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95826U -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5826U
CN211195826U CN201922344380.1U CN201922344380U CN211195826U CN 211195826 U CN211195826 U CN 211195826U CN 201922344380 U CN201922344380 U CN 201922344380U CN 211195826 U CN211195826 U CN 211195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orage battery
battery frame
batter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43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振斌
徐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Lixi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Lix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Lixi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Lix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43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5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5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5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属于汽车电池安装领域。针对现有重型卡车电池续航能力和散热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它包括若干层放置电瓶的电瓶框架,底层的电瓶框架通过支座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支座包括设置在底层电瓶框架下方的两根支撑座,支撑座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车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L”形,连接板的竖直边与支撑座端面固定,上层的电瓶框架上方设置有放置散热件框架,提供水源或动力源的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散热件框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电瓶框架设置提高了可容纳电瓶的数量进而提高续航能力,电瓶框架上方设置散热件框架放置水冷件对整个结构进行散热,避免温度过高带来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池安装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背景技术
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汽车电池是汽车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因现在汽车越来越多自动化的设备因此对电瓶的续航能力要求较高;一般电池通过电池框架固定在汽车上,但是现有电池框架有的可容纳电池数量较少,汽车的续航能力较差;或者是电池框架内可容纳多个电池提高汽车的续航能力,但是多个电池之间容易相互影响,且随着电池数量增多,电池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温度较高,使得整体的电池框架温度较高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20479658.6,公开日为2013年12月18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型卡车的电瓶箱。该种用于中型卡车的电瓶箱,包括箱体、固定拉杆、蓄电池固定压板和与箱体配合的箱盖;箱体包括底板,在底板相对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有侧板,侧板上设有镂空结构和支架安装孔,在侧板上连接有加强结构;两侧板之间连接有拉板,拉板上设有调节孔;固定拉杆的一端为钩形头,该钩形头与调节孔相配合,固定拉杆的另一端具有螺纹;蓄电池固定压板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固定拉杆具有螺纹的一端相配合。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该电瓶箱的整体散热能力较好,但是整体续航能力有限。
又如中国申请号CN201821709087.X,公开日为2019年6月21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型牵引车动力电池支架。包括呈框架型的上侧动力电池支架、左侧动力电池支架和右侧动力电池支架。本实用新型所述重型牵引车动力电池支架,为满足续航里程的需求,重卡车型需求足够多的动力电池以保证足够的电量,本实用新型将所有电池箱分为三部分,呈品字形分布在车架两侧及车架上部的空间,尽可能的将电池箱的载荷进行分散。本实用新型总共可安装16个电池箱,基本上满足了绝大多数客户的电量需求。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有效提高续航能力,但是电池过多在工作过程中易发热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重型卡车而言电池续航能力和散热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电瓶框架设置提高了可容纳电瓶的数量进而提高续航能力,且在电瓶框架上方设置有散热件框架放置水冷件对整个结构起到散热作用,避免温度过高带来安全隐患。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包括若干层放置电瓶的电瓶框架,底层的电瓶框架通过支座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支座包括设置在底层电瓶框架下方的两根支撑座,支撑座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车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L”形,连接板的竖直边与支撑座端面固定,上层的电瓶框架上方设置有放置水冷件或风冷件的散热件框架,提供水源或动力源的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散热件框架上。连接稳固,在提高整个框架总成续航能力的同时保证框架总成内散热效果较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更进一步的,电瓶框架和散热件框架均由横梁和纵梁架组成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设置有将矩形框分为若干个矩形空腔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纵梁平行设置。增加整个框架总成可容纳的电瓶数量,提高续航能力。
更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矩形框的四个转角处之间均通过支架进行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与取出。
更进一步的,矩形框四个转角处均设置有包角。加强转角处的强度。
更进一步的,电瓶框架中的加强杆上设置有固定电瓶的安装孔和固定电瓶线束的固定孔。进一步对电瓶进行固定且固定孔对电瓶的线束起到统一管理。
更进一步的,底层电瓶框架两端的矩形空腔上均设置有封板。避免车辆行驶时扬起的灰尘或砂石进入到框架总成内部影响电瓶使用。
更进一步的,底层电瓶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支架,所述充电支架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方便充电。
更进一步的,电瓶框架和散热件框架均包覆有蒙皮,蒙皮通过紧固件与电瓶框架和散热件框架连接。避免框架发生损坏。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电瓶框架和散热件框架均设置在外壳内。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干扰。
更进一步的,外壳上设置有散热孔。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层电瓶框架,加大了可盛放电瓶的数量进而使得该电瓶框架总成具有较高的续航能力,能够支撑重型卡车的自动化设备长时间工作;在散热件框架设置在电瓶框架上方对整体结构起到散热作用,因多个电瓶组同时放置工作释放热量较高,散热件框架内放置的水冷件对整体结构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避免整体温度过高;且散热件框架上设置有固定提供水源的装置的固定架,随时进行水资源的补给,操作简便;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瓶框架和散热件框架均由横梁和纵梁组成矩形框,矩形框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较高,且矩形框内设置有将矩形框分为若干个矩形空腔的加强杆,进一步增加了可容纳电瓶的数量以及水冷件的数量,在提高整个结构续航能力的同时保证整个结构不会有较高的温度进而影响电瓶的使用;
(3)本实用新型两两电瓶框架之间以及电瓶框架与散热件框架之间均通过支架进行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使得每个电瓶框架内的电瓶安装互不影响,电瓶与水冷件或风冷机之间互不影响,提高安装的方便性;另一方面方便单个电瓶框架损坏或散热件框架损坏时的维修与更换;且在连接处设置有包角,加强整体连接的稳固性能;
(4)本实用新型在电瓶框架中的加强杆上设置有固定电瓶的安装孔,进一步加强电瓶在矩形空腔内的稳固性能,且电瓶的安装与拆卸都较为方便;还设置有固定线束的固定孔,对电瓶延伸出来的线束进行统一管理,避免线束彼此之间杂乱无章的排放影响线束的使用与美观;
(5)本实用新型在底层电瓶框架两端的矩形空腔上设置有封板,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道路表面具有灰尘或砂石,这些干扰物容易进入到整个电瓶框架总成中,在底层电瓶框架内设置封板,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干扰物进入到电瓶框架总成中对电瓶造成损坏,有效保护电瓶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在底层电瓶框架一侧设置有充电支架,充电支架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当需对电瓶进行充电时,采用充电桩对其进行充电,充电桩通过该充电接口与电瓶连接,操作简便;且在电瓶框架与散热件框架上均设置有蒙皮,对框架起到保护作用,且通过紧固螺栓或紧固螺钉将蒙皮与框架进行连接,便于蒙皮的安装及蒙皮损坏时的更换;
(7)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外壳,将电瓶框架与散热件框架均设置在外壳内,对整个框架总成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避免电瓶框架与散热件框架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损坏,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且外壳上设置有散热孔,一方面减轻外壳的负重,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整个框架总成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固定架;2、横梁;3、支架;4、加强筋;5、包角;6、支座;7、散热件框架;8、电瓶框架;9、充电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包括若干层放置电瓶的电瓶框架8,底层的电瓶框架8通过支座6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支座6包括设置在底层电瓶框架8下方的两根支撑座,支撑座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车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L”形,连接板的竖直边与支撑座端面固定;具体的,所述两根支撑座设置在底层电瓶框架8下方的中心位置,底层电瓶框架8通过两根支撑座与车架大梁连接,设置在中心位置使得支撑座能够稳固的支撑底层的电瓶框架8,且支撑座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车架大梁连接的连接板,使得支撑座端面不与车架大梁接触,通过连接板连接避免支撑座端部承受较大载荷容易损坏;且连接板呈“L”形,“L”形中的竖直边与支撑座端面固定,减轻连接板整体负重进而减轻对支撑座端面的负荷,且使得连接板与车架大梁和支撑座端面的固定较为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端面设置有三个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端面两侧和端面,提高整体的稳固性能。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瓶框架8为三层,三层电瓶框架8从上到下依次排布,增加了可容纳电瓶的数量,继而提高整体的续航能力,能够满足重型卡车的续航里程要求;并且上层的电瓶框架8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水冷件或风冷件的散热件框架7,提供水源或动力源的装置通过固定架1固定在散热件框架7上,所述水冷件为水冷机,提供水源的装置为水箱;当电瓶数量较多时,车辆行驶过程中多个电瓶同时工作发生的热量较大,整个电瓶框架总成内温度较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水冷机的设置则有效对整个框架总成内温度进行降温,提高框架总成内的散热能力,避免其内部温度过高引起安全隐患;且散热件框架7上设置有固定架1,固定架1对水箱进行固定,水箱给水冷机提供水源,使得水冷机工作时间较长,进而整个框架总成内部散热性能维持时间长,使用寿命提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部的电瓶框架8下方设置支座6与车架进行固定,改变了以往将电瓶框架总成侧面连接在车架上,使得电瓶框架8与车架连接更为稳固,不易发生脱落;通过若干层的电瓶框架8增加可容纳电瓶的数量进而提高整个续航能力,能够满足重型卡车续航里程要求;并且在上层电瓶框架8上方设置散热件框架7放置散热件对其进行散热,避免了电瓶工作时温度较高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生产成本较低。
实施例2
基本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冷件为风机,提供动力源的装置为电机,电机通过固定架1固定在散热件框架7上;风机结构简单,散热效果较好;具体的,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均由横梁2和纵梁组成矩形框,在本实施例中定义横梁2为矩形框的长,纵梁为矩形框的宽,矩形框结构稳定性与强度较高;所述矩形框内设置有将矩形框分为若干个矩形空腔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纵梁平行设置,矩形空腔按照电瓶尺寸和风机尺寸进行划分,加强杆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可容纳电瓶的数量和进行散热的风机数量,在提高整个结构续航能力的同时保证整个结构不会有较高的温度进而影响电瓶的使用;另一方面加固了矩形框的稳固性能,并且将矩形框内的电瓶或风机进行隔离,避免多个电瓶或风机之间发生相互干扰,提高电瓶或风机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矩形框的四个转角处之间均通过支架3进行可拆卸连接,具体的,两个电瓶框架8之间的纵梁两端通过支架3连接,支架3垂直纵梁,即在矩形框的四个转角处设置有安装孔,支架3上也设置有安装孔,紧固螺栓穿过转角安装孔和支架3上的安装孔将支架3与矩形框进行固定,散热件框架7与电瓶框架8之间的连接同两个电瓶框架8之间的连接,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可拆卸连接一方面使得每个电瓶框架8内的电瓶安装互不影响,电瓶与用于散热的水冷件或风冷件之间安装互不影响,提高安装的方便性;另一方面方便单个电瓶框架8损坏或散热件框架7损坏时的维修与更换;更进一步的,矩形框四个转角处均设置有包角5,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固性。更具体的,电瓶框架8中的加强杆上设置有固定电瓶的安装孔和固定电瓶线束的固定孔,进一步加强电瓶在矩形空腔内的稳固性能,且电瓶的安装与拆卸都较为方便;还设置有固定线束的固定孔,对电瓶延伸出来的线束进行统一管理,避免线束彼此之间杂乱无章的排放影响线束的使用与美观。
实施例3
基本同实施例2,优选的,底层电瓶框架8两端的矩形空腔上均设置有封板,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道路表面具有灰尘或砂石,这些干扰物容易进入到整个电瓶框架总成中,在底层电瓶框架8内设置封板,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干扰物进入到电瓶框架8总成中对电瓶造成损坏,有效保护电瓶的使用寿命;且底层电瓶框架8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支架9,所述充电支架9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当需对电瓶进行充电时,采用充电桩对其进行充电,充电桩通过该充电接口与电瓶连接,操作简便;且电瓶框架8中的两个横梁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4,进一步加固电瓶框架8的稳固性能;更进一步的,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均包覆有蒙皮,蒙皮通过紧固件与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连接,蒙皮对框架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避免其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发生损坏;且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或紧固螺钉,蒙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框架表面方便蒙皮的安装以及蒙皮发生损坏时的更换。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均设置在外壳内,具体的,所述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组成一个大的框架,该框架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均设置有挡板,六个面的挡板组成了外壳,对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撞击或其它烦扰发生损坏;优选的,外壳上设置有散热孔,一方面减轻外壳的负重,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整个框架总成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包括若干层放置电瓶的电瓶框架(8),底层的电瓶框架(8)通过支座(6)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支座(6)包括设置在底层电瓶框架(8)下方的两根支撑座,支撑座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车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L”形,连接板的竖直边与支撑座端面固定,其特征在于:上层的电瓶框架(8)上方设置有放置水冷件或风冷件的散热件框架(7),提供水源或动力源的装置通过固定架(1)固定在散热件框架(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均由横梁(2)和纵梁组成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设置有将矩形框分为若干个矩形空腔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纵梁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矩形框的四个转角处之间均通过支架(3)进行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矩形框四个转角处均设置有包角(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电瓶框架(8)中的加强杆上设置有固定电瓶的安装孔和固定电瓶线束的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底层电瓶框架(8)两端的矩形空腔上均设置有封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底层电瓶框架(8)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支架(9),所述充电支架(9)上设置有充电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均包覆有蒙皮,蒙皮通过紧固件与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电瓶框架(8)和散热件框架(7)均设置在外壳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外壳上设置有散热孔。
CN201922344380.1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Active CN211195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4380.1U CN21119582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4380.1U CN21119582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5826U true CN211195826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8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4380.1U Active CN21119582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58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0470B3 (de) 2022-08-12 2023-12-21 Daimler Truck AG Träger zum Lager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an einem Rahmen eines Nutzfahrzeugs
CN117416430A (zh) * 2023-12-19 2024-01-19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侧置电池换电牵引车的集成式后背框架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0470B3 (de) 2022-08-12 2023-12-21 Daimler Truck AG Träger zum Lager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an einem Rahmen eines Nutzfahrzeugs
WO2024033085A1 (de) 2022-08-12 2024-02-15 Daimler Truck AG Träger zum lager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an einem rahmen eines nutzfahrzeugs
CN117416430A (zh) * 2023-12-19 2024-01-19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侧置电池换电牵引车的集成式后背框架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95826U (zh) 一种车用电瓶框架总成
WO2023098720A1 (zh) 快换电池包及包含其的电动汽车
CN219096473U (zh) 换电车辆
CN108206314A (zh) 车辆高压电池装置
WO2023051100A1 (zh) 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CN116118458A (zh) 换电车辆
CN213583881U (zh) 叉车用氢燃料电池装置及具有其的叉车
CN105172890A (zh)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及其底盘结构
KR101893241B1 (ko) 배터리 장착부를 구비한 하이브리드 트랙터
JP2002205556A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固定構造
CN210734291U (zh) 一种用于电动客车的车架
CN109950440A (zh) 轨道车辆蓄电池柜
CN20848933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风扇固定结构
CN211731566U (zh) 电动车底盘及车辆
CN213682282U (zh) 电动装载机
CN210535722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组件及其电池模组固定结构
CN213278269U (zh) 电池包的电池支架、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1182283U (zh) 一种汽车用稳定性好的电瓶架
CN210554145U (zh) 车架和车辆
CN215771361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池箱
CN220787982U (zh) 一种可快速换电池包的电动新能源堆高机
CN215989066U (zh) 一种后背式动力电池非金属外罩和动力电池支架
CN218877401U (zh) 车辆前舱及车辆
CN212676922U (zh) 一种船用充放电板
CN218301321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