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40142U - 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40142U
CN215140142U CN202022910881.4U CN202022910881U CN215140142U CN 215140142 U CN215140142 U CN 215140142U CN 202022910881 U CN202022910881 U CN 202022910881U CN 215140142 U CN215140142 U CN 215140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e gripping
oil storage
gripping pipe
sets
tes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08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erk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erk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erk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erkang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108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40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40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40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两组夹持板,两组所述夹持板的顶端设置有外夹持管,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轴,两组所述固定轴的顶端均设置有夹板,两组所述夹持板的内部均设置有顶块,两组所述顶块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夹板为配合结构,两组所述夹板的一端设置有内夹持管,所述内夹持管位于外夹持管内部,所述外夹持管和内夹持管设置为两个半圆弧形状,所述外夹持管和内夹持管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圆弧推杆,两组所述圆弧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塞,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和冷却效果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化学领域的试验中,最常见的试验器材就是试管,试管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医疗试管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试管进行高温消毒和制造,而现有的在生产医疗试管中的夹持装置并无冷却效果,而现有的医疗试生产夹持装置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冷却效果好的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两组夹持板,两组所述夹持板的顶端设置有外夹持管,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轴,两组所述固定轴的顶端均设置有夹板,在医用试管生产完成时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将外加持管套在医疗试管外侧,内夹持管套在医疗试管内侧,此时夹持夹持板,通过夹持板的夹持使外内夹持管向靠近医疗试管方向夹持,由于夹持板的一端向内夹持使顶块带动连杆向内移动,由于带动夹板的一端向内移动,使夹板的中点围绕固定轴旋转,使夹板夹持内夹持管的一端向外夹持,通过此操作可以同时带动外加持管和内加持管移动轻轻夹持柱刚生产好的医疗试管,防止医疗试管染上灰尘和指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夹持板的内部均设置有顶块,两组所述顶块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夹板为配合结构,两组所述夹板的一端设置有内夹持管,所述内夹持管位于外夹持管内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夹持管和内夹持管设置为两个半圆弧形状,所述外夹持管和内夹持管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圆弧推杆,两组所述圆弧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塞,通过设置有圆弧推杆,可以方便外夹持管和内夹持管在夹持时活动,由于设置有活塞,防止冷却油流入外夹持管和内夹持管内部时流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夹持管的顶端设置有储油盘一,所述储油盘一内部开设有储油腔一,所述储油腔一的底部设置为斜面,所述储油腔一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一,所述内夹持管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孔一,所述出油孔一与进油孔一为配合结构,所述储油盘一的下方管道连接有储油盘二,在夹持医疗试管之前,将冷却油从有空导入储油盘一内部,由于内加持管向外扩张使进油孔一与储油孔一相接触,使油从储油腔一内部流入内夹持管的内部,对医疗试管的内壁起到冷却作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储油盘二内部开设有储油腔二,所述储油盘二与外夹持管为配合结构,所述储油腔二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二,所述外夹持管的上方设置有进油孔二,所述进油孔二与出油孔二为配合结构,由于储油盘一与储油盘二为管道连接,倒进储油盘一的有会流入储油盘二内部,在外夹持管向内移动时,由于外加持管向内收缩使出油孔二和进油孔二接触,从而使冷却油进入外夹持管的内部对医疗试管的外壁起到冷却作用,防止在夹持过程中因高温产生形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夹持管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一,所述弹性密封条一与储油盘一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夹持管的内外侧均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二,所述弹性密封条二均与储油盘二为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一和弹性密封条二防止油进入外夹持管和内夹持管时冷却油漏出,从而影响冷却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效果好,本实用新型,
(1)通过设置有夹持板和夹板,在医用试管生产完成时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将外加持管套在医疗试管外侧,内夹持管套在医疗试管内侧,此时夹持夹持板,通过夹持板的夹持使外内夹持管向靠近医疗试管方向夹持,由于夹持板的一端向内夹持使顶块带动连杆向内移动,由于带动夹板的一端向内移动,使夹板的中点围绕固定轴旋转,使夹板夹持内夹持管的一端向外夹持,通过此操作可以同时带动外加持管和内加持管移动轻轻夹持柱刚生产好的医疗试管,防止医疗试管染上灰尘和指纹;
(2)通过设置有储油盘一和储油盘二,由于储油盘一与储油盘二为管道连接,倒进储油盘一的有会流入储油盘二内部,在外夹持管向内移动时,由于外加持管向内收缩使出油孔二和进油孔二接触,从而使冷却油进入外夹持管的内部对医疗试管的外壁起到冷却作用,防止在夹持过程中因高温产生形变;
(3)通过设置有弹性密封条,弹性密封条一和弹性密封条二防止油进入外夹持管和内夹持管时冷却油漏出,从而影响冷却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储油盘一和储油盘二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夹持管和内夹持管上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夹持板;3、连杆;4、夹板;5、固定轴;6、圆弧推杆;7、储油盘一;8、储油盘二;9、外夹持管;10、顶块;11、储油腔一; 12、出油孔一;13、弹性密封条一;14、储油腔二;15、出油孔二;16、进油孔一;17、进油孔二;18、弹性密封条二;19、内夹持管;20、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两组夹持板2,两组夹持板2的顶端设置有外夹持管9,支撑板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轴5,两组固定轴5的顶端均设置有夹板4,两组夹持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顶块10,两组顶块10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杆3,连杆3与夹板4为配合结构,两组夹板4的一端设置有内夹持管19,内夹持管19位于外夹持管9内部,在医用试管生产完成时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将外加持管9套在医疗试管外侧,内夹持管19套在医疗试管内侧,此时夹持夹持板2,通过夹持板2的夹持使外内夹持管19向靠近医疗试管方向夹持,由于夹持板2的一端向内夹持使顶块10 带动连杆3向内移动,由于带动夹板4的一端向内移动,使夹板4的中点围绕固定轴5旋转,使夹板4夹持内夹持管19的一端向外夹持,通过此操作可以同时带动外加持管9和内加持管19移动轻轻夹持柱刚生产好的医疗试管,防止医疗试管染上灰尘和指纹;
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19设置为两个半圆弧形状,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 19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圆弧推杆6,两组圆弧推杆6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塞20,通过设置有圆弧推杆6,可以方便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19在夹持时活动,由于设置有活塞20,防止冷却油流入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19内部时流出;
内夹持管19的顶端设置有储油盘一7,储油盘一7内部开设有储油腔一11,储油腔一11的底部设置为斜面,储油腔一11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一12,内夹持管19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孔一16,出油孔一12与进油孔一16为配合结构,储油盘一11的下方管道连接有储油盘二8,在夹持医疗试管之前,将冷却油从有空导入储油盘一7内部,由于内加持管19向外扩张使进油孔一16与储油孔一12相接触,使油从储油腔一11内部流入内夹持管19的内部,对医疗试管的内壁起到冷却作用;
储油盘二8内部开设有储油腔二14,储油盘二8与外夹持管9为配合结构,储油腔二14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二15,外夹持管9的上方设置有进油孔二17,进油孔二17与出油孔二15为配合结构,由于储油盘一7与储油盘二8为管道连接,倒进储油盘一7的有会流入储油盘二8内部,在外夹持管9向内移动时,由于外加持管9向内收缩使出油孔二15和进油孔二17接触,从而使冷却油进入外夹持管9的内部对医疗试管的外壁起到冷却作用,防止在夹持过程中因高温产生形变;
内夹持管19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一13,弹性密封条一13与储油盘一11为固定连接,外夹持管9的内外侧均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二18,弹性密封条二18均与储油盘二8为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一13和弹性密封条二18防止油进入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19时冷却油漏出,从而影响冷却工作。
工作原理:在医用试管生产完成时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将外加持管9套在医疗试管外侧,内夹持管19套在医疗试管内侧,此时夹持夹持板2,通过夹持板2的夹持使外内夹持管19向靠近医疗试管方向夹持,由于夹持板2的一端向内夹持使顶块10带动连杆3向内移动,由于带动夹板4的一端向内移动,使夹板4的中点围绕固定轴5旋转,使夹板4夹持内夹持管19的一端向外夹持,通过此操作可以同时带动外加持管9和内加持管19移动轻轻夹持柱刚生产好的医疗试管,防止医疗试管染上灰尘和指纹,通过设置有圆弧推杆6,可以方便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19在夹持时活动,由于设置有活塞20,防止冷却油流入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19内部时流出,在夹持医疗试管之前,将冷却油从有空导入储油盘一7内部,由于内加持管19向外扩张使进油孔一16与储油孔一12 相接触,使油从储油腔一11内部流入内夹持管19的内部,对医疗试管的内壁起到冷却作用,由于储油盘一7与储油盘二8为管道连接,倒进储油盘一7的有会流入储油盘二8内部,在外夹持管9向内移动时,由于外加持管9向内收缩使出油孔二15和进油孔二17接触,从而使冷却油进入外夹持管9的内部对医疗试管的外壁起到冷却作用,防止在夹持过程中因高温产生形变,通过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一13和弹性密封条二18防止油进入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19时冷却油漏出,从而影响冷却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两组夹持板(2),两组所述夹持板(2)的顶端设置有外夹持管(9),支撑板(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轴(5),两组所述固定轴(5)的顶端均设置有夹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所述夹持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顶块(10),两组顶块(10)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杆(3),所述连杆(3)与夹板(4)为配合结构,两组所述夹板(4)的一端设置有内夹持管(19),所述内夹持管(19)位于外夹持管(9)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19)设置为两个半圆弧形状,所述外夹持管(9)和内夹持管(19)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圆弧推杆(6),两组所述圆弧推杆(6)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塞(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持管(19)的顶端设置有储油盘一(7),所述储油盘一(7)内部开设有储油腔一(11),所述储油腔一(11)的底部设置为斜面,所述储油腔一(11)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一(12),所述内夹持管(19)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孔一(16),所述出油孔一(12)与进油孔一(16)为配合结构,所述储油腔一(11)的下方管道连接有储油盘二(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盘二(8)内部开设有储油腔二(14),所述储油盘二(8)与外夹持管(9)为配合结构,储油腔二(14)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二(15),所述外夹持管(9)的上方设置有进油孔二(17),所述进油孔二(17)与出油孔二(15)为配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持管(19)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一(13),所述弹性密封条一(13)与储油腔一(11)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夹持管(9)的内外侧均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二(18),所述弹性密封条二(18)均与储油盘二(8)为固定连接。
CN202022910881.4U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 Active CN215140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0881.4U CN215140142U (zh)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0881.4U CN215140142U (zh)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40142U true CN21514014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78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0881.4U Active CN215140142U (zh)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40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40003291Y1 (ko) 작업물 지지용 진공장치
CN215140142U (zh) 一种医用试管生产用夹持装置
JP4432448B2 (ja) スクラブ洗浄方法、スクラブ洗浄装置
CN112340972B (zh) 一种生物医疗瓶加工工艺
CN213888107U (zh) 一种金属罐制造用模具
CN210848256U (zh) 一种便于快速冷却的压铸模具
CN107571467A (zh) 快速冷却式模具
CN116811112A (zh) 一种多工位塑料件注塑模具
CN114801305B (zh)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功能的机械模具
CN212455222U (zh) 一种主轴内部轴承保护装置
CN216941518U (zh) 一种方便适用的四氟垫片模压机
RU2006115251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изделий из пластик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14185439U (zh) 圆盘式刀库及加工中心
CN212554668U (zh) 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保护装置
CN210588734U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流体箱
CN208083327U (zh) 一种小型复杂构件精密锻造模具
CN220280496U (zh) 一种电子级衬塑管简易衬塑翻边装置
CN217926577U (zh) 一种高效油冷却器
CN215543113U (zh) 一种高效的机床铸造件模具清洗装置
CN214288309U (zh) 一种超净台里套挂式移液器架
CN214537070U (zh) 一种不锈钢带生产用冷却塔
CN220445979U (zh) 一种化工设备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216501970U (zh) 一种异型管扩口缩口工装
CN211660263U (zh) 一种生物工程的真空冷冻离心装置
CN212949034U (zh) 一种热冲压件快速冷却复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