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6768U - 汽车轮罩组件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轮罩组件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6768U
CN215096768U CN202121091769.0U CN202121091769U CN215096768U CN 215096768 U CN215096768 U CN 215096768U CN 202121091769 U CN202121091769 U CN 202121091769U CN 215096768 U CN215096768 U CN 215096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fixed cover
wheel
rotating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17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17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6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6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6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罩组件和汽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轮罩组件包括固定罩体、旋转罩体和驱动装置,其中:固定罩体设于轮辋上,并于固定罩体上设有第一镂空部,旋转罩体可转动地设于固定罩体和轮辋之间,并于旋转罩体上设有第二镂空部,驱动装置与旋转罩体传动相连,旋转罩体被驱动装置驱使转动,而可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之间具有重合区域,在第二位置,第一镂空区域被旋转罩体封闭。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轮罩组件,通过驱动装置驱使旋转罩体相对于固定罩体转动,使得固定罩体上的第一镂空部能够处于封闭或部分遮挡或完全暴露的状态,从而能够兼顾散热性能和降阻性能,并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汽车轮罩组件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轮罩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汽车轮罩组件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法规对油耗及排放的要求加严,以及电动车市场对续航的追求,汽车企业将如何降低汽车风阻列为重点研究对象。降低汽车风阻对减低油耗、增加电动车里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设计出低风阻车轮装饰罩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而在汽车整个设计过程中,制动系统的散热冷却问题同样也十分重要,良好的散热性能可以保证制动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然而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与散热性能往往相互制约,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和社会效益。
目前,降低整车风阻的常用方法是减少轮罩镂空区域,而常见的轮罩是固定的结构,而此结构的轮罩不能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自行调整镂空区域,以在低风阻和制动散热冷却间维持在一个最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轮罩组件,以能够调整固定罩体上镂空区域的大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轮罩组件,所述汽车轮罩组件包括固定罩体、旋转罩体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罩体设于轮辋上,在所述固定罩体上设有第一镂空部;
所述旋转罩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罩体和所述轮辋之间,在所述旋转罩体上设有第二镂空部;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罩体传动相连,所述旋转罩体被所述驱动装置驱使转动,而可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镂空部和所述第二镂空部之间具有重合区域,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镂空部被所述旋转罩体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镂空部为沿所述固定罩体周向均布的多个,相邻所述第一镂空部之间构成第一实体部;所述第二镂空部的数量匹配于所述第一镂空部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镂空部之间构成第二实体部,所述第二实体部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镂空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罩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旋转罩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内齿槽,以及与所述内齿槽啮合相连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固连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罩体的中心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有轴承;所述驱动端的端部插装于所述轴承中。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设于轮辋或汽车车身上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罩体的边缘设有向所述旋转罩体一侧凸出的凸台;所述旋转罩体位于所述凸台围构形成的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罩体卡接于所述轮辋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罩体的边缘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沿所述固定罩体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固定罩体通过所述卡槽卡接于所述轮辋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通过驱动装置驱使旋转罩体相对于固定罩体转动,使得固定罩体上的第一镂空部能够处于封闭或部分遮挡或完全暴露的状态,从而能够调整固定罩体上镂空区域的大小,进而能够使得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和整车风阻处于较佳状态,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此外,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旋转罩体相连,不仅有利于驱使旋转罩体的转动,而且利于控制旋转罩体转动的角度,同时也利于旋转罩体转动后状态的保持。
另外,设置在固定罩体中心处的轴承,一方面可对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进行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利于旋转罩体相对于固定罩体的转动。设置的卡槽,有助于固定罩体与轮辋的卡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车轮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且所述汽车上还设有控制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轮处的制动系统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制动系统的温度,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以驱使所述旋转罩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应用如上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并通过设置的控制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可在行驶过程中,实时调整旋转罩体与固定罩体的重叠程度,以在满足制动系统散热需求的情况下,改善风阻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并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固定罩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固定罩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旋转罩体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旋转罩体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的C-C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镂空部与第二镂空部完全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D-D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旋转罩体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E-E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汽车的散热性能和降阻性能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罩体;2、旋转罩体;3、轴承;4、内齿槽;5、电机;6、驱动齿轮;7、轮辋;
10、第一镂空部;20、第一实体部;30、第二镂空部;40、第二实体部;
11、沉孔;12、凸台;13、卡槽;21、通孔;51、驱动端;
100、温度检测单元;200、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轮罩组件,其在整体构成上,主要包括固定罩体1、旋转罩体2和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使旋转罩体2相对于固定罩体1转动,使得固定罩体1上的第一镂空部10能够处于封闭或部分遮挡或完全暴露的状态,从而能够兼顾散热性能和降阻性能。
基于如上整体介绍,本实施例的汽车轮罩组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且为便于说明该汽车轮罩组件的结构,并结合图2至图12所示,固定罩体1设于轮辋7上,且该固定罩体1上设有第一镂空部10。而旋转罩体2可转动地设于固定罩体1和轮辋7之间,并于旋转罩体2上设有第二镂空部30。
驱动装置与旋转罩体2传动相连,旋转罩体2被驱动装置驱使转动,而可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第一镂空部10和第二镂空部30之间具有重合区域,在第二位置时,第一镂空部10被旋转罩体2封闭。
在此需指出的是,旋转罩体2在第一位置时,第一镂空部10与第二镂空部30可部分重合,或是第一镂空部10和第二镂空部30完全重合,也即是,在第一位置时,固定罩体1上的第一镂空部10被部分封挡或是完全暴露,而在第二位置时,第一镂空部10则被封闭。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固定罩体1的结构如图2至图5所示,该固定罩体1上设有多个第一镂空部10,且多个第一镂空部10沿固定罩体1的周向均布,相邻的第一镂空部10之间构成第一实体部20,多个第一镂空部10和多个第一实体部20以固定罩体1的中心呈圆周布置。
对应于固定罩体1上的多个第一镂空部10,本实施例的旋转罩体2的结构如图6至图8所示,该旋转罩体2上设置的第二镂空部30的数量匹配于第一镂空部10设置,且相邻的第二镂空部30之间构成第二实体部40,第二实体部40用于封闭第一镂空部1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镂空部10和第二镂空部30设置的数量不限,其可为一个或两个或任意多个。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驱动装置驱使旋转罩体2转动,于旋转罩体2的中心设有通孔21,该通孔21中设有传动机构,驱动装置通过此传动机构与旋转罩体2相连。
具体的,该传动机构包括内齿槽4和驱动齿轮6。参照图1至图12所示,内齿槽4嵌装于通孔21内,并可与驱动齿轮6啮合相连,而驱动齿轮6则固连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51上。如此,通过驱动装置驱使驱动齿轮6转动,而带动内齿槽4转动,从而实现旋转罩体2的转动。
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优选为电机5,其具体可设置在轮辋7上或是设置在汽车车身上。本实施例通过采用电机5和齿轮传动机构,来带动旋转罩体2转动,此结构技术成熟,不仅利于实现旋转罩体2的转动,而且利于控制旋转罩体2转动的角度,同时也利于旋转罩体2转动后状态的保持。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为利于对驱动装置驱动端51进行较好的支撑,由图4结合图9至图12所示,于固定罩体1的中心还设有沉孔11,且该沉孔11内嵌装有轴承3,而驱动端51的端部则插装于轴承3中,如此,不仅能够对驱动端51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而且还利于旋转罩体2相对于固定罩体1的转动。
另外,为利于旋转罩体2的布置,本实施例中,参看图4和图5并结合图9至图12所示,于固定罩体1的边缘设有向旋转罩体2一侧凸出的凸台12,旋转罩体2位于凸台12围构形成的区域内。此外,为便于固定罩体1于轮辋7上的设置,本实施例的固定罩体1卡接于轮辋7上。具体的,固定罩体1的边缘设置卡槽13,且卡槽13为沿固定罩体1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固定罩体1通过卡槽13卡接于轮辋7上。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轮辋7,只需满足固定罩体1能够与其连接即可。该轮辋7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应用时,制动系统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旋转罩体2发生旋转,使第二镂空部30与固定罩体1上的第一镂空部10完全重叠,也即图9示出的旋转罩体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由于空间的增大导致进气量变大,从而使制动器的散热冷却能力达到最佳。当制动系统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旋转罩体2反方向旋转,使第二实体部40与固定罩体1的第一镂空部10完全重叠,也即图11示出的旋转罩体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此时,制动系统散热冷却能力最小,最低风阻性能最佳。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制动系统预设多个温度值,以及对应的设置旋转罩体2转动的角度,以此来控制第一镂空部10处于部分遮挡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汽车轮罩组件,通过驱动装置驱使旋转罩体2相对于固定罩体1转动,使得固定罩体1上的第一镂空部10能够处于封闭或部分遮挡或完全暴露的状态,从而能够兼顾散热性能和降阻性能,并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的车轮上设有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且汽车上还设有控制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
其中,驱动装置和温度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轮处的制动系统的温度,而控制单元则用于根据制动系统的温度,控制驱动装置动作,以驱使旋转罩体2转动。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且控制单元的控制程序亦采用现有成熟技术进行设计。
本实施例的汽车,其散热性能和降阻性能原理图如图13中所示。下面以第一镂空部10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和完全封闭状态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制动系统的温度检测单元100检测到制动系统的温度T>T0时,其中,T为制动系统的实时温度,T0为制动系统的预设温度,控制单元200通过分析后会向电机5发送指令,通过驱动端51和驱动齿轮6来驱动内齿槽4转动,并带动旋转罩体2转动,使得第一镂空部10与第二镂空部30完全重合,也即是旋转罩体2处于打开状态,此时,使制动系统散热性能最佳。
当制动系统的温度检测单元100检测制动系统的温度T<T0时,控制单元200通过分析后会向电机5发送指令,通过驱动端51和驱动齿轮6来驱动内齿槽4反向转动,并带动旋转罩体2反向转动,使得第二实体部40完全封闭第一镂空部10,也即是旋转罩体2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降阻性能最佳。
当需要旋转罩体2部分遮挡第一镂空部10时,可通过预设多个温度值及对应的旋转角度,从而在制动系统的实时温度超出对应的预设温度时,旋转罩体2能够转动相应的角度,从而使得第一镂空部10和第二镂空部30部分重合,进而能够更精准的平衡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和降阻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过应用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并通过设置的控制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调整旋转罩体2与固定罩体1的重叠程度,以在满足制动系统散热需求的情况下,改善风阻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并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轮罩组件包括固定罩体(1)、旋转罩体(2)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罩体(1)设于轮辋(7)上,在所述固定罩体(1)上设有第一镂空部(10);
所述旋转罩体(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罩体(1)和所述轮辋(7)之间,在所述旋转罩体(2)上设有第二镂空部(30);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罩体(2)传动相连,所述旋转罩体(2)被所述驱动装置驱使转动,而可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镂空部(10)和所述第二镂空部(30)之间具有重合区域,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镂空部(10)被所述旋转罩体(2)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镂空部(10)为沿所述固定罩体(1)周向均布的多个,相邻所述第一镂空部(10)之间构成第一实体部(20);
所述第二镂空部(30)的数量匹配于所述第一镂空部(10)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镂空部(30)之间构成第二实体部(40),所述第二实体部(40)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镂空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罩体(2)的中心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中设有传动机构;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旋转罩体(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通孔(21)内的内齿槽(4),以及与所述内齿槽(4)啮合相连的驱动齿轮(6);
所述驱动齿轮(6)固连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罩体(1)的中心设有沉孔(11),所述沉孔(11)内设有轴承(3);
所述驱动端(51)的端部插装于所述轴承(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设于轮辋(7)或汽车车身上的电机(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罩体(1)的边缘设有向所述旋转罩体(2)一侧凸出的凸台(12);
所述旋转罩体(2)位于所述凸台(12)围构形成的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体(1)卡接于所述轮辋(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罩体(1)的边缘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为沿所述固定罩体(1)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
所述固定罩体(1)通过所述卡槽(13)卡接于所述轮辋(7)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车轮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轮罩组件,且所述汽车上还设有控制单元(200)和温度检测单元(100);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温度检测单元(100)与所述控制单元(200)相连;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100)用于检测所述车轮处的制动系统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200)用于根据所述制动系统的温度,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以驱使所述旋转罩体(2)转动。
CN202121091769.0U 2021-05-20 2021-05-20 汽车轮罩组件和汽车 Active CN215096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1769.0U CN215096768U (zh) 2021-05-20 2021-05-20 汽车轮罩组件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1769.0U CN215096768U (zh) 2021-05-20 2021-05-20 汽车轮罩组件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6768U true CN215096768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8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1769.0U Active CN215096768U (zh) 2021-05-20 2021-05-20 汽车轮罩组件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67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9796A (zh) * 2021-12-31 2022-06-14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车轮装饰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9796A (zh) * 2021-12-31 2022-06-14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车轮装饰罩
CN114619796B (zh) * 2021-12-31 2024-04-23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车轮装饰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96768U (zh) 汽车轮罩组件和汽车
CN20181936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2374627B (zh) 空调室内机
US20140273807A1 (en) Grille Shutter Assembly
JP2012035829A (ja) 車両用可動グリルシャッター
CN102223009A (zh) 引擎冷却模组及引擎冷却系统
CN108819610B (zh) 轮毂结构
CN102874096A (zh) 轮毂驱动装置
CN103770629A (zh) 车辆风门片装置
CN210733705U (zh) 轮盖组件和汽车
CN20844541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轮毂电机的强化传热结构
CN105835659A (zh) 一种汽车空调
CN211441943U (zh) 轮毂电机车辆的散热系统
CN205931026U (zh) 一种电动车灯随动装置
CN112339554B (zh) 一种驱动轴系统
CN219592208U (zh) 一种轮毂电机的散热结构
RU2698642C1 (ru) Колпак колес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приводной блок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CN203052931U (zh) 一种车用空调出风口
CN215663662U (zh) 一种发动机舱、发动机舱的散热系统及车辆
CN207274555U (zh) 一种扶手箱
CN219277238U (zh)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
CN114396335B (zh) 用于车辆的护风罩和风扇总成
CN217522670U (zh) 电动自行车电机用随速翻转散热机构
CN209067524U (zh) 一种车载风扇
CN212861367U (zh) 汽车主动进气格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