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8415U - 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8415U
CN214958415U CN202023195205.XU CN202023195205U CN214958415U CN 214958415 U CN214958415 U CN 214958415U CN 202023195205 U CN202023195205 U CN 202023195205U CN 214958415 U CN214958415 U CN 214958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xing device
wire harness
vehicle
harness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52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茂龙
贾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bo Hairui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52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8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8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8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其中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与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底座上设有连接孔;扎带条,扎带条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并与扎带条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扎带条和底座,扎带条固定在底座上,利用扎带条可以对线束进行捆扎,然后通过底座固定在车体上,由此可以实现对线束的固定。在本申请中,扎带条和底座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加工和制造的难度相对较低,由此可以减少线束固定装置的制造成本。此外,线束固定装置包含的部件相对较少,底座和扎带条的质量也相对较轻,由此可以降低线束固定装置的重量。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发展,混动车型中机舱的布置越来越紧密,导致12V蓄电池一般都会布置在行李箱,从12V蓄电池到机舱的电源线需要从行李箱通往机舱。相关技术中,这跟电源线布置在车身地板上,固定这根电源线的方案是采用大型的护板,这样成本和重量会增加很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具有质量轻和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孔;扎带条,所述扎带条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扎带条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扎带条和底座,扎带条固定在底座上,利用扎带条可以对线束进行捆扎,然后通过底座固定在车体上,由此可以实现对线束的固定。在本申请中,扎带条和底座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加工和制造的难度相对较低,由此可以减少线束固定装置的制造成本。此外,线束固定装置包含的部件相对较少,底座和扎带条的质量也相对较轻,由此可以降低线束固定装置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为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为螺栓柱,所述螺栓柱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螺栓柱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腰圆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强衬套,所述加强衬套嵌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支撑柱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间隔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以限定出所述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间距为L,且满足:15mm≤L≤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间隔开的机舱和行李箱;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在所述行李箱中;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设在所述机舱中,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线束连接;上述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底座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扎带条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绕过所述线束与所述扎带条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扎带条和底座,扎带条固定在底座上,利用扎带条可以对线束进行捆扎,然后通过底座固定在车体上,由此可以实现对线束的固定。在本申请中,扎带条和底座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加工和制造的难度相对较低,由此可以减少线束固定装置的制造成本。此外,线束固定装置包含的部件相对较少,底座和扎带条的质量也相对较轻,由此可以降低线束固定装置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另一个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又一个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再一个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线束固定装置100,
底座1,连接孔10,底板11,安装孔111,
支撑柱12,连接条13,
扎带条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附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100,包括:底座1和扎带条2。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与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固定在车体上,车体对底座1具有连接和固定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1上设有连接孔10,扎带条2的一端穿过连接孔10并与扎带条2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可以将扎带条2的一端穿过连接孔10并绕过线束与扎带条2的另一端连接,由此可以实现对线束的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当扎带条2的一端穿过连接孔10并与扎带条2的另一端连接时,扎带条2可以固定在底座1上,由于底座1被固定在车体上,由此可以间接的将扎带条2固定在车体上,由于扎带条2具有固定线束的作用,通过将扎带条2固定在车体上,便可以实现将线束固定在车体上。由此可以实现对线束的固定。在本申请中,扎带条2和底座1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加工和制造的难度相对较低,由此可以减少线束固定装置100的制造成本。此外,线束固定装置100包含的部件相对较少,底座1和扎带条2的质量也相对较轻,由此可以降低线束固定装置100的重量。
此外,由于扎带条2的一端与扎带条2的另一端是可拆卸地连接,当需要检修线束时,可以将扎带条2的一端从扎带条2的另一端上拆卸下来,由此可以实现线束与扎带条2的分离,从而可以降低检修的难度和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100,通过设置扎带条2和底座1,扎带条2固定在底座1上,利用扎带条2可以对线束进行捆扎,然后通过底座1固定在车体上,由此可以实现对线束的固定。在本申请中,扎带条2和底座1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加工和制造的难度相对较低,由此可以减少线束固定装置100的制造成本。此外,线束固定装置100包含的部件相对较少,底座1和扎带条2的质量也相对较轻,由此可以降低线束固定装置100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车体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在车体上设置第二连接部,利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配合,可以实现底座1与车体的固定连接。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为卡扣,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卡孔,利用卡扣和卡孔的配合,可以实现底座1与车体的卡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形成为安装孔111,第二连接部形成为螺栓柱,螺栓柱的一端穿设在安装孔111内,且螺栓柱与底座1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螺栓柱、安装孔111和螺母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优点,通过螺栓柱、安装孔111和螺母的配合可以实现底座1与车体的紧密连接。此外,在保证底座1与车体连接强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安装孔111为腰圆孔。可以理解的是,腰圆孔相比于圆形孔可以在安装螺栓柱时吸收公差。由此可以降低安装孔111的加工难度,同时还可以提升底座1与车体连接的可靠性。
“腰圆孔”可以定义为:选取圆上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点或选取圆上关于圆心对称的两段弧线,沿直线或弧线对圆进行拉伸形成的图形。例如,腰圆孔可以为如图1和图6所示的腰圆孔。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腰圆孔也可以形成为椭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111的内周壁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延伸,加强筋为多个,多个加强筋在安装孔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提升安装孔111处的结构强度,在利用螺母与螺栓柱的连接实现车体与底座1的紧密连接时,可以减少底座1的形变量,从而提升底座1与车体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底座1为PA66材料件。其中,PA66的英文名称为Polyadiohexylenediamine Nylon-66,中文名称为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0还包括:加强衬套,加强衬套嵌设在安装孔111内。以理解的是,通过安装孔111内嵌设加强衬套可以提升安装孔111处的结构强度,在利用螺母与螺栓柱的连接实现车体与底座1的紧密连接时,可以减少底座1的形变量,从而提升底座1与车体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底座1包括:底板11、支撑柱12和连接条13,底板11与车体固定连接,支撑柱12与底板11连接,支撑柱12为两个,两个支撑柱12在底板1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连接条13间隔在两个支撑柱12之间,连接条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2连接以限定出连接孔10。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支撑柱12与连接条13共同限定出一个连接孔10结构,扎带条2可以穿设在连接内,利用扎带条2与连接条13的连接,实现扎带条2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和固定。其中,底板11、支撑柱12和连接条13可以简化底座1结构的复杂度,降低底座1的制造难度,提升底座1的生产效率,减少底座1的生产成本。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底板11上设有多个镂空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底板11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支撑柱12的间距为L,且满足:15mm≤L≤20mm。可以理解是,通过将两个支撑柱12的间距设置在15mm-20mm之间,可以满足多数不同型号尺寸的扎带条2的安装需要。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在底板11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支撑柱12的间距可以为15mm、16mm、17mm、18mm、19mm或20mm。
下面参考附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蓄电池、动力总成和上述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100,车体具有间隔开的机舱和行李箱,蓄电池设在行李箱中;,动力总成设在机舱中,动力总成与蓄电池通过线束连接,底座1与车体固定连接,扎带条2一端穿过连接孔10并绕过线束与扎带条2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扎带条2和底座1,扎带条2固定在底座1上,利用扎带条2可以对线束进行捆扎,然后通过底座1固定在车体上,由此可以实现对线束的固定。在本申请中,扎带条2和底座1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加工和制造的难度相对较低,由此可以减少线束固定装置100的制造成本。此外,线束固定装置100包含的部件相对较少,底座1和扎带条2的质量也相对较轻,由此可以降低线束固定装置100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车辆的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孔;
扎带条,所述扎带条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扎带条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车体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为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为螺栓柱,所述螺栓柱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螺栓柱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腰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强衬套,所述加强衬套嵌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支撑柱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间隔;
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间隔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以限定出所述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间距为L,且满足:15mm≤L≤20mm。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具有间隔开的机舱和行李箱;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在所述行李箱中;
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设在所述机舱中,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线束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底座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扎带条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并绕过所述线束与所述扎带条的另一端连接。
CN202023195205.XU 2020-12-24 2020-12-24 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4958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5205.XU CN214958415U (zh) 2020-12-24 2020-12-24 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5205.XU CN214958415U (zh) 2020-12-24 2020-12-24 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8415U true CN214958415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5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5205.XU Active CN214958415U (zh) 2020-12-24 2020-12-24 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8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7862B1 (ko) 자동차용 하이브리드 시트프레임
US7726709B2 (en) Vehicle bumper structure
US20140158443A1 (en) Battery tray for vehicle
CN214958415U (zh) 用于车辆的线束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10591747U (zh)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及车辆
CN209956082U (zh) 轮罩总成
CN213948128U (zh) 一种汽车尾管
CN212046851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框架和车辆
CN111376980B (zh) 电动汽车
CN210591377U (zh) 车载风扇安装组件和车辆
CN206012509U (zh) 一种商用车车架用线束固定座
CN210563997U (zh) 尾门撑杆支架和车辆
CN213676914U (zh) 车载充电座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9007944U (zh) 车辆的a柱结构及车辆
CN210337826U (zh) 一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装配结构及车辆
CN210572639U (zh) 电堆总成连接横梁
JPH06336180A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部構造
CN209757001U (zh) 用于电动汽车高压线束固定支撑架
CN211314363U (zh) 用于电子水泵的减振装置以及车辆
CN212473342U (zh) 用于车辆的卡扣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1080115Y (zh) 不用充气的机动车轮胎
CN217271212U (zh) 具有降噪功能的紧固连接用金属支架总成
CN217575372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2411990U (zh) 一种组合开关
CN110843929A (zh) 仪表板横梁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5

Address after: 518000 Baoneng Center, No. 3008 Baoneng Nor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gbo Hairui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2, Changxin Industrial Park, east section of Tiangong 1st Road, ZhouLing Street office, Xinzhuang village, Qinhan new town, Xixian New District, Xianya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