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1949U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1949U
CN210601949U CN201921526966.3U CN201921526966U CN210601949U CN 210601949 U CN210601949 U CN 210601949U CN 201921526966 U CN201921526966 U CN 201921526966U CN 210601949 U CN210601949 U CN 210601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heel
air outlet
air
guide plate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69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爱川
闫长林
丁鹏垒
张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69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1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1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1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风机组件、第一贯流风轮、第一导流板和第一驱动组件。其中,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组件设于壳体内,且风机组件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出风风道;第一贯流风轮设于该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第一导流板设于第一贯流风轮的外侧;第一驱动组件连接第一导流板,以驱动第一导流板围绕第一贯流风轮旋转,以调节第一贯流风轮的出风方向。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括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导流板围绕第一贯流风轮旋转,以调节第一贯流风轮的出风方向,从而实现将风从不同角度向外吹出,导风角度更大,左右扫风可视化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落地式空调又称为柜式空调,是分体式空调的一种,具有功率大、风力强等优点,普遍用于家庭、餐厅和办公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采用的是固定格栅或者导风条进行导风,导风效果不好,左右扫风可视化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采用固定格栅或者导风条来进行导风,导风效果不好以及左右扫风可视化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出风风道;
第一贯流风轮,设于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
第一导流板,设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侧;
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板,以驱动所述第一导流板围绕所述第一贯流风轮旋转,以调节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出风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轮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轮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与所述出风口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与所述风机组件的间距。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外侧并向所述出风口延伸,所述蜗舌设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侧并向所述出风口延伸,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围设形成所述出风风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具有位于所述蜗舌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之间的第一位置及关闭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导流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周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流板连接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围设形成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送风风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周还设置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出风格栅和所述第二导流板依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周还设置有风轮防护网,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位于所述风轮防护网与所述出风格栅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出风格栅、所述第二导流板和所述风轮防护网依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件,两个所述驱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端,两个所述驱动件均与所述第一导流板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齿轮和环形齿条,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所述环形齿条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盖和第二电机,所述电机盖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盖内,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二贯流风轮,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进风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风机组件、第一贯流风轮、第一导流板和第一驱动组件。其中,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组件设于壳体内,且风机组件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出风风道;第一贯流风轮设于该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第一导流板设于第一贯流风轮的外侧;第一驱动组件连接第一导流板,以驱动第一导流板围绕第一贯流风轮旋转,以调节第一贯流风轮的出风方向。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沿室内机的出风方向依次设置风机组件和第一贯流风轮,首先通过风机组件的运行将风引入室内机内部,再通过第一贯流风轮贯流风轮将风导出室内机,在导风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导流板围绕第一贯流风轮旋转,以调节第一贯流风轮的出风方向,从而实现将风从不同角度向外吹出,导风角度更大,左右扫风可视化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状态图;
图3为图1所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关闭和打开出风口的状态图;
图4为图1所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99672270000031
Figure BDA00021996722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开设有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1;
风机组件10,设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风机组件10与所述出风口111之间形成出风风道;
第一贯流风轮20,设于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
第一导流板31,设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20的外侧;
第一驱动组件50,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板31,以驱动所述第一导流板31围绕所述第一贯流风轮20旋转,以调节所述第一贯流风轮20的出风方向。
具体而言,所述壳体100包括前壳110和后壳120,前壳110上开设有沿其上下方向延伸的出风口111,后壳120上开设有沿其上下方向延伸的进风口121。所述壳体100内部沿出风方向依次设置有换热器70、风机组件10和第一贯流风轮20,即换热器70设于风机组件10的进风侧,第一贯流风轮20设于风机组件10的出风侧。通过风机组件10的运行,将空气从进风口121引入壳体100内,并经过换热器7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进入风机组件10与出风口111之间的出风风道,最后通过第一贯流风轮20将空气从出风口111送出。
所述风机组件10包括离心风轮、轴流风轮和贯流风轮中的任意一种。例如,所述风机组件10可以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并排的离心风轮,如此,可以实现将大量的空气从外部引入壳体100内部,再朝前输送至第一贯流风轮20。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10仅包括一长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贯流风轮,第二贯流风轮主要作用在于将风从外部引入出风风道,再由第一贯流风轮20导出,因此,第二贯流风轮的风轮直径和功率对应大于第一贯流风轮20的风轮直径和功率。本实用新型不对风机组件10的风机类型和具体结构等进行限制,只要该风机组件10能够实现将空气从外部引入壳体100的内部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贯流风轮20设于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具体包括以下三种实施方式:第一贯流风轮20设于所述出风风道内;第一贯流风轮20设于所述出风口111处;第一贯流风轮20设于所述出风风道之外,但位于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
现有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采用的是固定格栅或者导风条进行导风,导风效果不好,左右扫风可视化效果也不好。虽然可以通过改变格栅的偏转角度来调节导风角度及风向,但格栅偏转角度越大,送风风量就会越小,送风距离也会缩短。
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壳体100内部沿室内机的出风方向依次设置有风机组件10和第一贯流风轮20,通过风机组件10的运行将风引入室内机内部,再通过第一贯流风轮20将风导出室内机,在导风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组件50驱动第一导流板31围绕第一贯流风轮20旋转,以调节第一贯流风轮20的出风方向,从而实现将风从不同角度向外吹出,导风角度更大,左右扫风可视化效果更佳,并且扫风过程中送风风量较大,送风距离也较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贯流风轮20设置于出风口111处,具体的,第一贯流风轮20在其径向上部分位于所述出风风道内,部分则伸出出风口111之外。可以理解,第一贯流风轮20部分伸出于出风口111之外,能够加强左右扫风的可视化效果。当然,如果第一贯流风轮20过度伸出于出风口111之外或者完全位于出风口111之外,会影响整机的美观。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贯流风轮20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第一贯流风轮20与出风口111的间距小于第一贯流风轮20与风机组件10的间距。可以理解,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将第一贯流风轮20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可以更好地将出风风道中的风导出,而将第一贯流风轮20靠近出风口111设置,则能够使得左右扫风的可视化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蜗壳41和蜗舌42,蜗壳41设于风机组件10的外侧并向出风口111延伸,蜗舌42设于第一贯流风轮20的外侧并向出风口111延伸,蜗壳41和蜗舌42围设形成所述出风风道。可以理解,通过蜗壳41和蜗舌42的配合,能够将从风机组件10出来的风导流至第一贯流风轮20。具体的,由于蜗壳41的延伸长度较长,为了加强蜗壳41的机械强度,蜗壳41背向所述出风风道的侧面还设有加强筋。值得注意的是,蜗壳靠近出风口处的部分为弧形设置以形成弧形部,该弧形部与蜗舌围设形成类半圆空间,该类半圆空间为第一导流板提供转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板31具有位于蜗舌42与第一贯流风轮20之间的第一位置及关闭出风口111的第二位置,第一驱动组件50用以驱动第一导流板3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具体的,如图3所示,当第一驱动组件50驱动第一导流板31旋转至蜗舌42与第一贯流风轮20之间时,第一导流板31处于第一位置,此时,出风口111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一驱动组件50驱动第一导流板31旋转至出风口111处时,第一导流板31将出风口111吻合封盖,第二导流板32处于第二位置,此时,出风口111处于关闭状态;而当第一导流板3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时,第一导流板31的导流方向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第一导流板31朝向蜗舌42旋转时,第一贯流风轮20往右边扫风,而第一导流板31朝向出风口111旋转时,第一贯流风轮20则往左边扫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贯流风轮20的外周还设置有与第一导流板31连接的第二导流板32,第一导流板31与第二导流板32围设形成第一贯流风轮20的送风风道,并围设形成第一贯流风轮20的送风口。可以理解,第一导流板31与第二导流板32分别相当于第一贯流风轮20的蜗壳和蜗舌,能够将所述出风风道的风引入所述送风风道,并从所述送风口送出。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贯流风轮20的外周还设置有出风格栅33,出风格栅33位于第一导流板31与第二导流板32之间,第一导流板31、出风格栅33和第二导流板32依次连接。可以理解,出风格栅33封盖于所述送风口处,能够起到一定的导风作用,还能够防止较大的异物进入而影响第一贯流风轮20的运行。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贯流风轮20的外周还设置有风轮防护网34,第一贯流风轮20位于风轮防护网34与出风格栅33之间,第一导流板31、出风格栅33、第二导流板32和风轮防护网34依次连接。可以理解,第一导流板31、出风格栅33、第二导流板32和风轮防护网34共同形成围合第一贯流风轮20的外壳,当第一驱动组件50驱动第一导流板31旋转时,相当于驱动整个外壳进行旋转。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贯流风轮20的外壳的直径小于所述弧形部与蜗舌围设成的类半圆空间的直径,如此,能够使得该外壳在所述类半圆空间内自由无障碍转动,同时还能够加强左右扫风的可视化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包括两个驱动件,两个驱动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导流板31的两端,两个驱动件均与第一导流板31连接。可以理解,采用两个驱动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导流板31的两端,以共同驱动第一导流板31旋转,有利于保持第一导流板31旋转的稳定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一导流板31的其中一端设置驱动件。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51、齿轮52和环形齿条53,第一电机51的电机轴与齿轮52连接,齿轮52与环形齿条53啮合,环形齿条53与第一导流板31固定连接。具体的,驱动件还包括上盖54和下盖55,上盖54和下盖55相互盖合形成安装腔,环形齿条53和齿轮5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第一电机51则安装于上盖54,第一电机51的电机轴穿过上盖54与齿轮52连接。可以理解,第一电机51通过驱动齿轮52转动,来带动环形齿条5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导流板31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60,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设置于第一贯流风轮20的一端。第二驱动组件60包括电机盖61和第二电机62,电机盖61与第一导流板31固定连接,第二电机62安装于电机盖61内,电机盖61用以固定电机。第二电机62的电机轴与第一贯流风轮20连接,第二电机62用以驱动第一贯流风轮20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出风风道;
第一贯流风轮,设于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上;
第一导流板,设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侧;
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板,以驱动所述第一导流板围绕所述第一贯流风轮旋转,以调节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出风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且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与所述出风口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与所述风机组件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外侧并向所述出风口延伸,所述蜗舌设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侧并向所述出风口延伸,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围设形成所述出风风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具有位于所述蜗舌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之间的第一位置及关闭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导流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周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流板连接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围设形成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送风风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周还设置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出风格栅和所述第二导流板依次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外周还设置有风轮防护网,所述第一贯流风轮位于所述风轮防护网与所述出风格栅之间,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出风格栅、所述第二导流板和所述风轮防护网依次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件,两个所述驱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端,两个所述驱动件均与所述第一导流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齿轮和环形齿条,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所述环形齿条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盖和第二电机,所述电机盖与所述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盖内,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贯流风轮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二贯流风轮,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贯流风轮的进风侧。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01921526966.3U 2019-09-11 2019-09-11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601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6966.3U CN210601949U (zh) 2019-09-11 2019-09-11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6966.3U CN210601949U (zh) 2019-09-11 2019-09-11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1949U true CN210601949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6966.3U Active CN210601949U (zh) 2019-09-11 2019-09-11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19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9526A (zh) * 2021-09-17 2021-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出风口结构、出风方法以及出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9526A (zh) * 2021-09-17 2021-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出风口结构、出风方法以及出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54685B1 (en) Ventilating device and outdoor unit having the same
CN107238131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106247521A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74669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895482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5546647B (zh) 轴流柜机
CN108917004A (zh) 空调器
CN21060194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763295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484156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0194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09882932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0191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650500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8671180U (zh) 空调器
CN21060192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0192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290291U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无风感空调器
CN10837510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60192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51411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34565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0191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511465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68919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