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0900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70900U CN215170900U CN202120539124.2U CN202120539124U CN215170900U CN 215170900 U CN215170900 U CN 215170900U CN 202120539124 U CN202120539124 U CN 202120539124U CN 215170900 U CN215170900 U CN 2151709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motor
- hub
- damping
- gr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风扇包括:格栅;电机,收容于所述格栅内;及减振件,减振件由柔性材质制成并连接在格栅和电机之间。电机设置在格栅的内部,巧妙地利用了格栅的内部的空间,相较于将电机设置在格栅的外部的风扇,本申请中的风扇能够实现风扇的轻薄化,能够明显减少风扇占用的空间,且方便收纳。另外,减振件能够吸收一部分电机的运行产生的振动,从而能够实现减振的作用,有利于保护风扇,也有利于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风扇的电机通常不设置格栅的内部,而是设置在格栅外部,具体体现为位于风扇头部的后端,使得风扇的后端具有大块的凸出位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风扇通常较为笨重,占用较大的空间,收纳不方便。
另外,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风扇产生振动,因此有必要在设置电机的位置附近设置减振结构以实现减振。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
格栅;
电机,收容于所述格栅内;及
减振件,所述减振件由柔性材质制成并连接在所述格栅和所述电机之间。
在本方案中,电机设置在格栅的内部,巧妙地利用了格栅的内部的空间,相较于将电机设置在格栅的外部的风扇,本申请中的风扇能够实现风扇的轻薄化,能够明显减少风扇占用的空间。另外,减振件能够吸收一部分电机的运行产生的振动,从而能够实现减振的作用,有利于保护风扇,也有利于降低噪音。
优选地,所述格栅设有与所述减振件对应的第一限位槽。
在本方案中,第一限位槽能够容置减振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对减振件进行限位,相较于采用其他连接结构对减振件进行限位或实现减振件与格栅的连接,设置第一限位槽能够减少在格栅内占用的空间,也有利于实现风扇的轻薄化。
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收容于所述格栅内,且所述支架的一端具有安装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格栅的底部;
其中,所述电机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内设有与所述减振件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
在本方案中,支架既能够容纳电机,还能够对风扇起到加强作用。另外,第二限位槽能够容置减振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对减振件进行限位,相较于采用其他连接结构对减振件进行限位或实现减振件与支架的连接,设置第二限位槽能够减少在格栅内占用的空间,也有利于实现风扇的轻薄化。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将所述安装部分隔为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的分隔板,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侧。
在本方案中,分隔板朝向第一安装侧的一侧便于与电机连接,分隔板朝向第二安装侧的一侧便于与减振件连接,进而有利于保证减振效果。
优选地,所述减振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减振部和设置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减振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减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减振部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在本方案中,减振件包括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减振部,减振件能够实现在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减振,减振覆盖范围更广,减振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第二减振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形减振单元。
在本方案中,相较于整体的柱形凸起,设置多个环形减振单元,减振件的重量较轻;相较于整体的柱形凸起,设置多个环形减振单元,柔性也更好,缓冲和减振效果更好。另外,相邻的环形减振单元之间形成有凹陷部,便于实现与安装部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振部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减振部与多个所述环形减振单元同心设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便于加工减振件,也便于实现减振件与格栅和安装部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格栅内的叶轮,所述叶轮设有收容所述电机的另一端的轮毂。
优选地,所述轮毂包括收容所述电机的另一端的第一轮毂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轮毂外围的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与第二轮毂之间设有加强肋。
在本方案中,轮毂包括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相较于仅有一个轮毂的叶轮,该叶轮的强度更高,有利于增加风扇的整体强度。
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与所述格栅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杆。
在本方案中,支撑杆与格栅可拆卸连接,便于风扇的运输和收纳。另外,当格栅或支撑杆损坏时,也便于维修和更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该风扇中,电机设置在格栅的内部,巧妙地利用了格栅的内部的空间,相较于将电机设置在格栅的外部的风扇,本申请中的风扇能够实现风扇的轻薄化,能够明显减少风扇占用的空间,且方便收纳。另外,减振件能够吸收一部分电机的运行产生的振动,从而能够实现减振的作用,有利于保护风扇,也有利于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电机、支架和后格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支架和后格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后格栅与减振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减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电机、支架、叶轮和后格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中支架和减振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格栅
101凸出部
102第二连接孔
103前格栅
104后格栅
105凹槽
106走线槽
107第一限位槽
20支架
201安装部
2011第二限位槽
2012分隔板
202加强部
2021端部连接板
2022顶部连接板
2023侧面连接板
2024容置槽
2025第一连接孔
2026侧面安装槽
2027底部安装槽
2028支撑板
2029凸肋
203支撑筋
30电机
40减振件
401第一减振部
402第二减振部
403环形减振单元
50叶轮
501第一轮毂
502第二轮毂
503加强肋
6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风扇,如图1-12所示,风扇包括格栅10、电机30和减振件40。其中,电机30收容于格栅10内。减振件40由柔性材质制成并连接在格栅10和电机30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30设置在格栅10的内部,巧妙地利用了格栅10的内部的空间,相较于将电机30设置在格栅10的外部的风扇,本申请中的风扇能够实现风扇的轻薄化,能够明显减少风扇占用的空间。另外,减振件40能够吸收一部分电机30的运行产生的振动,从而能够实现减振的作用,有利于保护风扇,也有利于降低噪音。
其中,减振件40的材质可以为能够起到减振作用的任意柔性材质制成,如硅胶、橡胶等。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格栅10设有与减振件40对应的第一限位槽107。
其中,第一限位槽107能够收容减振件4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对减振件40进行限位,相较于采用其他连接结构对减振件40进行限位或实现减振件40与格栅10的连接,设置第一限位槽107能够减少在格栅10内占用的空间,也有利于实现风扇的轻薄化。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图5-6和图10-12所示,风扇还包括支架20,支架20收容于格栅10内,且支架20的一端具有安装部201,支架20的另一端抵接于格栅10的底部。其中,电机30的一端收容于安装部201内,安装部201内设有与减振件40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2011。
其中,支架20既能够容纳电机30,还能够对风扇起到加强作用。另外,第二限位槽2011能够收容减振件40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对减振件40进行限位,相较于采用其他连接结构对减振件40进行限位或实现减振件40与支架20的连接,设置第二限位槽2011能够减少在格栅10内占用的空间,也有利于实现风扇的轻薄化。
至少参照图5-6予以理解,安装部201具有用于将安装部201分隔为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的分隔板2012,电机30设于第一安装侧,第二限位槽2011设于第二安装侧。
其中,分隔板2012朝向第一安装侧的一侧便于与电机30连接,分隔板2012朝向第二安装侧的一侧便于与减振件40连接,进而有利于保证减振效果。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减振件40包括设置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减振部401和设置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减振部402,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减振部401收容于第一限位槽107,第二减振部402收容于第二限位槽2011。
其中,减振件40包括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减振部,减振件40能够实现在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减振,减振覆盖范围更广,减振效果更好。
另外,如图8所示,第二减振部402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形减振单元403。
其中,相较于整体的柱形凸起,设置多个环形减振单元403,减振件40的重量较轻;相较于整体的柱形凸起,设置多个环形减振单元403,柔性也更好,缓冲和减振效果更好。另外,相邻的环形减振单元403之间形成有凹陷部,便于实现与安装部201的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减振部401为环形结构,且第一减振部401与多个环形减振单元403同心设置。其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便于加工减振件40,也便于实现减振件40与格栅10和安装部201的连接。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9-10所示,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格栅10内的叶轮50,叶轮50设有收容电机30的另一端的轮毂。
如图9所示,轮毂包括收容电机30的另一端的第一轮毂501及设置于第一轮毂501外围的第二轮毂502,第一轮毂501与第二轮毂502之间设有加强肋503。
其中,轮毂包括第一轮毂501和第二轮毂502,相较于仅有一个轮毂的叶轮50,该叶轮50的强度更高,有利于增加风扇的整体强度。
如图12所示,风扇还包括与格栅10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杆60。
其中,支撑杆60与格栅10可拆卸连接,便于风扇的运输和收纳。另外,当格栅10或支撑杆60损坏时,也便于维修和更换。
关于支架20,下面结合附图阐述下其他结构特点。
如图1-6、图11所示,支架20包括位于一端的上述安装部201和位于另一端的加强部202,其中,安装部201固定在格栅10上,加强部202抵接于格栅10的底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20的一端的安装部201连接在格栅10上,另一端的加强部202抵接到格栅10的底部,其中,支架20位于格栅10的内部,较好地利用了格栅10内的空间,有利于实现风扇的轻薄化,减少了风扇整体占用的空间。另外,支架20延伸的范围较广,有利于提高加强效果。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加强部202与格栅10的底部卡合连接。
其中,加强部202和格栅10的底部采用卡合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利用自身的结构特点便能实现,有利于简化风扇的整体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实现风扇的轻薄化。
至少参照图3-6、图11予以理解,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部202包括中间连接部和位于中间连接部两侧的端部连接部。端部连接部包括端部连接板2021、顶部连接板2022和侧面连接板2023,端部连接板2021、顶部连接板2022分别连接于侧面连接板2023的端部和顶部以围成一容置槽2024,格栅10的底部的内侧与容置槽2024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凸出部101,凸出部101与容置槽2024相卡合。
其中,格栅10通常较薄,在格栅10的底部设置凸出部101,便于制作,有利于提高风扇的组装效率。另外,凸出部101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格栅10的强度。另外,在加强部202中,利用各结构围成容置槽2024,而不用另外开设相应的槽,也便于制作,进而便于提高风扇的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凸出的部分(对应于上述凸出部101)设置在加强部202上,将凹陷的部分(对应于容置槽2024)设置在格栅10上。当然,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中实现格栅10和支架20的连接。
再次参照图3-6予以理解,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侧面连接板202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2025,凸出部101的侧壁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102,端部连接部通过若干第一连接孔2025和若干第二连接孔102螺纹连接于格栅10。
其中,支架20和格栅10通过卡合实现了初步的定位和连接,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第一连接孔2025和第二连接孔102进行螺纹连接,有利于可靠地进行加固。
如图3-6所示,凸出部10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槽105,顶部连接板2022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凸肋2029,凸肋2029收容于凹槽105内。
其中,凸肋2029与凹槽105的配合,便于较为快速且可靠地实现端部连接部凸出部101的卡合,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风扇的组装效率。另外,凸肋2029与凹槽105的配合,也有利于提高加强效果。
如图1-2、图5-6所示,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间连接部沿前后方向的第一侧具有侧面安装槽2026。中间连接部的第一侧的底部具有底部安装槽2027。中间连接部沿前后方向的第二侧的底部具有支撑板2028,支撑板2028的两端至少延伸至两端部连接部靠近中间连接部的一端。
在本方案中,侧面安装槽2026和/或底部安装槽2027便于实现中间连接部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如下方俯仰杆总成中的五金支架20或包含五金支架20的风盘锁扣组件(图2中示出了风盘锁扣组件与中间连接部的连接)。侧面安装槽2026和/或底部安装槽2027位于格栅10的内部,没有占用格栅10的外部的空间,也有利于进一步减少风扇占用的空间。另外,支撑板2028便于实现中间连接部与格栅10的底部的贴合,便于增大中间连接部与格栅10的底部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实现加强部202也格栅10的连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强效果。
如图1-2所示,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格栅10内的电机30,且电机30收容于安装部201内。
其中,电机30收容于安装部201内,使得电机30设置在格栅10的内部,巧妙地利用了格栅10的内部的空间,相较于将电机30设置在格栅10的外部的风扇,本申请中的风扇能够实现风扇的轻薄化,能够明显减少风扇占用的空间。另外,电机30收容在安装部201内,使得支架20不仅具有加强作用,还能够起到收纳的作用,有利于简化风扇的结构。
如图1-6所示,安装部201与加强部202之间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支撑筋203。
其中,支撑筋203起到连接的安装部201和加强部202的作用,能够扩大支架20的延伸范围,有利于增大加强作用的范围。另外,支撑筋203也起到支撑安装部201的作用。
至少参照图5-6予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筋203的数量为3个。支撑筋203连接于端部连接板2021。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设置需求,将支撑筋203设置为其他任意数量。
如图1-4所示,格栅10的内侧设有若干与支撑筋203对应的走线槽106纳电机30的电源线。
其中,走线槽106机30的电源线走线,能够合理收纳电源线,防止格栅10的内部结构混乱,防止电源线被格栅10内的其他结构损坏电源线。将走线槽设置在格栅10的内侧,也有利于提高格栅10内的空间利用率。另外,支撑筋203可用作遮挡电源线盖板,防止电源线暴露在外,有利于保护电源线。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格栅10包括相扣合的前格栅103和后格栅104。在上述各可选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图中所示意出的格栅10均为后格栅104。但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也可以将支架20及对应的电机30连接到前格栅10上。
如前,如图1所示,格栅10包括前格栅103以及与前格栅103相扣合的后格栅104,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支架20与后格栅104一体成型。
其中,支架20与后格栅10一体成型,省去了支架20与后格栅104之间的连接结构,既便于快速成型,也有利于简化风扇的结构,并且也有利于提高风扇的可靠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
格栅;
电机,收容于所述格栅内;及
减振件,所述减振件由柔性材质制成并连接在所述格栅和所述电机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设有与所述减振件对应的第一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收容于所述格栅内,且所述支架的一端具有安装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格栅的底部;
其中,所述电机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内设有与所述减振件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将所述安装部分隔为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的分隔板,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所述第二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减振部和设置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减振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减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减振部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形减振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部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减振部与多个所述环形减振单元同心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格栅内的叶轮,所述叶轮设有收容所述电机的另一端的轮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收容所述电机的另一端的第一轮毂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轮毂外围的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与第二轮毂之间设有加强肋。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与所述格栅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9124.2U CN215170900U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风扇 |
PCT/CN2022/077882 WO2022193928A1 (zh) | 2021-03-15 | 2022-02-25 | 一种风扇、底座、落地扇和电风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9124.2U CN215170900U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风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70900U true CN215170900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415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39124.2U Active CN215170900U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风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709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93928A1 (zh) * | 2021-03-15 | 2022-09-22 |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风扇、底座、落地扇和电风扇 |
-
2021
- 2021-03-15 CN CN202120539124.2U patent/CN2151709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93928A1 (zh) * | 2021-03-15 | 2022-09-22 |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风扇、底座、落地扇和电风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63878B2 (en) | Vehicle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 |
CN215170900U (zh) | 风扇 | |
CN215170897U (zh) | 风扇 | |
CN107492606B (zh) | 电池包箱体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1195826U (zh) |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 |
CN111688862A (zh) | 电动摩托车 | |
CN215171039U (zh) | 一种叶轮及风扇 | |
CN115042861A (zh) | 一种底盘结构及车辆 | |
CN211295922U (zh) | 一种避震式防尘配电柜 | |
CN112855585A (zh) | 风扇 | |
CN221573099U (zh) | 一种便于固定线缆的服务器机箱 | |
CN214689937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维修的电动三轮车 | |
CN216231644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汽车悬置支架结构 | |
CN218788689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后盖固定支架 | |
CN217347475U (zh) | 发动机支架及作业机械 | |
CN218347523U (zh) | 一种电动压缩机固定装置及电动压缩机总成 | |
CN214928934U (zh) | 一种用于氢系统整车安装的减震结构 | |
CN216249389U (zh) | 一种基于信息化的医院后勤服务设备 | |
CN211119823U (zh) | 冷风扇的水泵收纳装置和冷风扇 | |
CN219801173U (zh) | 便携式电池 | |
CN217956026U (zh) | 电池安装架及车辆 | |
CN217074015U (zh) | 一种车用电瓶框及商用电动车 | |
CN218731485U (zh) | 动力电池的下箱体、动力电池以及车辆 | |
CN117325647A (zh) | 后背式冷却系统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9976785U (zh) | 汽车真空泵固定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