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5993U -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5993U
CN214445993U CN202023019166.8U CN202023019166U CN214445993U CN 214445993 U CN214445993 U CN 214445993U CN 202023019166 U CN202023019166 U CN 202023019166U CN 214445993 U CN214445993 U CN 214445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ixed
base plate
guide
guid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191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菲利普·普雷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ride Jewelr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ride Jewelr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ride Jewelr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ride Jewelr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191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5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5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5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堵装配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包括顶压机构和导向构件,所述定模中设有与顶压机构对应的承压结构,所述顶压机构通过导向构件与承压结构结合实现装配。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压机构通过导向构件与承压结构实现装配,使胶圈被压入耳堵壳体中,机械加工能快速精准地完成往耳堵壳体中塞胶圈的加工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避免人工加工时因高强度工作导致疲劳而产出不良品,降低了不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耳堵作为耳环中常用的配件,用于用户佩戴时卡紧耳环,防止耳环脱落丢失。根据卡紧方式不同,耳堵主要分为机械卡接式耳堵和摩擦卡接式耳堵。摩擦卡接式耳堵是在壳体中设置胶圈,利用胶圈的摩擦力卡紧耳环,其加工方式是人工往壳体中塞胶圈。但这种加工方式是逐个加工生产,生产效率低,且人工装配容易因疲劳而产出不良品,导致不良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使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耳壁装配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包括顶压机构和导向构件,所述定模中设有与顶压机构对应的承压结构,所述顶压机构通过导向构件与承压结构结合实现装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堵装配模具,通过顶压机构通过导向构件与承压结构实现装配,使胶圈被压入耳堵壳体中,机械加工能快速精准地完成往耳堵壳体中塞胶圈的加工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避免人工加工时因高强度工作导致疲劳而产出不良品,降低了不良率。
进一步地,所述顶压机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固定基板和若干顶压件;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固定,并可通过第一导向件相对固定基板产生相对位移;所述第一导向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基板;
所述顶压件固定于第二基板,且与所述固定基板活动连接;
所述定模包括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所述第三基板与第四基板相对固定;所述承压结构设于第三基板,为同一轴线方向从上往下直径逐渐缩小的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
由此,顶压机构中有多个可同时工作的顶压件,顶压机构的一次动作能实现同时处理多个耳堵装配任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构件包括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固定连接在第二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基板上设有与第二导向件对应的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装在第二导向件上,且位于第二基板和固定基板之间。
由此,动模与定模可通过第二导向件实现精准装配,通过复位件实现压力缓冲和装配后的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基板上设有沿第一凹槽边沿径向贯穿至第三基板边沿的通槽。放置于承压结构211中进行装配耳堵外壳的顶面与第三基板21的表面重合,通槽213的设置是为了装配完成后,借助工具能轻易取出已完成装配的装配件,且不会损伤装配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与驱动动模移动的动力装置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堵装配模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顶压机构通过导向构件与承压结构实现装配,使胶圈被压入耳堵壳体中,机械加工能快速精准地完成往耳堵壳体中塞胶圈的加工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避免人工加工时因高强度工作导致疲劳而产出不良品,降低了不良率。
2)顶压机构中有多个可同时工作的顶压件,顶压机构的一次动作能实现同时处理多个耳堵装配任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3)动模与定模可通过第二导向件实现精准装配,通过复位件实现压力缓冲和装配后的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堵装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堵装配模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动模;11、顶压机构;111、第一基板;112、第二基板;113、固定基板;1131、螺纹孔;1132、第一定向孔;1133、第二定向孔;114、顶压件;115、第一导向件;116、第二螺丝;12、导向构件;121、第二导向件;122、复位件;2、定模;21、第三基板;211、承压结构;2111、第一凹槽;2112、第二凹槽;212、导向孔;213、通槽;22、第四基板;23、第三螺丝;3、连接件;4、第一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堵装配模具,包括动模1和定模2,所述动模1包括顶压机构11和导向构件12,所述定模2中设有与顶压机构11对应的承压结构211,所述顶压机构11通过导向构件12与承压结构211结合实现装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堵装配模具,通过顶压机构11通过导向构件12与承压结构211实现装配,使胶圈被压入耳堵壳体中,机械加工能快速精准地完成往耳堵壳体中塞胶圈的加工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避免人工加工时因高强度工作导致疲劳而产出不良品,降低了不良率。
具体的,所述顶压机构11包括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固定基板113和若干顶压件114;所述第一基板11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基板1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基板11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1131;所述固定基板113通过第一导向件115沿着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活动连接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且所述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通过第二螺丝116固定连接。作为替代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还可通过铆接、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实现相对固定。
所述顶压件114固定连接在第二基板112上,且穿过所述固定基板113上用于穿接顶压件114的第一定向孔1132。
所述定模2包括第三基板21和第四基板22,所述第三基板21与第四基板21通过第三螺丝2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基板22可被固定装置卡紧固定。作为替代的,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之间还可通过铆接、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实现相对固定。
所述承压结构211设于第三基板21上,为同一轴线方向从上往下直径逐渐缩小的第一凹槽2111以及第二凹槽2112。
由此,顶压机构11中有多个可同时工作的顶压件114,顶压机构11的一次动作能实现同时处理多个耳堵装配任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构件12包括第二导向件121,所述第二导向件121固定连接在第二基板112上,且穿过所述固定基板113上用于穿接第二导向杆121的第二定向孔1133;所述第三基板21上设有与第二导向杆121对应的导向孔212。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构件12还包括复位件122,所述复位件122套装在第二导向杆121上,且位于第二基板112和固定基板113之间。复位件122可为弹簧等等具有弹性的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基板21上设有沿第一凹槽2111边沿径向贯穿至第三基板21边沿的通槽213。放置于承压结构211中进行装配耳堵外壳的顶面与第三基板21的表面重合,通槽213的设置是为了装配完成后,借助工具能轻易取出已完成装配的装配件,且不会损伤装配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111上通过第一螺丝4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可与驱动动模1移动的动力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将动模1中的连接件4与驱动动模1移动的动力装置固定连接,通过使动模1上的第二导向件121插入定模2中的导向孔212调节动模1与定模2的相对位置,然后利用固定装置固定定模2中的第四基板22。实用时,通过人工或辅助装置将胶圈置于动模1的第一定向孔1132中,将耳堵壳体置于承压结构211中;动力装置驱动动模1,使动模1上的第二导向件121与定模2上的导向孔1132匹配相接,固定基板113抵触第三基板21;动力装置继续驱动动模1,压缩复位件122,使顶压杆114推动第一定向孔1132中的胶圈并压入第三基板21上承压结构211中的耳堵壳体内;动力装置往回运动,复位件122促使顶压机构11复位,然后动模1整体复位,完成一次装配加工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堵装配模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顶压机构11通过导向构件12与承压结构211实现装配,使胶圈被压入耳堵壳体中,机械加工能快速精准地完成往耳堵壳体中塞胶圈的加工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可避免人工加工时因高强度工作导致疲劳而产出不良品,降低了不良率。
2)顶压机构11中有多个可同时工作的顶压件114,顶压机构11的一次动作能实现同时处理多个耳堵装配任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3)动模1与定模2可通过第二导向件121实现精准装配,通过复位件122实现压力缓冲和装配后的复位。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耳堵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1)和定模(2),所述动模(1)包括顶压机构(11)和导向构件(12),所述定模(2)中设有与顶压机构(11)对应的承压结构(211),所述顶压机构(11)通过导向构件(12)与承压结构(211)结合实现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堵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机构(11)包括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固定基板(113)和若干顶压件(114);所述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相对固定,并可通过第一导向件(115)相对固定基板(113)产生相对位移;所述第一导向件(115)固定于所述固定基板(113);
所述顶压件(114)固定于第二基板(112),且与所述固定基板(113)活动连接;
所述定模(2)包括第三基板(21)和第四基板(22),所述第三基板(21)与第四基板(22)相对固定;所述承压结构(211)设于第三基板(21),为同一轴线方向从上往下的第一凹槽(2111)以及第二凹槽(2112),且第一凹槽的直径要比第二凹槽的直径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堵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构件(12)包括第二导向件(121),所述第二导向件(121)固定连接在第二基板(112)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113)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基板(21)上设有与第二导向件(121)对应的导向孔(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堵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构件(12)还包括复位件(122),所述复位件(122)套装在第二导向件(121)上,且位于第二基板(112)和固定基板(1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堵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板(21)上设有沿第一凹槽(2111)边沿径向贯穿至第三基板(21)边沿的通槽(2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堵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1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可与驱动动模(1)移动的动力装置连接。
CN202023019166.8U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Active CN214445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9166.8U CN21444599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9166.8U CN21444599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5993U true CN21444599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19166.8U Active CN21444599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5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9375A (zh) 气动移动式压板夹紧机构
CN215989604U (zh) 一种压端子装置
CN214445993U (zh) 一种耳堵装配模具
CN101450442B (zh) 用于电液伺服阀的喷嘴与喷嘴壳体之间的压配工装
JP2011255482A (ja) ツール交換機構及び調整方法
CN102248417A (zh) 多件合装对齿割槽工装夹具
CN208601121U (zh) 自动定位夹紧工装
CN202405597U (zh) 连接器组合浮动式定位模
CN210849077U (zh) 一种微型电机蜗杆、磁环压入工装
CN212420483U (zh) 一种用于调节器壳体的数控立加夹具
CN209520452U (zh) 一种线切割机床专用夹具
CN211889880U (zh) 一种手动快捷涨紧夹具
CN210849891U (zh) 高精度自定心外抱式拉紧定位机构
CN109807661B (zh) 一种多道工序集成为一道工序的工装夹具及设计方法
CN105499960A (zh) 一种金属零件过盈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06190679U (zh) 一面两销定位装置
CN201049428Y (zh) 柔性变形刚性重复精确定位装置
CN212046081U (zh) 一种四轴导向增压缸压力装置
CN217966749U (zh) 一种平衡夹持工装
CN219967851U (zh) 轴承衬套一体压装头
CN218947559U (zh) 电机外壳压入轴承用工装
CN215881486U (zh) 压合装置
CN218964770U (zh) 一种气动燕尾夹具
CN216421588U (zh) 汽车控制臂球头压装机构
CN216657797U (zh) 一种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小型摇杆机构的连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