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1753U -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1753U
CN215001753U CN202120855326.8U CN202120855326U CN215001753U CN 215001753 U CN215001753 U CN 215001753U CN 202120855326 U CN202120855326 U CN 202120855326U CN 215001753 U CN215001753 U CN 215001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bottom plate
upper cover
plane
low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53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曾庆中
颜运宇
吴蔚
任有忠
吴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53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1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1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1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架及燃气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架包括:架体、至少三个上支脚和至少三个下支脚;上支脚均与架体的上表面连接,下支脚均与架体的下表面连接;上支脚和架体的连接点与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线,下支脚和架体的连接点与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线;三个上支脚分别与架体的连接点确定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相邻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上支脚和下支脚之间的角度越大,也即上支脚和下支脚之间的距离越远,其传递的热量也就越少,因此下支脚的温度变低,通过减少热量的散失,来提升热效率,用户体验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灶具能效,考虑热能聚集,现有锅架有采用聚能盘结构,支脚设于聚能盘上,支脚的上端用于支撑锅具,下端用于支撑聚能盘在玻璃燃气灶上,当燃烧器燃烧时,火焰首先接触到支脚的上端,因此,支脚上端的温度最高;由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传热,因此支脚上端的热量绝大部分由自身传递至支脚的下端,即靠近玻璃面板的一端。在燃烧技术本身无法取得大的突破前提下,为了提高热效,还可以通过减少热量的散失,来提升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聚能盘锅架热量散失,提升热效。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架,包括:架体、至少三个上支脚和至少三个下支脚;
所述上支脚均与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下支脚均与所述架体的下表面连接;
所述上支脚和所述架体的连接点与所述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线,所述下支脚和所述架体的连接点与所述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线;
三个所述上支脚分别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确定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支脚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均在所述第一平面上;
三个所述上支脚分别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确定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上支脚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均在所述第二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架包括四个上支脚和四个下支脚;
四个所述上支脚均与所述架体上表面连接,四个所述下支脚均与所述架体下表面连接;
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为45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架体包括上盖和底板;
所述上盖和所述底板连接形成密闭腔体;
所述上支脚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下支脚与所述底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上设有一端敞口的槽,所述上盖与所述槽的敞口端连接形成所述密闭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支撑垫;
所述支撑垫与所述下支脚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
所述上盖内边缘与所述底板内边缘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形成内圈密封形成内圈密封;
所述上盖的外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外边缘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形成外圈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架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板;
至少一个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分隔板的边缘与所述上盖和所述底板之间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连接;
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密闭腔体分隔为多个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闭腔体为真空腔体。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锅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架,包括:架体、至少三个上支脚和至少三个下支脚;任一所述上支脚均与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连接,任一所述下支脚均与所述架体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支脚和所述架体的连接点与所述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线,所述下支脚和所述架体的连接点与所述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线;三个所述上支脚分别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确定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上支脚和下支脚之间的角度越大,也即上支脚和下支脚之间的距离越远,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导热的距离会影响热传递的效果,因此,上支脚和下支脚之间的距离越远,其传递的热量也就越少,通过增加锅架上支脚和下支脚之间的角度,增大二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传热量,实现降低下支脚的温度,有效解决热量散失,提升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架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架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有多个密闭腔体的锅架的剖面图。
图标:1-上支脚;
2-下支脚;
31-上盖;311-第一通孔;32-底板;322-第二通孔;33-分隔板;34-密闭腔体;
4-支撑垫;
51-第一连接线;52-第二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架,包括:架体、至少三个上支脚1和至少三个下支脚2;所述上支脚1均与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下支脚2均与所述架体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上支脚1和所述架体的连接点与所述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线,所述下支脚2和所述架体的连接点与所述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线52;三个所述上支脚1分别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确定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51和所述第二连接线52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本实施例中,以所述锅架的中以为基点,以相邻设置的上支脚1和下支脚2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分别为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连接基点和第一目标点,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线51,连接基点和第二目标点,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线52,同时,由于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由三个所述上支脚1分别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确定的平面为第一平面,两条连接线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为角A,角A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60度。
在实际实用中,燃烧器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311和所述第二通孔322内,燃烧器工作时,火焰先接触到所述上支脚1,因此,所述锅架的上支脚1处的温度最高,由于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量,所以所述上支脚1的温度会传递至所述上盖31处,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其导热系数大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因此,所述上盖31上的热量大部分传递至所述底板32上,再经过所述底板32传递至所述下支脚2处。热传递的过程中,除了导热面积对传热效率有影响外,传热距离同样会对传热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加大上支脚1和下支脚2之间的角度,也即上支脚1和下支脚2之间的距离越远,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导热的距离会影响热传递的效果,因此,上支脚1和下支脚2之间的距离越远,其传递的热量也就越少,通过增加锅架上支脚1和下支脚2之间的角度,增大二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传热量,实现降低下支脚2的温度,有效解决因温差过大导致的燃气灶玻璃面板自爆的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上支脚1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均在所述第一平面上;三个所述上支脚1分别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确定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上支脚1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均在所述第二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平行,同时还与燃气灶的面板平行,由于上支脚1和下支脚2形状相同,可以使所述锅架在面板上保持水平。
可以理解的是,角A还可以为第一连接线51和第二连接线52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具体的,所述锅架包括四个上支脚1和四个下支脚2;四个所述上支脚1均与所述架体上表面连接,四个所述下支脚2均与所述架体下表面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51和所述第二连接线52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为45度。也即此时,所述上支脚1和所述下支脚2之间的距离最大,传递的热量最少,隔热效果最好。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架体包括上盖31和底板32;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连接形成密闭腔体34;所述上支脚1与所述上盖31连接,所述下支脚2与所述底板32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支脚1与上盖31连接,用于支撑锅具,锅具的锅底抵在所述上支脚1上,下支脚2用于支撑所述锅架。在使用时,燃烧器中的火焰产生热量,上盖31为圆盘形,可以起到汇集热量的作用,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上盖31和底板32连接形成一密闭的腔体,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导热系数为0.0244W/(m·K),而当空气在所述密闭腔体34内时,导热率更低(通常为陶瓷或玻璃纤维导热率的二分之一),因此,上盖31与锅底之间的热量散失主要由上盖31或底板32的单材料的厚度传导,由于单材料的厚度较薄,使得热传导的面积小,因此单位时间内损失的热量大大降低,同时,密闭腔体34还可以有效减少空气对流所产生的热量损失,从而使火焰燃烧产生的热量锁定在上盖31和锅底之间,达到在最大程度上加热锅具底部的目的,有利于提升燃烧器的热效率。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底板32上设有一端敞口的槽,所述上盖31与所述槽的敞口端连接形成所述密闭腔体34。
本实施例中,所述锅架包括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槽为环形槽,环绕于所述第二通孔322的外缘处,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连接,形成所述密闭腔体34。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架体还可以一体铸造成型,在所述架体上设置预留孔的,成型后对所述预留孔进行密封,其同样可以实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架体内形成一密闭腔体34的目的。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锅架还包括支撑垫4;所述支撑垫4与所述下支脚2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4嵌套在所述下支脚2中,用于保护下支脚2,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滑和隔热的作用。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所述上支脚1和所述下支脚2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同时架体内部还设有密闭腔体34,通过密闭空气来减少热量的传递,可以有效降低下支脚2处的温度,因此所述支撑垫4可以选用承受温度较低的橡胶材料。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上盖31上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底板32上设有第二通孔322,所述第一通孔311和所述第二通孔322同轴设置;所述上盖31内边缘与所述底板32内边缘连接形成内圈密封;所述上盖31的外边缘与所述底板32的外边缘连接形成外圈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311和所述第二通孔322相对设置,用于放置燃烧器。由于密闭腔体34内空气的导热率较低,且密闭腔体34内无需填充隔热材料,因此,当燃气灶工作过程中,通过设置内圈密封和外圈密封,可以避免空气流失,避免导热率发生变化,能够减少热量的损失。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上盖31内边缘与所述底板32内边缘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形成内圈密封;所述上盖31的外边缘与所述底板32的外边缘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形成外圈密封。
本实施例中,在实际实用中,不流动的空气导热率极低,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对上盖31和底板32周侧密封,避免空气流动。同时,由于连接方式为焊接或卷边或咬边等工艺,还可以避免使用紧固件紧固时,紧固件会导热而造成热量流失。
本实施例中,在实际实用中,所述上支脚1通过激光焊接或氩弧焊进接的形式,固定在所述上盖31的上表面处,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内边缘处通过激光焊接或氩弧焊接工艺,且为圆周整圈满焊,避免焊接出现裂口等影响密封,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座的外边缘处通过激光焊接或氩弧焊接的工艺,同样圆周整圈满焊,最终实现形成所述密闭腔体34。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的内、外边缘处设置密封圈,通过螺钉铆接的形式连接,其同样可以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座连接形成所述密闭腔体34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实际使用中还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实施,所述上盖31或所述底板32的内边缘为卷边结构,所述卷边结构包覆另一个的内边缘,形成内圈密封,所述上盖31或所述底板32的外边缘为卷边结构,所述卷边结构包覆另一个的外边缘,形成外圈密封。
如图4所示,所述架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板33;至少一个所述分隔板33设于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之间,且将所述密闭腔体34分隔为多个腔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闭腔体34还可以为多个。通过在所述密闭腔体34内设置分隔板33,将所述密闭腔体34分隔成多个腔体,热量向多个腔体依次传导,且传导的热量依次递减,可以更好地避免热量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如图4所示,所述分隔板33的边缘与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之间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实际实用中,不流动的空气导热率极低,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对上盖31和底板32周侧密封,避免空气流动。同时,由于连接方式为焊接或卷边或咬边等工艺,还可以避免使用紧固件紧固时,紧固件会导热而造成热量流失。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密闭腔体34为真空腔体。
本实施例中,当将所述密闭腔体34内的空气抽出后,可以彻底杜绝空气的导热,热效率更高。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所述上盖31靠近火焰,优选在所述槽的侧壁或底板32上设有气孔,用于对所述密闭腔体34抽真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锅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至少三个上支脚(1)和至少三个下支脚(2);
所述上支脚(1)均与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下支脚(2)均与所述架体的下表面连接;
所述上支脚(1)和所述架体的连接点与所述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线(51),所述下支脚(2)和所述架体的连接点与所述架体中心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线(52);
三个所述上支脚(1)分别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确定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51)和所述第二连接线(52)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脚(1)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均在所述第一平面上;
三个所述上支脚(1)分别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确定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上支脚(1)与所述架体的连接点均在所述第二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包括四个上支脚(1)和四个下支脚(2);
四个所述上支脚(1)均与所述架体上表面连接,四个所述下支脚(2)均与所述架体下表面连接;
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线(51)和所述第二连接线(52)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形成的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上盖(31)和底板(32);
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连接形成密闭腔体(34);
所述上支脚(1)与所述上盖(31)连接,所述下支脚(2)与所述底板(3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2)上设有一端敞口的槽,所述上盖(31)与所述槽的敞口端连接形成所述密闭腔体(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垫(4);
所述支撑垫(4)与所述下支脚(2)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1)上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底板(32)上设有第二通孔(322),所述第一通孔(311)和所述第二通孔(322)同轴设置;
所述上盖(31)内边缘与所述底板(32)内边缘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形成内圈密封形成内圈密封;
所述上盖(31)的外边缘与所述底板(32)的外边缘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形成外圈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板(33);
至少一个所述分隔板(33)设于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之间,所述分隔板(33)的边缘与所述上盖(31)和所述底板(32)之间通过焊接、卷边或咬边连接;
所述分隔板(33)将所述密闭腔体(34)分隔为多个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腔体(34)为真空腔体。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锅架。
CN202120855326.8U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Active CN215001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5326.8U CN215001753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5326.8U CN215001753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1753U true CN215001753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5326.8U Active CN215001753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1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1753U (zh)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CN210601777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09826381U (zh) 电烤箱
CN110881869A (zh) 一种蒸烤箱
CN213046574U (zh) 锅具的加热结构
CN112484103A (zh) 锅架、燃气灶及锅架的加工方法
CN209801559U (zh) 一种新型高能炉架
CN204743800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1502984U (zh) 一种反射板
CN210441271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13901174U (zh) 一种接水组件及嵌入式灶具
CN210035495U (zh) 一种切槽式外火盖及燃烧器和灶具
CN217843994U (zh) 燃气灶锅架及包括其的燃气灶
CN217785245U (zh) 聚能锅架及灶具
CN214700859U (zh) 锅架及灶具
CN215336524U (zh) 一种接水盘及嵌入式灶具
CN213713163U (zh) 聚能罩及包含其的燃气灶
CN214501351U (zh) 一种聚能圈及燃气灶
CN213300171U (zh) 聚能盘及灶具设备
CN217604175U (zh) 锅架结构及燃气灶具
CN111578346B (zh) 灶具隔热罩及包括其的灶具
CN218033277U (zh) 一种聚能盘及燃气灶
CN217843998U (zh) 一种带锅架的聚能盘及燃气灶
KR100516666B1 (ko) 가스오븐레인지의 쿡탑부 구조
CN219036738U (zh) 聚能盘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