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6080B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6080B
CN101726080B CN2009100053188A CN200910005318A CN101726080B CN 101726080 B CN101726080 B CN 101726080B CN 2009100053188 A CN2009100053188 A CN 2009100053188A CN 200910005318 A CN200910005318 A CN 200910005318A CN 101726080 B CN101726080 B CN 101726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ransom window
window plate
outlet
bla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53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26080A (zh
Inventor
郑信哲
张镇赫
崔容赫
郑曜相
阿鲁内什·库马尔·辛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1032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7781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1032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7781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26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6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26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6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室内机。本发明改善了设置在空气出口中的叶片和气窗板的结构,使得可以从出口更远地散布空气。虽然室内机的出口被关闭并且引导空气的排出方向的叶片的尺寸增加,但不需要增加驱动装置的容量。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包括:底架;安装到底架的前部的风扇组件;设置到风扇组件的前部的热交换器;排气格栅单元,排气格栅单元具有支撑热交换器的排水盘和空气出口;副叶片,副叶片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排气格栅单元上以向上和向下分散排出的空气;和主叶片,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排气格栅单元上以选择性地遮蔽空气出口,其中主叶片的竖向宽度大于副叶片的竖向宽度,并且主叶片适于覆盖副叶片。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是通过冷却剂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保持房间凉或热的家用电器。
空调可分为室内机与室外机分开的分体式空调以及室内机与室外机一体形成的一体式空调。并且,室内机可分为将安装在安装空间的地板表面上的立式室内机以及将安装在墙壁上的壁挂式室内机。
此外,热交换器、吸入室内空气的送风扇和过滤吸入的空气的过滤器安装在壁挂式室内机上。并且,离心风扇或横流风扇被应用于送风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与常规空调相比,该空调能够使排出到室内的空气散布得更远。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通过改善控制所排出空气流的方向的气窗板和叶片的结构而改善了空气的空气流感觉。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可应用与遮蔽出口的叶片装置的尺寸增加程度相比具有相对较小的容量的驱动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底架;安装到所述底架的前部的风扇组件;设置到所述风扇组件的前部的热交换器;排气格栅单元,所述排气格栅单元具有支撑所述热交换器的排水盘和空气出口;副叶片,所述副叶片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排气格栅单元上以向上和向下分散排出的空气;和主叶片,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排气格栅单元上以选择性地遮蔽所述空气出口;其中所述主叶片的竖向宽度大于所述副叶片的竖向宽度,并且所述主叶片适于覆盖所述副叶片。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底架;安装到所述底架的前部的风扇组件;设置到所述风扇组件的前部的热交换器;排气格栅单元,所述排气格栅单元支撑所述热交换器并且具有空气出口;主叶片,所述主叶片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排气格栅单元上以选择性地遮蔽所述空气出口;马达,所述马达安装在所述排气格栅单元上以产生用于旋转所述主叶片的驱动力;和链接构件,所述链接构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马达的旋转轴并且另一端连接到与所述主叶片的旋转中心间隔开的预定位置。
有利效果
通过如上述构造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提供了选择性地遮蔽出口并引导被排出的空气的排出方向的叶片构件的较大宽度和长度,使得可以更远地散布空气。
此外,在出口上设置有两个叶片,并且根据冷却模式和加热模式设定不同的旋转角度,使得可以改善消费者的感觉。
此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气窗板的形状,改善了排出的空气的空气流感觉。
此外,虽然叶片的尺寸增加,但可应用与传统驱动装置相比具有相对小的容量的驱动装置,使得可以减小制造成本和功率消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结合附图给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变得显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过滤器被拉出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示出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排出的空气的流动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构成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排气格栅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主叶片和副叶片进行操作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气窗板组件联结到排气格栅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的室内机1包括:形成后部外观的底架11;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联结到底架11的前部以形成前外观;和中央框架13,所述中央框架13插置在底架11和前面板12之间并在其上表面上具有入口。并且,吸入和排出室内空气的风扇组件(未示出)和执行风扇组件所吸入的室内空气与冷却剂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安装在室内机1内。并且,信号接收部14设置在前面板12的前表面上以接收从远程控制器输出的操作命令信号。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过滤器被拉出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允许过滤器自动地拉出,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分离过滤器以清洁和更换过滤器。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过滤器释出件15包括:多个框架,所述多个框架在过滤器安置在其前表面上的状态下以多级的方式被拉出;释出件驱动装置,所述释出件驱动装置提供驱动力使得多个框架可以以多级的方式被拉出;以及安装在框架的下端上的逆风阻挡部17。并且,过滤器16安置在过滤器释出件15的前表面上。
图3是示出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排出的空气的流动的局部立体图。
参照图3,出口设置在室内机1的下侧,并且排气格栅单元20安装在出口周围。更具体地,由排气格栅单元20排出的空气向右和向左排出,散布地很宽。
此外,主叶片18和副叶片19在出口上以可旋转的方式彼此联结。并且,前面板12与出口之间的间隙由逆风阻挡部17遮蔽。
更具体地,如果驱动安装在室内机1的内侧上的风扇组件,则大部分室内空气从室内机1的上表面被吸入,然而,少量空气也通过室内机1的前表面被吸入。这种少量的空气通过前面板12与出口之间形成的间隙被吸入,并且从出口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也会再次流入该间隙。为了防止这种逆风现象的发生,逆风阻挡部17安装在移动框架的下端上。并且,逆风阻挡部17遮蔽前面板12的下端与出口之间形成的间隙。因此,由于排出到出口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冲撞到逆风阻挡部17中,因此防止了空气再次流入室内机内部的现象。
同时,主叶片18具有完全覆盖逆风阻挡部17的宽度和对应于出口长度的长度。并且,主叶片18的后端和副叶片19的后端以可旋转的方式联结到排气格栅单元20的一侧。如果主叶片18关闭,则逆风阻挡部17和副叶片19被完全遮蔽。并且,如果输入室内机1的操作命令,则副叶片19和主叶片18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以打开出口。这里,副叶片19可以在主叶片18完全打开之后开始旋转。在其他方法中,副叶片19可以恰好在主叶片18旋转到一定角度之后开始旋转,所述一定角度具有不被副叶片19干扰的范围。
此外,副叶片19可根据冷却模式和加热模式而设定为具有不同的旋转角度。例如,在加热模式中,副叶片19的旋转角度被设定为比冷却模式中的旋转角度相对小,使得热空气可排向房间地板。相反,在冷却模式中,副叶片19的旋转角度被设定为比加热模式中的旋转角度相对大,使得冷空气可排出到房间的上部空间中。这是为了快速冷却热空气和快速加热冷空气的目的,因为在夏天热空气分布在上侧并且冷空气分布在下侧。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与主叶片18的联结关系及其操作方法。
图4是构成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排气格栅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4,排气格栅单元20安装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的出口侧上,使得可以允许排出空气向右和向左广泛地排出。
更具体地,出口202形成在排气格栅单元20上,并且热交换器安置部形成在其上表面上。热交换器安置部是用于支撑热交换器的下端的部分,是用于收集在热交换器的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盘的部分。因此,热交换器安置部分可称为排水盘。并且,多个气窗板安装孔203形成在出口202的底表面上。
此外,出口202由副叶片19和主叶片18选择性地遮蔽。更具体地,旋转轴181和191分别在主叶片18和副叶片19的两端突出。特别地,主叶片18的旋转轴181在下端突出,并且副叶片19的旋转轴191在上端突出。因此,主叶片18和副叶片19形成它们沿着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结构。这里,沿相反方向的旋转意味着当从室内机1那侧观察时,两个叶片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同时,将在排气格栅单元20的侧表面上形成插入孔,旋转轴181和191插入所述插入孔中。并且,各自连接到主叶片18和副叶片19的旋转轴的主叶片马达30和副叶片马达29分别安装在排气格栅单元20的侧表面上。
此外,叶片链接件连接端182进一步形成在主叶片18的两个侧端上,并且叶片链接件连接端182形成在与旋转轴181间隔开的某些点上。而且,叶片链接件31的一端连接到主叶片马达30的旋转轴,并且叶片链接件31的另一端连接到叶片链接件连接端182。
此外,在排气格栅单元20中还包括向右和向左引导出口的空气的气窗板组件。
更具体地,气窗板组件包括气窗板马达28、连接到气窗板马达28的旋转轴的气窗板驱动杆27和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多个气窗板26。并且,多个气窗板26位于排气格栅单元20的出口202上。各个多个气窗板26的全部均连接到气窗板驱动杆27和气窗板安装孔203。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主叶片和副叶片进行操作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参照图5,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的主叶片18和副叶片19分别选择性地遮蔽排气格栅单元20的出口202。而且,它们控制通过出口202排出的空气的上下流动。
如上所述,主叶片18的两个侧表面部分的端部通过旋转轴181以可旋转的方式联结到排气格栅单元20。而且,叶片链接件31的一端连接到主叶片18,并且叶片链接件31的另一端连接到主叶片马达30的旋转轴。
更具体地,叶片链接件31包括其一端连接到主叶片马达30的旋转轴的马达侧链接件311,和其一端连接到叶片链接件连接端182的叶片侧链接件312。并且,马达侧链接件311和叶片侧链接件312的另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彼此联结。
如示出的,驱动马达连接到单独的叶片链接件31而不是直接连接到主叶片18的旋转轴181的理由是用于最小化用于旋转主叶片18的扭矩。
更具体地,与副叶片19或传统叶片相比,主叶片18具有较大的宽度和长度,使其具有相对较大的自身重量。因此,当驱动马达直接连接到主叶片18的旋转轴时,就需要具有大的旋转扭矩的驱动马达。结果,出现的问题是驱动马达的尺寸变大并且室内机的制造成本增加。
然而,如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如果旋转扭矩使用单独的叶片链接件31而作用在与主叶片18的旋转中心间隔开的点上,则这样产生的优点是,主叶片18可以使用具有相对较小容量的驱动马达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操作。
更具体地,通过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马达侧链接件311和叶片侧链接件32的端部而形成叶片链接件31。因此,如果主叶片马达30进行操作,则马达侧链接件311旋转以拉动叶片侧链接件312。并且,由马达侧链接件和叶片侧链接件312形成的角度随着主叶片18的旋转而变小。因此,虽然与使用单个直式链接件的情况相比使用相对小量的旋转扭矩,但叶片链接件18变得可旋转。
图6是示出气窗板组件联结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气格栅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6,多个气窗板安装孔203以预定间隔布置在排气格栅单元20的出口的底表面上。并且,气窗板26连接到气窗板驱动杆27和气窗板安装孔203,使得排出的空气会向右和向左分散。
更具体地,气窗板26包括:具有预定面积的板形气窗板本体261;在气窗板本体261的下表面上突出的插入突起264;设置在气窗板本体261的下表面上的气窗板基座262;在气窗板基座262的下表面上突出的一对联结突起263;和在气窗板本体261的上端突出的末端265。
更具体地,末端265沿与气窗板本体261相交的方向延伸,并且末端265改善排出的空气的空气流感觉。换句话说,流入气窗板本体261的上侧的空气冲撞到末端265以面向室内机1的前部。并且,所述一对联结突起265分别在气窗板基座262的下表面的彼此相向的点上突出,并且位于同一条线上。并且,联结突起263形成在从插入突起264向后间隔开的点上。
此外,在气窗板安装孔203的边缘部分上以预定长度延伸出一对延伸孔203a,所述一对延伸孔203a位于同一条线上。并且,气窗板安装孔203形成在气窗板驱动杆27上。
通过上述构造,气窗板26的插入突起264插入到气窗板驱动杆27的气窗板安装孔203,并且联结突起263插入排气格栅单元20的气窗板安装孔203。更具体地,如果气窗板26在联结突起263插入气窗板安装孔203的延伸孔203a中之后旋转,则气窗板基座262以可旋转的方式紧密地附着到排气格栅单元20的底表面。并且,由于经过联结突起263的线与经过延伸孔203的线相交,因此气窗板26即使被拉动也不会被拆开。并且,如果气窗板26相对于气窗板驱动杆27纵向地进行平移运动,则气窗板26基于经过气窗板基座262的中心的竖直轴向右和向左旋转预定角度。这里,气窗板26的旋转角度确定在经过联结突起263的线不对应于经过延伸孔203a的线的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前述描述中公开的构思和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容易地用作用来修改或设计实现本发明的相同目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理解,这种等同实施方式不脱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包括:
底架;
安装到所述底架的前部的风扇组件;
设置到所述风扇组件的前部的热交换器;
排气格栅单元,所述排气格栅单元具有支撑所述热交换器的排水盘和空气出口;
副叶片,所述副叶片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排气格栅单元上以向上和向下分散排出的空气;和
主叶片,所述主叶片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排气格栅单元上以选择性地遮蔽所述空气出口;
其中所述主叶片的竖向宽度大于所述副叶片的竖向宽度,并且所述主叶片适于覆盖所述副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副叶片和所述主叶片沿彼此相反的方向进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副叶片通过执行向上的旋转而打开所述出口,并且所述主叶片通过执行向下的旋转而打开所述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在所述主叶片旋转超过预定角度的状态下,所述副叶片一起旋转以打开所述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在所述主叶片完全打开之后,所述副叶片旋转以打开所述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还包括:
多个气窗板,所述多个气窗板设置在所述空气出口上以向右和向左分散排出的空气;
气窗板驱动杆,所述气窗板驱动杆与所述多个气窗板连接并且向右和向左旋转所述气窗板;和
连接到所述气窗板驱动杆的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气窗板的下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联结到所述气窗板驱动杆和形成所述出口的底部的所述排气格栅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中在所述气窗板的下端上形成气窗板基座和插入到所述气窗板驱动杆中的插入突起,所述气窗板基座联结到形成所述出口的底部的所述排气格栅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中在所述气窗板基座的下表面上突出有联结突起,在所述排气格栅单元上形成有气窗板安装孔,并且在所述气窗板安装孔的边缘上放射状突出有容纳所述联结突起的延伸孔,从而通过所述气窗板在所述联结突起插入到所述延伸孔中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的操作,而使得所述气窗板以可旋转的方式联结到所述排气格栅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气窗板包括:形成右表面和左表面的气窗板本体;和从所述气窗板本体的上端沿相交方向延伸的末端。
CN2009100053188A 2008-10-21 2009-02-05 空调 Active CN1017260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103273 2008-10-21
KR1020080103276A KR101477814B1 (ko) 2008-10-21 2008-10-21 공기 조화기
KR10-2008-0103276 2008-10-21
KR1020080103273A KR101477813B1 (ko) 2008-10-21 2008-10-21 공기 조화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6080A CN101726080A (zh) 2010-06-09
CN101726080B true CN101726080B (zh) 2012-05-30

Family

ID=4211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53188A Active CN101726080B (zh) 2008-10-21 2009-02-05 空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350534A4 (zh)
CN (1) CN101726080B (zh)
WO (1) WO20100474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4565A (zh) * 2011-10-24 2012-03-21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的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挂机
WO2013084426A1 (ja) * 2011-12-06 2013-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5145726A1 (ja) * 2014-03-28 2015-10-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4596076B (zh) * 2015-01-14 2017-12-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8613256A (zh) * 2017-01-25 2018-10-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基座组件及空调器
CN111380196A (zh) * 2020-04-14 2020-07-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导风板以及空调器
US20220373196A1 (en) * 2021-05-24 2022-11-24 Lg Electronics Inc.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835A (zh) * 2004-02-20 2005-08-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721776A (zh) * 2004-06-17 2006-01-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782531A (zh) * 2004-11-29 2006-06-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
CN1782592A (zh) * 2004-11-29 2006-06-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的双叶片结构
CN1789829A (zh) * 2004-12-14 2006-06-2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分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底盘进气结构
CN1896635A (zh) * 2005-07-15 2007-01-1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器的排出格栅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80010213A (ko) * 1996-07-12 1998-04-30 구자홍 공기조화기의 풍향조절장치
KR100235579B1 (ko) * 1997-07-26 1999-12-15 구자홍 공기 조화기의 풍향 조절장치
KR100256413B1 (ko) * 1997-12-15 2000-05-15 윤종용 공기조화기의 좌우풍향 조절장치
KR100452981B1 (ko) * 2001-06-20 2004-10-15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 셔터장치
KR20030034642A (ko) * 2001-10-26 2003-05-09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공기조화기의 풍향조절장치
AU2004292622C1 (en) * 2003-11-28 2010-01-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er
EP2096370A4 (en) * 2006-11-22 2018-04-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4335937B2 (ja) * 2007-10-23 2009-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835A (zh) * 2004-02-20 2005-08-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721776A (zh) * 2004-06-17 2006-01-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782531A (zh) * 2004-11-29 2006-06-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
CN1782592A (zh) * 2004-11-29 2006-06-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的双叶片结构
CN1789829A (zh) * 2004-12-14 2006-06-2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分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底盘进气结构
CN1896635A (zh) * 2005-07-15 2007-01-1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器的排出格栅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62090A 2002.06.07
JP特开2003-139343A 2003.05.14
JP特开2005-164052A 2005.06.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47443A1 (en) 2010-04-29
EP2350534A4 (en) 2017-08-23
EP2350534A1 (en) 2011-08-03
CN101726080A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19969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1726080B (zh) 空调
CN10848892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7559949B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9442573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11059627A (zh) 挂墙式空调柜机
JP200811610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20060022424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토출그릴구조
CN103673080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1012842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12842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979017A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盖结构
KR101477814B1 (ko) 공기 조화기
KR102168581B1 (ko) 천장형 에어컨의 실내기
CN109668289B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61875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390488U (zh) 空调器
CN217635904U (zh) 室内空调机
CN212566010U (zh) 一种可调节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18379612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1477813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3272974U (zh) 空调热水器一体机
JPH10339470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