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7640U - 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7640U
CN215057640U CN202121708310.0U CN202121708310U CN215057640U CN 215057640 U CN215057640 U CN 215057640U CN 202121708310 U CN202121708310 U CN 202121708310U CN 215057640 U CN215057640 U CN 215057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rankshaft
belt
lubrication system
ru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83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明
朱青松
施梅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jiang Group Wenling Zhengfeng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jiang Group Wenling Zhengfe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jiang Group Wenling Zhengfe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jiang Group Wenling Zhengfe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83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7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7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7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润滑系统包括:壳体,其内部设有油箱,带钻孔的曲轴部分穿入于油箱中,曲轴设有至少两个甩油尺,用于在曲轴转动时使油箱的油液形成油雾进入到钻孔中;曲轴箱,其连通钻孔和油管,当曲轴箱的活塞往复运动时,钻孔内的油雾进入到油管内;缸头室,其连通油管的另一端,缸头室连接润滑油收集器,润滑油收集器通过连接部连接凸轮轴室,凸轮轴室中设置有凸轮和皮带轮,皮带轮上设置有皮带,皮带与曲轴传动连接。本申请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两次形成油雾,方便输送油雾到凸轮轴位置,油雾能够实现对凸轮轴的润滑,保证润滑性能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润滑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润滑系统的动力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油雾润滑系统中,四冲程小动力润滑系统是现阶段最合理、且最可靠的技术,也是很难超越的技术,目前国内很多厂家都是直接采用该系统。
现有技术中,小动力润滑系统的使用频率高,凸轮轴很快磨损,从而失效报废;另外,小动力润滑系统的甩油尺通常是直的,在油箱中甩油并形成雾化,可以保证动力输出轴水平放置时,整机能正常运转;但当动力的输出轴垂直放置时,其中一个甩油尺将失去作用,另一个甩油尺将浸没在润滑油中,动力的润滑系统将出现问题,不能起到很好的雾化作用,润滑油量减少,导致曲轴箱和缸头室内润滑不良,进而磨损失效。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各摩擦副磨损失效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的润滑效果好,并且能够保证润滑性能的稳定,防止凸轮轴的磨损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润滑系统的动力机械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润滑系统,包括:
壳体,其内部设有油箱,带钻孔的曲轴具有部分穿入于所述油箱中,所述曲轴设有至少两个甩油尺,用于在所述曲轴转动时使所述油箱的油液形成油雾进入到所述钻孔中;
曲轴箱,其连通所述钻孔和油管,当所述曲轴箱的活塞往复运动时,所述钻孔内的油雾进入到所述油管内;
缸头室,其连通所述油管的另一端,所述缸头室连接润滑油收集器,所述润滑油收集器通过连接部连接凸轮轴室,所述凸轮轴室中设置有凸轮和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与所述曲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钻孔连接于所述曲轴箱的活塞腔,所述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中部,且所述油管与所述钻孔连通;
所述活塞往复运动时,所述油雾由所述钻孔依次进入所述活塞腔、所述钻孔和所述油管中。
优选的,所述皮带和所述皮带轮位于所述凸轮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皮带的一侧套接在所述曲轴上,且位于所述甩油尺位于所述皮带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油箱与所述曲轴箱之间设有隔离油液流动的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油管的端部设置有簧片阀,用于避免油雾倒流。
优选的,所述甩油尺包括上甩油尺和下甩油尺,所述上甩油尺和下甩油尺均为倾斜桨状结构,且二者关于所述曲轴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上甩油尺位于所述下甩油尺的上部,且所述上甩油尺的端部具有向上的延伸,所述下甩油尺的端部具有向下的延伸。
优选的,所述上甩油尺和下甩油尺均为具有弯折角度的非直线桨,且二者的端部均具有加宽桨部。
优选的,所述下甩油尺的端部靠近所述油箱的底部,并与所述油箱的底部具有预设第一间隙;
所述下甩油尺的端部靠近所述油箱的侧边,并与所述油箱的侧边具有预设第二间隙。
一种动力机械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润滑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润滑系统中,曲轴箱通过钻孔连接油箱,当曲轴转动时,会带动的油箱内的油液抛起并雾化,通过曲轴箱的活塞运动,雾化得到的油雾依次进入钻孔、油管内,油管的另一端连接缸头室,油管内的油雾进入到缸头室后,进入润滑油收集器,油雾会呈现液体状态,并流入到凸轮轴室中,达到对其中的凸轮进行油浴的作用。由于凸轮旋转时带动液体油飞溅,并经过皮带和皮带轮的作用再次形成油雾,并经过皮带的传动达到油箱中,形成油路的循环,在此循环中,两次形成油雾,方便输送油雾到凸轮轴位置,油雾能够实现对凸轮轴的润滑,保证润滑性能的稳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润滑系统的的动力机械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1至图2中,附图标记包括:
下甩油尺1、上甩油尺2、活塞3、簧片阀4、缸头5、曲轴6、钻孔61、油管7、缸头室8、短孔9、润滑油收集器10、凸轮轴室11、凸轮12、皮带轮13、皮带14;油箱15、摇臂16、收集器末端微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的润滑效果好,并且能够保证润滑性能的稳定,防止凸轮轴的磨损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润滑系统的动力机械设备。
请参考图1至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润滑系统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可以用于小型机械的动力系统中,主要结构包括壳体、曲轴箱和缸头室8。
壳体,其内部设有油箱15,带钻孔61的曲轴6具有部分穿入于油箱15中,曲轴6设有甩油尺,用于在曲轴16转动时使油箱6的油液形成油雾进入到钻孔61中;
曲轴箱,其连通钻孔61和油管7,当曲轴箱的活塞3往复运动时,钻孔61内的油雾进入到油管7内;
缸头室8,其连通油管7的另一端,缸头室8连接润滑油收集器10,润滑油收集器10通过连接部连接凸轮轴室11,凸轮轴室11中设置有凸轮12和皮带轮13,皮带轮13上设置有皮带14,皮带14与曲轴6传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为整体的外壳,所有润滑系统的结构均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或壳体结构上。
油箱为密封结构,用于储油,曲轴6插入于油箱中,并设置有密封件,避免油液泄漏,曲轴6设置有甩油尺,且在油箱中能够转动,将油液甩起来形成油雾。
曲轴箱内设置有活塞3,活塞腔与钻孔61连通,钻孔61与油管7连通,当活塞3移动时,能够抽吸钻孔中的油雾,并在往复运动时将其挤入油管7中,油管7连接缸头室8,油雾依次进入缸头室8,油管内的油雾进入到缸头室后,进入润滑油收集器,油雾会呈现液体状态,并流入到凸轮轴室中,达到对其中的凸轮进行油浴的作用。由于凸轮旋转时带动液体油飞溅,并经过皮带和皮带轮的作用再次形成油雾,并经过皮带的传动达到油箱中,形成油路的循环,在此循环中,两次形成油雾,方便输送油雾到凸轮轴位置,油雾能够实现对凸轮轴的润滑,保证润滑性能的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钻孔61连接于曲轴箱的活塞腔,油管7连接于曲轴6中部,且油管7与钻孔61连通;活塞3往复运动时,油雾由钻孔61依次进入活塞腔、钻孔61和油管7中。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活塞腔连接钻孔61,因此油雾能够进入到活塞腔中,实现对活塞腔的润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皮带14和皮带轮13位于凸轮12的上方。凸轮12转动过程中,能够将油液甩起,并经过皮带14、皮带轮13的挤压和离心作用,再次形成雾化的油雾,因此将皮带14设置在凸轮12的上方能够方便油液甩起时与皮带轮13、皮带14形成接触。
皮带14被驱动于曲轴6的转动,可以直接套接在曲轴6上,皮带14的一侧套接在曲轴6上,且位于甩油尺位于皮带14的一侧。
若甩油尺为两个,可以将皮带14绕过曲轴6,并设置位于两个甩油尺之间。
可选的,油箱15与曲轴箱之间设有隔离油液流动的密封件。
请参考图1,油管7的端部设置有簧片阀4,用于避免油雾倒流。簧片阀4的可开方向朝向油管7,也就是说,当活塞腔中的气压较大时,油雾可以使簧片阀4打开,以使油雾通过。
本申请提供的润滑系统主要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曲轴箱、油箱15和凸轮轴室11,曲轴箱的曲轴6插入与油箱15内,并能够在油箱15内转动,曲轴6的转动,曲轴6的钻孔61连接油管7和曲轴箱的活塞缸腔体,油管7的另一端连接润滑油收集器10,润滑油收集器连接凸轮轴室11,凸轮轴室内的皮带14伸入于油箱15中,套接在曲轴6上,用于带动曲轴6的转动。甩油尺将油液溅起,形成油雾,油雾依次进入钻孔61、活塞腔、油管7、润滑油收集器10、缸头室8、凸轮轴室11,并再次回到油箱15中。
需要说明的是,油箱15、曲轴箱、润滑油收集器10、缸头室8、凸轮轴室11均为封闭结构,可选的,润滑油收集器10、缸头室8、凸轮轴室11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在结构上的短孔9实现连通。
可选的,在凸轮轴室11中还是有摇臂16,由于油液或油雾在润滑凸轮12的同时,还能够对摇臂16进行润滑。
本申请中共实现了两次油液雾化,达到润滑油液的传递作用。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甩油尺包括上甩油尺2和下甩油尺1,上甩油尺2和下甩油尺1均为倾斜桨状结构,且二者关于曲轴6中心对称设置;
上甩油尺2位于下甩油尺1的上部,且上甩油尺2的端部具有向上的延伸,下甩油尺1的端部具有向下的延伸。
请参考图1,其中,两个甩油尺分别位于曲轴6的两侧,关于曲轴6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因此能够达到最大的甩油效果。
当如图1所示状态使用时,下甩油尺1在油液中搅拌甩油,将油液溅起,上甩油尺2位于上部,不直接接触油液,但可以对油雾进行扰动,使其更加均匀。
上甩油尺2和下甩油尺1均为具有弯折角度的非直线桨,且二者的端部均具有加宽桨部。请参考图1,其中,甩油尺的端部均具有加宽结构,即为加宽桨部,可以对油液或油雾进行搅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下甩油尺1的端部靠近油箱15的底部,并与油箱15的底部具有预设第一间隙;
下甩油尺1的端部靠近油箱15的侧边,并与油箱15的侧边具有预设第二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第一间隙、预设第二间隙均为极小的间隙,目的是为了让下甩油尺1与油箱15的侧边、底部均较为靠近,但不能够完全贴合,避免旋转时造成剐蹭。
当上述结构处于倾倒状态时,即图1中的右侧部位朝上时,下甩油尺1仍然能够比较靠近油箱15当前状态的底部,从而实现较好的油液的甩起作用。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润滑系统能够在两种不同使用角度下,保证油液的雾化效果,从而保证凸轮12的润滑效果,提升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润滑系统的主要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润滑系统的动力机械设备,该设备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润滑系统和动力机械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部设有油箱(15),带钻孔(61)的曲轴(6)部分穿入于所述油箱(15)中,所述曲轴(6)设有至少两个甩油尺,用于在所述曲轴(6)转动时使所述油箱(15)的油液形成油雾并进入到所述钻孔(61)中;
曲轴箱,其连通所述钻孔(61)和油管(7),当所述曲轴箱的活塞(3)往复运动时,所述钻孔(61)内的油雾进入到所述油管(7)内;
缸头室(8),其连通所述油管(7)的另一端,所述缸头室(8)连接润滑油收集器(10),所述润滑油收集器(10)通过连接部连接凸轮轴室(11),所述凸轮轴室(11)中设置有凸轮(12)和皮带轮(13),所述皮带轮(13)上设置有皮带(14),所述皮带(14)与所述曲轴(6)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61)连接于所述曲轴箱的活塞腔,所述油管(7)连接于所述曲轴(6)中部,且所述油管(7)与所述钻孔(61)连通;
所述活塞(3)往复运动时,所述油雾由所述钻孔(61)依次进入所述活塞腔、所述钻孔(61)和所述油管(7)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14)和所述皮带轮(13)位于所述凸轮(1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14)的一侧套接在所述曲轴(6)上,且位于所述甩油尺位于所述皮带(1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5)与所述曲轴箱之间设有隔离油液流动的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7)的端部设置有簧片阀(4),用于避免油雾倒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尺包括上甩油尺(2)和下甩油尺(1),所述上甩油尺(2)和下甩油尺(1)均为倾斜桨状结构,且二者关于所述曲轴(6)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上甩油尺(2)位于所述下甩油尺(1)的上部,且所述上甩油尺(2)的端部具有向上的延伸,所述下甩油尺(1)的端部具有向下的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甩油尺(2)和下甩油尺(1)均为具有弯折角度的非直线桨,且二者的端部均具有加宽桨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甩油尺(1)的端部靠近所述油箱(15)的底部,并与所述油箱(15)的底部具有预设第一间隙;
所述下甩油尺(1)的端部靠近所述油箱(15)的侧边,并与所述油箱(15)的侧边具有预设第二间隙。
10.一种动力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润滑系统。
CN202121708310.0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 Active CN215057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8310.0U CN21505764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8310.0U CN21505764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7640U true CN215057640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19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8310.0U Active CN21505764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7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87678A (en) Lubrication apparatus for shaft bearing
US6213079B1 (en) Lubricating apparatus for four-cycle engines
US20090283067A1 (en) Engine lubrication method
JP2517630Y2 (ja) 携帯型作業機用機関におけるクランク室
CN215057640U (zh) 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
CN113389615A (zh) 一种润滑系统及动力机械设备
CN212672252U (zh) 闸门关节轴承改进装置
CN106194746A (zh) 压缩机用曲轴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KR20020079375A (ko) 엔진의 윤활장치
JPH10288019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3626420B2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115234473A (zh) 一种压缩机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2946523U (zh) 发动机连杆组件
JPS63297718A (ja) 縦軸型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H02296098A (ja) 自己潤滑軸受
JPH0245457Y2 (zh)
CN219570829U (zh) 集油装置及变速器
JPH07208337A (ja) 密閉型圧縮機
CN209261801U (zh) 双缸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机油泵盖
CN111396443B (zh) 一种发动机连杆
CN214499749U (zh) 一种稀油润滑的连杆挡油结构
CN209875757U (zh) 一种滤液泵轴承部件结构
JP2729646B2 (ja) バーチカル型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2844166Y (zh) 织机打纬机构的主动润滑装置
CN209212912U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