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6024U - 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6024U
CN215166024U CN202120988482.1U CN202120988482U CN215166024U CN 215166024 U CN215166024 U CN 215166024U CN 202120988482 U CN202120988482 U CN 202120988482U CN 215166024 U CN215166024 U CN 215166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pport plate
slip ring
working machine
machin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884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先锋
林国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884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6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6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60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驾驶室;座椅,可转动地设置在驾驶室内;驱动机构,与座椅配合并驱动座椅转动;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与座椅固定设置,第一操作部适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座椅转动,第二操作部适于控制工程机械的工作装置的动作,其中,第一操作部处于复位位置,并且座椅转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二操作部与工作装置的通信信号导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挖掘机在座椅旋转时,驾驶员容易误触其他操作装置的缺陷。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挖掘装载机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机械,挖掘机驾驶室内前后两端具有不同的操作装置,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挖掘机将驾驶室内的座椅设置为可转动结构,进而使得座椅可以在朝前和朝后位置之间转换,便于驾驶员对前端和后端的操作装置进行操作。切换座椅的朝向时,需要手动解除锁止装置,然后手动对座椅进行旋转,然后将锁止装置装入。座椅旋转的整体操作较为繁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些挖掘机采用电控的方式对座椅进行旋转,具体而言,座椅底部设置有电机,通过操作按钮或者手柄可以控制电机运转,进而驱动座椅旋转。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座椅旋转操作简便。但是,由于驾驶员始终坐在座椅上,因此座椅在旋转的过程中驾驶员可能误触其他操作装置,容易发生危险和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挖掘机在座椅旋转时,驾驶员容易误触其他操作装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工程机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驾驶室;座椅,可转动地设置在驾驶室内;驱动机构,与座椅配合并驱动座椅转动;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与座椅固定设置,第一操作部适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座椅转动,第二操作部适于控制工程机械的工作装置的动作,其中,第一操作部处于复位位置,并且座椅转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二操作部与工作装置的通信信号导通。
可选地,第一操作部为可转动的操作手柄。
可选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工程机械还包括控制驱动电机转动方向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结构和第二开关结构,第一开关结构和第二开关结构分别适于控制驱动电机正转和反转,其中,操作手柄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开关结构闭合,操作手柄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二开关结构闭合。
可选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工程机械还包括电滑环,电滑环的外圈与座椅连接,其中,驱动电机驱动电滑环的外圈转动,电滑环的内圈固定设置,电滑环适于使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线路与外部线路连通。
可选地,工程机械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二传动齿轮设置在电滑环的外圈的外侧壁上。
可选地,驾驶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向上凸起形成容纳空间,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电滑环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座椅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电滑环穿过安装孔后,电滑环的外圈与第二支撑板连接。
可选地,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侧部。
可选地,第一支撑板朝向第二支撑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深度大于环形滑槽的深度,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滚珠,滚珠嵌入至环形滑槽内,座椅转动时能够带动滚珠在环形滑槽内滑动。
可选地,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分别位于座椅的两侧。
可选地,工程机械为挖掘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驾驶员需要使座椅转向时,操作第一操作部进而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座椅转动,从而实现座椅的转向。进一步地,对于第二操作部而言,只有当第一操作部回位,并且座椅转动时预定位置时,第二操作部与工作装置的通信信号才导通,也即能够对工作装置进行操作。当驾驶员对第一操作部进行操作时,或者座椅并未转动到预定位置时,驾驶员无法通过第二操作部对工作装置进行操作,进而起到了防止驾驶员对操作装置进行误操作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挖掘机在座椅旋转时,驾驶员容易误触其他操作装置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的座椅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工程机械的第一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工程机械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环形滑槽和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座椅;11、第二支撑板;20、驱动机构;30、第一操作部;40、控制电路;41、第一开关结构;42、第二开关结构;50、电滑环;60、第一传动齿轮;70、第二传动齿轮;80、第一支撑板;81、安装孔;82、环形滑槽;83、定位槽;90、容纳空间;100、滚珠;110、第二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工程机械包括驾驶室、座椅10、驱动机构20、第一操作部30、第二操作部110。其中,座椅10可转动地设置在驾驶室内。驱动机构20与座椅10配合并驱动座椅10转动。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与座椅10固定设置,并且第一操作部适于控制驱动机构20驱动座椅10转动,第二操作部110适于控制工程机械的工作装置的动作。进一步地,第一操作部30处于复位位置,并且座椅10转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二操作部110与工作装置的通信信号导通。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驾驶员需要使座椅10转向时,操作第一操作部30进而控制驱动机构20驱动座椅10转动,从而实现座椅10的转向。进一步地,对于第二操作部110而言,只有当第一操作部30回位,并且座椅10转动时预定位置时,第二操作部110与工作装置的通信信号才导通,也即能够对工作装置进行操作。当驾驶员对第一操作部30进行操作时,或者座椅10并未转动到预定位置时,驾驶员无法通过第二操作部110对工作装置进行操作,进而起到了防止驾驶员对操作装置进行误操作的功能。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挖掘机在座椅旋转时,驾驶员容易误触其他操作装置的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工作装置”指的是,工程机械用于进行工作的装置。工作装置根据工程机械的具体种类不同,其具体结构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挖掘机而言,工作装置可以是动臂、斗杆或者属具。对于泵车而言,工作装置可以是臂架或者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操作部30处于复位位置”指的是,第一操作部30不对座椅进行旋转操作的位置。上述的复位位置根据第一操作部30的种类不同,其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当第一操作部30为按钮时,其复位位置即为不进行按压的回弹位置。当第一操作部30为手柄时,其复位位置即为移动至初始位置。当第一操作部30处于复位位置时,也即驾驶员没有对座椅10进行旋转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座椅10转动至预定位置”指的是,座椅10转动至预设的工作位置,在工作位置,驾驶员可以对工程机械进行驾驶和操作。例如,预定位置可以是工程机械的正前方和正后方,进而使得驾驶员的操作视角可以对着正前方和正后方。当然,也可以将预定位置设置为工程机械的侧方。进一步地,上述的“预定位置”可以指周向上的一个位置,也可以是多个位置。对于座椅10是否转动至预定位置,可以通过常规的传感器结构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定位结构进行触发判断。当座椅10转动至预定位置时,则说明驾驶员已经处于预定的工作位置。
因此,当第一操作部30处于复位位置,并且座椅10转动至预定位置时,则说明驾驶员已经处于预定的工作位置,并且没有继续对座椅10进行转动操作,此时第二操作部110与工作装置的通信信号导通,驾驶员可以通过第二操作部110对工程机械进行操作。进一步地,若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第二操作部110与工作装置的通信信号不导通,此时即使驾驶员误操作第二操作部110,也不会导致工作装置动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通信信号指的是CAN信号。当然,通信信号也可以为其他的通信协议信号。进一步地,CAN信号的接通条件为:第一操作部30处于复位位置,并且座椅10转动至预定位置(正前方或者正后方)。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操作部30为可转动的操作手柄。具体而言,操作手柄连接在扶手箱上,扶手箱内置卷弹簧,进而使得操作手柄可以沿顺时针、逆时针旋转。通过控制操作手柄朝两个方向旋转,即可控制座椅10朝向不同方向旋转。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20包括驱动电机,工程机械还包括控制驱动电机转动方向的控制电路40。控制电路40包括第一开关结构41和第二开关结构42,第一开关结构41和第二开关结构42分别适于控制驱动电机正转和反转。其中,操作手柄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开关结构41闭合,操作手柄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二开关结构42闭合。进一步地,当操作手柄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开关结构41闭合,第二开关结构42断开。当操作手柄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二开关结构42闭合,第一开关结构41断开。结合图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使第一开关结构41和第二开关结构42中选择性地闭合一个,即可控制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反转,进而控制座椅10朝向两个方向旋转。
当然,在驾驶室内空间足够大的情况下,驱动电机进行单向旋转,也即座椅10仅朝一个方向转动,也是可行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20包括驱动电机,工程机械还包括电滑环50,电滑环50的外圈与座椅10连接。其中,驱动电机驱动电滑环50的外圈转动,电滑环50的内圈固定设置,电滑环50适于使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的线路与外部线路连通。具体而言,电滑环50包括一外圈和一内圈,外圈和内圈之间可相对旋转,并且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可滑动的触点,内圈和外圈均可以与线路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相对于座椅10均为固定设置,因此当座椅10旋转时,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同步旋转,进而使得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内的线缆也同步旋转。电滑环50的设置防止在座椅旋转时,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内的线缆与外部线缆缠绕。进一步地,电滑环50的外圈与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的线路连接,同时,驱动电机驱动电滑环50的外圈转动,进而使得电滑环50能够带动座椅10转动。电滑环50的内圈部外部线路连接,并且电滑环50的内圈固定设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工程机械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60和第二传动齿轮70,第一传动齿轮60连接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二传动齿轮70设置在电滑环50的外圈的外侧壁上。具体而言,第一传动齿轮60和第二传动齿轮70作为传动机构,将驱动电机的驱动力转化为座椅10的转动力。优选地,驱动电机呈水平放置,因此第一传动齿轮60和第二传动齿轮70均为锥齿轮。进一步地,第二传动齿轮70的齿数大于第一传动齿轮60的齿数,进而使得二者在传动的同时也起到了减速的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驾驶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80,第一支撑板80向上凸起形成容纳空间90。第一支撑板80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81,电滑环50设置在容纳空间90内,座椅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1,电滑环50穿过安装孔81后,电滑环50的外圈与第二支撑板11连接。具体而言,第一支撑板80大致包括一顶板以及两个侧板,进而使其形成向外凸起的结构,上述的安装孔81设置在顶板上。第二支撑板11上也设置有一安装孔,该安装孔便于与电滑环50的外圈进行连接。第一支撑板80上的安装孔81与第二支撑板11上的安装孔同心设置。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板80的侧部。具体而言,第一支撑板80的一侧的侧板的下部设置有开口,驱动电机设置在开口内,进而使得驱动电机呈水平方向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板80朝向第二支撑板11的表面上设置有环形滑槽82,环形滑槽82上设置有定位槽83,定位槽83的深度大于环形滑槽82的深度,第二支撑板11上设置有滚珠100,滚珠100嵌入至环形滑槽82内,座椅10转动时能够带动滚珠100在环形滑槽82内滑动。具体而言,上述的定位槽83即对应着座椅10的预定位置。当座椅10转动至预定位置时,滚珠100滑动至环形滑槽82上的定位槽83内,进而使得驾驶员具有停顿感,并提示驾驶员座椅10已经旋转到位。因此定位槽83的数量以及布置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座椅10的位置来进行适配性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83为两个,并且在工程机械的前后两侧分布在环形滑槽82上。
优选地,第二支撑板11上还设置有弹簧,弹簧用于将滚珠推动至定位槽83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分别位于座椅10的两侧。具体而言,座椅10、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通过一底板连接在一起。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均包括一个扶手箱。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为挖掘机。当然,其他具有驾驶室的工程机械均可以采用上述的结构,例如工程机械还可以为泵车、起重机等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驾驶室;
座椅(1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
驱动机构(20),与所述座椅(10)配合并驱动所述座椅(10)转动;
第一操作部(30)和第二操作部(110),与所述座椅(10)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操作部适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0)驱动所述座椅(10)转动,所述第二操作部(110)适于控制所述工程机械的工作装置的动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30)处于复位位置,并且所述座椅(10)转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操作部(110)与所述工作装置的通信信号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部(30)为可转动的操作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工程机械还包括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转动方向的控制电路(40),所述控制电路(40)包括第一开关结构(41)和第二开关结构(42),所述第一开关结构(41)和所述第二开关结构(42)分别适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正转和反转,
其中,所述操作手柄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开关结构(41)闭合,所述操作手柄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开关结构(42)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工程机械还包括电滑环(50),所述电滑环(50)的外圈与所述座椅(10)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电滑环(50)的外圈转动,所述电滑环(50)的内圈固定设置,所述电滑环(50)适于使所述第一操作部(30)和所述第二操作部(110)的线路与外部线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60)和第二传动齿轮(70),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0)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0)设置在所述电滑环(50)的外圈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80),所述第一支撑板(80)向上凸起形成容纳空间(90),所述第一支撑板(80)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81),所述电滑环(5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90)内,所述座椅(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电滑环(50)穿过所述安装孔(81)后,所述电滑环(50)的外圈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80)的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80)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表面上设置有环形滑槽(82),所述环形滑槽(82)上设置有定位槽(83),所述定位槽(83)的深度大于所述环形滑槽(82)的深度,所述第二支撑板(11)上设置有滚珠(100),所述滚珠(100)嵌入至所述环形滑槽(82)内,所述座椅(10)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滚珠(100)在所述环形滑槽(82)内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部(30)和所述第二操作部(110)分别位于座椅(10)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为挖掘机。
CN202120988482.1U 2021-05-10 2021-05-10 工程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66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8482.1U CN215166024U (zh) 2021-05-10 2021-05-10 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8482.1U CN215166024U (zh) 2021-05-10 2021-05-10 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6024U true CN215166024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8848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66024U (zh) 2021-05-10 2021-05-10 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6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23679B1 (en) Work machine display system
JP2017501937A (ja) 電動ノブを備えた回転式シフト装置
CN215166024U (zh) 工程机械
JP3655429B2 (ja) 建設機械の操作レバー装置
KR20210139238A (ko) 쇼벨
US20220194278A1 (en) Multi-joint driven console box fo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JP2912495B2 (ja) 多機能ディスプレイモニタ装置とその操作方法
EP283917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ttachment control signal modulation
JP5408911B2 (ja) 作動音発生装置を有する安全バー付きの建設機械用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JP4025676B2 (ja) 作業機械の入力装置
JP4446990B2 (ja) 建設機械のスロットルボリューム装置
US20230193592A1 (en) Control of multiple power machines
JP2015002698A (ja) 農作業機
EP3269908A1 (en) Door latch device
KR102016287B1 (ko) 굴삭기용 콘솔박스
JP4603955B2 (ja) 操作レバー装置
JP2018176315A (ja) 電動工具および集塵機連動機能付き電動工具システム
WO2021054320A1 (ja) 作業車両、レ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アクチュエータ自動制御方法
JP2019094161A (ja) 作業機の操作レバー装置
JP2002294761A (ja) 建設機械の操作ペダルロック構造
US20240094759A1 (en) Lever device and working machine
JP2547117Y2 (ja) 建設機械の操縦装置
JP6783177B2 (ja) ショベル
JP3742276B2 (ja)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WO2022210989A1 (ja) ショベ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