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2075U - 轮对轴承压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轮对轴承压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22075U
CN214922075U CN202120916944.9U CN202120916944U CN214922075U CN 214922075 U CN214922075 U CN 214922075U CN 202120916944 U CN202120916944 U CN 202120916944U CN 214922075 U CN214922075 U CN 214922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track
press
wheel
wheel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69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红利
吴向阳
张志毅
朱崇飞
邓鸿剑
孙晓光
田仁勇
李亚南
陈北平
迟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169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22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22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22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包括轴承压装机构、轴承夹持固定机构、桁架机械手以及送轮机构,其中轴承压装机构两个相对设置的压装油缸,各压装油缸的输出端对应安装轴承夹持固定机构,桁架机械手设置于轴承压装机构的上方,桁架机械手包括支撑桁架以及与支撑桁架可移动连接的活动机械手;送轮机构设置于两个压装油缸之间,送轮机构包括轮对轨道、用于调节轮对轨道的轨距的轨距调整机构、设置于轮对轨道外侧的轮对牵引机构以及设置于轮对轨道内侧的轮对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能够实现轴承压装过程的全自动高精度作业,进而提高了轮对轴承压装效率。

Description

轮对轴承压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压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轮对轴承压装过程大多采用半机械化、立式单面进行压装,压装作业过程中存在人工参与较多、压装精度较差、不对称压装容易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最终导致产品在定型之前应用周期长、制造效率低下、失误率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能够实现轴承压装过程的全自动高精度作业,提高了轮对轴承压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包括:
轴承压装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压装油缸;
轴承夹持固定机构,对应安装于各所述压装油缸的输出端;
桁架机械手,设置于所述轴承压装机构的上方,所述桁架机械手包括支撑桁架以及与所述支撑桁架可移动连接的活动机械手;
送轮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压装油缸之间,所述送轮机构包括轮对轨道、用于调节所述轮对轨道的轨距的轨距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轮对轨道外侧的轮对牵引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轮对轨道内侧的轮对升降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所述轴承压装机构还包括安装机体,所述安装机体包括油缸底座和两个油缸支撑座,两个所述油缸支撑座对应设置于所述油缸底座的两端,两个所述压装油缸对应安装于两个所述油缸支撑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还包括轮对升降检测机构,所述轮对升降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梁以及与所述轮对轨道相对应的激光检测仪,其中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油缸支撑座的顶部对应连接,所述支撑梁上朝向所述轮对轨道的一侧设有移动轨道,所述激光检测仪与所述移动轨道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所述压装油缸包括外缸筒、外活塞套筒、内缸筒以及内活塞杆,所述外缸筒、所述外活塞套筒、所述内缸筒和所述内活塞杆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外活塞套筒与所述外缸筒滑动配合,所述内缸筒的外周侧与所述外活塞套筒的内周侧固定连接,所述内活塞杆的外周侧与所述内缸筒的内周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活塞套筒的端部安装有轴承压套,在所述内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轴承导套,所述轴承导套伸出至所述轴承压套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所述轴承夹持固定机构包括套装筒、环设于所述套装筒外圈的至少三个夹持机构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上的扣紧机构,所述套装筒套装于所述轴承压套上;各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夹持滑块、与所述夹持滑块驱动连接的夹持气缸、安装于所述夹持滑块上的旋转电机以及与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夹持部,各所述导向柱均沿所述套装筒的径向延伸设置;各所述扣紧机构均包括扣紧气缸以及与所述扣紧气缸驱动连接的扣紧爪,所述扣紧气缸安装于所述夹持部上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所述扣紧气缸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套装筒的轴线方向相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所述轮对轨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送轮机构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轮对轨道相互垂直的调节导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均通过调节滑块与所述调节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轨距调整机构包括轨距调整电机、换向齿轮箱、双向丝杆和两个调距螺母,所述轨距调整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所述机架上,所述轨距调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轮对轨道相互平行,所述双向丝杆与所述调节导轨相互平行;所述轨距调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所述换向齿轮箱与所述双向丝杆相连,所述双向丝杆上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调节螺纹和第二调节螺纹,两个所述调距螺母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螺纹和所述第二调节螺纹对应螺纹连接,且两个所述调距螺母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应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背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牵引齿条,所述轮对牵引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轮对牵引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背对的两侧;所述轮对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拖轮车和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齿轮,所述牵引电机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牵引齿条移动配合,所述牵引拖轮车安装于所述牵引电机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所述轮对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轮对升降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面对的两侧;各所述轮对升降机构均包括升降电机以及与所述升降电机驱动连接的升降支撑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还包括液压站和压装控制台,所述液压站与所述压装油缸通过输油管路相连;所述压装控制台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操作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轴承压装机构、所述轴承夹持固定机构、所述桁架机械手和所述送轮机构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还包括系统底座和轴承润滑注油机,所述轴承润滑注油机设置于所述轮对轨道的一侧,所述轴承润滑注油机、所述轴承压装机构、所述桁架机械手和所述送轮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系统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包括轴承压装机构、轴承夹持固定机构、桁架机械手以及送轮机构,其中轴承压装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压装油缸,通过两个压装油缸能够实现轮对轴承的双向对称压装,从而提升了压装精度以及压装质量;通过在各压装油缸的输出端分别安装轴承夹持固定机构,能够对安装在压装油缸上的轴承进行有效夹持固定,从而有效避免了在推进压装过程中出现轴承偏差问题,保障了轮对轴承压装的质量稳定性;通过在轴承压装机构的上方设置桁架机械手,其中桁架机械手包括支撑桁架以及与支撑桁架可移动连接的活动机械手,通过活动机械手能够实现对轴承的灵活抓取、移动和卸放;通过在两个压装油缸之间设置送轮机构,送轮机构包括轮对轨道、轨距调整机构、轮对牵引机构以及轮对升降机构,其中通过轨距调整机构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轮对轨道的间距,从而与不同型号的轮对进行配合,其中轮对能够沿轮对轨道进行移动,通过轮对牵引机构能够将轮对牵引运送至升降工位,然后通过轮对升降机构将轮对抬升至轮对压装工位,从而便于实现轮对轴承压装操作。也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通过桁架机械手能够实现对轴承的自动抓取和卸放,通过承夹持固定机构实现对轴承的自动夹持固定,通过送轮机构能够将轮对自动运送至压装工位,再通过轴承压装机构实现轮对轴承的自动压装,由此实现了轴承压装过程的全自动高精度作业,进而提高了轮对轴承压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在去掉系统底座后的第一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在去掉系统底座后的第二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压装机构和送轮机构的第一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压装机构和送轮机构的第二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压装机构和送轮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送轮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轴承夹持固定机构; 101:套装筒; 102:夹持机构;
1021:导向柱; 1022:夹持部; 103:扣紧机构;
2:压装油缸; 201:轴承压套; 202:轴承导套;
3:支撑桁架; 301:横梁; 4:活动机械手;
5:轮对轨道; 501:第一轨道; 502:第二轨道;
6:轨距调整机构; 601:轨距调整电机; 602:换向齿轮箱;
603:双向丝杆; 604:调距螺母; 7:轮对牵引机构;
701:牵引拖轮车; 702:牵引电机; 8:轮对升降机构;
801:升降电机; 802:升降支撑架; 9:安装机体;
901:油缸底座; 902:油缸支撑座; 10:支撑梁;
11:激光检测仪; 12:机架; 13:调节导轨;
14:牵引齿条; 15:液压站; 16:压装控制台;
17:系统底座; 18:轴承润滑注油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包括轴承压装机构、轴承夹持固定机构1、桁架机械手以及送轮机构,其中轴承压装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压装油缸2,两个压装油缸2呈横向对称设置,通过两个压装油缸2能够实现轮对轴承的双向对称压装,从而提升了压装精度以及压装质量。
其中,轴承夹持固定机构1对应安装于各压装油缸2的输出端,通过轴承夹持固定机构1能够对安装在压装油缸2上的轴承进行有效夹持固定,从而有效避免了在推进压装过程中出现轴承偏差的问题,保障了轮对轴承压装的质量稳定性。
其中,桁架机械手设置于轴承压装机构的上方,该桁架机械手包括支撑桁架3以及与支撑桁架3可移动连接的活动机械手4,通过活动机械手4能够实现对轴承的灵活抓取、移动和卸放。
其中,送轮机构设置于两个压装油缸2之间,该送轮机构包括轮对轨道5、用于调节轮对轨道5的轨距的轨距调整机构6、设置于轮对轨道5外侧的轮对牵引机构7以及设置于轮对轨道5内侧的轮对升降机构8。通过轨距调整机构6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轮对轨道5的间距,从而与不同型号的轮对进行配合,其中轮对能够沿轮对轨道5进行移动,通过轮对牵引机构7能够将轮对牵引运送至升降工位,然后通过轮对升降机构8将轮对抬升至轮对压装工位,从而便于实现轮对轴承压装操作。
在工作时,首先控制活动机械手4抓取轴承,并将轴承放在压装油缸2的输出端,然后再控制轴承夹持固定机构1对轴承夹持固定。然后需要根据待压装的轮对轨距尺寸,通过轨距调整机构6来调整轮对轨道5的间距,从而与待压装的轮对相适配。然后再控制轮对牵引机构7将轮对输送至升降工位,再控制升降机构8将轮对抬升至轮对压装工位,最后控制两个压装油缸2将轴承推进压装至轮对上。压装完成后,再控制升降机构8带动压装后的轮对下落至升降工位,然后再控制轮对牵引机构7将压装后的轮对输出。
也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通过桁架机械手能够实现对轴承的自动抓取和卸放,通过承夹持固定机构1能够实现对轴承的自动夹持固定,通过送轮机构能够将轮对自动运送至压装工位,再通过轴承压装机构实现轮对轴承的自动压装,由此实现了轴承压装过程的全自动高精度作业,进而提高了轮对轴承压装效率。
具体来说,支撑桁架3采用龙门框架结构,支撑桁架3的横梁301与轮对轨道5相互垂直。在支撑桁架3的横梁301上设有滑道,活动机械手4的一端与滑道滑动配合,活动机械手4的另一端设有与轴承相适配的抓取结构。
其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活动机械手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三自由度或四自由度机械手。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采用其他结构类型的机械手,只要能够实现对轴承的灵活抓取、卸放以及位置移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轴承压装机构还包括安装机体9,该安装机体9包括油缸底座901和两个油缸支撑座902,其中油缸底座901的长度方向与轮对轨道5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两个油缸支撑座902对应设置于油缸底座901的两端,两个压装油缸2对应安装于两个油缸支撑座902上,从而实现对两个压装油缸2的对称安装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轮对轴承压装系统还包括轮对升降检测机构,该轮对升降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梁10以及与轮对轨道5相对应的激光检测仪11,其中支撑梁10的长度方向与轮对轨道5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支撑梁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油缸支撑座902的顶部对应连接,激光检测仪11安装在支撑梁10上。也即,激光检测仪11位于送轮机构的上方。
其中,激光检测仪11设有两个,两个激光检测仪11分别用于对轮对两端的轴径位置进行测量,进而确定轮对轮对的上升高度。
其中,支撑梁10上朝向轮对轨道5的一侧设有移动轨道,激光检测仪11与移动轨道滑动配合,也即,各激光检测仪11均能够沿移动轨道进行位置移动,从而能够根据轮对的实际轨距对应调整激光检测仪11的位置,以使激光检测仪11能够正对轮对的轴径位置。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激光检测仪11的检测数据控制轮对升降机构8的行程。其中,两个激光检测仪11一一对应地控制两个升降机构8的行程,从而确保轮对抬升至压装位置后,轮对的轴线中心与两个压装油缸2的中心连线相一致,进而保证了轮对轴承的压装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各压装油缸2均包括外缸筒、外活塞套筒、内缸筒以及内活塞杆,外缸筒、外活塞套筒、内缸筒和内活塞杆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外活塞套筒与外缸筒滑动配合,内缸筒的外周侧与外活塞套筒的内周侧固定连接,内活塞杆的外周侧与内缸筒的内周侧固定连接。也即,压装油缸2通过驱动内活塞杆移动进行轴承压装,内活塞杆能够带动外活塞套筒和内缸筒同步移动。由于外缸筒、外活塞套筒和内缸筒三者同心设置,因此压装质量更好。
其中,外活塞套筒的端部安装有轴承压套201,该轴承压套201用于安装轴承夹持固定机构1,从而能够对轴承进行压装。
其中,在内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轴承导套202,该轴承导套202伸出至轴承压套201的外部。该轴承导套202用于引导轴承并能够在压装过程中对轮对进行固定。也即,轴承套装在该轴承导套202上,然后再通过安装于轴承压套201上的轴承夹持固定机构1对轴承进行夹持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各轴承夹持固定机构1均包括套装筒101、环设于套装筒101外周侧的至少三个夹持机构102以及对应设置在各夹持机构102上的扣紧机构103,其中套装筒101固定套装于轴承压套201上,在压装油缸2进行压装推进时,套装筒101能够随轴承压套201同步移动。
其中,各夹持机构102均包括导向柱1021、与导向柱1021滑动配合的夹持滑块、与夹持滑块驱动连接的夹持气缸、安装于夹持滑块上的旋转电机以及与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夹持部1022,各导向柱1021均沿套装筒101的径向延伸设置。也即,通过夹持气缸能够驱动夹持滑块沿导向柱1021进行滑动,以使各夹持滑块同步地朝向套装筒101中心方向移动,或使各夹持滑块同步地背向套装筒101中心方向移动,进而通过各夹持部1022实现对轴承的夹持固定。
其中,各扣紧机构103均包括扣紧气缸以及与扣紧气缸驱动连接的扣紧爪,扣紧气缸安装于夹持部1022上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扣紧气缸的驱动方向与套装筒101的轴线方向相一致。也即,通过各扣紧气缸能够驱动各扣紧爪对轴承进行扣紧固定。
当轴承放置到轴承压套201后,首先通过旋转电机驱动夹持部1022转动,以使各扣紧爪均朝向套装筒101的中心设置,然后通过夹持气缸夹持滑块朝向套装筒101中心方向移动,直至通过各夹持部1022实现对轴承的夹持固定,然后通过扣紧气缸驱动扣紧爪朝向套装筒101的方向移动,直至通过各扣紧爪实现对轴承的扣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轮对轨道5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其中送轮机构还包括机架12,该机架12上设有与轮对轨道5相垂直的调节导轨13,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均通过调节滑块与调节导轨13滑动连接。也即,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均能够在调节导轨13上进行移动。
其中,轨距调整机构6包括轨距调整电机601、换向齿轮箱602、双向丝杆603和两个调距螺母604,轨距调整电机601安装在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之间的机架12上,轨距调整电机601的动力输出轴与轮对轨道5相互平行,双向丝杆603与调节导轨13相互平行。轨距调整电机60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换向齿轮箱602与双向丝杆603相连,双向丝杆603上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调节螺纹和第二调节螺纹,两个调距螺母604分别与第一调节螺纹和第二调节螺纹对应螺纹连接,且两个调距螺母604分别与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对应固定连接。也即,轨距调整电机601能够通过换向齿轮箱602带动双向丝杆603进行正向或反向转动,再通过双向丝杆603的转动带动两个调距螺母604相对或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沿调节导轨13进行相对或相向运动,由此实现了对轮对轨道5的轨距调整,从而能够与不同轨距的轮对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相背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牵引齿条14。轮对牵引机构7包括两个,两个轮对牵引机构7分别位于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相背对的两侧。
其中,轮对牵引机构7均包括牵引拖轮车701和牵引电机702,牵引电机702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齿轮,牵引电机702通过齿轮与牵引齿条14移动配合,牵引拖轮车701安装于牵引电机702上。也即,通过牵引电机702的转动,能够带动牵引拖轮车701沿牵引齿条14进行移动,进而通过牵引拖轮车701带动轮对沿轮对轨道5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轮对升降机构8包括两个,两个轮对升降机构8分别位于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相面对的两侧。
其中,各轮对升降机构8均包括升降电机801以及与升降电机801驱动连接的升降支撑架802。也即,通过升降电机801能够带动升降支撑架802进行升降运动。
当牵引拖轮车701将轮对输送至升降工位时,此时升降支撑架802位于轮对下方,然后通过升降电机801驱动升降支撑架802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带动轮对上升至压装工位,在压装工位时轮对的轴线与各压装油缸2的轴线相重合,然后即可通过压装油缸2将轴承压装至轮对上。当压装完成后,控制升降电机801带动压装后的轮对向下运动,直至压装后的轮对落在牵引拖轮车701上,然后再通过牵引拖轮车701将压装后的轮对向外输出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轮对轴承压装系统还包括液压站15和压装控制台16,其中液压站15分别通过输油管路与各压装油缸2相连,通过液压站15能够分别向各压装油缸2提供液压油,进而通过压装油缸2实现轴承在轮对上的压装操作。
其中压装控制台16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操作显示屏,控制器能够分别与轴承压装机构、轴承夹持固定机构1、桁架机械手、轨距调整机构6、轮对牵引机构7、轮对升降机构8以及激光检测仪11相连。也即,通过压装控制台16能够对轮对轴承压装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完成轴承压装过程的全自动高精度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轮对轴承压装系统还包括系统底座17和轴承润滑注油机18,其中轴承润滑注油机18设置于轮对轨道5的一侧,轴承润滑注油机18、液压站15、压装控制台16、轴承压装机构、桁架机械手和送轮机构分别安装于系统底座17上。
其中轴承润滑注油机18与压装控制台16相连,从而能够通过压装控制台16控制轴承润滑注油机18的工作状态。当轴承放置到压装油缸2之前,需要通过桁架机械手将轴承抓取移动至轴承润滑注油机18处,通过轴承润滑注油机18向轴承进行注油,之后再通过桁架机械手将轴承抓取移动至压装油缸2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承压装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压装油缸;
轴承夹持固定机构,对应安装于各所述压装油缸的输出端;
桁架机械手,设置于所述轴承压装机构的上方,所述桁架机械手包括支撑桁架以及与所述支撑桁架可移动连接的活动机械手;
送轮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压装油缸之间,所述送轮机构包括轮对轨道、用于调节所述轮对轨道的轨距的轨距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轮对轨道外侧的轮对牵引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轮对轨道内侧的轮对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装机构还包括安装机体,所述安装机体包括油缸底座和两个油缸支撑座,两个所述油缸支撑座对应设置于所述油缸底座的两端,两个所述压装油缸对应安装于两个所述油缸支撑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对升降检测机构,所述轮对升降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梁以及与所述轮对轨道相对应的激光检测仪,其中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油缸支撑座的顶部对应连接,所述支撑梁上朝向所述轮对轨道的一侧设有移动轨道,所述激光检测仪与所述移动轨道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油缸包括外缸筒、外活塞套筒、内缸筒以及内活塞杆,所述外缸筒、所述外活塞套筒、所述内缸筒和所述内活塞杆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外活塞套筒与所述外缸筒滑动配合,所述内缸筒的外周侧与所述外活塞套筒的内周侧固定连接,所述内活塞杆的外周侧与所述内缸筒的内周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活塞套筒的端部安装有轴承压套,在所述内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轴承导套,所述轴承导套伸出至所述轴承压套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夹持固定机构包括套装筒、环设于所述套装筒外圈的至少三个夹持机构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上的扣紧机构,所述套装筒套装于所述轴承压套上;各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夹持滑块、与所述夹持滑块驱动连接的夹持气缸、安装于所述夹持滑块上的旋转电机以及与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夹持部,各所述导向柱均沿所述套装筒的径向延伸设置;各所述扣紧机构均包括扣紧气缸以及与所述扣紧气缸驱动连接的扣紧爪,所述扣紧气缸安装于所述夹持部上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所述扣紧气缸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套装筒的轴线方向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轨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送轮机构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轮对轨道相互垂直的调节导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均通过调节滑块与所述调节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轨距调整机构包括轨距调整电机、换向齿轮箱、双向丝杆和两个调距螺母,所述轨距调整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所述机架上,所述轨距调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轮对轨道相互平行,所述双向丝杆与所述调节导轨相互平行;所述轨距调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所述换向齿轮箱与所述双向丝杆相连,所述双向丝杆上设有方向相反的第一调节螺纹和第二调节螺纹,两个所述调距螺母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螺纹和所述第二调节螺纹对应螺纹连接,且两个所述调距螺母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应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背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牵引齿条,所述轮对牵引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轮对牵引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背对的两侧;所述轮对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拖轮车和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齿轮,所述牵引电机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牵引齿条移动配合,所述牵引拖轮车安装于所述牵引电机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轮对升降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相面对的两侧;各所述轮对升降机构均包括升降电机以及与所述升降电机驱动连接的升降支撑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站和压装控制台,所述液压站与所述压装油缸通过输油管路相连;所述压装控制台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操作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轴承压装机构、所述轴承夹持固定机构、所述桁架机械手和所述送轮机构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轮对轴承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系统底座和轴承润滑注油机,所述轴承润滑注油机设置于所述轮对轨道的一侧,所述轴承润滑注油机、所述轴承压装机构、所述桁架机械手和所述送轮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系统底座上。
CN202120916944.9U 2021-04-29 2021-04-29 轮对轴承压装系统 Active CN214922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6944.9U CN214922075U (zh) 2021-04-29 2021-04-29 轮对轴承压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6944.9U CN214922075U (zh) 2021-04-29 2021-04-29 轮对轴承压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22075U true CN214922075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5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6944.9U Active CN214922075U (zh) 2021-04-29 2021-04-29 轮对轴承压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220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1542A (zh) * 2022-08-03 2022-11-18 合肥宽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制造鼓组装设备
CN117961495A (zh) * 2024-04-01 2024-05-03 济南雷圣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火车轮对轴承压装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1542A (zh) * 2022-08-03 2022-11-18 合肥宽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制造鼓组装设备
CN117961495A (zh) * 2024-04-01 2024-05-03 济南雷圣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火车轮对轴承压装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22075U (zh) 轮对轴承压装系统
CN103033355B (zh) 轿车安全带试验辅助装置
CN108246923B (zh) 全自动智能钢丝缠绕设备
CN109202356A (zh) H型钢翻转对中机构
CN111533049B (zh) 一种多功能驱动桥自动搬运下线装置
CN109366068A (zh) 焊接分装生产线
CN217413060U (zh) 一种重型传动轴压装机
CN218518566U (zh) 一种轴箱装配与拆卸的装置
CN110293357A (zh) 应用于箱形梁的拼焊装置
CN212653367U (zh) 一种用于轴类产品装配的六自由度调姿平台
CN209157496U (zh) 焊接分装生产线
CN112849978A (zh) 一种单动力源多级伸缩的机构和运输设备
CN110726570A (zh) 一种轮胎加载疲劳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CN115008163B (zh) 一种采用机器人的汽车柔性装配线
CN112504845B (zh) 一种棒状物张拉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9403206U (zh) 悬架纵臂组装装置
CN211939575U (zh) 自动焊接系统
CN217751279U (zh) 一种汽车前束调整设备
CN218426641U (zh) 圆管焊接装置
CN220902553U (zh) 一种用于轴承保持器的打孔装置
CN219006038U (zh) 可伸缩驾驶室工装台架
CN218663583U (zh) 一种模具收集存储设备
CN213163959U (zh) 一种用于装配前盖的定位系统
CN216206199U (zh) 一种汽车雷达壳体加工用的尺寸检测装置
CN116620921B (zh) 基于可调节支撑高度导轮的卷辊轴取放装置及取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