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868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8688U
CN208478688U CN201821378790.7U CN201821378790U CN208478688U CN 208478688 U CN208478688 U CN 208478688U CN 201821378790 U CN201821378790 U CN 201821378790U CN 208478688 U CN208478688 U CN 208478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metalwork
base portion
shel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87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邰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87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8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8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8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由若干个端子组成的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开口的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插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中的各端子均包括露出绝缘本体的对接舌板表面外的接触部、沿绝缘本体的基部后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对接部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对接部且至少部分埋设在绝缘本体的基部内的连接部,所述绝缘本体内固定有金属件,所述金属件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这样设计,使得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之间的装配更稳固。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14年8月11日,USB协会公布了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其插头连接器能够正反两个方向插入对应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能够传输USB2.0及USB3.1信号,这个连接器命名为USB Type C连接器。根据目前业界报道的新闻,该电连接器后续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各连接器厂商配合系统厂商积极开发中。
然最新一代的USB Type-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 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USB Type-C插座电连接器包含有设置在胶芯上且上下对称的两排平板端子,胶芯外部覆盖有外铁壳等结构。一般USB Type-C插座电连接器的胶芯以多件式胶体相互组装结合注塑成型而成,而各胶体中分别结合一排上排平板端子、一排下排平板端子。
然而,现有USB Type-C插座电连接器因其端子数量多、各端子的间距小、上下两排端子呈镜面对称、同时又要兼顾理想的整体外形尺寸,是以两排平板端子及绝缘本体难以通过一次注塑成型而固持为一体。因此,现有的制程中往往是通过多次注塑成型结合组装的工艺完成。然多次成型多次组装势必会在各模块间产生更多的结合缝,整体强度较低。在与对接连接器对插时,各模块在对插力的作用下,容易松动。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稳定、整体强度好且制程简单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由若干个端子组成的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开口的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插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中的各端子均包括露出绝缘本体的对接舌板表面外的接触部、沿绝缘本体的基部后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对接部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对接部且至少部分埋设在绝缘本体的基部内的连接部,所述绝缘本体内固定有金属件,所述金属件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固定于所述基部,所述金属件露出所述基部外且与所述金属壳体内表面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包括自其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金属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包括平板部及自平板部边缘弯折延伸的若干卡持部,所述凹槽内对应设置有若干卡持孔,所述卡持部与所述卡持孔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还包括自平板部凸伸的凸出部,所述基部包括自凹槽继续向内凹陷形成的容置槽,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槽贯穿所述基部的前表面,所述凸出部的前表面露出所述基部的前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上排端子组固定为一体并形成上端子模组,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下排端子组固定为一体并形成下端子模组,所述上端子模组与所述下端子模组于上下方向叠合组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件包括第一金属件与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一金属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金属件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在所述基部外围,所述金属件固定于所述基部,所述金属件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分别于上下方向贴附于所述第一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绝缘本体中固定有金属件,所述金属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焊接,使绝缘本体与金属壳体之间的装配更稳固,当与对接连接器对插时,所述电连接器在对插力的作用下,整体强度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端子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3所示端子模块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上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4所示下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图10所示端子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图10所示端子模块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上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图11所示下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申请,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形态,而省略了与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模块、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有这种结构、模块、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考图1至图7所示,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为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块10及包覆在端子模块10外的金属壳体20。所述端子模块10包括绝缘本体30、固定在绝缘本体30内的由若干个端子组成的上排端子组40和下排端子组50及固定在绝缘本体30内的第一金属件60和第二金属件70。所述绝缘本体30包括基部301及自基部301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302。所述上排端子组40和下排端子组50中的各端子均包括露出绝缘本体30的对接舌板302表面外的接触部81、沿绝缘本体30的基部301后端延伸出绝缘本体30外的对接部83及连接所述接触部81与所述对接部83且至少部分埋设在绝缘本体30的基部301内的连接部82。所述金属壳体20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30外。所述金属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及第三壳体23。所述第一壳体21呈筒状。所述第一壳体21套设在所述基部301外围。所述绝缘本体30与所述第一壳体21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开口的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插空间101。所述对接舌板302位于所述对插空间101内。所述第二壳体22与所述第三壳体23分别于上下方向贴附在所述第一壳体21的上、下两侧。
所述绝缘本体30包括第一绝缘体31、第二绝缘体32、第三绝缘体33及第四绝缘体34。所述第一绝缘体31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金属件60及所述上排端子组40并形成上端子模组11。所述第二绝缘体32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金属件70及所述下排端子组50并形成下端子模组12。这样设计,加大了上、下端子模组11、12的强度。当该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对插时,上、下端子模组11、12在对插力的作用下,固齿性较好,不易松动。所述上端子模组11与所述下端子模组12沿上下方向叠合组装在一起。所述第三绝缘体33一体成型在所述上端子模组11与所述下端子模组12外并形成所述基部301与所述对接舌板302。所述第四绝缘体34一体成型于所述上排端子组40与所述下排端子组50,所述第四绝缘体34位于所述基部301的后侧。所述第四绝缘体34更好地固定了所述上排端子组40与所述下排端子组50。所述第一金属件60露出所述第一绝缘体3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金属件70露出所述第二绝缘体32的下表面。即所述第一金属件60与所述第二金属件70分别露出所述基部301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金属件60与所述第二金属件70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1,使端子模块10与第一壳体21之间的装配更稳固。
请参考图8至图14所示,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为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块10'及包覆在端子模块10'外的金属壳体20'。所述端子模块10'包括绝缘本体30'、固定在绝缘本体30'内的由若干个端子组成的上排端子组40'和下排端子组50'及固定在绝缘本体30'内的第一金属件60'和第二金属件70'。所述绝缘本体30'包括基部301'及自基部301'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302'。所述上排端子组40'和下排端子组50'中的各端子均包括露出绝缘本体30'的对接舌板302'表面外的接触部81'、沿绝缘本体30'的基部301'后端延伸出绝缘本体30'外的对接部83'及连接所述接触部81'与所述对接部83'且至少部分埋设在绝缘本体30'的基部301'内的连接部82'。所述金属壳体20'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30'外。所述金属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及第三壳体23'。所述第一壳体21'呈筒状。所述第一壳体21'套设在所述基部301'外围。所述绝缘本体30'与所述第一壳体21'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开口的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插空间101'。所述对接舌板302'位于所述对插空间101'内。所述第二壳体22'与所述第三壳体23'分别于上下方向贴附在所述第一壳体21'的上、下两侧。
所述绝缘本体30'包括第一绝缘体31'、第二绝缘体32'、第三绝缘体33'及第四绝缘体34'。所述第一绝缘体31'一体成型于所述上排端子组40'。所述第一金属件60'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体31'。所述第一绝缘体31'、所述上排端子组40'及所述第一金属件60'形成上端子模组11'。所述第二绝缘体32'一体成型于所述下排端子组50'。所述第二金属件70'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体32'。所述第二绝缘体32'、所述下排端子组50'及所述第二金属件70'形成下端子模组12'。所述上端子模组11'与所述下端子模组12'沿上下方向叠合组装在一起。所述第三绝缘体33'一体成型在所述上端子模组11'与所述下端子模组12'外并形成所述基部301'与所述对接舌板302'。所述第一金属件60'与所述第二金属件70'均安装于所述基部301'。所述第四绝缘体34'一体成型于所述上排端子组40'与所述下排端子组50',所述第四绝缘体34'位于所述基部301'的后侧。所述第四绝缘体34'更好地固定了所述上排端子组40'与所述下排端子组50'。所述第一绝缘体31'包括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凹槽312',所述第一金属件60'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312'内。所述第一金属件60'包括第一平板部61'及自第一平板部61'边缘弯折延伸的若干第一卡持部62'。所述第一凹槽312'内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卡持孔310'。所述第一卡持部62'与所述第一卡持孔310'配合从而将所述第一金属件60'组装至所述第一绝缘体31'。所述第一绝缘体31'还包括自第一凹槽312'继续向内凹陷形成的两个第一容置槽311',所述第一金属件60'还包括自第一平板部61'凸伸的两个第一凸出部63',所述两个第一凸出部63'分别收容于所述两个第一容置槽311'内。所述第一容置槽311'贯穿所述基部301'的前表面,所述第一凸出部63'的前表面与所述基部301'的前表面齐平。所述第二绝缘体32'包括自其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322',所述第二金属件70'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322'内。所述第二金属件70'包括第二平板部71'及自第二平板部71'边缘弯折延伸的若干第二卡持部72'。所述第二凹槽322'内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卡持孔320'。所述第二卡持部72'与所述第二卡持孔320'配合从而将所述第二金属件70'组装至所述第二绝缘体32'。所述第二绝缘体32'还包括自第二凹槽322'继续向内凹陷形成的两个第二容置槽321',所述第二金属件70'还包括自第二平板部71'凸伸的两个第二凸出部73',所述两个第二凸出部73'分别收容于所述两个第二容置槽321'内。所述第二容置槽321'贯穿所述基部301'的前表面,所述第二凸出部73'的前表面与所述基部301'的前表面齐平。当对接连接器插入对插空间101'时,对接连接器直接顶在基部301'前端面露出的第一、第二金属件60'、70'上,所述上、下端子模组11'、12'不易在对插力的作用下变形或后移,止位强度较好。所述第一金属件60'固定于所述基部301'并露出所述基部30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金属件60'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1'。所述第二金属件70'固定于所述基部301'并露出所述基部30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金属件70'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1'。即第一、第二金属件60'、70'分别焊接于第一壳体21',使端子模块10'与第一壳体21'之间的装配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金属件的设置,增强了端子模块与金属壳体之间的稳固性,当该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插时,在对插力的作用下,所述电连接器的整体强度较好,不易松动变形。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由若干个端子组成的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开口的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插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中的各端子均包括露出绝缘本体的对接舌板表面外的接触部、沿绝缘本体的基部后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对接部及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对接部且至少部分埋设在绝缘本体的基部内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固定有金属件,所述金属件焊接于所述金属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固定于所述基部,所述金属件露出所述基部外且与所述金属壳体内表面通过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自其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金属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包括平板部及自平板部边缘弯折延伸的若干卡持部,所述凹槽内对应设置有若干卡持孔,所述卡持部与所述卡持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还包括自平板部凸伸的凸出部,所述基部包括自凹槽继续向内凹陷形成的容置槽,所述凸出部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贯穿所述基部的前表面,所述凸出部的前表面露出所述基部的前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上排端子组固定为一体并形成上端子模组,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下排端子组固定为一体并形成下端子模组,所述上端子模组与所述下端子模组于上下方向叠合组装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包括第一金属件与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一金属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金属件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在所述基部外围,所述金属件固定于所述基部,所述金属件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分别于上下方向贴附于所述第一壳体。
CN201821378790.7U 2018-08-25 2018-08-25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8478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8790.7U CN208478688U (zh) 2018-08-25 2018-08-2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8790.7U CN208478688U (zh) 2018-08-25 2018-08-2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8688U true CN208478688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8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8790.7U Active CN208478688U (zh) 2018-08-25 2018-08-2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86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8052A (zh) * 2018-08-25 2018-12-18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8052A (zh) * 2018-08-25 2018-12-18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038052B (zh) * 2018-08-25 2024-04-16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8702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170870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207669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10693261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450909B (zh) 电连接器
CN102646896A (zh) 插头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US9325137B2 (en)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firm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6410465B (zh) 电连接器
CN108233024B (zh) 电连接器
CN106450893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31383A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208478688U (zh) 电连接器
CN110444945A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65583A (zh)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08955288U (zh) 高速连接器模组
CN109038052A (zh) 电连接器
CN214204044U (zh) 便于生产制作的连接器结构
CN210744211U (zh) Usb插座
CN210535860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0430162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
CN208955337U (zh) 高速连接器模组
CN210074221U (zh) 焊线式usb插座
CN218648242U (zh) 防脱落的双头母座连接器
CN109256643A (zh) 高速连接器模组
CN216312146U (zh) 防水型Type-C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