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36768U - 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36768U
CN215036768U CN202120793595.6U CN202120793595U CN215036768U CN 215036768 U CN215036768 U CN 215036768U CN 202120793595 U CN202120793595 U CN 202120793595U CN 215036768 U CN215036768 U CN 215036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guide
sleeved
support fram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935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泽洪
刘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ar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a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a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a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935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36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36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36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两侧均纵向设置有导杆,两组导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与操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导杆的中部套设有导向块,两组导向块之间且位于操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的正面设置有推板,推板的正面纵向设置有气缸,气缸通过固定座与操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夹紧装置的背面且位于操作台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正面顶部横向设置有标准模板。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夹紧装置,可以实现对零件进行快速夹紧,采用双向同步进行夹紧,不仅提高了夹紧精度,而且夹紧方式更加稳定,从而解决现有人工手动夹紧不稳定,且容易对工件造成破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检验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零部件的使用环境极其功能决定了对其孔位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孔位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其是否为合格品。其中,在气缸端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尺寸进行检验,尤其需要对其孔位进行精确测量,从而便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现气缸端板的安装与使用。
一些小的加工厂在对气缸端板工件进行打孔的时候采用划线定位进行一一打孔,这样不仅造成形位公差大而且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而且在对在气缸端板工件进行检测的方式多为人工测量,人工手动对工件进行夹紧,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测量精准度不高,若夹紧力过大可能会对工件造成破坏,从而增加制造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具备便于工件的夹紧且定位精准的优点,进而现有工件夹紧不稳定且定位不精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工件的夹紧且定位精准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两侧均纵向设置有导杆,两组导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与操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导杆的中部套设有导向块,两组导向块之间且位于操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的正面设置有推板,推板的正面纵向设置有气缸,气缸通过固定座与操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夹紧装置的背面且位于操作台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正面顶部横向设置有标准模板。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自动断电处理,支撑板的正面且位于标准模板与支撑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触点开关。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行双向同步夹紧作业,夹紧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两侧连接设置有导向块,支撑架的一侧内部设置有齿轮一,齿轮一的顶端穿过支撑架的顶部并延伸至支撑架的上方,齿轮一的顶部外侧套设有压紧块一,齿轮一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二,齿轮二与齿轮一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杆一活动连接,齿轮二的底部套设有连杆二,连杆二的顶端中部套设有与齿轮二相啮合的齿轮三,连杆二远离齿轮二的一侧顶部套设有与齿轮三相啮合的齿轮四,齿轮四的顶部套设有连杆三,连杆三远离齿轮四的一侧底部活动设置有与齿轮四相啮合的齿轮五,齿轮五的顶部穿过支撑架的顶部并套设有压紧块二,支撑架的顶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与齿轮一及齿轮五的顶部相配合的导槽,支撑架靠近压紧块一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底部通过安装板与支撑架的侧面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的一侧并连接设置有丝杆,丝杆远离电机的一侧套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背面与压紧块一的正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两组压紧块在移动时发生偏移,压紧块一及压紧块二的底部均横向开设有与支撑架的顶端相配合的梯形槽口。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压紧块一进行控制,连接块的中部横向开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孔。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标准模板的收缩,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支撑块,两组支撑块之间套设有标准模板,标准模板的正面两侧设置有校准顶柱,支撑块的中部且位于支撑板与标准模板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自动控制,操作台靠近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分别与电机、气缸及触点开关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夹紧装置,可以实现对零件进行快速夹紧,采用两组压紧块双向同步进行夹紧,不仅提高了夹紧精度,而且夹紧方式更加稳定,从而解决现有人工手动夹紧不稳定,且容易对工件造成破坏的问题;另外,通过设置标准模板,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孔位进行快速检验,从而减轻工人的工作量,并提高检验效率。
(2)、通过设置触点开关,可以实现在出现零件检验不合格情况时,通过校准顶柱带动标准模板移动,从而利用标准模板挤压触点开关并实现自动断电处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通过设置导杆与导向块,可以使得夹紧装置移动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设备的测量精度;另外通过在压紧块的顶部设置梯形槽口,可以防止压紧块在移动时发生偏移,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更稳定的夹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中梯形槽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操作台;2、导杆;3、固定块;4、导向块;5、夹紧装置;501、支撑架;502、齿轮一;503、压紧块一;504、齿轮二;505、连杆一;506、连杆二;507、齿轮三;508、齿轮四;509、连杆三;510、齿轮五;511、压紧块二;512、导槽;513、电机;514、丝杆;515、连接块;6、推板;7、气缸;8、固定座;9、支撑板;10、标准模板;1001、校准顶柱;11、触点开关;12、梯形槽口;13、支撑块;14、弹簧;15、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两侧均纵向设置有导杆2,两组导杆2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3与操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导杆2的中部套设有导向块4,两组导向块4之间且位于操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夹紧装置5,夹紧装置5的正面设置有推板6,推板6的正面纵向设置有气缸7,气缸7通过固定座8与操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夹紧装置5的背面且位于操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正面顶部横向设置有标准模板10。
借助于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夹紧装置5,可以实现对零件进行快速夹紧,采用双向同步进行夹紧,不仅提高了夹紧精度,而且夹紧方式更加稳定,从而解决现有人工手动夹紧不稳定,且容易对工件造成破坏的问题;另外,通过设置标准模板10,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孔位进行快速检验,从而减轻工人的工作量,并提高检验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9的正面且位于标准模板10与支撑板9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触点开关11(HS-001),这样可以利用触点开关11实现自动断电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夹紧装置5包括支撑架501,支撑架501的两侧连接设置有导向块4,支撑架501的一侧内部设置有齿轮一502,齿轮一502的顶端穿过支撑架501的顶部并延伸至支撑架501的上方,齿轮一502的顶部外侧套设有压紧块一503,齿轮一502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二504,齿轮二504与齿轮一502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杆一505活动连接,齿轮二504的底部套设有连杆二506,连杆二506的顶端中部套设有与齿轮二504相啮合的齿轮三507,连杆二506远离齿轮二504的一侧顶部套设有与齿轮三507相啮合的齿轮四508,齿轮四508的顶部套设有连杆三509,连杆三509远离齿轮四508的一侧底部活动设置有与齿轮四508相啮合的齿轮五510,齿轮五510的顶部穿过支撑架501的顶部并套设有压紧块二511,支撑架501的顶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与齿轮一502及齿轮五510的顶部相配合的导槽512,支撑架501靠近压紧块一503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电机513,电机513的底部通过安装板与支撑架501的侧面固定连接,电机513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501的一侧并连接设置有丝杆514,丝杆514远离电机513的一侧套设有连接块515,连接块515的背面与压紧块一503的正面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实现两组压紧块进行双向同步夹紧。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紧块一503及压紧块二511的底部均横向开设有与支撑架501的顶端相配合的梯形槽口12,从而可以防止两组压紧块在移动时发生偏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块515的中部横向开设有与丝杆514相配合的内螺纹孔,从而可以实现利用丝杆的转动带动连接块515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实现对压紧块一503进行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9的两侧均设置支撑块13,两组支撑块13之间套设有标准模板10,标准模板10的正面两侧设置有校准顶柱1001,支撑块13的中部且位于支撑板9与标准模板10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14,这样可以实现标准模板10的收缩。
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台1靠近电机51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15,控制箱15分别与电机513、气缸7及触点开关11电连接,这样可以实现自动控制。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将待检验的气缸端板工件放置于压紧块一503与压紧块二511之间,通过控制箱15启动电机513,电机513顺时针转动并带动丝杆514顺时针转动,丝杆514转动并带动连接块515向左移动,连接块515带动压紧块一503向左移动,压紧块一503带动齿轮一502向左移动,从而齿轮一502通过连杆一505带动连杆二506绕其中心进行逆时针转动,且齿轮一502、齿轮二504、齿轮三507及齿轮四508在相互啮合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连杆二506逆时针转动并带动连杆三509及齿轮五510向右移动,且齿轮四508带动齿轮五510转动,齿轮五510向右移动并带动压紧块二511向右移动,从而通过相向运动的压紧块二511及压紧块一503实现对工件进行夹紧,此时控制电机关闭,并启动气缸7,气缸7生产并带动推板6及支撑架501向支撑板9的方向靠近(根据工件的尺寸及检验标准选择合适的标准模板10并安装于支撑板9上),若工件孔位合格,则校准顶柱1001会穿过工件的开孔中,若工件孔位不合格,则工件推动校准顶柱1001及标准模板10压缩弹簧14并向支撑板9进行靠近,当支撑板9接触到触点开关11时,触点开关11启动并利用控制箱15将气缸7关闭,工作人员可根据检测过程判断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夹紧装置5,可以实现对零件进行快速夹紧,采用两组压紧块双向同步进行夹紧,不仅提高了夹紧精度,而且夹紧方式更加稳定,从而解决现有人工手动夹紧不稳定,且容易对工件造成破坏的问题;另外,通过设置标准模板10,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孔位进行快速检验,从而减轻工人的工作量,并提高检验效率。
此外,通过设置触点开关11,可以实现在出现零件检验不合格情况时,通过校准顶柱1001带动标准模板10移动,从而利用标准模板10挤压触点开关11并实现自动断电处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此外,通过设置导杆2与导向块4,可以使得夹紧装置5移动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设备的测量精度;另外通过在压紧块的顶部设置梯形槽口12,可以防止压紧块在移动时发生偏移,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更稳定的夹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两侧均纵向设置有导杆(2),两组所述导杆(2)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块(3)与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杆(2)的中部套设有导向块(4),两组所述导向块(4)之间且位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夹紧装置(5),所述夹紧装置(5)的正面设置有推板(6),所述推板(6)的正面纵向设置有气缸(7),所述气缸(7)通过固定座(8)与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夹紧装置(5)的背面且位于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正面顶部横向设置有标准模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正面且位于所述标准模板(10)与所述支撑板(9)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触点开关(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5)包括支撑架(501),所述支撑架(501)的两侧连接设置有所述导向块(4),所述支撑架(501)的一侧内部设置有齿轮一(502),所述齿轮一(502)的顶端穿过所述支撑架(501)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架(501)的上方,所述齿轮一(502)的顶部外侧套设有压紧块一(503),所述齿轮一(502)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二(504),所述齿轮二(504)与所述齿轮一(502)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杆一(505)活动连接,所述齿轮二(504)的底部套设有连杆二(506),所述连杆二(506)的顶端中部套设有与所述齿轮二(504)相啮合的齿轮三(507),所述连杆二(506)远离所述齿轮二(504)的一侧顶部套设有与所述齿轮三(507)相啮合的齿轮四(508),所述齿轮四(508)的顶部套设有连杆三(509),所述连杆三(509)远离所述齿轮四(508)的一侧底部活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四(508)相啮合的齿轮五(510),所述齿轮五(510)的顶部穿过所述支撑架(501)的顶部并套设有压紧块二(511),所述支撑架(501)的顶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齿轮一(502)及所述齿轮五(510)的顶部相配合的导槽(512),所述支撑架(501)靠近所述压紧块一(503)的一侧横向设置有电机(513),所述电机(513)的底部通过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架(5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13)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架(501)的一侧并连接设置有丝杆(514),所述丝杆(514)远离所述电机(513)的一侧套设有连接块(515),所述连接块(515)的背面与所述压紧块一(503)的正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一(503)及所述压紧块二(511)的底部均横向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架(501)的顶端相配合的梯形槽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15)的中部横向开设有与所述丝杆(514)相配合的内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两侧均设置支撑块(13),两组所述支撑块(13)之间套设有所述标准模板(10),所述标准模板(10)的正面两侧设置有校准顶柱(1001),所述支撑块(13)的中部且位于所述支撑板(9)与所述标准模板(10)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弹簧(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靠近所述电机(51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15),所述控制箱(15)分别与所述电机(513)、所述气缸(7)及所述触点开关(11)电连接。
CN202120793595.6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Active CN215036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3595.6U CN21503676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3595.6U CN21503676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36768U true CN215036768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05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93595.6U Active CN21503676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36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7123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检测的夹具
CN215036768U (zh) 一种导杆气缸端板检验装置
CN107706438A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12967784U (zh) 一种用于方形电池模组的锁紧工装
CN116972717A (zh) 一种纸板印刷用装订厚度检测装置
CN21611713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机箱加压测试平台
CN217403313U (zh) 电池模组全尺寸检测装置
CN217111811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桥梁建筑钢结构质量检测设备
CN205718864U (zh) 汽车转向器蜗杆轴向间隙检测机
CN213363609U (zh) 一种精密件自动化全检测设备
CN210268589U (zh) 一种软包电芯测试装置
CN210442008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紧固检测装置
CN210550626U (zh) 一种密封电子设备的压紧工装
CN209182156U (zh) 旋钮三维压力测试机
CN220650666U (zh) 一种雷氏夹装模装置
CN219767203U (zh) 一种电池焊接用定位装置
CN221037204U (zh) 电池夹紧测厚装置
CN220083921U (zh) 一种电检尺寸测量治具
CN220083928U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尺寸测量装置
CN212871044U (zh) 一种多功能轴承的测量装置
CN215677893U (zh) 一种用于航天航空铝材加工的加压检测设备
CN219369380U (zh) 一种定位结构及水泥基复合材料生产用检测万能试验机
CN218329625U (zh) 一种扩管机生产用工具质量检测机构
CN219996036U (zh) 一种动力刀座检测平台
CN209830643U (zh) 一种激光焊接用的工件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