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8442U -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8442U
CN214848442U CN202120698768.6U CN202120698768U CN214848442U CN 214848442 U CN214848442 U CN 214848442U CN 202120698768 U CN202120698768 U CN 202120698768U CN 214848442 U CN214848442 U CN 214848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ircuit breaker
unlocking
protrusion
via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987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云飞
李强
谢亚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987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8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8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8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涉及开关电气技术领域。该断路器锁定机构包括壳体、手柄、卡扣和解锁件,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手柄滑入或滑出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卡扣和所述解锁件分别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卡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孔对应的第一凸起,所述解锁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过孔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过孔,以使壳体与机箱之间锁定或解除锁定,所述第二凸起能够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过孔,以使所述手柄锁定或解除锁定。能够简化传动结构,减小占用空间,并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电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按安装方式分:有插入式、固定式和抽屉式,插入式断路器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电器设备使用行业的安全性,随着插入式断路器在各种电器设备上的广泛使用,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电器设备的安装需要,插入式断路器的结构也发展到各式各样。
插入式断路器的使用,不仅能为用电线路及电器设备提供断路器所具有的各种安全保护性能,同时还能满足不同电器设备对电源质量的需要,并且能使断路器以插拔的方式,便捷地装入或撤出电路。但采用插入式断路器可能具有合闸状态下被误操作装入机柜、未安装到位时断路器被合闸或在合闸状态下被直接从机柜错误地拔出等风险。
为防止带电操作风险,现有插入式断路器通常会设有相应的锁定机构,但现有结构的锁定机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需要设置相应的锁定件和传动件等机构,涉及的零件较多,占用的空间较多,传动配合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能够简化传动结构,减小占用空间,并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包括壳体、手柄、卡扣和解锁件,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手柄滑入或滑出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卡扣和所述解锁件分别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卡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孔对应的第一凸起,所述解锁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过孔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过孔,以使壳体与机箱之间锁定或解除锁定,所述第二凸起能够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过孔,以使所述手柄锁定或解除锁定。
可选地,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所述卡扣抵持,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与所述解锁件抵持,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一凸起凸出所述第一过孔,且所述第二凸起凸出所述第二过孔的弹性力。
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所述解锁件包括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第二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手柄滑出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手柄滑入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手柄上对应设置有卡台,所述凹槽形成有第一侧壁,所述卡台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持的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手柄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以使所述手柄滑出时通过所述卡台与所述凹槽卡接,以使所述卡扣解除与所述机箱的锁定;所述解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凸起凸出所述第二过孔时与所述手柄的滑入端抵持。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手柄滑入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手柄滑出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卡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解锁部,所述手柄上对应设置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形成有第一抵持壁,所述解锁部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持壁抵持的第二抵持壁,其中,所述第一抵持壁和所述第二抵持壁所在平面与所述手柄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以使所述手柄滑出时通过所述解锁槽与所述解锁部卡接,以使所述卡扣解除与所述机箱的锁定;所述解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凸起凸出所述第二过孔时与所述手柄的滑入端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朝向所述手柄滑入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卡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解锁部,所述手柄上对应设置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形成有第一抵持壁,所述解锁部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持壁抵持的第二抵持壁,其中,所述第一抵持壁和所述第二抵持壁所在平面与所述手柄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以使所述手柄滑出时通过所述解锁槽与所述解锁部卡接,以使所述卡扣解除与所述机箱的锁定;所述解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抵持部,所述手柄上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或限位槽,所述抵持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凸起凸出所述第二过孔时与所述限位凸起或所述限位槽抵持。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一支撑壁,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壁上,所述卡扣位于靠近所述支撑壁的一侧,或所述解锁件位于靠近所述支撑壁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包括一限位面和一导向面,所述限位面朝向所述手柄滑出的方向,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手柄滑入的方向,其中,所述限位面用于和所述机箱卡持,所述导向面用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机箱的内壁抵持时将所述第一凸起压入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限位凸台,用于所述第一凸起压入所述壳体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自由端抵持,或,所述凹槽的止挡壁在所述第一凸起压入所述壳体时与所述卡台抵持。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通过将手柄与壳体滑动连接,并将卡扣与转轴转动连接,在将断路器插入机箱并到位后,第一凸起凸出第一过孔并与机箱卡接,使断路器插入机箱后保持锁定的状态,避免因振动等外部因素导致断路器自行从机箱中滑出掉落的现象发生,有利于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在需要将断路器从机箱内取出时,通过拉动手柄,以带动卡扣动作,以解除与机箱卡接的状态,从而将断路器从机箱中取出。在断路器从机箱取出后,第二凸起不再受机箱内壁的作用,第二凸起凸出第二过孔,并且对手柄锁定,有利于保证断路器拆下后处于锁定状态,防止断路器意外合闸。采用上述方式,卡扣和解锁件动作无需其他的传动件进行连接传动,能够简化传动结构,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卡扣与解锁件均与转轴转动连接,与常规的分散式设置相比,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并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十。
图标:100-断路器锁定机构;110-壳体;112-第一过孔;114-第二过孔;116-支撑壁;120-手柄;122-卡台;1222-第二侧壁;124-解锁槽;1242-第一抵持壁;126-限位凸起;128-限位槽;129-限位凸台;130-卡扣;132-第一凸起;1322-限位面;1324-导向面;134-第一转动部;135-解锁部;1352-第二抵持壁;136-第一支撑部;138-凹槽;1382-第一侧壁;1384-止挡壁;140-解锁件;142-第二凸起;144-第二支撑部;146-抵持部;148-卡接部;150-转轴;152-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插入式断路器的使用,不仅能为用电线路及电器设备提供断路器所具有的各种安全保护性能,同时还能满足不同电器设备对电源质量的需要,并且能使断路器以插拔的方式,便捷地装入或撤出电路。
现有插入式断路器通常会设有相应的锁定机构,但现有结构的锁定机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需要设置相应的锁定件和传动件等机构,涉及的零件较多,占用的空间较多,传动配合也较为复杂。本申请实施例特提出以下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100,包括壳体110、手柄120、卡扣130和解锁件140,手柄120与壳体110滑动连接,以使手柄120滑入或滑出壳体110,壳体110内设置有转轴150,卡扣130和解锁件140分别与转轴150转动连接,壳体1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112和第二过孔114,卡扣130上设置有与第一过孔112对应的第一凸起132,解锁件140上设置有与第二过孔114对应的第二凸起142,第一凸起132能够凸出或缩回第一过孔112,以使壳体110与机箱之间锁定或解除锁定,第二凸起142能够凸出或缩回第二过孔114,以使手柄120锁定或解除锁定。
具体的,通过卡扣130与手柄120之间的配合,在将断路器插入机箱时,卡扣130在受机箱内壁的作用,使卡扣130受力转动,并将第一凸起132压回至壳体110所在空间之内。当断路器推送到位后,壳体110上的第一过孔112与机箱的限位孔对应,以使卡扣130通过第一凸起132与机箱之间卡接,有利于保证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相对位置的稳定性,避免断路器意外脱落。
如图3所示,通过解锁件140与手柄120之间的配合,在断路器未插入机箱且处于分闸状态下,第二凸起142凸出第二过孔114,此时,解锁件140能够对手柄120进行锁定,手柄120无法滑入壳体110,也就是说无法进行合闸操作。采用上述形式,有利于保证在断路器插入机箱之前,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在断路器插入机箱时,第二凸起142受机箱内壁的作用,使得第二凸起142缩回第二过孔114(如图4所示),从而解除对手柄120的锁定,能够通过手柄120进行正常的分合闸操作。
当需要将断路器拆下时,可拉动手柄120,使手柄120先沿壳体110滑出,在手柄120沿壳体110滑出的过程中,手柄120会使断路器分闸,在断路器分闸之后,随着手柄120持续向外滑出,手柄120带动卡扣130动作,以使卡扣130解除与机箱卡接的状态,以使壳体110拔出机箱。在断路器拆下之后,第二凸起142不再受机箱内壁的作用,第二凸起142凸出第二过孔114,并且对手柄120锁定,有利于保证断路器拆下后处于锁定状态,防止断路器意外合闸,有利于提升断路器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锁定机构100,通过将手柄120与壳体110滑动连接,并将卡扣130与转轴150转动连接,在将断路器插入机箱并到位后,第一凸起132凸出第一过孔112并与机箱卡接,使断路器插入机箱后保持锁定的状态,避免因振动等外部因素导致断路器自行从机箱中滑出掉落的现象发生,有利于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在需要将断路器从机箱内取出时,通过拉动手柄120,以带动卡扣130动作,以解除与机箱卡接的状态,从而将断路器从机箱中取出。在断路器从机箱取出后,第二凸起142不再受机箱内壁的作用,第二凸起142凸出第二过孔114,并且对手柄120锁定,有利于保证断路器拆下后处于锁定状态,防止断路器意外合闸。采用上述方式,卡扣130和解锁件140动作无需其他的传动件进行连接传动,能够简化传动结构,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卡扣130与解锁件140均与转轴150转动连接,与常规的分散式设置相比,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并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转轴150上还设置有扭簧152,扭簧152的第一扭臂与卡扣130抵持,扭簧152的第二扭臂与解锁件140抵持,用于提供使第一凸起132凸出第一过孔112,且第二凸起142凸出第二过孔114的弹性力。
具体的,通过在转轴150上设置扭簧152,在扭簧152的作用下,使得断路器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凸起132凸出于第一过孔112,第二凸起142凸出于第二过孔114。采用上述形式,当断路器插入机箱并到位后,卡扣130在扭簧152的作用下,第一凸起132能自动凸出第一过孔112,并与机箱卡接锁定,以保证断路器整体固定在机箱中。断路器在机箱中时,受限于机箱内壁的作用,第二凸起142缩回第二过孔114,当断路器取出后,第二凸起142自动凸出第二过孔114,实现对手柄120的锁定。
如图1和图3所示,卡扣130包括与转轴150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134,以及与第一转动部134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36;解锁件140包括与转轴150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部,以及与第二转动部连接的第二支撑部144,其中,第一凸起132位于第一支撑部136上,第二凸起142位于第二支撑部144上。
具体的,通过与第一转动部134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36,在第一转动部134绕转轴150转动时,第一转动部134转动较小的角度就可以使第一支撑臂摆动较大的角度,通过在第一支撑部136上设置第一凸起132,以便于第一凸起132更好的凸出于第一过孔112,有利于实现卡接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二支撑部144上设置第二凸起142,由于第二凸起142距第二转动部具有预设距离,转动的力臂较长,在将断路器插入机箱时,便于将第二凸起142压入第二过孔114内,有利于提升断路器插入的平滑度,减小卡顿感。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结构形式中,第一支撑部136朝向手柄120滑出壳体110的方向,第二支撑部144朝向手柄120滑入壳体110的方向,第一支撑部136上设置有凹槽138,手柄120上对应设置有卡台122,凹槽138形成有第一侧壁1382,卡台122包括能够与第一侧壁1382抵持的第二侧壁1222,其中,第一侧壁1382和第二侧壁1222所在平面与手柄120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以使手柄120滑出时通过卡台122与凹槽138卡接,以使卡扣130解除与机箱的锁定;解锁件140还包括与第二转动部连接的抵持部146,抵持部146用于在第二凸起142凸出第二过孔114时与手柄120的滑入端抵持。
具体的,在拉动手柄120滑出外壳时,先使断路器分闸,随着手柄120与壳体110之间持续的相对滑动,凸起的第二侧壁1222与凹槽138的第一侧壁1382抵持,由于第一侧壁1382和第二侧壁1222所在平面与手柄120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在手柄120持续向外滑动时,由图1中的状态转变为图2中的状态,即受凸起提供的力的作用,使得卡扣130逆时针转动,以解除卡扣130与机箱的卡接状态。另外,请参考图3,当断路器从机箱内取出后,第二支撑部144受扭簧152弹性力的作用,通过第二转动部逆时针转动,使所述第二凸起142凸出所述第二过孔114,并且使抵持部146与手柄120的滑入端抵持,防止手柄120滑入壳体110使断路器合闸。
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中,第一支撑部136朝向手柄120滑入壳体110的方向,第二支撑部144朝向手柄120滑出壳体110的方向,卡扣130还包括与第一转动部134连接的解锁部135,手柄120上对应设置有解锁槽124,解锁槽124形成有第一抵持壁1242,解锁部135包括能够与第一抵持壁1242抵持的第二抵持壁1352,其中,第一抵持壁1242和第二抵持壁1352所在平面与手柄120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以使手柄120滑出时通过解锁槽124与解锁部135卡接,以使卡扣130解除与机箱的锁定;解锁件140还包括与第二转动部连接的卡接部148,卡接部148用于在第二凸起142凸出第二过孔114时与手柄120的滑入端卡接。
具体的,在拉动手柄120滑出外壳时,先使断路器分闸,随着手柄120与壳体110之间持续的相对滑动,解锁槽124的第一抵持壁1242与解锁部135的第二抵持壁1352抵持,由于第一抵持壁1242和第二抵持壁1352所在平面与手柄120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在手柄120持续向外滑动时,使图5中所示的第一支撑部136顺时针转动,即受解锁槽124提供的力的作用,使得卡扣130顺时针转动,以解除卡扣130与机箱的卡接状态。另外,请参考图7,当断路器从机箱内取出后,第二支撑部144受扭簧152弹性力的作用,通过第二转动部顺时针转动,使所述第二凸起142凸出所述第二过孔114,并且使卡接部148与手柄120的滑入端抵持,防止手柄120滑入壳体110使断路器合闸。
如图6、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结构形式中,第一支撑部13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44均朝向手柄120滑入壳体110的方向,卡扣130还包括与第一转动部134连接的解锁部135,手柄120上对应设置有解锁槽124,解锁槽124形成有第一抵持壁1242,解锁部135包括能够与第一抵持壁1242抵持的第二抵持壁1352,其中,第一抵持壁1242和第二抵持壁1352所在平面与手柄120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以使手柄120滑出时通过解锁槽124与解锁部135卡接,以使卡扣130解除与机箱的锁定;解锁件140还包括与第二转动部连接的抵持部146,手柄120上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126或限位槽128,抵持部146用于在第二凸起142凸出第二过孔114时与限位凸起126或限位槽128抵持。
具体的,采用上述形式,在拉动手柄120滑出外壳时,先使断路器分闸,随着手柄120与壳体110之间持续的相对滑动,解锁槽124的第一抵持壁1242与解锁部135的第二抵持壁1352抵持,由于第一抵持壁1242和第二抵持壁1352所在平面与手柄120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在手柄120持续向外滑动时,使图9中所示的第一支撑部136顺时针转动,即受解锁槽124提供的力的作用,使得卡扣130顺时针转动,以解除卡扣130与机箱的卡接状态。该设置形式可以与前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36朝向手柄120滑入壳体110的方向的设置形式相同。另外,请参考图10,当断路器从机箱内取出后,第二支撑部144受扭簧152弹性力的作用,通过第二转动部逆时针转动,使所述第二凸起142凸出所述第二过孔114,并且使抵持部146与手柄120上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126或限位槽128抵持(如图9和图10所示),防止手柄120滑入壳体110使断路器合闸。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1382和第二侧壁1222的设置形式是为了通过手柄120为卡扣130的转动提供所需的分力,前述实施例中的预设夹角可根据手柄120的行程以及卡扣130所需的转动角度灵活设置。示例的,该预设夹角的范围可以设置为15°至40°,如15°、20°、30°或40°。另外,第一侧壁1382和第二侧壁1222之间,以及第一抵持壁1242和第二抵持壁1352之间的夹角无需完全贴合一致,只要能够保证手柄120在沿壳体110向外滑动时,能够为卡扣130提供转动所需的力和角度即可。
如图1、图8和图9所示,壳体110包括一支撑壁116,转轴150设置在支撑壁116上,卡扣130位于靠近支撑壁116的一侧,或解锁件140位于靠近支撑壁116的一侧。
具体的,卡扣130和解锁件140均与转轴150转动连接,即,卡扣130和解锁件140之间同轴设置,在实际的生产装配过程中,可以根据装配的方便性和可靠性灵活设置卡扣130和解锁件140的设置形式。示例的,前述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部136朝向手柄120滑出所述壳体110的方向,第二支撑部144朝向手柄120滑入壳体110的方向;第一支撑部136朝向手柄120滑入壳体110的方向,第二支撑部144朝向手柄120滑出壳体110的方向;第一支撑部136和第二支撑部144均朝向手柄120滑入壳体110的方向等设置形式的前提下,卡扣130和解锁件140与支撑臂的远近关系也可以进行互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6所示,第一凸起132包括一限位面1322和一导向面1324,限位面1322朝向手柄120滑出的方向,导向面1324朝向手柄120滑入的方向,其中,限位面1322用于和机箱卡持,导向面1324用于第一凸起132与机箱的内壁抵持时将第一凸起132压入壳体110。
具体的,卡扣130受扭簧152弹性力的作用,在不受外力干扰时,第一凸起132凸出于壳体110的第一过孔112,当需要将断路器插入机箱时,第一凸起132的导向面1324在机箱的插入口处与机箱的内壁抵持,并在机箱的内壁作用下,第一凸起132受力缩回第一过孔112内,以便于断路器的顺利插入。可以理解的,在断路器插入机箱过程中,第二凸起142同样受机箱内壁力的作用,为了减少断路器插入的阻力,第二凸起142也可设置为上述形式。由于第二凸起142无需与机箱之间卡接,第二凸起142也可以设置为圆弧面的形式。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手柄120上还设置有限位凸台129,用于所述第一凸起132压入所述壳体110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36的自由端抵持。正常状态下,断路器插入机箱时应处于分闸状态,在断路器还未插入到位时,如果由于操作人员的误操作,使手柄120滑入壳体110,可能导致断路器以合闸状态插入。采用上述方式,在第一凸起132压入壳体110时,使得限位凸台129与第一支撑部136的自由端抵持,防止手柄120滑入壳体110内,能够很好的避免在断路器插入箱体过程中,断路器由分闸状态变为合闸状态而导致插入时产生安全隐患。手柄120上设置的限位凸台129与解锁件140之间共同作用,起到双层保护的效果,有利于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请再参考图4,也可以使凹槽138的止挡壁1384在第一凸起132压入壳体110时与卡台122抵持。这样一来,在断路器插入机箱时,手柄120上的凸起限制在凹槽138之内,在向机箱插入断路器时,若意外碰触手柄120,使手柄120滑入壳体110时,凸起与止挡壁1384抵持,避免手柄120的进一步滑入,直至断路器插入到位,第一凸起132凸出于第一过孔112后,才能实现合闸操作,从而避免在断路器插入箱体过程中,断路器由分闸状态变为合闸状态而导致插入时产生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断路器锁定机构100。该断路器包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断路器锁定机构100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断路器锁定机构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手柄、卡扣和解锁件,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手柄滑入或滑出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卡扣和所述解锁件分别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卡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孔对应的第一凸起,所述解锁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过孔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过孔,以使壳体与机箱之间锁定或解除锁定,所述第二凸起能够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过孔,以使所述手柄锁定或解除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与所述卡扣抵持,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与所述解锁件抵持,用于提供使所述第一凸起凸出所述第一过孔,且所述第二凸起凸出所述第二过孔的弹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所述解锁件包括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第二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手柄滑出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手柄滑入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手柄上对应设置有卡台,所述凹槽形成有第一侧壁,所述卡台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持的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手柄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以使所述手柄滑出时通过所述卡台与所述凹槽卡接,以使所述卡扣解除与所述机箱的锁定;所述解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凸起凸出所述第二过孔时与所述手柄的滑入端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所述手柄滑入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手柄滑出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卡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解锁部,所述手柄上对应设置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形成有第一抵持壁,所述解锁部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持壁抵持的第二抵持壁,其中,所述第一抵持壁和所述第二抵持壁所在平面与所述手柄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以使所述手柄滑出时通过所述解锁槽与所述解锁部卡接,以使所述卡扣解除与所述机箱的锁定;所述解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凸起凸出所述第二过孔时与所述手柄的滑入端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朝向所述手柄滑入所述壳体的方向,所述卡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的解锁部,所述手柄上对应设置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形成有第一抵持壁,所述解锁部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持壁抵持的第二抵持壁,其中,所述第一抵持壁和所述第二抵持壁所在平面与所述手柄的滑动方向呈预设夹角,以使所述手柄滑出时通过所述解锁槽与所述解锁部卡接,以使所述卡扣解除与所述机箱的锁定;所述解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的抵持部,所述手柄上对应设置有限位凸起或限位槽,所述抵持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凸起凸出所述第二过孔时与所述限位凸起或所述限位槽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支撑壁,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壁上,所述卡扣位于靠近所述支撑壁的一侧,或所述解锁件位于靠近所述支撑壁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一限位面和一导向面,所述限位面朝向所述手柄滑出的方向,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手柄滑入的方向,其中,所述限位面用于和所述机箱卡持,所述导向面用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机箱的内壁抵持时将所述第一凸起压入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限位凸台,用于所述第一凸起压入所述壳体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自由端抵持,或,所述凹槽的止挡壁在所述第一凸起压入所述壳体时与所述卡台抵持。
10.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锁定机构。
CN202120698768.6U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Active CN214848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8768.6U CN214848442U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8768.6U CN214848442U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8442U true CN214848442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62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98768.6U Active CN214848442U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8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40071760A (ko) 전자기기용 도킹 스테이션
CN113914073B (zh) 一种具有卸力结构的门锁及具有该门锁的洗衣机
CN214848442U (zh)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115188636A (zh)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214848440U (zh)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216054376U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212406393U (zh) 方锁舌防撞机构及门锁
CN212934498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斜滑块式安装机构
CN111946167B (zh) 一种自弹触发锁体机构及锁具
CN210430288U (zh) 计算机信号传输端口防松动连接组件
CN216213214U (zh) 一种断路器防插拔结构及断路器
CN211342176U (zh) 一种电机锁体的机械应急装置及电机锁体
CN109167288B (zh) 一种电动抽屉座的手柄保持结构
CN211859396U (zh) 一种开关柜前门联锁开关机构
CN111173385B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挂锁
CN217361471U (zh) 一种卡扣结构及断路器
CN112582222A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安装机构
CN212671418U (zh) 一种按压旋转式锁和包括该锁的led显示屏箱体
CN211350414U (zh) 开关装置和安装柜
CN101040092B (zh) 加锁装置
EP4329111A1 (en) Extractor and subrack
CN220869086U (zh) 一种安全门扣锁
CN213683593U (zh) 一种推车锁系统
CN218541877U (zh) 一种锁扣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包装箱
CN218991211U (zh) 电磁锁和储物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