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33005U - 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 - Google Patents

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33005U
CN215033005U CN202120349314.8U CN202120349314U CN215033005U CN 215033005 U CN215033005 U CN 215033005U CN 202120349314 U CN202120349314 U CN 202120349314U CN 215033005 U CN215033005 U CN 215033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shaft core
spring
force value
spr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93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佩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ewon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eewon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ewon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eewon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93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33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33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33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包括第二铆合件以及第一铆合件;第一铆合件包括第一铆头以及设于第一铆头上的第一轴芯;第二铆合件包括第二铆头,第二铆头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的放置部,产品包括柱塞管、球体和弹簧,柱塞管放置在放置部上,球体和弹簧容置在柱塞管内,且第一轴芯的直径尺寸与柱塞管的内径尺寸相配合,使第一轴芯能够在柱塞管内自由运动,利用第一轴芯压缩弹簧,使弹簧进行塑形变形。本实用新型在铆合过程中能够保证弹簧与柱塞管内壁摩擦力的稳定性,实现弹簧力值的精确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簧在组装过程中由于弹簧和内壁摩擦力不稳定而导致组装后的弹簧力值与符合3C标准的弹簧力值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3C标准要求耳机旋转卡位机构组装后的弹簧力值的公差至少在10%以内,但是其实组装前的弹簧力值的公差就为±10%,弹簧在组装过程中会由于弹簧和内壁的摩擦力不稳定而导致组装后的弹簧力值的公差不符合3C标准的问题,通常组装后的弹簧力值的公差为±15%,因此其与符合3C标准的弹簧力值的偏差较大,导致其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弹簧在组装过程中由于弹簧和内壁的摩擦力不稳定而导致组装后的弹簧力值与符合3C标准的弹簧力值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包括第二铆合件以及相对所述第二铆合件运动的第一铆合件;所述第一铆合件包括第一铆头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铆头上的第一轴芯;所述第二铆合件包括第二铆头,所述第二铆头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的放置部,所述产品包括柱塞管、球体和弹簧,柱塞管放置在放置部上,球体和弹簧容置在柱塞管内,且所述第一轴芯的直径尺寸与所述柱塞管的内径尺寸相配合,使所述第一轴芯能够在柱塞管内自由运动,利用所述第一轴芯压缩所述弹簧,使所述弹簧进行塑形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铆合件包括第二轴芯,所述第二轴芯设置于所述第二铆头上,所述第二轴芯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置部的底面,且所述第二轴芯凸出于放置部的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轴芯的直径尺寸与所述柱塞管的内径尺寸相配合,使所述第二轴芯能够容置于柱塞管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球体抵接第二轴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铆头上设置有与柱塞管相适配的仿形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仿形部为呈喇叭状的槽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仿形部包括补偿段,所述补偿段设置在喇叭槽口的收缩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轴芯的一端连接仿形部,且所述第一轴芯凸出于仿形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铆头上设置有与柱塞管尺寸相适配的第一轴芯,使第一轴芯能够在柱塞管内自由运动,利用第一轴芯压缩弹簧,使弹簧进行塑形变形,而且在铆合过程中能够保证弹簧与柱塞管内壁摩擦力的稳定性,实现弹簧力值的精确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簧在组装过程中由于弹簧和内壁摩擦力不稳定而导致组装后的弹簧力值与符合3C标准的弹簧力值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上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铆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上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铆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铆合件;101、第一铆头;1011、仿形部;1012、补偿段;102、第一轴芯;200、第二铆合件;201、第二铆头;2011、放置部;202、第二轴芯;300、柱塞管;400、球体;50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包括第二铆合件200以及相对所述第二铆合件200运动的第一铆合件100,其中第二铆合件200可以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一铆合件100相对第二铆合件200运动,关于第一铆合件100的运动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图中未示出)控制,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
具体的,第一铆合件100包括第一铆头101以及设于第一铆头101上的第一轴芯102,第二铆合件200包括第二铆头201,第二铆头20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的放置部2011。这里的产品的具体结构包括柱塞管300、球体400和弹簧500,产品在未组装前,柱塞管300、球体400和弹簧500分别为单独的零件,当产品需要组装时,将柱塞管300放置在放置部2011上,放置部2011优选为放置槽,然后将球体400和弹簧500容置在柱塞管300内,第一轴芯102的直径尺寸与柱塞管300的内径尺寸相配合,使第一轴芯102能够在柱塞管300内自由运动,利用第一轴芯102压缩弹簧500,使弹簧500进行塑形变形。由于第一轴芯102被限位在柱塞管300内移动,因此在铆合过程中能够保证弹簧500与柱塞管300内壁摩擦力的稳定性,实现弹簧500力值的精确控制。
进一步地,第二铆合件200包括第二轴芯202,第二轴芯202设置于第二铆头201上,第二轴芯202的一端连接放置部2011的底面,第二轴芯202凸出于放置部2011的底面。而且第二轴芯202的直径尺寸与柱塞管300的内径尺寸相配合,使得第二轴芯202凸出于放置部2011底面的部分容置于柱塞管300内,这时候球体400抵接第二轴芯202,能够对球体400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显著改善球体400变形的问题,因此在弹簧500被压缩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球体400与柱塞管300内壁摩擦力的稳定性,实现弹簧500力值的精确控制,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弹簧500力值的公差控制在7%以内,大大提高了力值精度。
还有第一铆头101上设置有与柱塞管300相适配的仿形部1011,第一轴芯102的一端连接仿形部1011,且第一轴芯102凸出于仿形部1011,利用第一轴芯102凸出于仿形部1011的部分压缩弹簧50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仿形部1011为呈喇叭状的槽口,其包括补偿段1012,补偿段1012设置在喇叭槽口的收缩端,在压缩进程结束后,通过补偿段1012来获得较好的弹簧500力值。具体来说,图3中补偿段1012的高度为h,即压缩进程结束后,使得第一轴芯102再移动一个h距离,如此能够保证获得较好的弹簧500力值。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铆头101上设置有与柱塞管300尺寸相适配的第一轴芯102,使第一轴芯102能够在柱塞管300内自由运动,利用第一轴芯102压缩弹簧500,使弹簧500进行塑形变形,而且在压缩过程中能够保证弹簧500与柱塞管300内壁摩擦力的稳定性,实现弹簧500力值的精确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簧500在组装过程中由于弹簧500和内壁摩擦力不稳定而导致组装后的弹簧500力值与符合3C标准的弹簧500力值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铆合件以及相对所述第二铆合件运动的第一铆合件;所述第一铆合件包括第一铆头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铆头上的第一轴芯;所述第二铆合件包括第二铆头,所述第二铆头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的放置部,所述产品包括柱塞管、球体和弹簧,柱塞管放置在放置部上,球体和弹簧容置在柱塞管内,且所述第一轴芯的直径尺寸与所述柱塞管的内径尺寸相配合,使所述第一轴芯能够在柱塞管内自由运动,利用所述第一轴芯压缩所述弹簧,使所述弹簧进行塑形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铆合件包括第二轴芯,所述第二轴芯设置于所述第二铆头上,所述第二轴芯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置部的底面,且所述第二轴芯凸出于放置部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芯的直径尺寸与所述柱塞管的内径尺寸相配合,使所述第二轴芯能够容置于柱塞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抵接第二轴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头上设置有与柱塞管相适配的仿形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部为呈喇叭状的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部包括补偿段,所述补偿段设置在喇叭槽口的收缩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芯的一端连接仿形部,且所述第一轴芯凸出于仿形部。
CN202120349314.8U 2021-02-07 2021-02-07 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 Active CN215033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9314.8U CN215033005U (zh) 2021-02-07 2021-02-07 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9314.8U CN215033005U (zh) 2021-02-07 2021-02-07 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33005U true CN21503300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5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9314.8U Active CN215033005U (zh) 2021-02-07 2021-02-07 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33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82884U (zh) 一种托盘式互换夹具
CN201435661Y (zh) 电机定子整形模具
CN104096747A (zh) 一体式马达壳加工方法及所用的马达壳冲压成型模具
CN104438847A (zh) 用于自锁螺母外圆收口成型模具
CN215033005U (zh) 控制弹簧力值的铆合工装
CN201848480U (zh) 管末端冲压成形模具
CN112720656A (zh) 一种缠绕管生产用高精度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77305A (zh) 相机模组及其音圈马达
CN105598285A (zh) 一种向上成形模具组件及冲压模具
CN207057429U (zh) 高效u型板冲压治具
CN215035206U (zh) 一种阀系装配工装
CN203705716U (zh) 相机模组及其音圈马达
CN206855923U (zh) 孔内倒扣抽芯模具
CN201565512U (zh) 一种用于精密高速冲压模具的刻痕装置
CN209497098U (zh) 一种可两端浸锡的浸锡治具
CN209419435U (zh) 一种用于定子拼圆设备内的铁芯拼圆部件
CN207357935U (zh) 板材加工工装
CN218476984U (zh) 一种装配模具
CN205833976U (zh) 汽车减震器活塞粉末冶金整形模具
CN208290567U (zh) 一种用于压制磁性材料粉末的成型模具
CN201168745Y (zh) 万向轮支架冲压模具中的梅花型定位装置
CN214445993U (zh)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CN219335828U (zh) 花齿螺栓的成型装置及花齿螺栓
CN209886685U (zh) 粉末冶金整形上模
CN204584030U (zh) 一种汽车后桥半轴套管精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