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8200U - 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8200U
CN214788200U CN202120633377.6U CN202120633377U CN214788200U CN 214788200 U CN214788200 U CN 214788200U CN 202120633377 U CN202120633377 U CN 202120633377U CN 214788200 U CN214788200 U CN 214788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wind
air duct
outer cylinder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33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淼淼
侯建军
樊京元
周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33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8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8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8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风扇护风圈包括:护风圈本体,其包括贯通的内罩和套设于内罩外的外罩,内罩和外罩之间形成有贯通的导流风道;引流风道,引流风道与导流风道连通,引流风道用于将叶尖附近的部分气流引导至导流风道内。本实用新型在内罩和外罩之间形成导流风道,将与导流风道连通的引流风道的进气口正对叶尖,在风扇的叶轮转动时,引流风道将风扇叶轮的叶尖附近的部分气流引导至导流风道内,对叶尖湍流进行分流,利用导流风道内的吸声结构进行降噪,降低了风扇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背景技术
商用车冷却风扇均安装有护风圈,主要是用来提高风扇的风压和风量,引导气流快速流经散热器芯部。目前的环形风扇的护风圈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内插入式护风圈、外插入式护风圈、U型槽式护风圈,开口风扇主要采用外插入式护风圈,叶尖不可避免产生湍流区域,而叶尖湍流不但会降低风扇吸风效果,也是风扇噪音的主要来源。为此,通常通过减小叶尖与护风圈之间的径向间隙来减少风扇在护风圈内的回流,以提高开口风扇的效率,但考虑到风扇与护风圈的匹配,叶尖与护风圈之间的径向间隙不可能无限制减小,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不但无法降低风扇叶尖的噪音,且有提升风扇噪音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能够优化风扇叶尖湍流区域,提升风扇效率,降低风扇噪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扇护风圈,包括:
护风圈本体,所述护风圈本体包括贯通的内罩和套设于所述内罩外的外罩,所述内罩和所述外罩之间形成有贯通的导流风道,所述导流风道内设有吸声结构;
引流风道,所述引流风道与所述导流风道连通,所述引流风道用于将风扇叶轮的叶尖附近的部分气流引导至所述导流风道内。
作为上述风扇护风圈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声结构为海绵和/或玻璃棉。
作为上述风扇护风圈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声结构设于所述导流风道的内壁形成吸声层,或充满所述导流风道。
作为上述风扇护风圈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罩包括依次相连的柱状外筒和锥形外筒,所述内罩包括设于所述柱状外筒内的柱状内筒,及设于所述锥形外筒内的锥形内筒;
所述锥形外筒和所述锥形内筒均具有喇叭形开口。
作为上述风扇护风圈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锥形内筒的开口端面向外弯折形成有环状的出风板,所述出风板与所述锥形外筒的开口端面间隔设置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导流风道连通。
作为上述风扇护风圈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柱状内筒完全位于所述柱状外筒内,所述柱状外筒的开口端面与所述柱状内筒的开口端面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风扇护风圈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柱状外筒的开口端面向内折弯形成有环状的进风板,所述进风板与所述柱状内筒的开口端面之间形成进风口。
作为上述风扇护风圈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柱状内筒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形成所述引流风道的进风口。
作为上述风扇护风圈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沿所述柱状内筒周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上述的风扇护风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护风圈,采用内罩和外罩套设形成的护风圈本体,在内罩和外罩之间形成导流风道,在安装时将与导流风道连通的引流风道的进气口正对叶轮的叶尖,在风扇的叶轮转动时,引流风道将叶尖附近的部分气流引导至导流风道内,对叶尖湍流进行分流,以削弱叶尖的湍流强度,提升风扇效率,同时利用导流风道内的吸声结构进行降噪,大大降低了风扇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上述的风扇护风圈,利用与导流风道连通的引流风道对叶尖附近的气流进行分流,并利用吸声结构降低导流风道内的气流噪音,降低叶尖的湍流强度和噪音,提高了风扇的冷却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结构简图;
图3是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和采用现有外插入式护风圈的风扇的CFD风流量分析对比图。
图中:
1、内罩;11、柱状内筒;12、锥形内筒;13、出风板;
2、外罩;21、柱状外筒;22、锥形外筒;23、进风板;
3、导流风道;
4、引流风道;
5、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其中,风扇包括能被驱动转动的叶轮5及上述风扇护风圈。
上述风扇护风圈包括护风圈本体和引流风道4,其中,护风圈本体包括贯通的内罩1和套设于内罩1外的外罩2,内罩1和外罩2之间形成有贯通的导流风道3;引流风道4的出气口与导流风道3连通,引流风道4用于将风扇叶轮的叶尖附近的部分气流引导至导流风道3内。
在安装风扇时,将叶轮5的一端伸入外罩2内,使叶轮5的叶尖与内罩1的内壁之间径向间隔设置,且使叶轮5的叶尖正对引流风道4的进气口。
本实施例采用内罩1和外罩2套设的护风圈本体,在内罩1和外罩2之间形成导流风道3,在安装风扇时将与导流风道3连通的引流风道4的进气口正对叶尖设置,在叶轮5转动时,引流风道4将叶尖附近的部分气流引导至导流风道3内,对叶尖湍流进行分流,以削弱叶尖的湍流强度,提升风扇的效率,同时利用导流风道3内的吸声结构进行降噪,大大降低了风扇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外罩2包括依次相连的柱状外筒21和锥形外筒22,内罩1包括设于柱状外筒21内的柱状内筒11,及设于锥形外筒22内的锥形内筒12;锥形外筒22和锥形内筒12均具有喇叭形开口,叶轮5的一端伸入柱状外筒21内。需要说明的是,柱状外筒21和锥形外筒22为一体结构,可以将内罩1和外罩2利用连接筋连接,如焊接等方式。
柱状内筒11完全位于柱状外筒21内,柱状外筒21的开口端面与柱状内筒11的开口端面间隔设置,叶轮5位于柱状内筒11的开口端面和柱状外筒21的开口端面之间,使柱状内筒11一侧的柱状外筒21内壁与叶尖之间的区域形成引流风道4,叶轮5转动,叶尖附近的部分气流将会直接通过引流风道4进入导流风道3内,分流降噪效果好。
于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可以使柱状外筒21的开口端面与柱状内筒11的开口端面齐平设置,将叶轮5的一端伸入柱状内筒11内,柱状内筒11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形成引流风道4的进风口。为了确保分流效果,上述通风孔设有多个,多个通风孔沿柱状内筒11的周向分布。
进一步地,吸声结构包括海绵。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吸声结构还可以为玻璃棉等其他具有吸声功能的结构,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吸声效果,导流风道3内充满海绵。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吸声结构设于导流风道3的内壁形成吸声层,具体地,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将吸声结构固定于导流风道3的内壁。
进一步地,锥形内筒12的开口端面向外弯折形成有环状的出风板13,出风板13与锥形外筒22的开口端面间隔设置形成出风口,出风口与导流风道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柱状内筒11、锥形内筒12和出风板13为一体结构,简化护风圈的结构,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柱状外筒21的开口端面向内折弯形成有环状的进风板23,进风板23与柱状内筒11的开口端面之间形成引流风道4。
如图3所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和采用现有外插入式护风圈的风扇的CFD风流量分析图,其中,CFD表示计算流体动力学,图中虚线表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CFD风流量,图中实线表示采用现有外插入式护风圈的风扇的CFD风流量。从图中可以发现,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护风圈的风流量大约可以提升1%左右。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利用与导流风道3连通的引流风道4对叶尖附近的气流进行分流,并利用吸声结构降低导流风道3内的气流噪音,降低叶尖的湍流强度和噪音,提高了风扇的冷却能力。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风扇护风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风圈本体,所述护风圈本体包括贯通的内罩(1)和套设于所述内罩(1)外的外罩(2),所述内罩(1)和所述外罩(2)之间形成有贯通的导流风道(3),所述导流风道(3)内设有吸声结构;
引流风道(4),所述引流风道(4)与所述导流风道(3)连通,所述引流风道(4)用于将风扇叶轮的叶尖附近的部分气流引导至所述导流风道(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护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结构包括海绵和/或玻璃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护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结构设于所述导流风道(3)的内壁形成吸声层,或充满所述导流风道(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护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2)包括相连的柱状外筒(21)和锥形外筒(22),所述内罩(1)包括设于所述柱状外筒(21)内的柱状内筒(11),及设于所述锥形外筒(22)内的锥形内筒(12);
所述锥形外筒(22)和所述锥形内筒(12)均具有喇叭形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护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内筒(12)的开口端面向外弯折形成有环状的出风板(13),所述出风板(13)与所述锥形外筒(22)的开口端面间隔设置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导流风道(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护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内筒(11)完全位于所述柱状外筒(21)内,所述柱状外筒(21)的开口端面与所述柱状内筒(11)的开口端面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护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外筒(21)的开口端面向内折弯形成有环状的进风板(23),所述进风板(23)与所述柱状内筒(11)的开口端面之间形成所述引流风道(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护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内筒(11)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形成所述引流风道(4)的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护风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沿所述柱状内筒(11)周向分布。
10.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护风圈。
CN202120633377.6U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Active CN214788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3377.6U CN214788200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3377.6U CN214788200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8200U true CN214788200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67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3377.6U Active CN214788200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8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88200U (zh) 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CN112746980B (zh) 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KR100676919B1 (ko) 복합식 환풍기
CN212227368U (zh) 导风组件、主机及净化加湿装置
CN213747238U (zh) 一种导流圈、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211600894U (zh) 风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615633U (zh) 一种消音器及消音装置
CN111473391A (zh) 导流板及吸油烟机
CN214788199U (zh) 一种风扇护风圈及风扇
CN210861438U (zh) 进风格栅以及空调室外机
CN112539468A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711885U (zh) 一种风机进风模组
CN210638256U (zh) 导流圈及具有其的风机组件、空调器
CN217574785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导流装置的车载空调
CN213574582U (zh) 一种泵套
CN210441411U (zh) 导风圈和具有其的天花机
CN21143250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7440334U (zh) 一种适用于无刷电机的风机装置
CN217118287U (zh) 一种多风力轴流式吸尘器
CN212227167U (zh) 导流板及吸油烟机
CN214092370U (zh) 一种风机及吸油烟装置
CN216554513U (zh) 一种带导叶式风机电机机壳
CN110595033A (zh) 导流圈及具有其的风机组件、空调器
CN212457042U (zh) 油烟机
CN214742351U (zh) 风机组件、天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