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9814U - 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9814U
CN218849814U CN202223369538.9U CN202223369538U CN218849814U CN 218849814 U CN218849814 U CN 218849814U CN 202223369538 U CN202223369538 U CN 202223369538U CN 218849814 U CN218849814 U CN 218849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e gripping
clip
elasticity
arm
gripp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95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rcon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rco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rcon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rco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95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9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9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9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导电夹包括焊接部及弹性夹持部,弹性夹持部包括若干个弹性夹持臂,焊接部的外侧缘弯曲向上延伸,形成弹性夹持臂,若干个弹性夹持臂环绕焊接部的外侧缘间隔分布,若干个弹性夹持臂围合形成夹持腔,弹性夹持臂与焊接部之间形成锐角,以将充电金属件夹持于夹持腔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提升充电金属件接触稳定性,解决贴片在主板上普通弹片与充电金属件压缩接触会出现位移以及震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通过导电夹与充电金属件之间的夹持配合,可一定程度降低主板与壳体之间的装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弹性夹持臂环绕形成的喇叭形插口便于进一步提升充电金属件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朝向轻便小型化发展,例如蓝牙耳机的内部充电铜柱与主板连接一般有两种方案,一采用直接将铜柱一端焊接在内部主板上,另一端需要露出外壳与充电仓端接触充电,耳机壳体上相对位置留有容纳铜柱开孔;二将铜柱与壳体模内注塑将铜柱嵌设在壳体上,两端分别露出,外侧一端用于与充电舱体充电部连接,另外一端组装后与贴片在主板上的普通弹片连接,实现充电电路连接。
但采用第一种方式,其生产过程中由于先焊接充电铜柱,主板与壳体组装配合精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而采用第二种方式,因模内注塑工艺复杂,同样存在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而且贴片在主板上的普通连接弹片与充电铜柱压缩接触后,在出现位移或震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先焊接充电铜柱,主板与壳体组装配合精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以及充电铜柱先模内注塑,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且充电铜柱与主板连接弹片压缩接触会,在出现位移或震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导电夹,包括焊接部及弹性夹持部,所述弹性夹持部包括若干个弹性夹持臂,所述焊接部的外侧缘弯曲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弹性夹持臂,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环绕所述焊接部的外侧缘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围合形成夹持腔,所述弹性夹持臂与所述焊接部之间形成锐角,以将充电金属件夹持于所述夹持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所述导电夹,将所述焊接部焊接于主板上,充电金属件组装后弹性夹持臂环绕夹持铜柱多点接触,夹持稳定性高,可解决充电铜柱与主板上的普通弹片接触,在出现位移或震动时,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通过导电夹与充电金属件之间的夹持配合,可一定程度降低主板与壳体之间的装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弹性夹持臂环绕形成的喇叭形插口便于进一步提升充电金属件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所述弹性夹持部还包括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用于将所述充电金属件导入所述夹持腔内。
更进一步,所述引导机构包括若干个导引臂,若干个所述导引臂与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对应设置,所述弹性夹持臂远离所述焊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引臂,所述导引臂与所述焊接部之间形成钝角。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夹持部还包括第一消减机构,所述第一消除机构用于减小所述弹性夹持臂的应力。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消除机构包括通槽,所述弹性夹持臂上开设所述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弹性夹持臂,以连通所述夹持腔。
更进一步,所述焊接部上设置第二消减机构,所述第二消减机构用于减小所述弹性夹持臂的应力。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消减机构包括镂空槽,所述焊接部的外侧缘设置所述镂空槽,所述镂空槽贯穿所述焊接部,并连通所述夹持腔,且所述镂空槽相对的两端分别邻接相邻的所述弹性夹持臂。
再进一步,所述弹性夹持部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弹性夹持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含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电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夹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夹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夹处于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焊接部 10 镂空槽 110
弹性夹持部 20 弹性夹持臂 210
导引臂 220 通槽 230
连接臂 240 夹持腔 30
充电金属件 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电夹,用于充电金属件40与主板之间的电性连接,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功能,优选地,所述充电金属件40为充电铜柱。所述导电夹包括焊接部10及弹性夹持部20,优选地,所述焊接部10为圆形焊接部10,以适配所述充电金属件40的形状。所述焊接部10的一面设置所述弹性夹持部20,所述焊接部10背向所述弹性夹持部20的一面焊接于主板上。
所述弹性夹持部20包括若干个弹性夹持臂210,所述焊接部10的外侧缘弯曲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弹性夹持臂210,所述弹性夹持臂210与所述焊接部10之间形成锐角,可以理解地,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的一端连接所述焊接部10的外侧缘,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的另一端自所述焊接部10的外侧缘向所述焊接部10的中心方向倾斜。
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环绕所述焊接部10的外侧缘间隔分布,优选地,所述弹性夹持部20包括四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相邻的所述弹性夹持臂210之间的间隔角度为°。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围合形成夹持腔30,以将充电金属件40夹持于所述夹持腔30内。可以理解地,所述充电金属件40套接于连接外壳内,且所述连接外壳上开设通孔,以使所述充电金属件40与充电端子接触,实现充电功能。
通过设置所述导电夹,将所述焊接部10焊接于主板上,组装时,可将所述充电金属件40预先套设于连接外壳内,而后将所述充电金属件40连同连接外壳向主板方向组装,可以理解地,所述主板设置于主体外壳内,在连接外壳与主体外壳拼接固定后,所述充电金属件40接触所述弹性夹持臂210,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将所述充电金属件40夹持并固定于所述夹持腔30内,进而实现主板与所述充电金属件40之间的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提升所述充电金属件40的接触稳定性,解决贴片在主板上的普通弹片与充电金属件压缩接触,在出现位移以及震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通过导电夹与所述充电金属件40之间的夹持配合,可一定程度降低主板与壳体之间的装配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弹性夹持部20还包括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用于将所述充电金属件40导入所述夹持腔30内,可以理解地,在所述充电金属件40向主板方向组装连接时,所述充电金属件40可能发生倾斜,通过设置所述引导机构,可有效的矫正所述充电金属件40的轴向位置,进而使所述充电金属件40稳定的进入所述夹持腔30,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引导机构,使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环绕形成喇叭形插口,便于进一步提升所述充电金属件40的组装效率。
具体地,所述所述引导机构包括若干个导引臂220,若干个所述导引臂220与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对应设置,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的一端连接所述焊接部10的外侧缘,所述弹性夹持臂210远离所述焊接部10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引臂220,所述导引臂220与所述焊接部10之间形成钝角,即所述导引臂220远离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的一端自所述焊接部10的中心向所述焊接部10的外侧缘方向倾斜,呈开口状。当所述充电金属件40向主板方向组装连接时,若所述充电金属件40发生倾斜,所述充电金属件40朝向所述导电夹的一端抵接所述导引臂220,因所述导引臂220呈倾斜状,所述充电金属件40随所述导引臂220逐渐进入所述夹持腔30内。在所述充电金属件40进入所述夹持腔30后,所述充电金属件40的外侧壁抵接若干个所述导引臂220远离所述焊接部10的一端,并挤压所述弹性夹持臂210,所述弹性夹持臂210自所述焊接部10的中心线向远离所述焊接部10的中心线方向弹性扩张,此时,所述弹性夹持臂210因回弹力影响而紧抵所述充电金属件40的外侧壁,实现所述充电金属件40与主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所述弹性夹持部20还包括第一消减机构,所述第一消除机构用于减小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的应力,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消除机构,可避免所述弹性夹持臂210因所述充电金属件40的挤压,产生过大的应力,导致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的回弹变弱,夹持力降低,进而导致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
所述第一消除机构包括通槽230,所述弹性夹持臂210上开设所述通槽230,可以理解地,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上分别开设所述通槽230,所述通槽230贯穿所述弹性夹持臂210,以连通所述夹持腔30。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10上设置第二消减机构,所述第二消减机构用于减小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的应力,即所述第二消减机构与所述第一消减机构协同作用,可更为有效的降低所述弹性夹持臂210的应力,保障其回弹性。所述第二消减机构包括镂空槽110,所述焊接部10的外侧缘设置所述镂空槽110,所述镂空槽110贯穿所述焊接部10,并连通所述夹持腔30,且所述镂空槽110相对的两端分别邻接相邻的所述弹性夹持臂210。
所述弹性夹持部20还包括连接臂240,所述连接臂240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弹性夹持臂210,通过设置所述连接臂240,可提高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之间的稳定性,实现相邻的所述弹性夹持臂210之间的力传导。避免在组装完成后,所述充电金属件40发生晃动或碰撞,其撞击力仅作用于单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上,导致单个所述弹性夹持臂210因受力过大而导致弹性减弱或丧失,进而导致所述导电夹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接触不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电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导电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部及弹性夹持部,所述弹性夹持部包括若干个弹性夹持臂,所述焊接部的外侧缘弯曲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弹性夹持臂,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环绕所述焊接部的外侧缘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围合形成夹持腔,所述弹性夹持臂与所述焊接部之间形成锐角,以将充电金属件夹持于所述夹持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部还包括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用于将所述充电金属件导入所述夹持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若干个导引臂,若干个所述导引臂与若干个所述弹性夹持臂对应设置,所述弹性夹持臂远离所述焊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导引臂,所述导引臂与所述焊接部之间形成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部还包括第一消减机构,所述第一消减机构用于减小所述弹性夹持臂的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减机构包括通槽,所述弹性夹持臂上开设所述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弹性夹持臂,以连通所述夹持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上设置第二消减机构,所述第二消减机构用于减小所述弹性夹持臂的应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电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减机构包括镂空槽,所述焊接部的外侧缘设置所述镂空槽,所述镂空槽贯穿所述焊接部,并连通所述夹持腔,且所述镂空槽相对的两端分别邻接相邻的所述弹性夹持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部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弹性夹持臂。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导电夹。
CN202223369538.9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849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9538.9U CN218849814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9538.9U CN218849814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9814U true CN218849814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9538.9U Active CN218849814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9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2456C (zh) 电池连接器
CN201075472Y (zh) 电连接器
CN107069309B (zh) 防水正反插电连接器
KR20110037943A (ko)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080081495A1 (en) Battery connector
JP2022143642A (ja) コネクタ
CN218849814U (zh) 一种导电夹及电子设备
CN111129807A (zh) 电连接器
CN110739561B (zh) Usb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131113A1 (e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with bias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CN213459908U (zh) 动力电池及其电芯模组拼接装置
CN208478688U (zh) 电连接器
CN210430162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US9379496B2 (en) Connector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 holding portion
KR102511991B1 (ko) 슈퍼커패시터용 커넥터
KR102667559B1 (ko) 슈퍼커패시터용 커넥터
CN219287699U (zh) 耳机组件
CN215071742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11605528U (zh) 一种结构强度高且带有磁吸功能的连接器
CN215497157U (zh) 一种弹片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8677639U (zh) 射频开关
CN218677876U (zh) 射频开关
CN218770165U (zh) 充电连接器
CN218677640U (zh) 射频开关
CN210806062U (zh) 可正反向沉板的usb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