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8458A - 换电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电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8458A
CN116118458A CN202211305961.4A CN202211305961A CN116118458A CN 116118458 A CN116118458 A CN 116118458A CN 202211305961 A CN202211305961 A CN 202211305961A CN 116118458 A CN116118458 A CN 116118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attery
battery pack
locking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59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于新瑞
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118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8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55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the energy storages
    • B60K2001/0472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the energy storages from be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36Vehicles designed to transport cargo, e.g. tru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电车辆,所述换电车辆包括:车身本体;快换支架,所述快换支架连接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车梁上,所述快换支架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形成多个电池包容纳区,每个所述电池包容纳区内设有锁止机构;多个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具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锁止机构通过螺栓锁止方式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电池包分别通过所述锁止件以螺栓锁止方式独立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电池包容纳区,多个所述电池包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通过多个电池包容纳区分别安装多个电池包,实现多个电池包通过快换支架固定在换电车辆的车身本体上,各电池包均以螺栓锁止方式独立锁止于换电车辆的车体底部,拆装互不影响,拆装灵活性更高。

Description

换电车辆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22年07月15日的中国专利申请2022108370942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电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安装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安装和可换式安装,其中固定式安装的电池包一般固定在汽车上;而可换式安转的电池包一般采用活动安装的方式,电池包可以随时取下,以进行更换或充电,在更换或充电完毕后,再安装到车体上。
现有的电池包重量较大,在安装和更换时,对换电设备有较高的要求,换电过程中,电池包容易发生晃动,可靠性差,而且不便于运输;另外,电池包与换电车辆的锁止结构比较单一,拆装难度高,导致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换电车辆。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换电车辆,所述换电车辆包括:
车身本体;
快换支架,所述快换支架连接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车梁上,所述快换支架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形成多个电池包容纳区,每个所述电池包容纳区内设有锁止机构;
多个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具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锁止机构通过螺栓锁止方式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电池包分别通过所述锁止件以螺栓锁止方式独立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电池包容纳区,多个所述电池包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多个电池包容纳区分别安装多个电池包,实现多个电池包通过快换支架固定在换电车辆的车身本体上,第一方面,对电池包进行分箱设计,方便更换电池包,更换电池包时省力;第二方面,电池包分箱放置后,可以根据换电车辆所需的用电量,匹配安装不同数量的电池包,兼容性强;第三方面,电池包分箱设置,相比于运输整块电池包,无需采用大型运输设备以运输分箱后的电池包,降低设备材料成本,另外,通过在每个电池包容纳区设置锁止机构,便于各电池包通过锁止件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电池包容纳区内,从而各电池包之间的独立安装以满足分箱需求;各电池包均以螺栓锁止方式独立锁止于换电车辆的车体底部,拆装互不影响,拆装灵活性更高。
较佳地,所述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包括所述锁止件和所述锁止机构;所述锁止件包括螺栓,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螺母;或者所述锁止件包括螺母,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之间可拆卸连接以实现将电池包独立锁止于快换支架上。
在本方案中,通过螺栓和螺母之间的配合实现电池包和换电车辆之间的螺栓锁止,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形式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电池包快速锁止于换电车辆上,同时螺栓和螺母方便加工,造价较低。
较佳地,所述螺栓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上,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快换支架上;或者,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上,所述螺栓设置于所述快换支架上。
较佳地,所述螺栓或者所述螺母设于所述电池包的中间位置,且所述螺栓或者所述螺母贯穿于所述电池包。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有利于保证电池包与快换支架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螺栓或者所述螺母浮动连接于所述电池包上。
在本方案中,浮动连接能够减少换电车辆在受到转向扭曲或是颠簸时的扭矩或是震动传递至电池包,进而使得电池包受扭矩或是震动的影响减小。
较佳地,所述螺栓或者所述螺母浮动连接于所述快换支架上。
在本方案中,浮动连接能够减少换电车辆在受到转向扭曲或是颠簸时的扭矩或是震动传递至快换支架,进而使得快换支架受扭矩或是震动的影响减小。
较佳地,所述锁止件或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固定基座,所述螺母浮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基座。
在本方案中,螺母通过固定基座实现与锁止机构的其他部件连接,进一步减少换电车辆在受到转向扭曲或是颠簸时的扭矩或是震动传递至快换支架或大梁,进而使得快换支架或大梁受扭矩或是震动的影响减小。较佳地,所述螺栓包括螺纹部和连接部,所述螺纹部设有螺纹并用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在本方案中,螺栓通过螺纹部与螺母螺纹连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较佳地,所述锁止机构或所述锁止件还包括锁壳,所述螺栓设于所述锁壳内,并可相对所述锁壳沿竖直方向升降或旋转。
在本方案中,锁壳能够对螺栓起到保护作用,保证螺栓和螺母的锁止效果。
较佳地,所述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还包括防转止退结构,所述防转止退结构连接于所述螺栓和/或所述螺母以阻止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之间相对旋转运动。
在本方案中,防转止退结构避免了螺栓与螺母配合时产生相对旋转,进而保证了电池包与快换支架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防转止退结构包括第一防转件和第二防转件;
所述第一防转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防转件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防转件连接于所述电池包或所述换电车辆;
所述第二防转件套设于所述螺栓的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防转件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二防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防转件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防转件的内周壁卡接;
当所述第二防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防转件沿所述螺栓的轴向方向脱离所述第一防转件。
在本方案中,第一防转件起到连接和定位作用;通过外部驱动机构对第二防转件施加沿螺栓轴向方向的作用力,使第二防止件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防转件可以自由转动,并带动第二防转件内部套接的螺栓转动,将螺栓与螺母进行锁止或解锁,完成锁止或解锁操作后,再将第二防转件由第二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二防转件和第一防转件卡接,第二防转件的位置被固定,螺栓无法再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防转件的内周壁设有内凸缘和环向分布的内直齿,所述内凸缘位于所述内直齿远离所述螺母的一端,所述第二防转件的外周壁设有环向分布的外直齿;
当所述第二防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防转件和所述第一防转件通过所述内直齿和所述外直齿啮合,且所述第二防转件远离所述螺栓的一端面抵接于所述内凸缘。
在本方案中,内直齿和外直齿一方面能够实现第一防转件和第二防转件的啮合,另一方面方便第二防转件沿螺栓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有利于提高锁止效率;内凸缘的设置能够对第二防转件在第一防转件内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第二防转件从第一防转件远离螺母的一端滑脱。
较佳地,所述锁止机构或所述锁止件还包括锁壳,所述螺栓设于所述锁壳内,并可相对所述锁壳沿竖直方向升降或旋转,所述防转止退结构还包括弹性件;
所述第一防转件、所述第二防转件和所述弹性件均设置于所述锁壳内;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锁壳和所述第二防转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防转件施加使所述第二防转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在本方案中,当第二防转件沿螺栓轴向向靠近螺母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受压且产生压缩位移,当通过第二防转件完成螺栓与螺母的锁止或解锁后,在弹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第二防转件复位至第一位置并与第一防转件实现卡接,进而不再转动,实现对螺栓的防转功能。
较佳地,所述防转止退结构通过棘轮棘爪、涨珠、卡合、啮合中的其中一种配合方式实现限制所述螺栓相对所述螺母转动的目的。
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配合方式实现限制螺栓和螺母之间的相对旋转。
较佳地,所述电池包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锁止件设于每个所述电池包的边缘区域内,以独立锁止或解锁于所述换电车辆的底部。
在本方案中,位于边缘区域的锁止件便于与锁止机构配合,使安装更方便,而且,该结构设置使电池包受力更均匀,使得载荷分布在电池包的边缘处,有效避免了电池包的变形。较佳地,所述锁止件还设置于每个所述电池包的中间区域。
在本方案中,中间区域的锁止件与锁止机构配合,避免载荷集中在边缘区域,进一步分散电池包的载荷,避免电池包变形。
较佳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锁止件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锁止件沿所述换电车辆的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设置;
和/或,位于中间区域的所述锁止件通过沿所述换电车辆的高度方向锁止于所述换电车辆的底部。
在本方案中,沿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时,换电车辆在长度方向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布置锁止件和锁止机构,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沿宽度方向分布设置时,电池包在安装或者拆卸时,便于换电小车调整位置使锁止件与锁止机构配合,降低安装难度;锁止件沿换电车辆地高度方向锁止时,充分利用换电车辆高度方向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较佳地,位于中间区域的所述锁止件贯穿设于所述电池包内。
在本方案中,增大锁止件与电池包之间受力区域,提高锁止件与电池包连接的强度,减少锁止件与电池包脱落的风险。
较佳地,多个所述锁止机构沿所述换电车辆的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边缘区域。
在本方案中,便于与锁止件进行配合实现锁止,充分利用换电车辆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较佳地,所述锁止机构还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中间区域。
在本方案中,锁止机构同时分布于电池包容纳区的边缘区域和中间区域,与电池包的锁止件相配合,使得载荷均匀分布在电池包的各处,有效避免了电池包的变形,大大提高电池包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较佳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锁止机构为多个时,该多个锁止机构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设置。
在本方案中,锁止机构空间布局合理,以便电池包进入电池包容纳区的过程中,实现锁止件和锁止机构的连接。
较佳地,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所述锁止机构分布于所述电池包容纳区至少一侧;
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所述电池包的侧壁设有与所述锁止机构配合的所述锁止件。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锁止机构位于电池包容纳区的至少一侧,相应地,锁止件位于电池包的侧壁,空间布局合理,以便电池包进入电池包容纳区的过程中,实现锁止件和锁止机构的连接。
较佳地,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和/或长度方向,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锁止机构,至少两个所述锁止机构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电池包与电池包容纳区之间设置多个锁止点,通过多个锁止机构将电池包固定在电池包容纳区内,以提高电池包锁止于快换支架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较佳地,沿所述电池包的高度方向,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中部;
或者,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中部以下区域;
或者,所述锁止件位于电池包的顶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位于电池包中部或中部以下区域的锁止件实现与锁止机构的连接,连接点位于电池包中部或中部以下区域,缩小电池包需要悬空设置的区域,锁止稳定性高。
较佳地,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车梁底部,或,所述电池包部分高于所述车梁的下表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设置于车梁底部,充分利用车梁下方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电池包部分高于车梁的下表面,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较佳地,部分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车梁两侧和/或部分所述电池包位于两个所述车梁之间。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车梁两侧安装有部分电池包,以提高车梁的平衡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换电车辆在其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两个车梁之间安装部分电池包,充分利用两个车梁之间的空间,空间布局合理。
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包括多个子支架,所述子支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所述第一横梁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纵梁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一纵梁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所述电池包容纳区,所述第一纵梁朝向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方面,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有利于提高子支架的强度。第二方面,利用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的空间,作为电池包容纳区,空间布局合理。第三方面,独立的子支架的损坏不影响其他子支架的使用,无需更换整个快换支架,节省成本,且零件的可替换性高;另外,分别加工出子支架,便于加工。第四方面,锁止机构设置在第一纵梁中靠近电池包容纳区的一侧,空间布局合理,以便电池包进入电池包容纳区的过程中,实现锁止件和锁止机构的连接。
较佳地,所述子支架不少于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子支架分别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车梁的外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支架之间形成所述电池包容纳区,两个所述子支架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纵梁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或者,所述子支架的数量不少于三个,部分所述子支架位于两个所述车梁之间,部分所述子支架至少部分位于对应的所述车梁的外侧。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相邻的两个子支架之间的空间作为电池包容纳区,空间布局合理,节省材料。两个子支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纵梁的外侧分别设有锁止机构,使得两个相邻的子支架之间所形成的电池包容纳区的两侧均设置有锁止机构,实现电池包锁止于电池包容纳区内的可行性,也使得电池包两侧均可实现与电池包容纳区连接,以提高平衡性;位于两个车梁之间的部分电池包安装于位于相应的子支架上,而无需考虑位于车梁外侧的子支架的安装位置,便于装配;另外,位于两个车梁之间的电池包与快换支架的连接点位于相应的子支架,而不与车梁外侧的子支架连接,减少车梁外侧的子支架因与车梁相对设置的电池包的受力而导致变形。
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包括安装梁,至少部分所述子支架通过所述安装梁连接于所述车梁。
在本方案中,通过安装梁实现子支架和车辆的连接,以避免换电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子支架从车梁上掉落,进而避免电池包损坏。
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分隔件将所述支架本体分隔开以形成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包容纳区,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分隔件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分隔件形成独立的电池包容纳区,并将锁止机构安装在分隔件上以实现与电池包的锁止,无需再预留出用于安装锁止机构的零部件安装空间,空间布局合理。
较佳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二横梁和安装梁,所述安装梁连接于所述车梁,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于所述安装梁两端,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横梁。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安装梁实现第二横梁与车梁之间的连接,第二横梁连接于安装梁的两端,加强第二横梁和安装梁之间的连接。另外,分隔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横梁,连接效果稳定,避免分隔件的脱离。
较佳地,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纵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二纵梁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较佳地,所述安装梁连接于所述车梁的顶部、侧部或底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充分利用车梁的顶部、侧部或底部的空间,实现安装梁的安装,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
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包括两组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分支架,所述分支架的至少一侧形成所述电池包容纳区,所述分支架包括多个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分段梁,所述分段梁连接于所述车梁,所述分段梁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较佳地,每个所述分段梁上设有连接于所述车梁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锁止机构错位设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每个分段梁上分别设置连接板,实现单个分段梁与车梁的连接,并且节省所需的连接板的材料。
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包括两个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连接于所述车梁,所述固定梁的至少一侧形成所述电池包容纳区,且所述固定梁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车端连接器和安装组件,每个所述电池包容纳区内分别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连接于所述快换支架,所述车端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在每个电池包容纳区内设置车端连接器,便于各电池包实现对换电车辆独立供电,从而满足分箱需求。通过在安装组件上为车端连接器预留出安装空间,可以避免占用其他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
较佳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杆件和安装块,所述安装杆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块的侧壁并安装在所述快换支架上,所述安装块用于安装所述车端连接器;
或者,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快换支架,所述车端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的安装块通过安装杆件固定在快换支架上,相比于通过增加安装块的长度,使得安装块的两端能够直接安装于快换支架,节省材料的使用。安装车端连接器的安装板直接连接于快换支架,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也便于零件的加工。
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用于与所述电池包的顶部的第一限位部相配合,以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定位;
和/或,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四周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电池包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为限位座,另一个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弹性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弹性片抵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一限位部实现电池包和快换支架之间的定位,以在电池包被安装至快换支架内时起到引导作用,以提到电池包进入电池包容纳区中的安装精度,提高电池包的安装效率。同时,在电池包被安装至快换支架之后,互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一限位部可以对电池包进行限位,减少或避免电池包的晃动;限位座为弹性片提供安装空间,弹性片用于防止电池包和快换支架之间刚性碰撞,实现弹性缓冲,通过弹性片与限位凸起配合,限制电池包在电池包容纳区内的位移,防止电池包损坏。
较佳地,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覆盖在所述电池包的顶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电池包的上方覆盖有保护板,减少灰尘、雨水等杂物进入电池包容纳区,以避免对电池包的性能造成影响。
较佳地,所述保护板朝向所述电池包顶部的一侧设有缓冲垫,和/或,所述保护板上朝向所述电池包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避让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防止电池包进入快换支架的过程中对电池包表面进行刮擦,起到保护电池包的作用,此外,车端连接器可安装于保护板上,在车端连接器的外周侧设置缓冲垫,避免换电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电池包与保护板产生磕碰,也减少电池包的晃动。在保护板中设置避让部,便于走线,也可以在避让部内安装车端连接器,空间布局合理,避免车端连接器和保护板之间发生接触干涉。
较佳地,所述换电车辆为电动卡车。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作为大型换电车辆的电动卡车,由于对电池包的容量需求较高,将电池包分箱设置后,方便更换电池包,更换电池包时省力。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换电车辆,通过多个电池包容纳区分别安装多个电池包,实现多个电池包通过快换支架固定在换电车辆的车身本体上,第一方面,对电池包进行分箱设计,方便更换电池包,更换电池包时省力;第二方面,电池包分箱放置后,可以根据换电车辆所需的用电量,匹配安装不同数量的电池包,兼容性强;第三方面,电池包分箱设置,相比于运输整块电池包,无需采用大型运输设备以运输分箱后的电池包,降低设备材料成本。另外,通过在每个电池包容纳区设置锁止机构,便于各电池包通过锁止件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电池包容纳区内,从而各电池包之间的独立安装以满足分箱需求;另外,通过在每个电池包容纳区设置锁止机构,便于各电池包通过锁止件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电池包容纳区内,从而各电池包之间的独立安装以满足分箱需求。各电池包均以螺栓锁止方式独立锁止于换电车辆的车体底部,拆装互不影响,拆装灵活性更高;各电池包均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换电车辆的车体底部,方便电池包的拆装,提高了电池包的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快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快换支架与电池包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快换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二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螺栓锁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防转止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快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快换支架与电池包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快换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快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快换支架与电池包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快换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快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快换支架与电池包的装配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快换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车身本体1、车梁11、快换支架2、电池包容纳区21、锁止机构211、螺母2111、子支架22、第一横梁221、第一纵梁222、安装梁23、第一安装板231、第二安装板232、避让口2321、加强筋233、支架本体24、第二横梁241、第二纵梁242、分隔件25、分支架26、分段梁261、连接板262、车端连接器27、安装组件28、安装杆件281、安装块282、第一限位机构3、第二导向面31、第二限位机构4、限位凸起41、电池包5、锁止件51、螺栓511、螺纹部5111、连接部5112、凸起5113、防转止退结构512、第一防转件5121、内直齿51211、内凸缘51212、第二防转件5122、外直齿51221、竖槽51222、弹性件5123、锁壳5124、端盖51241、开孔51242、延伸部513、第一限位部52、第二限位部53、限位座531、弹性片5311、导向斜面53111、电池端连接器54、电动车辆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6。电动车辆6包括车身本体1、快换支架2和多个电池包5,快换支架2连接于车身本体1的车梁11上,快换支架2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形成多个电池包容纳区21,每个电池包容纳区21内设有锁止机构211,电池包5具有锁止件51,锁止件51与锁止机构211通过螺栓锁止方式可拆卸连接,多个电池包5分别通过锁止件51以螺栓锁止方式独立连接于对应的电池包容纳区21,多个电池包5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通过多个电池包容纳区21分别安装多个电池包5,多个电池包5分别通过快换支架2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固定在电动车辆6的车身本体1上,实现电池包分箱设计。第一方面,采用多个独立的电池包5,相比传统设计中的一整个大的电池包,在电动车辆6需要同样的容量的情况下,各独立的电池包5相对体积和重量更小,方便安装,有利于电池包的标准化;第二方面,电池包分箱放置后,可以根据电动车辆6所需的用电量,匹配安装不同数量的电池包5,兼容性强;第三方面,电池包分箱设置,相比于运输整块电池包,各独立电池包5无需采用大型运输设备以运输分箱后的电池包,降低了对换电设备的要求。另外,多个电池包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布置,结构布置紧凑,能更好地利用车身车梁11之间和两侧的空间布置电池包,节省安装空间,也能更好地利用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锁止机构,有利于电池包5的承载稳定性,也为两侧同时换电提供了便捷性。
电池包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个电池包5的边缘区域内设置多个锁止件51,以独立锁止或解锁于换电车辆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电池包5的数量为三个。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锁止件51直接安装在电池包55的侧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锁止件51安装在电池包5的法兰边上,或者锁止件51通过转接支架安装在电池包5上。其中,转接支架可以是一个整体的支架,即电池包5上固定设置整体的转接支架,锁止件51安装在转接支架上,当然转接支架也可以分体设置的,即转接支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电池包5上,另一端凸出于电池包5供锁止件51安装。
优选地,锁止件51还设置于每个电池包5的中间区域,锁止件51分布于电池包5的边缘区域和中间区域,使得载荷均匀分布在电池包5的各处,有效避免了电池包5的变形,大大提高电池包5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中间区域的锁止件51为多个,多个锁止件51沿换电车辆的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锁止件51空间布局合理,以便电池包5进入电池包5容纳区21的过程中,实现锁止件51和锁止机构211的连接。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该多个锁止件51还可以沿换电车辆的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分布设置。
具体地,位于中间区域的锁止件51通过沿换电车辆的高度方向锁止于换电车辆的底部。将电池包5的安装空间设置于换电车辆的高度方向,充分利用换电车辆高度方向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
具体地,位于中间区域的锁止件51贯穿设于电池包5内。增大锁止件51与电池包5之间受力区域,提高锁止件51与电池包5连接的强度,减少锁止件51与电池包5脱落的风险。
具体地,多个锁止机构211沿换电车辆的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电池包5容纳区21的边缘区域。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多个锁止机构211还可以沿换电车辆的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于电池包容纳区21的边缘区域。
具体地,多个锁止机构211还设置于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中间区域,锁止机构211同时分布于电池包容纳区21的边缘区域和中间区域,与电池包5的锁止件51相配合,使得载荷均匀分布在电池包5的各处,有效避免了电池包5的变形,大大提高电池包5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本实施中,位于中间区域的锁止机构211为多个,该多个锁止机构211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设置。锁止机构211空间布局合理,以便电池包5进入电池包容纳区21的过程中,实现锁止件51和锁止机构211的连接。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该多个锁止机构211还可以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分布设置。
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锁止机构211分布于电池包容纳区21至少一侧,电池包5的侧壁设有与锁止机构211配合的锁止件51。锁止机构211位于电池包容纳区21的至少一侧,相应地,锁止件51位于电池包5的侧壁,空间布局合理,以便电池包5进入电池包容纳区21的过程中,实现锁止件51和锁止机构211的连接。优选地,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锁止机构211分布于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两侧。锁止机构211位于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两侧,锁止点位于电池包5的两侧,使得电池包5两侧均可实现与电池包容纳区21连接,以提高平衡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可替换的手段,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锁止机构211分布于电池包容纳区21至少一侧,电池包5的侧壁设有与锁止机构211配合的锁止件51。优选地,沿着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锁止机构211分布于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两侧。或者,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锁止机构211分布于电池包容纳区21至少一侧,电池包5的侧壁设有与锁止机构211配合的锁止件51;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锁止机构211分布于电池包容纳区21至少一侧,电池包5的侧壁设有与锁止机构211配合的锁止件51。优选地,锁止机构211分布于电池包容纳区21的四周侧,电池包5的四周侧壁的锁止件51都通过锁止机构211固定于电池包容纳区21内,锁止效果稳定,进一步防止电池包5的掉落。
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电池包容纳区2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一侧,电池包5与电池包容纳区21之间设置多个锁止点,通过多个锁止机构211将电池包5固定在电池包容纳区21内,以提高电池包5锁止于快换支架2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选地,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
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可替换的手段,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或者,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电池包容纳区2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两侧也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锁止机构211。
沿电池包5的高度方向,锁止件51位于电池包5的中部或中部以下区域。通过位于电池包5中部或中部以下区域的锁止件51实现与锁止机构211的连接,连接点位于电池包5中部或中部以下区域,缩小电池包5需要悬空设置的区域,锁止稳定性高。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沿电池包5的高度方向,锁止件51也可以位于电池包5的中部以上区域,如锁止件51位于电池包5的顶部。
沿车身本体1的高度方向,电池包5位于车梁11底部。将电池包5的安装空间设置于车梁11底部,充分利用车梁11下方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增大电池包5下表面的离地距离,便于换电设备进出电池包5底部。
在其他实施例中,沿车身本体1的高度方向,电池包5部分高于车梁11的下表面,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大电池包5下表面的离地距离,便于换电设备进出电池包5底部。
部分电池包5位于车梁11两侧,车梁11两侧安装有部分电池包5,以提高车梁11的平衡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动车辆6在其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可替换的手段,部分电池包5位于两个车梁11之间。在两个车梁11之间安装部分电池包5,充分利用两个车梁11之间的空间,空间布局合理。或者,部分电池包5位于车梁11两侧,还有部分电池包5位于两个车梁11之间。
快换支架2包括多个子支架22,子支架22包括第一横梁221和第一纵梁222,第一横梁221沿着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纵梁222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横梁221和第一纵梁222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电池包容纳区21,第一纵梁222朝向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一侧设置有锁止机构211。第一方面,第一横梁221和第一纵梁222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有利于提高子支架22的强度。第二方面,利用第一横梁221和第一纵梁222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的空间,作为电池包容纳区21,空间布局合理。第三方面,独立的子支架22的损坏不影响其他子支架22的使用,无需更换整个快换支架2,节省成本,且零件的可替换性高;另外,分别加工出子支架22,便于加工。第四方面,锁止机构211设置在第一纵梁222中靠近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一侧,空间布局合理,以便电池包5进入电池包容纳区21的过程中,实现锁止件51和锁止机构211的连接。
子支架22不少于两个,至少两个子支架22分别至少部分位于车梁11的外侧,相邻的两个子支架22之间形成电池包容纳区21,两个子支架22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纵梁22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锁止机构211。将相邻的两个子支架22之间的空间作为电池包容纳区21,空间布局合理,节省材料。两个子支架22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纵梁222的外侧分别设有锁止机构211,使得两个相邻的子支架22之间所形成的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两侧均设置有锁止机构211,实现电池包5锁止于电池包容纳区21内的可行性,也使得电池包5两侧均可实现与电池包容纳区21连接,以提高平衡性。
快换支架2包括安装梁23,至少部分子支架22通过安装梁23连接于车梁11。通过安装梁23实现子支架22和车梁11的连接,确保子支架22安装稳定可靠。
安装梁23连接于车梁11的顶部、侧部或底部。充分利用车梁11的顶部、侧部或底部的空间,实现安装梁23的安装,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
具体地,安装梁23包括第一安装板231和第二安装板232,第一安装板231和第二安装板232相互连接连接,且第一安装板231和第二安装板232呈预设角度设置,加大安装梁23的强度。第一安装板231和第二安装板23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33,提高安装梁23的强度,减少或避免出现安装梁23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况,增加安装梁23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安装板231和第二安装板232呈90度设置,第一安装板231贴合于车梁11的侧壁连接,第二安装板232贴合于第一横梁221连接,加强筋233采用板状结构,且沿着第一安装板231或第二安装板232的长度方向,加强筋23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加强筋233间隔设置。
快换支架2还包括车端连接器27和安装组件28,每个电池包容纳区21内分别设有安装组件28,安装组件28连接于快换支架2,车端连接器27设置在安装组件28上。通过在每个电池包容纳区21内设置车端连接器27,便于各电池包5实现对电动车辆6独立供电,从而满足分箱需求。车端连接器27通过在安装组件28连接于快换支架2上,连接稳定可靠,且安装组件28能够利用电池包容纳区21内的空闲区域实现安装,能够避免与锁止机构211发生安装干涉,可以为车端连接器27预留出安装空间,避免占用其他空间,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其中,车端连接器27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车端电连接器和车端液冷连接器,液冷连接器和电连接器依次布置在安装组件28上。
具体地,电池包5的上表面安装有与车端连接器27对接的电池端连接器54(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电池端电连接器和电池端液冷连接器),电池包5自下而上进入电池包容纳区21实现锁止的过程中,电池端连接器54与位于其上方的车端连接器27实现对接,电池包5仅需竖直方向的位移,无需额外对电池包5进行前后左右移动,即可实现电池包5与车端连接器27的连接,安装便捷。
具体地,第二安装板232部分位于电池包容纳区21内,第二安装板232位于电池包容纳区21的部分上设置避让口2321,安装于电池包容纳区21内的车端连接器27可部分设置在避让口2321内,提高空间利用率,也避免车端连接器27和第二安装板232之间发生接触干涉。
如图1所示,安装组件28包括安装杆件281和安装块282,安装杆件281连接于安装块282的侧壁并安装在快换支架2上,安装块282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27。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27的安装块282通过安装杆件281固定在快换支架2上,相比于通过增加安装块282的长度,使得安装块282的两端能够直接安装于快换支架2,节省材料的使用。其中安装块282采用板状件。
具体地,相邻的第一纵梁222之间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杆件281,两个安装杆件281之间连接有安装块282,车端连接器27设置在安装块282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8包括安装板,安装板连接于快换支架2,车端连接器27设置于安装板上。安装车端连接器27的安装板直接连接于快换支架2,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也便于零件的加工。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子支架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子支架22沿着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以形成三个电池包容纳区21,两个子支架22分别至少部分位于车梁11的外侧,使得位于中间的电池包5与车身本体1相对设置,并位于车梁11的下方,位于两侧的电池包5分别位于车梁11的两侧。其中,每个子支架22中的第一纵梁222上靠近各自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一侧设置有锁止机构211,除此之外,位于中部的两个第一纵梁222上靠近中部的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一侧安装有锁止机构211,以实现位于中部的电池包5的锁止。安装梁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梁23分别安装在两个子支架22上,以实现子支架22与车梁11的侧壁连接。另外,两个子支架22内分别安装有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27的安装组件28,两个子支架22之间也安装有安装组件28。
快换支架2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3,第一限位机构3用于与电池包5的顶部的第一限位部52相配合,以对电池包5进行定位。通过第一限位机构3和第一限位部52实现电池包5和快换支架2之间的定位,以在电池包5被安装至快换支架2内时起到引导作用,以提到电池包5进入电池包容纳区21中的安装精度,提高电池包5的安装效率。同时,在电池包5被安装至快换支架2之后,互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机构3和第一限位部52可以对电池包5进行限位,避免电池包5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
具体地,第一限位机构3和第一限位部52的其中一个为定位销,另一个为定位孔,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机构3为定位销,第一限位部52为定位孔;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设置第一限位机构3为定位孔,第一限位部52为定位销。进一步地,定位销靠近定位孔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面31,方便定位销构插入限位孔。其中,定位销的外径自外端至靠近定位孔的一端由小到大过渡,方便定位销插入定位孔时,容许一定的偏移误差,进而提高了定位销插入定位孔的对准效率。更进一步地,定位销和定位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使得互相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孔除了能够约束电池包5在沿着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自由度,也能够约束电池包5的转动。或者,定位销中靠近定位孔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面31,且定位销和定位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具体地,电池包5的顶部设置定位孔作为第一限位部52,安装杆件281上安装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作为第一限位机构3。在电池包5自下而上进入电池包容纳区21的过程中,即可实现第一限位机构3和第一限位部52的对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也可以设置在快换支架上的其它位置,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中,电池包容纳区21的四周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机构4,电池包5的侧壁设有与第二限位机构4配合的第二限位部53,第二限位机构4和第二限位部53中的一个为限位座531,另一个为限位凸起41,限位座531上设置有弹性片5311,限位凸起41与弹性片5311抵接。其中,第二限位机构4为限位凸起41,第二限位部53为限位座531;或者,第二限位机构4为限位座531,第二限位部53为限位凸起41。限位座531为弹性片5311提供安装空间,弹性片5311用于防止电池包5和快换支架2之间刚性碰撞,实现弹性缓冲,通过弹性片5311与限位凸起41配合,限制电池包5在电池包容纳区21内的位移,防止电池包5损坏。
具体地,弹性片5311的端部倾斜设置,以形成导向斜面53111。导向斜面53111使得弹性片5311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较佳的导向性,电池包5自下而上安装到电池包容纳区21的过程中,导向斜面53111首先接触限位凸起41,能够降低电池包5与快换支架2硬性碰撞的风险。
快换支架2还包括保护板,保护板覆盖在电池包5的顶部。电池包5的上方覆盖有保护板,减少灰尘、雨水等杂物进入电池包容纳区21,以避免对电池包5的性能造成影响。
具体地,保护板安装于子支架22内侧,并与子支架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保护板朝向电池包5顶部的一侧设有缓冲垫,设置缓冲垫能够防止电池包5在进行移动时对电池包表面进行刮擦,起到保护电池包5的作用,也能够减少电池包5的晃动。此外,车端连接器27可安装于保护板上,电池包5与保护板之间在车端连接器27连接处以外的区域具有间隙,设置缓冲垫能够补偿该间隙,确保载荷分布均匀。或者,保护板上朝向电池包5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避让部。在保护板中设置避让部,便于走线,也可以在避让部内安装车端连接器27,空间布局合理,避免车端连接器27和保护板之间发生接触干涉。
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板朝向电池包5顶部的一侧设有缓冲垫,且保护板上朝向电池包5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避让部。
其中,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可以参见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2950243 U,螺母2111包括第一锁体,螺栓511包括第二锁体和锁止机构211,锁止机构211通过驱动杆向上螺纹移动并抵靠在钢柱上并驱动钢柱移出开口,通过钢柱与第一锁体的内壁卡接或抵接实现锁止,从而实现螺栓511与螺母2111之间锁止连接。在解锁时,驱动杆向下螺纹移动,钢柱将通过开口向内收缩,从而实现解锁。此外,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还可以参见当然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740029A。螺栓锁止方式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定为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2950243 U和CN106740029A这两种结构形式,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具体可以不作限定。例如,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较为优选的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具体如图7和图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包括锁止件51和锁止机构211,其中锁止件51为螺栓511,锁止机构211为螺母2111,螺栓511与螺母2111之间可拆卸连接以实现将电池包5独立锁止于换电车辆的快换支架2上。通过螺栓511和螺母2111之间的配合实现电池包5和换电车辆之间的螺栓511锁止,锁止方式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锁止效率。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锁止件51设置为螺母2111,锁止机构211设置为螺栓511。
在本实施例中,螺栓511设置于电池包5上,螺母2111设置于快换支架2上。螺栓511和螺母2111的配合形式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电池包5快速锁止于换电车辆上,同时螺栓511和螺母2111方便加工,造价较低。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螺母2111设置于电池包5上,将螺栓511设置于快换支架2上。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螺栓511或者螺母2111也可以设于电池包5的中间位置,且螺栓511或者螺母2111贯穿于电池包5。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有利于保证电池包5与快换支架2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螺栓511浮动连接于电池包5上。浮动连接能够减少换电车辆在受到转向扭曲或是颠簸时的扭矩或是震动传递至电池包5,进而使得电池包5受扭矩或是震动的影响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螺母2111浮动连接于快换支架2上。浮动连接能够减少换电车辆在受到转向扭曲或是颠簸时的扭矩或是震动传递至快换支架2,进而使得快换支架2受扭矩或是震动的影响减小。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螺栓511浮动连接于快换支架2上,螺母2111浮动连接于电池包5上。
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211还包括固定基座(图中未示出),螺母2111浮动连接于固定基座,螺母2111通过固定基座实现与锁止机构211的其他部件连接,进一步减少换电车辆在受到转向扭曲或是颠簸时的扭矩或是震动传递至快换支架2或大梁,进而使得快换支架2或大梁受扭矩或是震动的影响减小。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固定基座也可以设置在锁止件51上。
在本实施例中,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还包括防转止退结构512,防转止退结构512连接于螺栓511以阻止螺栓511与螺母2111之间相对旋转运动。防转止退结构512避免了螺栓511与螺母2111配合时产生相对旋转,进而保证了电池包5与快换支架2连接的稳定性。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防转止退结构512连接于螺母2111。
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防转止退结构512也可以连接于锁止机构211来实现阻止锁止件51与锁止机构211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此状态下,防转止退结构512与螺母2111连接,通过限制螺母2111转动,来防止螺栓511和螺母2111产生相对旋转,保证螺栓511连接的牢固性,避免螺栓511意外滑脱于螺母2111。
在本实施例中,螺栓511包括螺纹部5111和连接部5112,螺纹部5111设有螺纹并用于与螺母2111螺纹连接,连接部5112连接有防转止退结构512。螺栓511通过螺纹部5111与螺母2111螺纹连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连接部5112所连接的防转止退结构512能够防止螺栓511相对螺母2111旋转,保证螺栓511连接的牢固性,避免螺栓511意外滑脱于螺母2111。
在本实施例中,防转止退结构512包括第一防转件5121和第二防转件5122;第一防转件5121套设于第二防转件5122的外周侧,第一防转件5121连接于电池包5;第二防转件5122套设于螺栓511的连接部5112,第二防转件5122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第二防转件512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防转件5122的外周壁与第一防转件5121的内周壁卡接;当第二防转件512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防转件5122沿螺栓511的轴向方向脱离第一防转件5121。第一防转件5121起到连接和定位作用;通过外部驱动机构对第二防转件5122施加沿螺栓511轴向方向的作用力,使第二防止件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防转件5122可以自由转动,并带动第二防转件5122内部套接的螺栓511转动,将螺栓511与螺母2111进行锁止或解锁,完成锁止或解锁操作后,再将第二防转件5122由第二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二防转件5122和第一防转件5121卡接,第二防转件5122的位置被固定,螺栓511无法再转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转件5122的内周壁设有环向分布的竖槽51222,螺栓511的连接部5112的外周壁设有环向分布的与竖槽51222相匹配的凸起5113,以使得第二防转件5122能够通过竖槽51222和凸起5113的配合带动螺栓511一同移动或转动。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防转件5122和螺栓511的连接部5112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只要能够实现两者的联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转件5121的内周壁设有内凸缘51212和环向分布的内直齿51211,内凸缘51212位于内直齿51211远离螺母2111的一端,第二防转件5122的外周壁设有环向分布的外直齿51221;当第二防转件512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防转件5122和第一防转件5121通过内直齿51211和外直齿51221啮合,且第二防转件5122远离螺母2111的一端面抵接于内凸缘51212。内直齿51211和外直齿51221一方面能够实现第一防转件5121和第二防转件5122的啮合,另一方面方便第二防转件5122沿螺栓511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有利于提高锁止效率;内凸缘51212的设置能够对第二防转件5122在第一防转件5121内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第二防转件5122从第一防转件5121远离螺母2111的一端滑脱。
锁止件51还包括锁壳5124,螺栓511设于锁壳5124内,并可相对锁壳5124沿竖直方向升降或旋转,锁壳用于对螺栓511231起到保护作用。当然,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锁壳5124也可以设置在锁止机构211上。
在本实施例中,防转止退结构512还包括弹性件5123;第一防转件5121、第二防转件5122和弹性件5123均设置于锁壳5124内;弹性件5123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锁壳5124和第二防转件5122,弹性件5123用于向第二防转件5122施加使第二防转件5122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的作用力。当第二防转件5122沿螺栓511轴向向靠近螺母2111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5123受压且产生压缩位移,当通过第二防转件5122完成螺栓511与螺母2111的锁止或解锁后,在弹性件5123的恢复力作用下,第二防转件5122复位至第一位置并与第一防转件5121实现卡接,进而不再转动,实现对螺栓511的防转功能。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锁壳5124为筒状,且锁壳5124靠近螺栓511的螺纹部5111的一端设有端盖51241,端盖51241上设有开孔51242,开孔51242的设置方便螺栓511伸出锁壳5124进而与螺母2111进行连接,弹性件5123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防转件5122的上侧壁和锁壳5124的端盖51241的内侧壁上。
电动车辆6为电动卡车。作为大型电动车辆6的电动卡车,由于对电池包5的容量需求较高,将电池包分箱设置后,方便更换电池包,更换电池包时省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容纳区21包括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子容纳区,子容纳区用于独立安装电池包5。换言之,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将快换支架2中用于安装电池包5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子区域,以分别独立安装电池包5。电池包容纳区21内设置多个子容纳区,从而适配各子容纳区的各电池包的体积、重量可进一步减小,便于安装以及可进一步降低对换电设备的要求;另外,子容纳区沿着电动车辆6的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充分利用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空间,结构布置紧凑,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具体地,相邻两个第一纵梁222之间,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子容纳区。
实施例2
如图9-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6。其与实施例1中的方案区别在于:子支架22的数量不少于三个,部分子支架22位于两个车梁11之间,部分子支架22至少部分位于对应的车梁11的外侧。不少于三个子支架22分别位于两个车梁11之间及车梁11外侧,实现对车梁11底部及车梁11两侧的空间的充分利用,空间利用率高。
具体地,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子支架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子支架22沿着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以形成三个电池包容纳区21,外侧的两个子支架22分别至少部分位于车梁11的外侧,使得位于中间的子支架22与车身本体1相对设置,并位于车梁11的下方,位于两侧的电池包5分别位于车梁11的两侧。其中,每个子支架22中的第一纵梁222上靠近各自电池包容纳区21的一侧设置有锁止机构211。其中,安装梁23的数量为两个,位于中部的子支架22直接与车梁11连接,位于两侧的子支架22分别通过安装梁23安装在车梁11上。另外,三个子支架22内分别安装有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27的安装组件28。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容纳区21包括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子容纳区,子容纳区用于独立安装电池包5。换言之,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将快换支架2中用于安装电池包5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子区域,以分别独立安装电池包5。电池包容纳区21内设置多个子容纳区,从而适配各子容纳区的各电池包的体积、重量可进一步减小,便于安装以及可进一步降低对换电设备的要求;另外,子容纳区沿着电动车辆6的车身长度方向设置,充分利用沿着车身长度方向的空间,结构布置紧凑,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具体地,形成同一个电池包容纳区21的子支架22内部,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子容纳区。
实施例3
如图13-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6。其与实施例1中的方案区别在于:快换支架2包括支架本体24和分隔件25,分隔件25连接于支架本体24,分隔件25将支架本体24分隔开以形成至少两个电池包容纳区21,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分隔件25上至少一侧设置有锁止机构211。通过分隔件25将支架本体24内部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电池包容纳区21以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电池包容纳区21,支架本体24采用整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且利于节省安装空间。
支架本体24包括第二横梁241和安装梁23,安装梁23连接于车梁11,第二横梁241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横梁241连接于安装梁23两端,分隔件2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横梁241。通过安装梁23实现第二横梁241与车梁11之间的连接,第二横梁241连接于安装梁23的两端,加强第二横梁241和安装梁23之间的连接。另外,分隔件2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横梁241,连接效果稳定,避免分隔件25的脱离。
支架本体24还包括第二纵梁242,第二纵梁242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纵梁242和第二横梁241依次首尾连接,第二纵梁242朝向分隔件25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锁止机构211。第二纵梁242和第二横梁241依次首尾连接以形成框架结构,提高支架本体24的强度。另外,第二纵梁242朝向分隔件25的一侧也设置锁止机构211,使得电池包5两侧都与锁止机构211实现锁止,进一步提高电池包5与快换支架2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支架本体24包括两个沿着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横梁241,还包括两个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延伸的两个第二纵梁242,第二纵梁242和第二横梁24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一框架结构,两个第二横梁241之间连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分隔件25,两个分隔件25将支架本体24分成三个电池包容纳区21。其中,安装梁23的数量为两个,安装梁2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横梁241上,并连接于车梁11的侧壁,进而实现快换支架2安装在车梁11上。另外,两个分隔件25之间安装有安装组件28,分隔件25与其相邻的第二纵梁242之间安装有安装组件28,使得每个电池包容纳区内设有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27的安装组件28。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容纳区21包括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子容纳区,子容纳区用于独立安装电池包5。换言之,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将快换支架2中用于安装电池包5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子区域,以分别独立安装电池包5。电池包容纳区21内设置多个子容纳区,从而适配各子容纳区的各电池包的体积、重量可进一步减小,便于安装以及可进一步降低对换电设备的要求;另外,子容纳区沿着电动车辆6的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充分利用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空间,结构布置紧凑,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具体地,相邻两个分隔件25之间,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子容纳区;分隔件25与第二纵梁242之间,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子容纳区。
实施例4
如图17-图2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6。其与实施例1中的方案区别在于:快换支架2包括两组沿着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分支架26,分支架26的至少一侧形成电池包容纳区21,分支架26包括多个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分段梁261,分段梁261连接于车梁11,分段梁261的至少外侧壁上设置有锁止机构21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分支架26的数量,灵活度高,也便于提高电池包安装的稳定性。
每个分段梁261上设有连接于车梁11的连接板262,连接板262与锁止机构211错位设置。每个分段梁261上分别设置连接板262,实现单个分段梁261与车梁11的稳定连接,并且节省所需的连接板262的材料。
具体地,车梁11搭设于分段梁261的上方,连接板262自分段梁261向远离车梁的11的方向延伸并贴合车梁11的边角部。连接板262贴合于车梁11的边角部,增强连接板262和车梁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快换支架2包括两组沿着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分支架26,以形成三个并列的电池包容纳区21。每组分支架26的数量为三个,每组中的三个分支架26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分支架26包括分段梁261和安装在分段梁261上的锁止机构211和连接板262,锁止机构211和连接板262错开,且分段梁26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锁止机构211,连接板262安装于两个锁止机构211之间。另外,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位于中部的两个分支架26之间安装有安装组件28,且位于中部的两个分支架26的外侧也安装有安装组件28,使得每个电池包容纳区内设有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27的安装组件28。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容纳区21包括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子容纳区,子容纳区用于独立安装电池包5。换言之,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将快换支架2中用于安装电池包5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子区域,以分别独立安装电池包5。电池包容纳区21内设置多个子容纳区,从而适配各子容纳区的各电池包的体积、重量可进一步减小,便于安装以及可进一步降低对换电设备的要求;另外,子容纳区沿着电动车辆6的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充分利用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空间,结构布置紧凑,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具体地,两组分支架26之间,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子容纳区;每组分支架26的外侧,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子容纳区。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6。其与实施例1中的方案区别在于:快换支架2包括两个沿着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固定梁,固定梁连接于车梁11,固定梁的至少一侧形成电池包容纳区21,且固定梁的至少外侧壁上设置有锁止机构211。固定梁即能实现电池包5的安装,又能实现快换支架2和电动车辆6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利于节约成本且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两个沿车身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固定梁形成三个电池包容纳区21,每个固定梁的两个均设置有锁止机构211以实现与电池包5的连接,且每个固定梁的上端安装于车梁11的侧壁。其中,固定梁采用板状结构,便于加工。另外,两个固定梁之间安装有安装组件28,且每个固定梁的外侧也安装有安装组件28,使得每个电池包容纳区内设有用于安装车端连接器27的安装组件28。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容纳区21包括沿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子容纳区,子容纳区用于独立安装电池包5。换言之,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将快换支架2中用于安装电池包5的区域分割成多个子区域,以分别独立安装电池包5。电池包容纳区21内设置多个子容纳区,从而适配各子容纳区的各电池包的体积、重量可进一步减小,便于安装以及可进一步降低对换电设备的要求;另外,子容纳区沿着电动车辆6的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充分利用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空间,结构布置紧凑,有利于提高空间布局合理性。具体地,两个固定梁之间,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子容纳区;每个固定梁的外侧,沿着车身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子容纳区。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0)

1.一种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车辆包括:
车身本体;
快换支架,所述快换支架连接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车梁上,所述快换支架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形成多个电池包容纳区,每个所述电池包容纳区内设有锁止机构;
多个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具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锁止机构通过螺栓锁止方式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电池包分别通过所述锁止件以螺栓锁止方式独立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电池包容纳区,多个所述电池包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包括所述锁止件和所述锁止机构;所述锁止件包括螺栓,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螺母;或者所述锁止件包括螺母,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之间可拆卸连接以实现将电池包独立锁止于快换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上,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快换支架上;或者,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上,所述螺栓设置于所述快换支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或者所述螺母设于所述电池包的中间位置,且所述螺栓或者所述螺母贯穿于所述电池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或者所述螺母浮动连接于所述电池包上;或者,所述螺栓或者所述螺母浮动连接于所述快换支架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或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固定基座,所述螺母浮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基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螺纹部和连接部,所述螺纹部设有螺纹并用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或所述锁止件还包括锁壳,所述螺栓设于所述锁壳内,并可相对所述锁壳沿竖直方向升降或旋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锁止方式的结构还包括防转止退结构,所述防转止退结构连接于所述螺栓和/或所述螺母以阻止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之间相对旋转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止退结构包括第一防转件和第二防转件;
所述第一防转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防转件的外周侧,所述第一防转件连接于所述电池包或所述换电车辆;
所述第二防转件套设于所述螺栓的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防转件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二防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防转件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防转件的内周壁卡接;
当所述第二防转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防转件沿所述螺栓的轴向方向脱离所述第一防转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转件的内周壁设有内凸缘和环向分布的内直齿,所述内凸缘位于所述内直齿远离所述螺母的一端,所述第二防转件的外周壁设有环向分布的外直齿;
当所述第二防转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防转件和所述第一防转件通过所述内直齿和所述外直齿啮合,且所述第二防转件远离所述螺栓的一端面抵接于所述内凸缘。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或所述锁止件还包括锁壳,所述螺栓设于所述锁壳内,并可相对所述锁壳沿竖直方向升降或旋转,所述防转止退结构还包括弹性件;
所述第一防转件、所述第二防转件和所述弹性件均设置于所述锁壳内;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锁壳和所述第二防转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防转件施加使所述第二防转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锁止件设于每个所述电池包的边缘区域内,以独立锁止或解锁于所述换电车辆的底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还设置于每个所述电池包的中间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锁止件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锁止件沿所述换电车辆的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设置;
和/或,位于中间区域的所述锁止件通过沿所述换电车辆的高度方向锁止于所述换电车辆的底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区域的所述锁止件贯穿设于所述电池包内。
17.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锁止机构沿所述换电车辆的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边缘区域。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还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中间区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锁止机构为多个时,该多个锁止机构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设置。
20.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所述锁止机构分布于所述电池包容纳区至少一侧;
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所述电池包的侧壁设有与所述锁止机构配合的所述锁止件。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和/或长度方向,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锁止机构,至少两个所述锁止机构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22.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包的高度方向,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中部;
或者,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电池包的中部以下区域;
或者,所述锁止件位于电池包的顶部。
2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车梁底部,或,所述电池包部分高于所述车梁的下表面。
24.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车梁两侧和/或部分所述电池包位于两个所述车梁之间。
25.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包括多个子支架,所述子支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所述第一横梁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纵梁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一纵梁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所述电池包容纳区,所述第一纵梁朝向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支架不少于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子支架分别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车梁的外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支架之间形成所述电池包容纳区,两个所述子支架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纵梁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或者,所述子支架的数量不少于三个,部分所述子支架位于两个所述车梁之间,部分所述子支架至少部分位于对应的所述车梁的外侧。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包括安装梁,至少部分所述子支架通过所述安装梁连接于所述车梁。
28.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所述分隔件将所述支架本体分隔开以形成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包容纳区,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分隔件上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二横梁和安装梁,所述安装梁连接于所述车梁,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于所述安装梁两端,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横梁。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沿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纵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二纵梁朝向所述分隔件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31.如权利要求27或29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梁连接于所述车梁的顶部、侧部或底部。
32.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包括两组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分支架,所述分支架的至少一侧形成所述电池包容纳区,所述分支架包括多个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分段梁,所述分段梁连接于所述车梁,所述分段梁的至少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段梁上设有连接于所述车梁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锁止机构错位设置。
34.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包括两个沿着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连接于所述车梁,所述固定梁的至少一侧形成所述电池包容纳区,且所述固定梁的至少外侧壁上设置有所述锁止机构。
35.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车端连接器和安装组件,每个所述电池包容纳区内分别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连接于所述快换支架,所述车端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上。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杆件和安装块,所述安装杆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块的侧壁并安装在所述快换支架上,所述安装块用于安装所述车端连接器;
或者,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快换支架,所述车端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37.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用于与所述电池包的顶部的第一限位部相配合,以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定位;
和/或,所述电池包容纳区的四周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电池包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为限位座,另一个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弹性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弹性片抵接。
38.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覆盖在所述电池包的顶部。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朝向所述电池包顶部的一侧设有缓冲垫,和/或,所述保护板上朝向所述电池包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避让部。
40.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车辆为电动卡车。
CN202211305961.4A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Pending CN1161184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7094 2022-07-15
CN2022108370942 2022-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8458A true CN116118458A (zh) 2023-05-16

Family

ID=85279395

Family Applications (2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6026.XA Pending CN116118463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电池及换电车辆
CN202222809237.7U Active CN218536330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9296.4U Active CN218805181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9741.7U Active CN218558554U (zh) 2022-07-15 2022-10-24 电池包及换电车辆
CN202222808608.XU Active CN219007568U (zh) 2022-07-15 2022-10-24 电池包快换导向装置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2961.7U Active CN218558545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9050.7U Active CN218558553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和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19.XA Pending CN116409131A (zh) 2022-07-15 2022-10-24 电池包快换导向装置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9305.XU Active CN218536331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电池及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54.4A Pending CN116118456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36.6A Pending CN116252606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32.5A Pending CN116118467A (zh) 2022-07-15 2022-10-24 电池包及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25.5A Pending CN116118462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8980.0U Active CN218536329U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22808916.2U Active CN218558549U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63.3A Pending CN116001549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电池及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29.3A Pending CN116118465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和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61.4A Pending CN116118458A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39.XA Pending CN116001547A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21.XA Pending CN116118451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18.5A Pending CN116160835A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74.1A Pending CN116039355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8668.1U Active CN218577490U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22819400.8U Active CN218558555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换电车辆
CN202222808835.2U Active CN218577491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电池及换电车辆
CN202222802914.2U Active CN218558544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6026.XA Pending CN116118463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电池及换电车辆
CN202222809237.7U Active CN218536330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9296.4U Active CN218805181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9741.7U Active CN218558554U (zh) 2022-07-15 2022-10-24 电池包及换电车辆
CN202222808608.XU Active CN219007568U (zh) 2022-07-15 2022-10-24 电池包快换导向装置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2961.7U Active CN218558545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9050.7U Active CN218558553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和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19.XA Pending CN116409131A (zh) 2022-07-15 2022-10-24 电池包快换导向装置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9305.XU Active CN218536331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电池及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54.4A Pending CN116118456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36.6A Pending CN116252606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32.5A Pending CN116118467A (zh) 2022-07-15 2022-10-24 电池包及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25.5A Pending CN116118462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8980.0U Active CN218536329U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22808916.2U Active CN218558549U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63.3A Pending CN116001549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电池及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29.3A Pending CN116118465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和换电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5939.XA Pending CN116001547A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21.XA Pending CN116118451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换电车辆
CN202211306018.5A Pending CN116160835A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11305974.1A Pending CN116039355A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支架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CN202222808668.1U Active CN218577490U (zh) 2022-07-15 2022-10-24 换电车辆
CN202222819400.8U Active CN218558555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换电车辆
CN202222808835.2U Active CN218577491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电池及换电车辆
CN202222802914.2U Active CN218558544U (zh) 2022-07-15 2022-10-24 快换总成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6) CN11611846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8449A (zh) * 2022-07-15 2023-05-16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
CN116118445A (zh) * 2022-07-15 2023-05-16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
CN116093530B (zh) * 2023-04-12 2023-09-0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锁紧机构、车辆
CN117465283A (zh) * 2023-12-27 2024-01-30 宁波格劳博智能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快换支架、电池包换电站以及换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7568U (zh) 2023-05-12
CN116160835A (zh) 2023-05-26
CN218558545U (zh) 2023-03-03
CN116118456A (zh) 2023-05-16
CN218558553U (zh) 2023-03-03
CN116118462A (zh) 2023-05-16
CN218536331U (zh) 2023-02-28
CN116118451A (zh) 2023-05-16
CN218558554U (zh) 2023-03-03
CN116039355A (zh) 2023-05-02
CN218536329U (zh) 2023-02-28
CN116118467A (zh) 2023-05-16
CN116001547A (zh) 2023-04-25
CN218805181U (zh) 2023-04-07
CN218558549U (zh) 2023-03-03
CN116409131A (zh) 2023-07-11
CN218577490U (zh) 2023-03-07
CN116001549A (zh) 2023-04-25
CN218577491U (zh) 2023-03-07
CN116118463A (zh) 2023-05-16
CN116252606A (zh) 2023-06-13
CN218558544U (zh) 2023-03-03
CN116118465A (zh) 2023-05-16
CN218558555U (zh) 2023-03-03
CN218536330U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18458A (zh) 换电车辆
CN218558548U (zh) 换电车辆
CN218577488U (zh) 换电车辆
CN218750265U (zh) 电动车辆
CN218343454U (zh) 换电框架及换电车
CN218750405U (zh) 电池包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19214774U (zh) 动力电池、快换支架和电动车辆
CN116118445A (zh) 电动车辆
CN220492015U (zh) 电池包框架和动力电池
CN219191974U (zh) 电动车辆
CN219534756U (zh) 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
CN116533820A (zh) 动力电池、快换支架和电动车辆
CN220180625U (zh) 换电系统、电池和车辆
CN218858213U (zh) 电动车辆的车身支架及电动车辆
CN116118557A (zh) 电池包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117977077A (zh) 电池包框架和动力电池
CN116252667A (zh) 电动车辆的车身支架及电动车辆
CN116533819A (zh) 电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