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5528U - 一种导风叶片机构、风机组件及整体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风叶片机构、风机组件及整体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75528U CN215175528U CN202121194086.8U CN202121194086U CN215175528U CN 215175528 U CN215175528 U CN 215175528U CN 202121194086 U CN202121194086 U CN 202121194086U CN 215175528 U CN215175528 U CN 2151755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ind
- portions
- air guide
- bla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风叶片机构、风机组件及整体式空调器。导风叶片机构包括:多个导风叶片,多个导风叶片上均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驱动杆,位于多个导风叶片的一侧,驱动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配合部和避让部,避让部至少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第二配合部的一侧,多个第二铰接部一一对应铰接在多个第二配合部上,多个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避让部内时,多个导风叶片共面,因此导风叶片的转动范围更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风叶片机构、一种风机组件和一种整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种空调器,其上具有导风叶片机构。导风叶片机构包括驱动杆和多个导风叶片,驱动杆驱动导风叶片转动,导风叶片的转动范围比较小,无法自前后布置转动至左右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风叶片机构,导风叶片的转动范围更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和一种整体式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导风叶片机构,包括:多个导风叶片,多个所述导风叶片上均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驱动杆,位于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的一侧,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配合部和避让部,所述避让部至少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铰接部一一对应铰接在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上,多个所述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所述避让部内时,多个所述导风叶片共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避让部包括多个第一避让部和多个第二避让部,多个所述第一避让部一一对应位于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避让部一一对应位于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另一侧,多个所述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多个所述第一避让部内时或多个所述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多个所述第二避让部内时,多个所述导风叶片共面。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风叶片共面时,相邻所述导风叶片的间距不大于2mm。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叶片机构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杆连接在所述驱动结构上,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往复摆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和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铰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叶片上开设有过风孔。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过风孔为栅格孔,所述栅格孔布满所述导风叶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栅格孔为按矩阵式排布的圆形孔或矩形孔或菱形孔。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叶片呈矩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风叶片机构,多个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在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风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避让部内时,多个导风叶片共面,因此导风叶片的转动范围更大。
进一步地,驱动杆驱动多个导风叶片摆动,多个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多个第一避让部内时,多个导风叶片共面,多个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多个第二避让部内时,多个导风叶片也共面,导风叶片的转动范围达到了180 度,配合在导风叶片上布满格栅孔,能够实现无风感出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接水盘、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导风板机构和导风叶片机构未示出;
图2为图1所示整体式空调器的左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导风板机构已示出;
图3为图1中加热装置的左端与第二侧板相组装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加热装置的右端与第一侧板相组装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导风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导风板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整体式空调器中导风叶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导风叶片机构一使用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整体式空调器中接水盘、第一子换热器和第二子换热器相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接水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箭头表示冷凝水流向;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导风板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的导风板另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3中的导风板再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3所示的整体式空调器出风口朝上出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3所示的整体式空调器出风口朝向前下侧出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3所示的整体式空调器出风口水平向前出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00接水盘,210排水槽,220安装壁,230导水凸台,300第一风机组件,310贯流风轮,320蜗壳,321蜗舌,322出风口,323进风口,324 围板,325阶梯面,326预定位凸点,327螺孔,328限位孔,330导风叶片机构,331导风叶片,3311第一铰接部,3312第二铰接部,332驱动杆, 3321第二配合部,3322第一避让部,3323第二避让部,333第二电机,334 摆杆,340加热装置,341限位柱,342安装板,343通孔,344预定位孔,400导风板机构,410导风板,411降噪孔,420第一电机,430安装框, 431延伸板,432安装座,500面框,510面板,511风口,1000第一换热器,1010第一子换热器,1020第二子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接水盘、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导风板机构和导风叶片机构未示出。图2 为图1所示整体式空调器的左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导风板机构已示出。图3 为图1中加热装置的左端与第二侧板相组装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 中加热装置的右端与第一侧板相组装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导风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导风板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整体式空调器中导风叶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导风叶片机构一使用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整体式空调器中接水盘、第一子换热器和第二子换热器相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所示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9中接水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箭头表示冷凝水流向。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的导风板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中的导风板另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3中的导风板再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3所示的整体式空调器出风口朝上出风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3所示的整体式空调器出风口朝向前下侧出风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3所示的整体式空调器出风口水平向前出风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包括底盘、接水盘200、第一风机组件300、导风板机构400、面框500、面板510、中隔板、隔音层、后围板、第二风机组件、电控盒、压缩机、第一换热器1000、第二换热器、壳体和保温层。中隔板安装在底板上、并分隔底盘成内侧安装区和外侧安装区,接水盘200安装在内侧安装区,第一风机组件300安装在接水盘200上,导风板机构400安装在第一风机组件300的出风口322处,第一换热器1000 安装在第一风机组件300的进风口323处,隔音层设置在中隔板上,后围板安装在外侧安装区,第二风机组件安装在后围板围成的区域内,第二换热器位于第二风机组件的后侧、并安装在后围板上,压缩机和电控盒安装在中隔板和后围板之间,壳体安装在底盘上,中隔板、第一风机组件300和后围板处于壳体的内侧,面框500安装在壳体的前侧,面板510安装在面框500上,面板510上方的面框500上设置有风口511,导风板机构400位于风口511内。保温层设置在第一风机组件300与壳体之间。底盘和壳体构成机壳,机壳和压缩机、第一换热器1000和第二换热器等部件构成机体。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风机组件300包括贯流风轮310、蜗壳320、加热装置340和导风叶片机构330。
如图1和图2所示,蜗壳320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蜗舌321和围板324,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左右相对设置,贯流风轮310可转动地横置安装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围板324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第一侧板的后板边和上板边通过围板324与第二侧板的后半边和上板边对应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围板324共同合围成了过风通道和开口,开口朝向前侧,蜗舌321设置为位于过风通道内,并且蜗舌321设置为连接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蜗舌321还自后向前倾斜朝下延伸。蜗舌将开口分割成位于下方的进风口323和位于上方的出风口322,过风通道的下部与进风口323 相通、上部与出风口322相通。第一侧板的下板边和第二侧板的下板边均自后向前倾斜朝上延伸。第一换热器1000包括竖置设置的第一子换热器1010 和自后向前倾斜朝上设置的第二子换热器1020,第一子换热器1010位于第二子换热器1020的前上方,第一子换热器1010和第二子换热器1020共同遮盖进风口323。第一侧板的上板边和第一侧板的后半边通过圆弧边平滑过渡,第二侧板的上板边和第二侧板的后半边也通过圆弧边平滑过渡,围板324的上板和后板通过圆弧面平滑过渡。
如图7和图8所示,导风叶片机构330包括多个导风叶片331、驱动杆 332、第二电机333和摆杆334。任一导风叶片331均立设设置,任一导风叶片331的上部均设置有第一铰接部3311,第一铰接部3311的一旁设置有第二铰接部3312;驱动杆332设置为处于多个导风叶片331的上侧或下侧,驱动杆33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配合部3321,任一第二配合部3321的左侧均设置有第一避让部3322,任一第二配合部3321的右侧均设置有第二避让部3323,多个第二铰接部3312与多个第二配合部3321一一对应铰接连接,多个第一铰接部3311对应铰接安装在围板324上,摆杆334的一端设置为与第二电机 333固定连接,摆杆334的另一端设置为与驱动杆332铰接。第二电机333控制驱动杆332驱动多个导风叶片331朝向第一转动方向摆动至第一位置时,多个第一铰接部3311一一对应摆动伸入多个第一避让部3322内,此时多个导风叶片331摆动至在左右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多个导风叶片331在左右方向上布满出风口322,通过在导风叶片331上布满格栅孔,可以实现无风感出风;第二电机333控制驱动杆332驱动多个导风叶片331朝向第一转动方向的反方向摆动至第二位置时,多个第一铰接部3311一一对应摆动伸入多个第二避让部3323内,此时多个导风叶片331也摆动至在左右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多个导风叶片331在左右方向上布满出风口322,通过在导风叶片331 上布满格栅孔,也可以实现无风感出风。当然,驱动杆332也可以驱动多个导风叶片331停止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其他位置(即:导风叶片331 的转动范围为180度),实现调节出风方向,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8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无风感出风,多个导风叶片331位于第一位置或多个导风叶片331位于第二位置时,相邻导风叶片331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为不大于2mm,如相邻导风叶片331之间的间距为0.5mm、1mm、1.5mm 或2mm等,这样相邻导风叶片331之间的漏风量较小。导风叶片331设置为呈矩形状,这样可以更好地布满出风口322;栅格孔为按矩阵式排布的菱形孔或圆形孔或矩形孔等,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如图1至图4所示,加热装置340沿左右方向横置安装在进风口 323处。具体为:加热装置340的一端设置为固定在第一侧板上,加热装置 340的另一端设置为固定在第二侧板上。其中,加热装置340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柱341,第一侧板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孔328;加热装置340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凸起有安装板342,安装板342上设置有通孔343和预定位孔 344,第二侧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朝前的阶梯面325,阶梯面325上设置有预定位凸点326和螺孔327。先将限位柱341插入限位孔328内,然后使安装板 342抵在阶梯面325上,则预定位凸点326伸入预定位孔344内进行预定位,最后将螺钉穿过通孔343旋紧在螺孔327内,使得加热装置340固定安装在蜗壳320上,加热装置340位于第一子换热器的后侧、并处于第二子换热器的前部上方。加热装置340可以设置为PCT陶瓷加热器。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导风板机构400包括导风板410、第一电机420 和安装框430。安装框430的后部安装在出风口322处,安装框430的前部位于风口511内。安装框430包括左框边、上框边、右框边和下框边,左框边、上框边、右框边和下框边依次相连接,下框边设置为弧形的延伸板431,延伸板431的凹曲面设置为朝上而与导风板410相配合,上框边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延伸板43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上框边避让了导风板410,左框边和右框边上设置有向前凸起的安装座432,安装座432位于延伸板431的正上方,导风板410设置为弧形板,弧形板为圆柱曲面结构(圆柱曲面结构的轴线左右布置),导风板410的端部通过轴套可转动地横置安装在安装座432上,第一电机420安装在安装座432上、并与导风板410传动配合,用于驱动导风板410在延伸板431的上方转动,而蜗舌321自后向前倾斜朝下延伸,出风口322的上侧口壁自后向前水平布置,如图18所示,第一电机420驱动导风板410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时,导风板410的凹曲面朝向前下侧,导风板 410的凸曲面设置为与出风口322的上侧口壁相配合,实现朝向前下侧出风;如图17所示,第一电机420驱动导风板410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时,导风板 410的凹曲面设置为朝向后侧,位于下侧的导风板410的板边设置为与延伸板 431的前板边相配合,实现竖直向上吹风;当然,如图19所示,也可以通过第一电机420驱动导风板410转动,实现水平向前出风,此整体式空调器的出风区域更广,可实现120度~140度广角出风,导风板410的转动范围可以设置为150~170度。另外,安装框430内设置有加强格栅,加强格栅的栅格孔设置为圆形孔或菱形孔或三角形孔,在确保安装框430强度更好的同时,不仅提升了安装框430的美观性,还避免手指伸入出风口322内。
导风板410和第一电机420可以是设置一组(如图13所示);如图2、图 5和图6所示,导风板410、第一电机420也可以是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多组,此时仅需在安装框430内的合适位置增加安装座即可。对于导风板410、第一电机420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多组的技术方案,多个第一电机420可以分别独立控制相应的导风板410,这样出风口322在左右方向上的不同区域,还可以实现向不同方向进行出风。在一示例中,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导风板410、第一电机420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两组,两个第一电机420位于两个导风板410的外侧,两个导风板410之间共用的安装座可以设计成一体结构,这样安装框430结构更简单(此结构安装框430上仅设置三个安装座),安装框430也更美观。
再者,如图13至图16所示,导风板410的板面上设置有降噪孔411,降噪孔411为格栅孔,格栅孔布满导风板410的板面,这样导风板410在遮挡出风口322时,还能够降低出风口322朝向导风板410吹风而产生的噪音,整体式空调器在运转状态下产生的噪音更低。另外,导风板410转动时,导风板410对出风口322遮挡的区域越大,出风口322出风的区域越小,出风口322出风的区域的风压也就越大,格栅孔可以进行透风,减小出风口322 出风的区域的风压,出风口322处更不容易形成风啸噪音;格栅孔可以设置为呈矩阵式排布的圆形孔,格栅孔也可以设置为呈矩阵式排布的矩形孔,格栅孔还可以设置为呈矩阵式排布的菱形孔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较好地,导风板410、安装框430、导风叶片331、驱动杆332和接水盘 200均为塑料件。
可以是,如图9至图12所示,接水盘200的左侧后端向外侧安装区延伸有排水结构,排水结构设置为排水槽210,外侧安装区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水孔(图中未示出),自排水槽210向后排出的冷凝水自排水孔排出。如图10和图12所示,在左右方向上,接水盘200底面上与排水槽210相对应的位置不仅低于接水盘200的底面的右端,还低于接水盘200的底面的左端,而且接水盘200底面上与排水槽21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为同接水盘200的底面的右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4~6mm。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前后方向上,排水槽210的底面低于接水盘200的底面的左侧前端,而且排水槽210的底面与接水盘200的底面的左侧前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4~6mm,更利于冷凝水沿排水槽210向后流动。再者,如图10至图12所示,接水盘200的底面前侧设置有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接水盘200的底面与位于右侧的安装部的左侧面之间的夹角设置a为90.4~91度(如图10所示),可以是a为90.4度、90.6度、90.8度或91度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安装部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安装壁220,安装壁220的斜边朝向后上方,位于右侧的安装部的后方设置有导水凸台230,导水凸台230在左右方向上横置设置,第二子换热器1020的左右两端对应固定在两个安装壁220的两个斜边上,第二子换热器1020的下端抵持在导水凸台230上,自第二子换热器1020上流下来的冷凝水在导水凸台230的前侧进行流动。
或者可以是,接水盘200的右侧后端向外侧安装区延伸有排水结构,排水结构设置为排水槽210,外侧安装区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水孔,自排水槽210 向后排出的冷凝水自排水孔排出。在左右方向上,接水盘200底面上与排水槽210相对应的位置不仅低于接水盘200的底面的左端,还低于接水盘200 的底面的右端,而且接水盘200底面上与排水槽210相对应的位置与接水盘 200的底面的左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4~6mm。在前后方向上,排水槽210的底面低于接水盘200的底面的右侧前端,而且排水槽210的底面与接水盘 200的底面的右侧前端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4~6mm,更利于冷凝水沿排水槽 210向后流动。再者,接水盘200的底面前侧设置有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接水盘200的底面与位于左侧的安装部的右侧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4~91度,可以是90.4度、90.6度、90.8度或91度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安装部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安装壁220,安装壁220的斜边朝向后上方,位于右侧的安装部的后方设置有导水凸台230,导水凸台230在左右方向上横置设置,第二子换热器1020的左右两端对应固定在两个安装壁220的两个斜边上,第二子换热器1020的下端抵持在导水凸台 230上,自第二子换热器1020上流下来的冷凝水在导水凸台230的前侧进行流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式空调器,驱动杆驱动多个导风叶片摆动至第一位置时,多个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多个第一避让部内;驱动杆驱动多个导风叶片摆动至第二位置时,多个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多个第二避让部内,也实现多个导风叶片共面;导风叶片的转动范围达到了 180度,配合在导风叶片上布满格栅孔,能够实现无风感出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风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导风叶片,多个所述导风叶片上均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
驱动杆,位于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的一侧,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配合部和避让部,所述避让部至少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铰接部一一对应铰接在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上,多个所述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所述避让部内时,多个所述导风叶片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包括多个第一避让部和多个第二避让部,多个所述第一避让部一一对应位于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避让部一一对应位于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另一侧,多个所述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多个所述第一避让部内时或多个所述第一铰接部一一对应伸入多个所述第二避让部内时,多个所述导风叶片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叶片共面时,相邻所述导风叶片的间距不大于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杆连接在所述驱动结构上,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往复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和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上开设有过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风孔为栅格孔,所述栅格孔布满所述导风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叶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呈矩形状。
9.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叶片机构,多个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在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处。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94086.8U CN215175528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导风叶片机构、风机组件及整体式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94086.8U CN215175528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导风叶片机构、风机组件及整体式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75528U true CN215175528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37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94086.8U Active CN215175528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导风叶片机构、风机组件及整体式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75528U (zh) |
-
2021
- 2021-05-31 CN CN202121194086.8U patent/CN2151755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19438B (zh) | 电烤箱 | |
CN214536468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367318U (zh) | 空调器及车辆 | |
CN111256207A (zh) | 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 |
CN101726080B (zh) | 空调 | |
CN210441336U (zh) | 空调器 | |
JP2001510886A (ja) | 家庭器具 | |
KR101503928B1 (ko) | 공기 조화기 | |
CN215175528U (zh) | 一种导风叶片机构、风机组件及整体式空调器 | |
CN210601948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1011641U (zh) | 整体式空调 | |
CN209763322U (zh) | 窗式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 |
CN215723702U (zh) | 一种整体式空调器 | |
CN215336722U (zh) |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5175529U (zh) |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5260111U (zh) | 空调器 | |
CN210463273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5479323A (zh) |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 |
CN115479324A (zh) |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9708206B (zh) |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210601949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4763921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3865070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4251733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3803797A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