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7367U - 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7367U
CN215067367U CN202121029920.8U CN202121029920U CN215067367U CN 215067367 U CN215067367 U CN 215067367U CN 202121029920 U CN202121029920 U CN 202121029920U CN 215067367 U CN215067367 U CN 215067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detection
metal
leak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299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晋兴兵
薛昆
张明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299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7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7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7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涉及检测技术领域。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包括轨道、工装板、支架横梁、传感器支架和金属探测传感器。其中,工装板滑动设置于轨道,支架横梁竖直跨接于轨道,传感器支架的一端设置于支架横梁、另一端朝向工装板,金属探测传感器设置于传感器支架。基于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便捷地对安装后的待测件金属物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一些器件模组的装配过程需要使用金属零件固定,金属零件固定安装后需要进行检查以确保没有因为疏忽而漏装,或因金属零件安装不牢固而掉落。如果使用人工目视检查,在实践中有一些器件模组的金属零件固定孔比较深或固定孔较小而导致漏装的金属零件不易检出,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人工检查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能够至少部分地提高待测件金属物的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包括:轨道、工装板、支架横梁、传感器支架和金属探测传感器;所述工装板滑动设置于所述轨道,所述支架横梁竖直跨接于所述轨道,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架横梁、另一端朝向所述工装板,所述金属探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装板设置有射频识别芯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漏装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控制机构,所述检测控制机构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金属探测传感器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金属探测传感器检测的电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控制机构还包括扫描模组,所述扫描模组与所述射频识别芯片电连接,所述扫描模组用于扫描待测件的标签得到标签信息并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至所述射频识别芯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控制机构还包括点胶模组,所述点胶模组与所述射频识别芯片电连接,所述点胶模组用于获取所述射频识别芯片的信号,根据所述射频识别芯片的信号对待测件进行点胶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感器支架为两个以上,每个所述传感器支架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金属探测传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感器支架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上的所述金属探测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件第一待测面信息,另一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上的金属探测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件第二待测面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轨道设置有接驳台,接驳台用于承载待测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金属探测传感器包括电涡流传感器、X射线检测型传感器、微波检测型传感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漏装检测系统,系统设置有放漏装检测装置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能够通过轨道将承载在工装板上的含有金属零件的器件模组经过金属探测传感器检测,便可自动检测器件模组中漏装的金属零件,无需人工干预检测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装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装检测装置的部分器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提供的防漏装检测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提供的防漏装检测装置部分器件电连接示意图。
图中:1-防漏装检测装置;10-轨道;20-工装板;30-支架横梁;40-传感器支架;50-金属探测传感器;60-点胶模组;70-射频识别芯片;80-扫描模组;9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1包括轨道10、工装板20、支架横梁30、传感器支架40和金属探测传感器50。
其中,轨道10的长度可以根据生产与生活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轨道10的形状可以根据轨道10上滑动的工装板20的形状和相关工序的要求进行设计。在轨道10上,可以设置相应的滚珠减少摩擦,方便工装板20在轨道10上滑动。轨道10还可以设计为具有锯齿形的传动履带,工装板20与传动履带嵌合进行移动,具体轨道10设计这里不作限制。示例性地,轨道10可以设计为具有L型滑动槽,以便工装板20嵌合在轨道10上,并顺利滑动。
工装板20用于承载待测件,工装板20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承载的待测件和相应轨道10的形状整体考虑设计。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工装板20为长板型,并设计为方便在轨道10上滑动,且在工装板20的四周切割出倒角便于将工装板20转移出轨道10和便于进行其他工序。在工装板20与轨道10接触的位置也可以设置滚珠,使工装板20在轨道10上更为流畅的滑动。示例性地,工装板20嵌入到轨道10的L型滑动槽中,可沿着轨道10滑动。在工装板20上还设置有便于待测件固定的凹槽与卡扣,凹槽与卡扣可根据不同待测件的底板形状对应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支架横梁30可以为弧形或门型等形状,主要是依据待测件需要的空间和工作人员取放待测件方便性的角度考虑,如待测件为球形,则更适合将支架横梁30设置为弧形以便球形待测件通过。可以将支架横梁30的两端竖直固定于轨道10上,与轨道10的夹角可根据待测件的形状大小和轨道10的运动方向而定,这里不作限制。支架横梁30顶部的横梁留有可固定传感器支架40的固定孔。考虑到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待测件为锂电池模组通过的方便性,支架横梁30设计为门型,且通过固定孔固定传感器支架40。
支架横梁30的设置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如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锂电池模组的安装完成后,可以设置多个支架横梁30,并在每个支架横梁30相应地设置传感器支架40和金属探测传感器50。通过多次分别探测金属零件的情况,加强探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在一组金属探测传感器50损坏的情况下,得到错误的信息而导致后续工序出现更大的失误。
传感器支架40的一端固定于支架横梁30上,根据待测件的形状和通过时需要的空间,传感器支架40可以为弧形或条形。如待测件为球形,传感器支架40也根据需要设计为弧形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40的另一端根据待测件在轨道10上的方向设置,以便于检测待测件。传感器支架40上设置有便于金属探测传感器50安装的孔。
请参阅图2,金属探测传感器50固定安装于传感器支架40上,根据待测件在轨道10上运动的方向设置。金属探测传感器50可以为电涡流传感器、X射线检测型传感器和微波检测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探测传感器50类型可以根据待测件含有的金属类型和需要探测的信息进行选择,如X射线检测型传感器能检测物体的详细形状,如果需要探测金属物体的缺陷,可以选择X射线检测型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是利用电涡流原理,当金属物体靠近电涡流传感器时,电涡流传感器周边的磁场会发生变化,被电涡流传感器记录到相应的信息,从而得出相应的结果。使待测件通过两个电涡流传感器分别检测待测件的第一待测面和第二待测面,根据两个不同的待测面的信息综合进行判断与控制。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防漏装检测装置1工作时,锂电池模组待测件承载在工装板20上随着轨道10滑动经过支架横梁30,传感器支架40上的金属探测传感器50检测待测件是否成功安装了螺丝,并传出反馈信号,以便获取螺丝安装信息,确保螺丝安装的稳固性。
进一步,为了提高检测效果,请参阅图4,可以在工装板20上装配射频识别芯片70(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以便记录和调用工序中的相关流程信息。例如,可以将相关的点胶程序、电芯安装数量信息和固定螺丝数量等信息均写入射频识别芯片70中。
在本实施例前述装置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一套检测控制机构,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0(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将金属探测传感器50的电信号连接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0的端口,使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0能够获取金属探测传感器50更多的信息,并据此实现后续流程的控制。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质量追溯和管理,还可以设置扫描模组80,扫描模组80由光电元件及相关转换元件构成。本实施例中,将扫描模组80与射频识别芯片70连接。示例性地,可以在待测件底板上贴有扫描模组80能识别的标签。标签上相关的固定螺丝数量信息和电芯安装信息写入射频识别芯片70中,因此,当贴有标签的待测件底板经过扫描模组80时,扫描模组80可以识别待测件底板上的标签,并将信息传递给射频识别芯片70,射频识别芯片70记录下待测件标签下的信息,并将此信息与之前储存的电芯安装信息和固定螺丝信息进行处理,然后调取射频识别芯片70内的点胶程序对待测件底板进行点胶处理。
针对不同的待测件和不同的现场应用场景,传感器支架40可以为不同的形状和数量,本实施例中,待测件可以为长条型且具有不同的两面,该种情况下,可以设置两个传感器支架40,每个传感器支架40上都设置了一个或多个金属探测传感器50,获取待测件两面不同的信息。
考虑到实际工序需要对待测件进行点胶、模组安装等处理,处理之前需要将待测件转移出轨道10,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还可以设置接驳台,接驳台可以从轨道10上承载移出的待测件,接驳待测件进行点胶处理,完成后再将待测件移入轨道10流向下一道工序。
下面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
在检测锂电池模组中螺丝安装情况的场景中。将锂电池模组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板(Acrylonitrile-Butdiene-Styrene,ABS)底板贴上标签,标签中含有该底板需要安装的锂电池电芯的类型和数量等信息,还含有需要安装的螺丝数量信息。
锂电池模组的ABS底板经过轨道10上的扫描模组80,扫描模组80对上述贴好的标签进行扫描,获取相应的信息,将信息传送至射频识别芯片70中。射频识别芯片70接收到信息后,与已经储存的相关的点胶程序、电芯安装数量信息和固定螺丝数量信息等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至点胶模组60,点胶模组60对ABS底板进行点胶处理,为下一步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装作预处理。
点胶处理完成后,通过轨道10运送,将ABS底板放入接驳台,进行了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装。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装需要使用螺丝将模组的盖板与底板固定。螺丝的安装状态需要进行检测以确保安装的质量。
本实施例经过防漏装检测装置时工作示例如图3,锂电池电芯模组承载在轨道10上,经过支架横梁30,被电涡流传感器检测,因为螺丝靠近电涡流传感器时,电涡流传感器周围的磁场会发生相应变化,电涡流传感器感应到相应的变化,从而产生预定的电信号,电信号为经过测试的预设结果,如第一待测面输出的结果为第一电信号,第二待测面输出的结果为第二电信号,两者为不同的探测结果。电涡流传感器将相应的电信号传递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0。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0接收到相应的电信号后,根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0预设的程序,判断待测锂电池模组中螺丝的安装情况是否正常,如果发现螺丝存在漏装或者安装不完善的情况,那么就使该锂电池模组进入返工工位,如果是螺丝安装正常的锂电池模组,则进入下一道装配工序。
质量追溯系统可以通过与射频识别芯片70或者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0电连接,并获取相关的流程和控制信息,从而更好地确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环节,确定相关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查找总体的信息,从而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查找到问题最多的生产环节,从而根据结果改进生产,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在不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轨道10形状和长度,支架横梁30的长度形状,选用不同的金属探测传感器50、射频识别芯片7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0等替换操作,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工装板、支架横梁、传感器支架和金属探测传感器;所述工装板滑动设置于所述轨道,所述支架横梁竖直跨接于所述轨道,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架横梁、另一端朝向所述工装板,所述金属探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设置有射频识别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装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控制机构,所述检测控制机构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金属探测传感器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金属探测传感器检测的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还包括扫描模组,所述扫描模组与所述射频识别芯片电连接,所述扫描模组用于扫描待测件的标签得到标签信息并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至所述射频识别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还包括点胶模组,所述点胶模组与所述射频识别芯片电连接,所述点胶模组用于获取所述射频识别芯片的信号,根据所述射频识别芯片的信号对待测件进行点胶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为两个以上,每个所述传感器支架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金属探测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上的所述金属探测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件第一待测面信息,另一个所述传感器支架上的金属探测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件第二待测面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设置有接驳台,接驳台用于承载待测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漏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测传感器为电涡流传感器、X射线检测型传感器和微波检测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防漏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防漏装检测装置。
CN202121029920.8U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215067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9920.8U CN215067367U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9920.8U CN215067367U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7367U true CN215067367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17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29920.8U Active CN215067367U (zh) 2021-05-13 2021-05-13 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7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77773B2 (en) Testing devic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08018984U (zh) 一种小型锂电芯自动检测分选设备
CN103557813B (zh) 轴类零件的在线检测装置
CN114695226A (zh) 一种全自动晶圆背面激光标记装置及方法
CN215067367U (zh) 一种防漏装检测装置和系统
CN210894144U (zh) 一种焊接检测机构
CN209326960U (zh) 一种碳刷架装配生产线及碳刷架测试系统
CN111220212A (zh) 电子元器件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17193789U (zh) 一种转盘式工件检测装置
CN111346844A (zh) 电池组检测筛选系统及方法
CN207741705U (zh) 一种小型锂电芯自动检测测厚设备
CN204536276U (zh) 一种低压电器领域超声无损探伤用工件固定装置
CN215768958U (zh) 板对板连接器瑕疵检测装置
CN208766252U (zh) 一种插头转换头全自动导通检测设备
CN219715667U (zh) 一种全自动ict测试设备
CN217586984U (zh) 一种自动光学检测装置
CN213750750U (zh) 一种电扳手电机控制板的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8674116U (zh) 气密检测装置及气密检测系统
CN110568395A (zh) 一种电能表多信号检测、读写装置及实现方法
KR200177324Y1 (ko) 메모리모듈 성능 측정장치
CN216502978U (zh) 一种激光打标系统
CN215179729U (zh) 一种产品检测组装机的标签检测读码模组
CN217059183U (zh) 气密性检测系统
CN216356721U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用于电力线载波模块的检测系统
CN214747764U (zh) 一种零件在线检测的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