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5994U - 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5994U
CN214875994U CN202120637704.5U CN202120637704U CN214875994U CN 214875994 U CN214875994 U CN 214875994U CN 202120637704 U CN202120637704 U CN 202120637704U CN 214875994 U CN214875994 U CN 214875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upporting
box
pair
prop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77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丽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un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un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un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un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77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75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5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5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属于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输包括机架、第一固定架、一对固定侧板、电机、一对第一撑箱部、一对第二撑箱部及一对第三撑箱部,一对所述固定侧板一端均通过固定梁设于机架内,另一端均设于第一固定架上,一对所述固定侧板间设有一组依次啮合相连的传动辊,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设于固定侧板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辊传动相连。该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可自动对包装箱进行撑箱操作,可有效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对产品的包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
背景技术
包装纸箱是用纸制品制造的,用于包装各类物品的用具。纸箱成本低、易于封装、适合添加填充物、干净等适合产品出厂包装,物品运输,材料整理等,因此现在许多物品的包装都离不开纸箱。由于包装箱是采用瓦楞纸板制成,在使用前都是平面形,不是箱体结构,因此需要员工将其整理成箱体结构才能进行包装,特别是包装箱盖体部分,需要将其完全打开才能方便装箱,现有技术中这些操作多半都采用人力进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会因人为因素使包装箱破损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该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可自动对包装箱进行撑箱操作,可有效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对产品的包装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包括机架、第一固定架、一对固定侧板、电机、一对第一撑箱部、一对第二撑箱部及一对第三撑箱部,一对所述固定侧板一端均通过固定梁设于机架内,另一端均设于第一固定架上,一对所述固定侧板间设有一组依次啮合相连的传动辊,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设于固定侧板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辊传动相连,一对所述第一撑箱部分别设于一对固定侧板上靠近进料端,一对所述第二撑箱部分别设于一对固定侧板上靠近第一撑箱部处,一对第三撑箱部设于机架内且设于第二撑箱部上方,一对所述第三撑箱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箱的长度但不超过包装箱盖体翻开后的总长度。包装箱首先由第一撑箱部将盖体撑开,再由第二撑箱部使盖体保持撑开状态,由传送辊传送进机架内需要装箱位置进行装箱操作,第三撑箱部可对包装箱另两侧未撑开盖体进行撑开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架底部设有第二支撑脚。增强第一固定架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箱部包括固定座、第一连接座、连接板、第一连接杆及撑箱条,所述固定座设于固定侧板侧面,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固定杆与固定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设于连接板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座转动相连,所述撑箱条顶端设于第一连接杆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撑箱条下端设有圆弧过渡段。避免撑箱条将包装箱表面划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撑箱部包括撑箱杆,所述撑箱杆通过一组第二固定架与固定侧板侧面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撑箱杆靠近第一撑箱部设有向上的弧形过渡段。避免撑箱杆端部划破包装箱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撑箱部包括固定板、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杆及撑箱头,所述固定板设于机架内靠近撑箱杆处,所述第二连接座设于固定板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杆设于第二连接座下表面且与第二连接座转动相连,所述撑箱头通过第二固定杆与第二连接杆相连。撑箱头可将包装箱另两侧未撑开的盖体进行撑开,方便对产品进行装箱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竖直方向上设有一组穿孔,所述穿孔孔径大小与第二固定杆直径大小相等。可调整撑箱头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内靠近第三撑箱部处设有挡料部,所述挡料部包括第三固定架、气缸及挡板,所述第三固定架设于机架内,所述气缸设于第三固定架上,所述挡板与气缸驱动相连,所述挡板设于相邻传动辊间隙下方,所述挡板宽度不超过相邻传动辊间隙大小;所述挡板与第三固定架之间还设有一组导杆,所述导杆顶部与挡板固定相连,底部穿设于第三固定架顶端,且可沿第三固定架顶端自由移动。当包装箱经传动辊传送至装箱位置时,气缸驱动挡板上移,将包装箱挡住进行定位,方便对产品进行装箱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底部设有一组第一支撑脚。增强机架稳固性。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该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进行包装箱撑箱时首先由第一撑箱部将盖体撑开,再由第二撑箱部使盖体保持撑开状态,由传送辊传送进机架内需要装箱位置进行装箱操作,第三撑箱部可对包装箱另两侧未撑开盖体进行撑开操作,方便进行装箱操作;当包装箱经传动辊传送至装箱位置时,气缸驱动挡板上移,将包装箱挡住进行定位,方便对产品进行装箱操作;结构简单,可有效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对产品的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不含机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撑箱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撑箱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料部结构图。
图中:1机架、11固定梁、12第一支撑脚、2第一固定架、21第二支撑脚、3固定侧板、4电机、41传动辊、42电机座、5第一撑箱部、51固定座、52第一固定杆、53第一连接座、54连接板、55第一连接杆、56撑箱条、6第二撑箱部、61撑箱杆、62第二固定架、7第三撑箱部、71固定板、72第二连接座、73第二连接杆、74第二固定杆、75撑箱头、8挡料部、81第三固定架、82气缸、83导杆、8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包括机架1、第一固定架2、一对固定侧板3、电机4、一对第一撑箱部5、一对第二撑箱部6及一对第三撑箱部7,一对所述固定侧板3一端均通过固定梁11设于机架1内,另一端均设于第一固定架2上,一对所述固定侧板3间设有一组依次啮合相连的传动辊41,所述电机4通过电机座42设于固定侧板3下方,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与传动辊41传动相连,一对所述第一撑箱部5分别设于一对固定侧板3上靠近进料端,一对所述第二撑箱部6分别设于一对固定侧板3上靠近第一撑箱部5处,一对第三撑箱部7设于机架1内且设于第二撑箱部6上方,一对所述第三撑箱部7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箱的长度但不超过包装箱盖体翻开后的总长度。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撑箱部5包括固定座51、第一连接座53、连接板54、第一连接杆55及撑箱条56,所述固定座51设于固定侧板3侧面,所述连接板54通过第一固定杆52与固定座51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53设于连接板54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55与第一连接座53转动相连,所述撑箱条56顶端设于第一连接杆55侧面。
此外,所述第二撑箱部6包括撑箱杆61,所述撑箱杆61通过一组第二固定架62与固定侧板3侧面相连。
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撑箱部7包括固定板71、第二连接座72、第二连接杆73及撑箱头75,所述固定板71设于机架1内靠近撑箱杆61处,所述第二连接座72设于固定板71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杆73设于第二连接座72下表面且与第二连接座72转动相连,所述撑箱头75通过第二固定杆74与第二连接杆73相连。
该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工作时,主要步骤为,将包装箱摆放好置于传动辊41上,第一撑箱部5的撑箱条56将包装箱两相对侧盖子撑开,由电机4驱动传动辊41转动,将包装箱进行传送,包装箱被撑开的盖子继续由第二撑箱部6的撑箱杆61撑开,当包装箱传送至包装位置时电机4停止,此时可使第二连接杆73绕第二连接座72转动,带动撑箱头75将包装箱另两相对侧盖子撑开。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包括机架1、第一固定架2、一对固定侧板3、电机4、一对第一撑箱部5、一对第二撑箱部6及一对第三撑箱部7,一对所述固定侧板3一端均通过固定梁11设于机架1内,另一端均设于第一固定架2上,所述机架1底部设有一组第一支撑脚13,所述第一固定架2底部设有第二支撑脚21,一对所述固定侧板3间设有一组依次啮合相连的传动辊41,所述电机4通过电机座42设于固定侧板3下方,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与传动辊41传动相连,一对所述第一撑箱部5分别设于一对固定侧板3上靠近进料端,一对所述第二撑箱部6分别设于一对固定侧板3上靠近第一撑箱部5处,一对第三撑箱部7设于机架1内且设于第二撑箱部6上方,一对所述第三撑箱部7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箱的长度但不超过包装箱盖体翻开后的总长度。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撑箱部5包括固定座51、第一连接座53、连接板54、第一连接杆55及撑箱条56,所述固定座51设于固定侧板3侧面,所述连接板54通过第一固定杆52与固定座51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53设于连接板54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55与第一连接座53转动相连,所述撑箱条56顶端设于第一连接杆55侧面,所述撑箱条56下端设有圆弧过渡段。
此外,所述第二撑箱部6包括撑箱杆61,所述撑箱杆61通过一组第二固定架62与固定侧板3侧面相连,所述撑箱杆61靠近第一撑箱部5设有向上的弧形过渡段。
另外,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撑箱部7包括固定板71、第二连接座72、第二连接杆73及撑箱头75,所述固定板71设于机架1内靠近撑箱杆61处,所述第二连接座72设于固定板71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杆73设于第二连接座72下表面且与第二连接座72转动相连,所述撑箱头75通过第二固定杆74与第二连接杆73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73竖直方向上设有一组穿孔,所述穿孔孔径大小与第二固定杆74直径大小相等。
再次,如图5所示,所述机架1内靠近第三撑箱部7处设有挡料部8,所述挡料部8包括第三固定架81、气缸82及挡板84,所述第三固定架81设于机架1内,所述气缸82设于第三固定架81上,所述挡板84与气缸82驱动相连,所述挡板84设于相邻传动辊41间隙下方,所述挡板84宽度不超过相邻传动辊41间隙大小;所述挡板84与第三固定架81之间还设有一组导杆83,所述导杆83顶部与挡板84固定相连,底部穿设于第三固定架81顶端,且可沿第三固定架81顶端自由移动。
该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工作时,主要步骤为,将包装箱摆放好置于传动辊41上,第一撑箱部5的撑箱条56将包装箱两相对侧盖子撑开,由电机4驱动传动辊41转动,将包装箱进行传送,包装箱被撑开的盖子继续由第二撑箱部6的撑箱杆61撑开,当包装箱传送至包装位置时电机4停止,气缸82驱动挡板84上移,将包装箱一侧挡住,此时可使第二连接杆73绕第二连接座72转动,带动撑箱头75将包装箱另两相对侧盖子撑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固定架(2)、一对固定侧板(3)、电机(4)、一对第一撑箱部(5)、一对第二撑箱部(6)及一对第三撑箱部(7),一对所述固定侧板(3)一端均通过固定梁(11)设于机架(1)内,另一端均设于第一固定架(2)上,一对所述固定侧板(3)间设有一组依次啮合相连的传动辊(41),所述电机(4)通过电机座(42)设于固定侧板(3)下方,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与传动辊(41)传动相连,一对所述第一撑箱部(5)分别设于一对固定侧板(3)上靠近进料端,一对所述第二撑箱部(6)分别设于一对固定侧板(3)上靠近第一撑箱部(5)处,一对第三撑箱部(7)设于机架(1)内且设于第二撑箱部(6)上方,一对所述第三撑箱部(7)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箱的长度但不超过包装箱盖体翻开后的总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底部设有第二支撑脚(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箱部(5)包括固定座(51)、第一连接座(53)、连接板(54)、第一连接杆(55)及撑箱条(56),所述固定座(51)设于固定侧板(3)侧面,所述连接板(54)通过第一固定杆(52)与固定座(51)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53)设于连接板(54)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55)与第一连接座(53)转动相连,所述撑箱条(56)顶端设于第一连接杆(55)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箱条(56)下端设有圆弧过渡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箱部(6)包括撑箱杆(61),所述撑箱杆(61)通过一组第二固定架(62)与固定侧板(3)侧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箱杆(61)靠近第一撑箱部(5)设有向上的弧形过渡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撑箱部(7)包括固定板(71)、第二连接座(72)、第二连接杆(73)及撑箱头(75),所述固定板(71)设于机架(1)内靠近撑箱杆(61)处,所述第二连接座(72)设于固定板(71)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杆(73)设于第二连接座(72)下表面且与第二连接座(72)转动相连,所述撑箱头(75)通过第二固定杆(74)与第二连接杆(7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73)竖直方向上设有一组穿孔,所述穿孔孔径大小与第二固定杆(74)直径大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靠近第三撑箱部(7)处设有挡料部(8),所述挡料部(8)包括第三固定架(81)、气缸(82)及挡板(84),所述第三固定架(81)设于机架(1)内,所述气缸(82)设于第三固定架(81)上,所述挡板(84)与气缸(82)驱动相连,所述挡板(84)设于相邻传动辊(41)间隙下方,所述挡板(84)宽度不超过相邻传动辊(41)间隙大小;所述挡板(84)与第三固定架(81)之间还设有一组导杆(83),所述导杆(83)顶部与挡板(84)固定相连,底部穿设于第三固定架(81)顶端,且可沿第三固定架(81)顶端自由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底部设有一组第一支撑脚(13)。
CN202120637704.5U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 Active CN214875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7704.5U CN214875994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7704.5U CN214875994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5994U true CN214875994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71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7704.5U Active CN214875994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75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619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raversing filler spout for solid bulk bag filling station
CN113232934A (zh) 一种撑箱、装箱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JP6396885B2 (ja) 梱包機械および梱包機械用の枠
CN111392115A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便于运输的针管包装设备
CN214875994U (zh) 一种自动装箱的撑箱机构
CN218839885U (zh) 纸箱捆绑校正固定平台
CN209939111U (zh) 全自动包装箱输送翻转推料机构
EP0579334B1 (en) Adjustable packaging machine
CN212710260U (zh) 一种斜式装箱装置
CN212710262U (zh) 一种多连包入箱装置
CN209480456U (zh) 一种存储升降机
JP2592514Y2 (ja) 長尺物箱詰め装置
CN209939092U (zh) 物料剁码储料装置
CN215664234U (zh) 包装箱空箱输送定位机构
CN214824494U (zh) 一种装箱自动送料机构
CN219277958U (zh) 用于光学塑料板材的热收缩包装设备
CN219857877U (zh) 纸盒排列机构
CN218142578U (zh) 一种茶叶罐装箱机
CN113548326B (zh) 三节臂进箱捆包和集装箱
CN212074585U (zh) 一种卫生巾整箱运输装置
CN219524409U (zh) 一种成品钢卷包装打包捆带供带装置
CN215969269U (zh) 一种薄木地板整平装置
CN219525198U (zh) 一种水平式装盒机链条张紧结构
CN211196759U (zh) 一种块状物料装箱机
CN219585067U (zh) 一种饲料包装传送平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