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4849U - 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4849U
CN214794849U CN202023157597.0U CN202023157597U CN214794849U CN 214794849 U CN214794849 U CN 214794849U CN 202023157597 U CN202023157597 U CN 202023157597U CN 214794849 U CN214794849 U CN 214794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connecting pipe
nozzle connecting
automatic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75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光德
徐吉
李根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tong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tong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tong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tong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575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4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4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4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其中吸嘴自动更换装置至少包括吸嘴连接管,移动机构,驱动吸嘴连接管进行第一水平方向Y和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X中的至少一种及垂直方向Z的移动;下料器,包括位于吸嘴连接管移动范围内且与吸嘴连接管垂直的一限位板,限位板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吸嘴连接管与穿孔共轴状态下,其外壁与穿孔的孔壁保持间距。本方案通过在下料器的限位板上设置穿孔以便于插接有吸嘴的吸嘴连接管穿过到穿孔下部,随后通过吸嘴连接管的移动使吸嘴的顶部位于穿孔四周的限位板底部,再通过吸嘴连接管的上升,从而可以实现吸嘴与吸嘴连接管的分离,为重新更换吸嘴提供基础条件。

Description

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背景技术
循环增强荧光免疫反应是一种高灵敏度的荧光免疫反应,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荧光信号强度增强,从而使得低浓度靶标的检测成为可能。
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实现这一反应及相应的检测是大势所趋,在自动化检测时,需要通过吸嘴来吸取不同的测试液并将测试液添加到试剂条中以实现相应的反应,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吸嘴,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将吸嘴从吸管上分离以便更换吸嘴的结构。
另外,通常会将一组吸嘴存放在一个吸嘴收纳盒中,然后将吸嘴收纳盒放入到设备内以供使用,但是这种结构中,通常一次只能放置一个吸嘴收纳盒,可供使用的吸嘴量有限,需要频繁地添加吸嘴收纳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吸嘴自动更换装置,至少包括
吸嘴连接管,
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嘴连接管进行第一水平方向Y和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X中的至少一种及垂直方向Z的移动;
下料器,包括位于所述吸嘴连接管移动范围内且与吸嘴连接管垂直的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所述吸嘴连接管与所述穿孔共轴状态下,其外壁与所述穿孔的孔壁保持间距。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下料孔,所述下料孔与所述穿孔连通的两端的间距小于所述穿孔的孔径且可供所述吸嘴连接管进入。
优选的,所述吸嘴连接管可沿垂直方向移动且限制在一安装块上,所述吸嘴连接管的外壁上形成有位于所述安装块下方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所述吸嘴连接管外周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嘴连接管沿垂直方向无极调高。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还驱动所述吸嘴连接管进行与所述垂直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一水平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吸嘴连接管的上端连接抽吸注射机构。
优选的,所述抽吸注射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吸嘴连接管的上端连通的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注射器的进出口,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连接一驱动其沿其轴线往复移动的推拉机构。
优选的,所述软管与注射器之间连接有阀体。
优选的,包括位于所述下料器旁的吸嘴自动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通过移动机构驱动吸嘴连接管移动,并通过在下料器的限位板上设置穿孔以便于插接有吸嘴的吸嘴连接管穿过到穿孔下部,随后通过吸嘴连接管的移动使吸嘴的顶部位于穿孔四周的限位板底部,再通过吸嘴连接管的上升,从而可以实现吸嘴与吸嘴连接管的分离,为重新更换吸嘴提供基础条件。
本方案的限位板上进一步设置于穿孔连通的限位孔,可以方便吸嘴拆卸时的吸嘴连接管的移动控制,降低控制难度,同时保证吸嘴拆分可靠性。
本方案的吸嘴连接管采用可沿其轴向浮动的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嘴连接管过度下移时造成吸嘴损坏的风险。
本方案的吸嘴连接管连接抽吸注射机构可以自动进行注射操作,并且通过对抽吸注射机构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单次的注射量,便于灵活满足不同的测试需要。
本方案的存储仓可以存储多个收纳盒,结合夹持下料机构可以有效地将存储仓内的叠设的收纳盒逐一分离到所述输送治具上以供输送,结合输送治具将存储仓内的一个收纳盒输送到存储仓外侧以供使用,从而可以极大地增加吸嘴的供应量,降低添加收纳盒的频次,有利于满足大批量测试的要求。
本方案采用侧部敞口的方式方便添加收纳盒,并设置门可以在加料后防止叠加的收纳盒倾倒,同时具有限定机构和自动开门的弹性结构,可以自动解除对门的限定,且实现自动开门,便于加料操作。
本方案的输送治具采用滑板式输送机构,并且使平移驱动结构位于外侧,可以方便进行组装作业,降低加工和维护难度。
本方案的夹持下料机构采用凹槽及滚轮配合实现夹持臂的打开和闭合,能够有效地保证开闭精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带吸嘴自动供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D区域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嘴自动供料装置的立体图(图中隐去了门);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嘴自动供料装置从存储仓的加料侧观察的局部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嘴自动供料装置带门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图8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嘴自动供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嘴自动供料装置从夹持下料机构侧观察且隐去夹持下料机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3所示,包括吸嘴连接管02,所述吸嘴连接管02用于在使用时与吸嘴连接,其整体为圆柱管状,为了方便与所述吸嘴连接,所述吸嘴连接管02的下部分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球状头021、细直管段022、锥状管段023及粗直管段024。
所述吸嘴连接管02连接驱动其驱动进行第一水平方向Y和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X中的至少一种及垂直方向Z移动的移动机构04,所述移动机构04可以是各种可行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六轴机器人或四轴机器人等装置。
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所述移动机构04包括一安装块041,所述吸嘴连接管02设置在所述安装块041上,所述安装块041通过滑动块042可滑动地设置在沿垂直方向Z延伸的导向轨道043上,所述导向轨道固定在一安装立板044上,所述安装块041连接一皮带045上,所述皮带045套装在两个同步轮046上,两个所述同步轮的安装高度根据所述吸嘴连接管02需要的升降高度进行设计,位于下位的同步轮固定在所述安装立板044的下端,位于上位的同步轮045共轴连接一升降电机047的电机轴,所述升降电机047位置固定,从而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嘴连接管沿垂直方向无极调高。
如附图1所示,所述安装立架044直接或通过其他支撑件连接两个通位于其相对两侧的两个滑动件048,两个所述滑动件048可滑动地架设在两条沿第一水平方向Y延伸的导向条049上,其中一个所述滑动件048通过连接件连接传动皮带0410,所述传动皮带0410套装在两个所述驱动滚轮0420上,其中一个驱动滚轮可自转地设置在平移架0430上,另一个驱动滚轮共轴连接固定在平移架0430上的第一平移电机0440。
如附图1所示,所述平移架0430可滑动地设置在吊装架0450上,所述吊装架0450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平移架0430沿第二水平方向X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同样采用由电机0460、同步轮0470、同步带0480构成的结构,此处不作赘述。当然,所述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无杆气缸、直线电机等装置。
进一步,为了避免吸嘴连接管02与吸嘴插接时,所述吸嘴连接管02过度下移造成吸嘴损坏,更优的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所述吸嘴连接管02可沿垂直方向Z移动地插接在所述安装块041中且所述吸嘴连接管02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安装块041上的限位块025,从而所述吸嘴连接管不会从所述安装块041中掉落,进一步,所述吸嘴连接管02的外壁上形成有位于所述安装块041下方的凸台026,所述凸台026与所述安装块041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所述吸嘴连接管外周的弹簧08。
在实际工作时,需要更换所述吸嘴连接管上的吸嘴,如附图1、附图4所示,为了方便自动更换,所述吸嘴自动更换装置还包括下料器06,其包括位于所述吸嘴连接管02移动范围内且与吸嘴连接管垂直的一限位板061,所述限位板061固定在下料槽062上,所述限位板061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063以及与所述穿孔连通的下料孔064,优选所述穿孔063为两个,每个所述穿孔063旁连通一下料孔,并且四个孔之间连通,所述吸嘴连接管02与所述穿孔063共轴状态下,其外壁与所述穿孔063的孔壁保持间距,所述下料孔064与所述穿孔063连通的两端065、066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穿孔063的孔径。
如附图4所示,所述穿孔063为可供所述吸嘴穿过的圆孔时,所述下料孔064为一矩形孔,所述两端065、066间的间距即为所述矩形孔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穿孔063的直径,或者,所述下料孔064也可以是一三角孔或梯形孔等,从而当所述吸嘴连接管02移动至所述下料孔064处时,所述吸嘴的顶部位于所述下料孔064的两侧外,进而当所述吸嘴连接管02上移时,所述吸嘴被所述限位板061阻挡从而与吸嘴连接管02分离。
在所述吸嘴连接管02与吸嘴连接后,需要进行吸液和注射操作,因此,如附图5所示,所述吸嘴连接管02的上端连接抽吸注射机构07,所述抽吸注射机构07跟随所述吸嘴连接管02平移。如附图6所示,所述抽吸注射机构07包括一端与所述吸嘴连接管的上端连通的软管(图中未示出),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注射器071的进出口,所述注射器071的活塞杆072连接一驱动其沿其轴线往复移动的推拉机构073,所述推拉机构073可以是已知的各种可行的结构,例如其可以是一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等装置,它们可以驱动所述活塞杆072的无极移动以灵活控制每次注射的量。优选的,所述推拉机构073以电机作为动力源,所述电机连接一丝杠的螺杆,所述丝杠的活动螺母连接所述活塞杆072,且通过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滑轨上。
更优的,为了有效控制吸取和注射的精度,如附图6所示,所述软管与注射器之间连接有阀体074,所述阀体074为可调的电磁阀,并且所述阀体固定在一阀座075上,所述阀座075上具有与所述注射器的进出口及阀体连接的通道,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阀体074的流量来调节注射量。
进一步,在去除吸嘴后,还需要提供新的吸嘴以供吸嘴连接管更换新的吸嘴09,所以,如附图5所示,所述吸嘴自动更换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料器06旁的吸嘴自动供料装置,用于批量供应吸嘴09。
如附图7-附图10所示,所述吸嘴自动供料装置包括
存储仓01,具有存放多层堆叠物体的存放空间011,所述物体在所述存放空间011内时,其侧壁与存储仓01的内壁贴近,所述存储仓的底部为下料口012,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下料口012移出所述存储仓01;
输送治具03,其可在第一水平位置和第二水平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水平位置处,其位于所述存储仓01的下方一定距离且与存储仓的下料口对应;在第二水平位置处,其位于所述存储仓的外侧;
夹持下料机构0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可在所述存储仓的下料口及输送治具之间升降的夹持臂,在第一状态下,如附图10所示,两个所述夹持臂051相对的表面0511、0512位于所述下料口012相对的两侧边0121、0122的外侧,此时,夹持臂对位于所述存储仓内的物品不提供支撑;第二状态下,两个所述夹持臂相对的表面0511、0512位于所述下料口相对的两侧边0121、0122的内侧,此时,夹持臂为闭合状态,它们位于物品相对的两侧壁的底面的下方并对底面接触以提供支撑,从而在夹持臂抬升时,可以将位于其上的物体抬起。
较优的实施例中,如附图8所示,所述存储仓01是三个侧板013及一个顶板014组装成的底部和一侧面为敞口的长方体,它们围合的区域为所述存放空间011,所述存储仓01侧面的敞口朝外设置,以便于向所述存放空间011内添加物品。
如附图9所示,同时所述存储仓01上设置有可遮盖侧面敞口的至少部分的门015,所述门015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并且,所述存储仓01上设置有使所述门保持关闭状态的锁紧装置,具体的所述门015的主挡板的侧边处垂直设置有连接板016,所述连接板016处开设有锁孔017,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一个垂直穿设一所述侧板0131且与闭合状态的所述门上的锁孔017对应的锁紧销(图中未示出),所述锁紧销朝向所述连接板016的一端为尖头的,所述锁紧销连接驱动其沿其轴向往复伸缩的驱动气缸018,所述驱动气缸018固定在所述侧板0131上并驱动所述锁紧销插入到所述锁孔017时,实现所述门015的锁闭;当所述驱动气缸018驱动所述锁紧销从所述锁孔017中退出,此时,所述门015可以打开。
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门015连接驱动其由关闭状态自动打开的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可以是扭簧(图中未示出),其具体安装方式为已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所述扭簧在所述门015关闭时变形蓄力,在所述锁紧销解除对所述门015的锁定时,释放蓄积的能量复位,使所述门015自动打开。
所述输送治具03用于将由所述存储仓01中落下至其上的物品输送到所述存储仓01的外侧以供使用。如附图7所示,其具体包括底板031,所述底板031上设置有限定所述物品的限位结构,例如是多个限位块、当板、限位销等,具体根据要输送的物品的结构进行设计,此处不作限定。所述底板031到所述存储仓01的侧板的底部的距离根据物品的高度进行设计,以满足物品落入到所述底板031上时,其能够从所述存储仓01的底部移出。
如附图7所示,所述底板031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平行的立板032上开设的导向槽033中且连接驱动其沿所述导向槽033平移的平移驱动机构034,每个所述立板032与所述存储仓01的一个侧板013是一体成型的,当然,也可以通过衔接板进行它们的衔接,或者它们并不连接。
进一步的,如附图7所示,两个所述导向槽033中的一个为通槽,所述底板031具有穿过所述通槽的连接部035,所述连接部035延伸到所述立板外侧的部分连接到一丝杠036的活动螺母,所述活动螺母还通过一导向块037可滑动地连接在位于所述立板外侧面的滑轨038,所述丝杠036的螺杆连接一驱动其自转的电机039,所述电机039固定在立板的外侧面。
所述电机、丝杠、导向块037及滑轨038构成所述平移驱动机构034,工作时,所述电机039驱动所述丝杠036的活动螺母平移,从而带动所述底板031移动,进而实现所述输送治具的整体平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平移驱动机构034也可以采用无杆气缸或液压缸等能够产生直线移动的装置来替代电机与丝杠的结构。
并且在所述输送治具03移动至第二水平位置处时,两个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延伸到它们之间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略高于所述输送治具03上的物品的侧壁的顶面高度,所述限位面是两个限高块0310的底面。
所述夹持下料机构05用于将所述存储仓01内的物品移载至所述输送治具03上,并且在所述输送治具03移动至所述存储仓01外侧时,对其他的物品提供支撑以免它们掉落。
具体的,如附图11所示,所述夹持下料机构05的两个所述夹持臂051为水平的,且所述侧板与立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夹持臂051移动的避让缺口,每个夹持臂051连接一与其呈L形的竖杆052,所述竖杆052位于所述存储仓01的相对侧部敞口的侧板0133的外侧,所述竖杆052的上端连接一安装块053,所述安装块053通过滑块054可滑动地设置在沿垂直于所述输送治具03移动方向延伸的导轨055上,所述导轨055固定在所述侧板0133上,并且,两个所述安装块053之间设置有一弹簧056,所述弹簧05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弹簧056上,且所述弹簧056常态下使两个所述夹持臂保持第二状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持臂051也可以支架连接在一个夹爪气缸的两个滑动块上。
更优的实施例中,如附图11所示,所述导轨055固定在一转接块057上,所述转接块057连接驱动其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058,所述升降驱动装置058可以是一气缸,或其他能够产生直线移动的装置,如液压缸等,所述转接块057通过导向轴及轴套进行导向。
更优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述两个夹持臂051的自动打开和闭合,如附图11、附图12所示,每个所述安装块053朝向所述存储仓01的侧面处可自转的设置有一个滚轮059,所述滚轮059的轴线沿所述输送治具移动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滚轮059分别嵌入在一凹槽0510中,所述凹槽0510包括垂直段0520及倾斜段0530,所述滚轮059在垂直段0520中,两个所述夹持臂保持第一状态,即两个所述夹持臂保持闭合状态,可对其上的物品提供支撑,所述滚轮在倾斜段0530的末端时,两个所述夹持臂保持第二状态,即两个所述夹持臂处于打开状态,不对其上的物品进行支撑,此时所述夹持臂与所述输送治具的顶部保持一定间距以便物体落入到所述输送治具03上,从而后续夹持臂闭合时能够对其他的物体进行抬升。
同时,在所述滚轮移动到所述倾斜段0530的末端时,所述夹持臂051与所述输送治具的顶面尽可能接近从而尽可能减小物体由夹持臂上落入到所述输送治具上的落差。
更优的,如附图12所示,所述垂直段的侧部形成有位于高位的弧形缺口0540,两个所述弧形缺口0540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垂直段0520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使两个夹持臂可以更好地对其上的所述物品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医用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吸嘴连接管,
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嘴连接管进行第一水平方向Y和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X中的至少一种及垂直方向Z的移动;
下料器,包括位于所述吸嘴连接管移动范围内且与吸嘴连接管垂直的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所述吸嘴连接管与所述穿孔共轴状态下,其外壁与所述穿孔的孔壁保持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下料孔,所述下料孔与所述穿孔连通的两端的间距小于所述穿孔的孔径且可供所述吸嘴连接管进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连接管可沿垂直方向移动且限制在移动机构的安装块上,所述吸嘴连接管的外壁上形成有位于所述安装块下方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所述吸嘴连接管外周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吸嘴连接管沿垂直方向无极调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连接管的上端连接抽吸注射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注射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吸嘴连接管的上端连通的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注射器的进出口,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连接一驱动其沿其轴线往复移动的推拉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与注射器之间连接有阀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驱动所述活塞杆无极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下料器旁的吸嘴自动供料装置。
10.医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吸嘴自动更换装置。
CN202023157597.0U 2020-12-24 2020-12-24 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Active CN214794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7597.0U CN214794849U (zh) 2020-12-24 2020-12-24 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7597.0U CN214794849U (zh) 2020-12-24 2020-12-24 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4849U true CN214794849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21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7597.0U Active CN214794849U (zh) 2020-12-24 2020-12-24 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4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2358U (zh) 堆栈式弹夹上料机构
CN212831342U (zh) 下料装置
CN113415617B (zh) 全自动送料装置
CN208648021U (zh) 一种翻转输送装置
CN214794849U (zh) 吸嘴自动更换装置及医用设备
CN214779146U (zh) 供料装置及医用设备
CN219135760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自动化光纤准直器组装设备
CN210312546U (zh) 一种码垛机
CN112693877A (zh) 供料装置、医用设备及供料方法
CN214794839U (zh) 测试前处理装置及医用设备
CN105501864A (zh) 一种医用组装机中导管的供料装置
CN214692196U (zh) 一种托盘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1376014B (zh) 一种卡扣及隔音棉装配设备
CN214779322U (zh) 自动供料装置及医用装置
CN211812373U (zh) 一种钼舟倾倒装置
CN112782415A (zh) 测试前处理装置、医用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19216895U (zh) 一种片料取料转移装置
CN218808905U (zh) 一种复合物流分发机器人及系统
CN219429231U (zh) 一种风冷缓存输送装置及生产流水线
CN218370526U (zh) 供料装置
CN215923720U (zh) 一种圆柱电池快速上料结构
CN116715009B (zh) 板材搬运装置及方法
CN220182082U (zh) 一种输送线下料储料机构
CN220333075U (zh) 一种反应杯移液吸头耗材套装自动包装设备
CN215323534U (zh) 一种移液吸头装载分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