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2137U -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2137U
CN215162137U CN202121897843.8U CN202121897843U CN215162137U CN 215162137 U CN215162137 U CN 215162137U CN 202121897843 U CN202121897843 U CN 202121897843U CN 215162137 U CN215162137 U CN 215162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air grid
groove
movabl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978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Bangwei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Bangwe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Bangwe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Bangwei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978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2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2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2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冷却箱,所述底座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顶板并固定连接有上冷却箱,所述上冷却箱的底部和下冷却箱的顶部分别活动安装有上风栅和下风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压模和下压模设置在下冷却箱和上冷却箱之间,在压弯完成后将上下两个压模利用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移开进行冷萃,可以在同一道工序完成压弯和冷萃两个步骤,解决了现有的加工工序将压弯和冷萃分开,会导致延长加工玻璃的时间,从而影响玻璃的成品率的问题,具备可以快速完成压弯和冷萃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
背景技术
玻璃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得到增强,目前主要采用物理钢化法生产钢化玻璃,物理钢化是把玻璃加热到低于软化温度后进行均匀的快速冷却,玻璃外部因迅速冷却而固化,而内部冷却较慢,当内部继续收缩时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内部为张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强度和热稳定性。
钢化玻璃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应用,根据实际需要出现各种类型的钢化玻璃,当产品类型不同时,需要用到压弯模具在冷萃之前进行压弯,在压弯后运输放置在冷却风栅中进行冷萃,但是这种加工方式需要分步操作,会导致延长加工玻璃的时间,从而影响玻璃的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具备可以快速完成压弯和冷萃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加工工序将压弯和冷萃分开,会导致延长加工玻璃的时间,从而影响玻璃的成品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冷却箱,所述底座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顶板并固定连接有上冷却箱,所述上冷却箱的底部和下冷却箱的顶部分别活动安装有上风栅和下风栅,所述上冷却箱的底部和下冷却箱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所述上冷却箱通过上连接机构活动安装有上压模,所述下冷却箱通过下连接机构活动安装有下压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冷却箱底部前端两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顶板底部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杆,所述第一光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活动套,所述第一活动套与第一光杆滑动连接,所述上压模的两端均与第一活动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固定块并与第一活动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下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冷却箱顶部前端两侧的第三固定块,所述底座顶部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与第四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光杆,所述第二光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活动套,所述第二活动套与第二光杆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模的两端均与第二活动套活动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贯穿第四固定块并与第二活动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上冷却箱底部的两侧和下冷却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正面开设有滑槽,所述上风栅和下风栅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上风栅和下风栅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与连接架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套靠近上压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前端延伸至第一活动套的外部,所述上压模的两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一容纳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上压模位于第一容纳槽内部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上压模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第一螺栓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套靠近下压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前端延伸至第二活动套的外部,所述下压模的两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二容纳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动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下压模位于第二容纳槽内部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下压模通过第二通孔套设在第二螺栓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块靠近下风栅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接块,所述下冷却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承接块背面的第五固定块,所述承接块和第五固定块靠近下冷却箱的一侧均设置有平面支撑块和弧面支撑块,所述平面支撑块位于弧面支撑块的底部,所述平面支撑块与承接块和第五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块和第五固定块的内部均设置有弧块安装机构,所述弧面支撑块与承接块和第五固定块通过弧块安装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弧块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承接块和第五固定块靠近弧面支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承接块和第五固定块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弧面支撑块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远离弧面支撑块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杠杆支撑块,所述杠杆支撑块的内部铰接有压条,所述活动块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压条靠近卡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压模和下压模设置在下冷却箱和上冷却箱之间,在压弯完成后将上下两个压模利用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移开进行冷萃,可以在同一道工序完成压弯和冷萃两个步骤,解决了现有的加工工序将压弯和冷萃分开,会导致延长加工玻璃的时间,从而影响玻璃的成品率的问题,具备可以快速完成压弯和冷萃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连接机构,可以将上压模活动的安装在上冷却箱的底部,并在压弯完成后使用第一电动伸缩杆将上压模移开,便于上冷却箱的冷萃工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连接机构,可以将下压模活动的安装在下冷却箱的底部,并在压弯完成后使用第二电动伸缩杆将下压模移开,便于下冷却箱的冷萃工作。
4、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螺栓和螺母将连接块安装在连接架的内部,螺栓和螺母通过滑槽安装在连接架的内部,这样可以达到针对不同形状的玻璃进行更换上风栅和下风栅的操作。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螺栓将上压模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一活动套之间,由于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安装,可以对上压模保持稳定安装,同时也方便将上压模拆下针对不同形状的玻璃进行更换。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螺栓将下压模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二活动套之间,由于通过第二螺栓进行安装,可以对下压模保持稳定安装,同时也方便将下压模拆下针对不同形状的玻璃进行更换。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面支撑块和平面支撑块,可以用来支撑弯曲的玻璃和平直的玻璃,且弧面支撑块通过弧块安装机构进行安装,可以在需要时拆下和更换,这样可以灵活适应不同形状的玻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箱与风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活动套和第二活动套的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固定块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块的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E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下冷却箱;3、立柱;4、顶板;5、气缸;6、上冷却箱;7、上风栅;8、下风栅;9、上连接机构;91、第一固定块;92、第二固定块;93、第一光杆;94、第一活动套;95、第一电动伸缩杆;10、下连接机构;101、第三固定块;102、第四固定块;103、第二光杆;104、第二活动套;105、第二电动伸缩杆;11、上压模;12、下压模;13、连接架;14、滑槽;15、连接块;16、第一容纳槽;17、第一螺纹槽;18、第一通孔;19、第一螺栓;20、第二容纳槽;21、第二螺纹槽;22、第二通孔;23、第二螺栓;24、承接块;25、第五固定块;26、平面支撑块;27、弧面支撑块;28、弧块安装机构;281、第一凹槽;282、第二凹槽;283、活动块;284、杠杆支撑块;285、压条;286、卡槽;28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冷却箱2,底座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立柱3,立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5,气缸5的输出端贯穿顶板4并固定连接有上冷却箱6,上冷却箱6的底部和下冷却箱2的顶部分别活动安装有上风栅7和下风栅8,上冷却箱6的底部和下冷却箱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上连接机构9和下连接机构10,上冷却箱6通过上连接机构9活动安装有上压模11,下冷却箱2通过下连接机构10活动安装有下压模12。
参考图1、图2和图6,上连接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冷却箱6底部前端两侧的第一固定块91,顶板4底部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92,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杆93,第一光杆93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活动套94,第一活动套94与第一光杆93滑动连接,上压模11的两端均与第一活动套94活动连接,第二固定块9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5,第一电动伸缩杆95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固定块92并与第一活动套94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92包括上固定套筒和上活动滑块,上固定套筒与顶板4固定连接,上固定套筒的开口朝下,上活动滑块的顶端滑动连接在上固定套筒的内部,上活动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拉簧的顶部与上固定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上活动滑块的底端位于上固定套筒的外部,第一电动伸缩杆95和第一光杆93均与上活动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上连接机构9,可以将上压模11活动的安装在上冷却箱6的底部,并在压弯完成后使用第一电动伸缩杆95将上压模11移开,便于上冷却箱6的冷萃工作
参考图1和图2,下连接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冷却箱2顶部前端两侧的第三固定块101,底座1顶部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102,第三固定块101与第四固定块1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光杆103,第二光杆103的表面套设有第二活动套104,第二活动套104与第二光杆103滑动连接,下压模12的两端均与第二活动套104活动连接,第四固定块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5,第二电动伸缩杆105的输出端贯穿第四固定块102并与第二活动套104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下连接机构10,可以将下压模12活动的安装在下冷却箱2的底部,并在压弯完成后使用第二电动伸缩杆105将下压模12移开,便于下冷却箱2的冷萃工作。
参考图3、图8和图9,上冷却箱6和下冷却箱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风扇,上冷却箱6和下冷却箱2的正面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网,上冷却箱6的底部和下冷却箱2的顶部均设置有出风口,上风栅7和下风栅8的进风口分别通过上冷却箱6的出风口和下冷却箱2的出风口延伸至上冷却箱6和下冷却箱2的内部,上冷却箱6底部的两侧和下冷却箱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3,连接架13的正面开设有滑槽14,上风栅7和下风栅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远离上风栅7和下风栅8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与连接架13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使用螺栓和螺母将连接块15安装在连接架13的内部,螺栓和螺母通过滑槽14安装在连接架13的内部,这样可以达到针对不同形状的玻璃进行更换上风栅7和下风栅8的操作。
参考图4和图10,第一活动套94靠近上压模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槽16,第一容纳槽16的前端延伸至第一活动套94的外部,上压模1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一容纳槽16的内部,第一活动套9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7,上压模11位于第一容纳槽16内部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8,第一螺纹槽1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9,上压模11通过第一通孔18套设在第一螺栓19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螺栓19将上压模11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一活动套94之间,由于通过第一螺栓19进行安装,可以对上压模11保持稳定安装,同时也方便将上压模11拆下针对不同形状的玻璃进行更换。
参考图4和图10,第二活动套104靠近下压模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20,第二容纳槽20的前端延伸至第二活动套104的外部,下压模12的两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二容纳槽20的内部,第二活动套10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21,下压模12位于第二容纳槽20内部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2,第二螺纹槽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3,下压模12通过第二通孔22套设在第二螺栓23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第二螺栓23将下压模12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二活动套104之间,由于通过第二螺栓23进行安装,可以对下压模12保持稳定安装,同时也方便将下压模12拆下针对不同形状的玻璃进行更换。
参考图5和图11,第三固定块101靠近下风栅8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接块24,下冷却箱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承接块24背面的第五固定块25,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靠近下冷却箱2的一侧均设置有平面支撑块26和弧面支撑块27,平面支撑块26位于弧面支撑块27的底部,平面支撑块26与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固定连接,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的内部均设置有弧块安装机构28,弧面支撑块27与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通过弧块安装机构28活动连接,弧块安装机构28包括第一凹槽281和第二凹槽282,第一凹槽281开设在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靠近弧面支撑块27的一侧,第二凹槽282开设在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的正面和背面,弧面支撑块27靠近第一凹槽2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83,活动块283远离弧面支撑块27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凹槽281的内部,第二凹槽28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杠杆支撑块284,杠杆支撑块284的内部铰接有压条285,活动块283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286,压条285靠近卡槽28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87,卡块287与卡槽286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弧面支撑块27和平面支撑块26,可以用来支撑弯曲的玻璃和平直的玻璃,且弧面支撑块27通过弧块安装机构28进行安装,可以在需要时拆下和更换,这样可以灵活适应不同形状的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加热到低于软化温度的玻璃放置在下压模12的顶部,然后利用气缸5推动上冷却箱6下降,从而通过第二固定块92和第一光杆93带动第一活动套94和上压模11下降对玻璃压弯,在压弯后将上模复位,然后将压弯后的玻璃抬起,并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9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05带动第一活动套94和第二活动套104向后移动,从而使上压模11和下压模12向后移动,这时上风栅7和下风栅8露出,然后将玻璃放在弧面支撑块27的顶部,这时即可通过上冷却箱6和下冷却箱2吹风冷萃,从而达到快速完成压弯和冷萃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钢化玻璃冷却风栅,通过将上压模11和下压模12设置在下冷却箱2和上冷却箱6之间,在压弯完成后将上下两个压模移开进行冷萃,可以在同一道工序完成压弯和冷萃两个步骤,解决了现有的加工工序将压弯和冷萃分开,会导致延长加工玻璃的时间,从而影响玻璃的成品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冷却箱(2),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输出端贯穿顶板(4)并固定连接有上冷却箱(6),所述上冷却箱(6)的底部和下冷却箱(2)的顶部分别活动安装有上风栅(7)和下风栅(8),所述上冷却箱(6)的底部和下冷却箱(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上连接机构(9)和下连接机构(10),所述上冷却箱(6)通过上连接机构(9)活动安装有上压模(11),所述下冷却箱(2)通过下连接机构(10)活动安装有下压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冷却箱(6)底部前端两侧的第一固定块(91),所述顶板(4)底部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92),所述第一固定块(91)与第二固定块(9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光杆(93),所述第一光杆(93)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活动套(94),所述第一活动套(94)与第一光杆(93)滑动连接,所述上压模(11)的两端均与第一活动套(9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9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95)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固定块(92)并与第一活动套(9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冷却箱(2)顶部前端两侧的第三固定块(101),所述底座(1)顶部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102),所述第三固定块(101)与第四固定块(1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光杆(103),所述第二光杆(103)的表面套设有第二活动套(104),所述第二活动套(104)与第二光杆(103)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模(12)的两端均与第二活动套(104)活动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1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0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05)的输出端贯穿第四固定块(102)并与第二活动套(10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箱(6)底部的两侧和下冷却箱(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3),所述连接架(13)的正面开设有滑槽(14),所述上风栅(7)和下风栅(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远离上风栅(7)和下风栅(8)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与连接架(13)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套(94)靠近上压模(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槽(16),所述第一容纳槽(16)的前端延伸至第一活动套(94)的外部,所述上压模(1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一容纳槽(16)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套(9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7),所述上压模(11)位于第一容纳槽(16)内部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8),所述第一螺纹槽(1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9),所述上压模(11)通过第一通孔(18)套设在第一螺栓(19)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套(104)靠近下压模(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20),所述第二容纳槽(20)的前端延伸至第二活动套(104)的外部,所述下压模(12)的两端均滑动连接在第二容纳槽(20)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动套(10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21),所述下压模(12)位于第二容纳槽(20)内部一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螺纹槽(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3),所述下压模(12)通过第二通孔(22)套设在第二螺栓(23)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块(101)靠近下风栅(8)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接块(24),所述下冷却箱(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承接块(24)背面的第五固定块(25),所述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靠近下冷却箱(2)的一侧均设置有平面支撑块(26)和弧面支撑块(27),所述平面支撑块(26)位于弧面支撑块(27)的底部,所述平面支撑块(26)与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的内部均设置有弧块安装机构(28),所述弧面支撑块(27)与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通过弧块安装机构(28)活动连接,所述弧块安装机构(28)包括第一凹槽(281)和第二凹槽(282),所述第一凹槽(281)开设在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靠近弧面支撑块(27)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282)开设在承接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弧面支撑块(27)靠近第一凹槽(2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83),所述活动块(283)远离弧面支撑块(27)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凹槽(281)的内部,所述第二凹槽(28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杠杆支撑块(284),所述杠杆支撑块(284)的内部铰接有压条(285),所述活动块(283)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286),所述压条(285)靠近卡槽(28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87),所述卡块(287)与卡槽(286)卡接。
CN202121897843.8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 Active CN215162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7843.8U CN215162137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7843.8U CN215162137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2137U true CN21516213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4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97843.8U Active CN215162137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2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62137U (zh)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风栅
CN209502762U (zh) 一种薄壁铝合金外壳用冲压模具
CN216422899U (zh) 一种可调节式木材曲型加工装置
CN215855771U (zh) 一种3d玻璃成型用压合装置
CN210847782U (zh) 一种车辆零部件用折弯装置
CN213266257U (zh) 一种玻璃管拉管机
CN209974604U (zh) 一种玻璃制品成型加工装置
CN210208119U (zh) 一种用于生产加热器的成型机
CN209537291U (zh) 一种安全夹胶玻璃热弯模具
CN111002723A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商标logo热熔打标装置
CN212378492U (zh) 一种升降式中频电炉炉底
CN212070029U (zh) 一种薄片金属加工用折弯装置
CN216175581U (zh) 一种mos管折弯治具
CN206048790U (zh) 一种蜂窝板弯框定型装置
CN215848427U (zh) 一种板材眼镜切割机
CN216658692U (zh) 一种多点定型治具
CN217319281U (zh) 一种防变形效果好的亚克力管弯曲定型装置
CN216080509U (zh) 一种五金制品制造用冷却装置
CN210635894U (zh) 一种用于3d玻璃产品的单工位热弯成型机构
CN212097185U (zh) 一种空调出风面板快速成型模具
CN216369905U (zh) 一种具有自动出料功能的五金件冲压装置
CN218262276U (zh) 一种余料利用型玻璃成型炉
CN220480141U (zh) 一种气动压铆机
CN209872752U (zh) 一种耐用性高的玻璃生产用石墨模具
CN218310225U (zh) 一种新型门窗铝型材加工用的折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