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1742U - 一种车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1742U
CN215071742U CN202121366350.1U CN202121366350U CN215071742U CN 215071742 U CN215071742 U CN 215071742U CN 202121366350 U CN202121366350 U CN 202121366350U CN 215071742 U CN215071742 U CN 215071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vehicle
trigger
mounted charger
elastic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63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岑成辉
楼才水
盛勇
成励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63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1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1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1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支架;PCB板,与支撑支架相连,其中,PCB板上设置有导电部;弹片组件,安装于支撑支架上,且该弹片组件包括外弹片和内弹片,其中,外弹片与支撑支架之间形成第一定位部,且外弹片上设置有第一触发部,内弹片与支撑支架之间形成第二定位部,且内弹片上设置与第一触发部抵靠配合的第二触发部,以及与导电部抵靠配合的第三触发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将弹片组件上的外弹片与内弹片均安装于支撑支架上,并且分别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进行定位安装,从而避免弹片组件在安装时发生歪斜而导致两侧受力不均的情况,进而提高车载充电器插拔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智能手机及其他数码产品的飞速发展,功能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是耗电量越来越大,为了方便智能手机的使用,车载充电器随之应运而生。
中国专利(CN213151695U)公开了一种新型迷你车载充电器,它涉及车载充电器技术领域。它包括: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外壳,装配于所述外壳一端的USB盖,装配于所述外壳另一端的帽盖,设于所述外壳内的PCB板,设于所述PCB板上接近所述USB盖一端的至少一个USB接口,穿设于所述帽盖、且电连接于所述PCB板的阳极帽,以及,装配于所述PCB板上远离所述USB接口一端的呈U型的阴极弹片。
但是,上述所述的车载充电器中的阴极弹片为焊接于PCB板上,而焊接方式容易导致阴极弹片装配歪斜,最终导致阴极弹片来的两侧受力部件,插拔力无法得到满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弹片受力均匀,且方便插拔的车载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支撑支架;弹片组件,安装于支撑支架上,且该弹片组件包括外弹片和内弹片,其中,外弹片与支撑支架之间形成第一定位部,且外弹片上设置有第一触发部,内弹片与支撑支架之间形成第二定位部,且内弹片上设置与第一触发部抵靠配合的第二触发部。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中,外弹片呈U型设置,其中,第一定位部设置于外弹片的封闭端,第一触发部设置于外弹片的开口端。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中,第一定位部包括设置于外弹片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和对应设置于支撑支架上的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中,第一触发部包括设置于外弹片开口端两侧的触发块,且触发块上设置有中空部,其中,该中空部与第二触发部抵靠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中,内弹片呈U型设置,其中,第二定位部设置于内弹片的封闭端,第二触发部设置于内弹片的开口端。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中,第二定位部包括设置于内弹片上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柱,和对应设置于支撑支架上的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孔。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中,还包括与支撑支架相连的PCB板,且PCB板上设置有导电部,其中,内弹片上设置有与导电部抵靠配合的第三触发部,第三触发部设置于内弹片封闭端的水平延伸线上。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中,第一定位柱上沿第一定位柱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抵靠块,其中,第三触发部的两侧分别与抵靠块和导电部抵靠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中,PCB板上与支撑支架相连一端设置有槽孔,且该槽孔与第三触发部卡接配合,形成PCB板与内弹片之间的第三定位部。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中,第一定位柱上沿第一定位柱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插槽,其中,该插座与PCB板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盖和帽,其中,弹片机构安装于壳体内,且所述弹片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盖和帽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将弹片组件上的外弹片与内弹片均安装于支撑支架上,并且分别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进行定位安装,从而避免弹片组件在安装时发生歪斜而导致两侧受力不均的情况,进而提高车载充电器插拔的便捷性。
(2)、通过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之间的嵌套配合,以及第一触发部与通孔之间的嵌套配合,从而限定了外弹片在支撑支架上的周向自由度和轴向自由度,提高外弹片安装的可靠性。
(3)、将触发块设置呈中空结构,一方面减少外弹片制作时的材料,另一方面使得第二触发部与第一触发部相抵靠时,第二触发部能够伸入触发块的中空部位中,对内弹片实现进一步的定位。
(4)、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定位柱之间的嵌套配合,并结合第一触发部与第二触发部之间的抵靠,从而限定内弹片在支撑支架上的周向自由度和轴向自由度,进而提高内弹片安装的可靠性。
(5)、第三触发部由内弹片的封闭端向外延伸而形成,使得第三触发部同样具备弹性,而通过抵靠块能够将具有弹性的第三触发部牢牢地抵靠在导电部上,保证电信号传递的可靠性。
(6)、通过PCB板上的槽孔与第三触发部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内弹片与PCB板之间形成第三定位部,进一步限定内弹片在支撑支架上的周向自由度和轴向自由度,进而提高内弹片安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外弹片、内弹片以及支撑支架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局部爆炸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局部爆炸图二。
图中,100、壳体;110、通孔;200、支撑支架;210、抵靠块;220、插槽;230、卡块;300、盖;310、插孔;400、PCB板;410、接头;420、导电部;430、槽孔;500、弹片组件;510、外弹片;511、第一触发部;5111、触发块;5112、中空部;520、内弹片;521、第二触发部;522、第三触发部;600、第一定位部;610、第一定位孔;620、第一定位柱;700、第二定位部;710、第二定位孔;720、第二定位柱;800、帽;810、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
壳体100,且在壳体100上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通孔110;
支撑支架200,连接于壳体100的一端;
盖300,连接于壳体100的另一端,其中,盖300上设置有插孔310;
PCB板400,安装于壳体100内,其中,PCB板400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插孔310位置相对应的接头410,且该接头410为USB接头410,或者为type-c接头410等,PCB板400的另一端设置有导电部420;
弹片组件500,安装于支撑支架200上,且该弹片组件500包括外弹片510和内弹片520,其中,外弹片510与支撑支架200之间形成第一定位部600,且外弹片510上设置有与通孔110嵌套配合的第一触发部511;内弹片520与支撑支架200之间形成第二定位部700,且内弹片520上设置有与第一触发部511抵靠配合的第二触发部521,以及与导电部420抵靠配合的第三触发部522;
帽800,一端与支撑支架200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凸点810。
在本实施例中,PCB板400上的导电部420指的是内存条上与内存插槽220之间的连接部件,所有的信号都是通过导电部420进行传送的。导电部420由众多金黄色的导电触片组成,因其表面镀金而且导电触片排列如手指状,所以称为“金手指”,另外,弹片组件500构成车载充电器的阴极,凸点810构成车载充电器的阳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将弹片组件500上的外弹片510与内弹片520均安装于支撑支架200上,并且分别通过第一定位部600和第二定位部700进行定位安装,从而避免弹片组件500在安装时发生歪斜而导致两侧受力不均的情况,进而提高车载充电器插拔的便捷性。
进一步优选地,外弹片510呈U型设置,其中,外弹片510与支撑支架200之间的第一定位部600位于外弹片510的封闭端,外弹片510上与通孔110嵌套配合的第一触发部511位于弹片的开口端。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定位部600包括设置于外弹片510上的第一定位孔610,和设置于支撑支架200上并与第一定位孔610嵌套配合的第一定位柱62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定位孔610与第一定位柱620之间的嵌套配合,以及第一触发部511与通孔110之间的嵌套配合,从而限定了外弹片510在支撑支架200上的周向自由度和轴向自由度,提高外弹片510安装的可靠性。另外,第一定位孔610与第一定位柱620之间的位置可以进行互换操作,即将第一定位孔610设置于支撑支架200上,且第一定位柱620设置于外弹片510的封闭端。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触发部511包括设置于外弹片510开口端两侧的触发块5111,且触发块5111上设置有中空部5112,其中,触发块5111上的中空部5112朝向PCB板400,且该中空部5112作为内弹片520上第二触发部521的抵靠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触发块5111设置呈中空结构,一方面减少外弹片510制作时的材料,另一方面使得第二触发部521与第一触发部511相抵靠时,第二触发部521能够伸入触发块5111的中空部5112位中,对内弹片520实现进一步的定位。
优选地,内弹片520呈U型设置,且内弹片520与支撑支架200之间的第二定位部700位于内弹片520的封闭端,内弹片520上与第一触发部511抵靠配合的第二触发部521位于内弹片520的开口端,其中,内弹片520的封闭端沿水平延伸形成与导电部420抵靠配合的第三触发部522。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定位部700包括设置于内弹片520上的第二定位孔710,和设置于支撑支架200上并与第二定位孔710嵌套配合的第二定位柱7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孔710与第二定位柱720之间的嵌套配合,并结合第一触发部511与第二触发部521之间的抵靠,从而限定内弹片520在支撑支架200上的周向自由度和轴向自由度,进而提高内弹片520安装的可靠性。另外,第二定位孔710的位置与第二定位柱720的位置可进行互换设置,即第二定位孔710设置于支撑支架200上,且第二定位柱720设置于内弹片520上。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触发部521为内弹片520开口端的两侧面,当第一触发部511与第二触发部521抵靠配合时,通过内弹片520开口端的两侧面实现内弹片520与外弹片510之间的电气连接,实现导通。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定位柱620上沿第一定位柱620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抵靠块210,且该抵靠块210与第二定位柱720相对设置,其中,第三触发部522的一侧与抵靠块210抵靠配合,第三触发部522的另一侧与导电部420抵靠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触发部522由内弹片520的封闭端向外延伸而形成,使得第三触发部522同样具备弹性,而通过抵靠块210能够将具有弹性的第三触发部522牢牢地抵靠在导电部420上,保证电信号传递的可靠性。
优选地,PCB板400上靠近支撑支架200的一端设置有槽孔430,其中,该槽孔430与第三触发部522卡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PCB板400上的槽孔430与第三触发部522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内弹片520与PCB板400之间形成第三定位部,进一步限定内弹片520在支撑支架200上的周向自由度和轴向自由度,进而提高内弹片520安装的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定位柱620上沿第一定位柱620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插槽220,其中,该插槽220与PCB板400插接配合,实现PCB板400在支撑支架200上的精确定位。
优选地,支撑支架200上沿支撑支架20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卡块230,其中,该卡块230与壳体100的内壁卡接配合,提高壳体100与支撑支架200之间装配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支架(200);
弹片组件(500),安装于支撑支架(200)上,且该弹片组件(500)包括外弹片(510)和内弹片(520),其中,外弹片(510)与支撑支架(200)之间形成第一定位部(600),且外弹片(510)上设置有第一触发部(511),内弹片(520)与支撑支架(200)之间形成第二定位部(700),且内弹片(520)上设置与第一触发部(511)抵靠配合的第二触发部(5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外弹片(510)呈U型设置,其中,第一定位部(600)设置于外弹片(510)的封闭端,第一触发部(511)设置于外弹片(510)的开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部(600)包括设置于外弹片(510)上的第一定位孔(610)/第一定位柱(620),和对应设置于支撑支架(200)上的第一定位柱(620)/第一定位孔(6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触发部(511)包括设置于外弹片(510)开口端两侧的触发块(5111),且触发块(5111)上设置有中空部(5112),其中,该中空部(5112)与第二触发部(521)抵靠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内弹片(520)呈U型设置,其中,第二定位部(700)设置于内弹片(520)的封闭端,第二触发部(521)设置于内弹片(520)的开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定位部(700)包括设置于内弹片(520)上的第二定位孔(710)/第二定位柱(720),和对应设置于支撑支架(200)上的第二定位柱(720)/第二定位孔(7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支撑支架(200)相连的PCB板(400),且PCB板(400)上设置有导电部(420),其中,内弹片(520)上设置有与导电部(420)抵靠配合的第三触发部(522),且第三触发部(522)设置于内弹片(520)封闭端的水平延伸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柱(620)上沿第一定位柱(620)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抵靠块(210),其中,第三触发部(522)的两侧分别与抵靠块(210)和导电部(420)抵靠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PCB板(400)上与支撑支架(200)相连一端设置有槽孔(430),且该槽孔(430)与第三触发部(522)卡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柱(620)上沿第一定位柱(620)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插槽(220),其中,该插座与PCB板(400)插接配合。
CN202121366350.1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车载充电器 Active CN215071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6350.1U CN215071742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车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6350.1U CN215071742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车载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1742U true CN215071742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0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6350.1U Active CN215071742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车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1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1775B (zh) 极芯、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
US8237409B2 (en)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JP2005019305A (ja) コネクタ
CN202183509U (zh) 防水连接器
CN215071742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4281628U (zh) 电子设备
CN112531271B (zh) 一种电池包
KR200444511Y1 (ko) 휴대폰 배터리 충전거치대의 충전단자 접속구조
CN214754499U (zh) 一种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6961518U (zh) 一种免焊接易装配式电子烟
CN211208597U (zh) 电池
CN219436182U (zh) Tws耳机充电连接结构及tws耳机
CN221057712U (zh) 一种一体式Mini Fakra连接器
CN215379196U (zh) 耳机和电子设备
CN211295458U (zh) 一种耳机充电连接器
CN116845617A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直立式电池座
CN216529090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3636356U (zh) 一种发热体模组插拔式连接机构
CN217215208U (zh) 蓝牙耳机充电插座
CN218958044U (zh) 一种小体积的车载适配器
CN217720020U (zh) 点烟器母座及电源设备
CN215773521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12751219U (zh) 耳机插座
CN219534943U (zh) 电连接器端子保护壳及车辆电连接器
CN214849161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