基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一端,所述插头旋转基座上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贯通的旋转贯通孔;
插头插接座,所述插头插接座可转动地置于所述旋转贯通孔内并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插头插接座上形成有所述插头接口;
以及拨转块;所述拨转块与所述插头插接座固定连接,以带动该插头插接座在所述旋转贯通孔内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插接座和所述拨转块相对设置于所述插头旋转基座的前、后两面;所述插头插接座和所述拨转块的端部分别向外周延伸,形成抵挡所述插头旋转基座的外边缘,以避免所述插头插接座和所述拨转块从所述插头旋转基座上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贯通孔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包括大孔径的轴承安装槽和小孔径的旋转容置槽;所述轴承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一旋转轴承;所述插头插接座依次穿设并容置于所述旋转轴承和所述旋转容置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定位座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第二端的线体固定基座、以及活动铰接于该线体固定基座上的一对夹手;其中,一对所述夹手相对设置,并且一对所述夹手之间形成有所述线体容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固定基座的中部纵向贯穿设置有座体安装通槽,所述线体固定基座的两侧分别横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座体安装通槽相连通的安装通孔;其中,一对所述夹手容置于所述座体安装通槽中,所述安装通孔中设置有分别抵接所述线体固定基座和所述夹手的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定位座还包括线体支撑块;所述线体支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线体固定基座的一侧,所述线体支撑块上向内凹陷形成有一支撑凹槽,以用于支撑所述数据线上的线体主体;其中,所述支撑凹槽、所述插头接口和所述线体容置腔的中心处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固定载具还包括用于安装于生产线上的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滑动设置于生产线上并可相对于该生产线左右滑移;所述安装基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移动基座上并可相对于该移动基座前后滑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生产线相适配的第一滑轨槽,所述移动基座通过所述第一滑轨槽与所述生产线配合连接;所述移动基座的顶部向外凸起形成有第一滑移轨道;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滑移轨道相适配的第二滑轨槽,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移动基座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滑移轨道和所述第二滑轨槽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线固定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和所述移动基座分别贯穿开设有落废孔;所述安装基座和所述移动基座相重叠时,所述安装基座上的落废孔与所述移动基座上的落废孔相重叠并对应所述数据线上的插头模组。
CN202120842988.1U 2021-04-22 2021-04-22 数据线固定载具 Active CN215221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2988.1U CN215221228U (zh) 2021-04-22 2021-04-22 数据线固定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2988.1U CN215221228U (zh) 2021-04-22 2021-04-22 数据线固定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1228U true CN215221228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5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42988.1U Active CN215221228U (zh) 2021-04-22 2021-04-22 数据线固定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1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95263U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快速装夹工作台
CN215221228U (zh) 数据线固定载具
CN215469666U (zh) 一种快速自对中夹具
CN212265618U (zh) 一种连接器壳体夹持工装
CN218167934U (zh) 一种刮漆治具
CN110449883A (zh) 一种光纤接线端子的定位过料装置
CN105977764A (zh) 一种用于双射频同轴连接器中内导体上开槽装置
CN211277474U (zh) 围板总成装配线定位机构
CN215238403U (zh) 线缆接头焊接装置
CN111922938B (zh) 一种叶片装夹装置
CN210108245U (zh) 一种花键轴角度检测治具
CN213135668U (zh) 一种泛用型电子产品焊接载具
CN217493407U (zh) 一种夹具
CN217848044U (zh) 定位工装及锂电池生产线
CN217750517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铣床固定夹具
CN220373062U (zh) 一种新型双夹持外径夹具
CN212735071U (zh) 一种90°夹紧装置
CN110900201A (zh) 一种五金连接器的加工生产线
CN217168162U (zh) 一种检测设备零配件加工用异形夹具自动工装
CN112077756A (zh) 一种电气机械设备生产夹紧结构
CN218242318U (zh) 一种零插入力连接器
CN218575611U (zh) 抱踝主体加工固定装置
CN212875023U (zh) 一种安装接线头的工装夹具
CN215267017U (zh) 线缆接头全自动焊接装置
CN218658671U (zh) 一种定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