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7553U -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7553U
CN214787553U CN202121265112.1U CN202121265112U CN214787553U CN 214787553 U CN214787553 U CN 214787553U CN 202121265112 U CN202121265112 U CN 202121265112U CN 214787553 U CN214787553 U CN 214787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djusting
accommodating cavity
walking track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51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良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ong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ong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ong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ong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51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7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7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7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含支撑柱;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支撑柱上,且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位于连接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位于第二连接组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对连接体进行调节,第二调节组价对连接板进行调节,让连接板和连接体之间的距离可以随着施工要求随意调节,从而方便调节行走轨道的工作高度,从而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方便施工。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走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撑吊架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轨道的装置,再次通过轨道行走巡检机器人,撑吊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强度,方便加强使用,安装后不易变形,稳定使用,在现实工业中广泛使用。
现有的轨道支撑吊架在安装巡检机器人时,根据巡检机器人在隧道内部巡检的位置处的高度不同,需要视情况而定,一般都是需要重新制定支架或支柱,容易造成对施工材料的浪费,且容易造成重复施工,从而耗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含支撑柱。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支撑柱上,且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上的容置腔。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容置腔的内部;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容置腔的内部,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位于连接板的底端;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设置在第二连接组件的底端;其中,所述连接框架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位于连接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位于第二连接组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组件内部的第一连接柱,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柱外周上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二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分别对称设置在容置腔的内壁两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至少有一个与容置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转动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两侧的连接块,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块与容置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一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贯穿延伸至连接框架的上端,且所述第二调节件与连接框架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贯穿连接板后与连接板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紧固件与连接板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件底端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容置腔内壁两侧之间设置有滑动件,所述连接体通过滑动件与容置腔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外部上下处套设有多个半圆套状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墙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为方形框架,所述容置腔呈方形,且其开口朝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对连接体进行调节,第二调节组价对连接板进行调节,让连接板和连接体之间的距离可以随着施工要求随意调节,从而方便调节行走轨道的工作高度,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方便施工。
2、通过设置连接带、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转动第一调节件带动一第二连接柱转动,第二连接柱带动连接带在其外部缠绕,使得拉紧连接带,连接带通过第一连接柱带动连接体和滑动件上升,让第二紧固件将第二连接件锁紧,从而完成对连接体的调节过程。
3、通过设置连接块和第二调节件,旋转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件通过连接块带动连接板上升或下移,从而方便调节连接板与连接体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所示:
1-支撑组件、11-第一连接件、12-支撑柱、13-第一紧固件;
2-第一调节组件、21-第一连接柱、22-连接带、23-第二连接柱、24-第一调节件;
3-第一连接组件、31-连接框架、32-连接板、33-第二紧固件、34-第二连接件;
4-第二调节组件、41-连接块、42-第二调节件;
5-第二连接组件、51-连接体、52-滑动件;
6-行走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2,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所述支撑吊架为了保证自身的稳定性,包括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一与墙壁相平行设置的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远离墙壁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3,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一连接框架31以及设置在连接框架31内部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组件5,所述第二连接组件5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轨道6。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5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4,所述第二连接件34贯穿连接板32后与连接板32相连,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件34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一第二紧固件33,所述第二紧固件33位于连接板32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二紧固件33为螺母,所述第二连接件34为螺杆。通过连接板32与第二紧固件33可拆卸连接后将第二紧固件33与连接板32相连,使连接板32与第二连接组件5之间为一可拆卸连接结构,操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二紧固件33,让其与第二连接件34之间相互脱离,通过第二连接件34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即可调节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组件5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3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2和第二调节组件4。其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位于连接框架31的上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位于第二连接组件5的两侧。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用于调节连接板32在容置腔内部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用于调节第二连接组件5在容置腔内部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架31为方形框架,所述容置腔呈方形,且其开口朝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件34底端的连接体51,所述连接体51与容置腔内壁两侧之间设置有滑动件52,所述连接体51通过滑动件52与容置腔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包括设置在连接体51内部的第一连接柱21,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柱21外周上的连接带22,所述连接带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3,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23分别对称设置在容置腔的内壁两侧。优选的,所述连接带22为尼龙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其中第二连接柱23与容置腔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第二连接柱23与容置腔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柱23延伸至连接框架31的一侧,且第二连接柱23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件24。操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一调节件24即可带动第二连接柱23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带22缠绕在第二连接柱23的外周上,进而拉紧连接带21,被拉紧的连接带21通过带动第一连接柱21上升从而带动连接体51和滑动件52上升,利用第二紧固件33将第二连接件34锁紧,从而完成对连接体51的调节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包括设置在连接板32两侧的连接块41,所述连接板32通过连接块41与容置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4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一第二调节件42,所述第二调节件42贯穿延伸至连接框架31的上端,且所述第二调节件42与连接框架31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件42为螺杆。旋转第二调节件42,第二调节件42通过连接块41带动连接板32上升或下移,从而方便调节连接板32与连接体51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12的外部上下套设有多个半圆套状的第一连接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支撑柱12相连后在支撑柱12的外部形成一个卡扣,所述第一连接件11的外壁两端均通过第一紧固件13与墙壁相连,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13将所述支撑柱12与墙壁限位固定,从而保证了支撑组件1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件13为螺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含支撑柱;
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支撑柱上,且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框架上的容置腔;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容置腔的内部;
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容置腔的内部,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位于连接板的底端;
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轨道设置在第二连接组件的底端;
其中,所述连接框架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位于连接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位于第二连接组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组件内部的第一连接柱,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柱外周上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二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分别对称设置在容置腔的内壁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至少有一个与容置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转动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两侧的连接块,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块与容置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一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贯穿延伸至连接框架的上端,且所述第二调节件与连接框架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贯穿连接板后与连接板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紧固件与连接板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件底端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容置腔内壁两侧之间设置有滑动件,所述连接体通过滑动件与容置腔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外部上下套设有多个半圆套状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墙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为方形框架,所述容置腔呈方形,且其开口朝下。
CN202121265112.1U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Active CN214787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5112.1U CN214787553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5112.1U CN214787553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7553U true CN214787553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01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5112.1U Active CN214787553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7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64193A (en) Multi-functional wire and cable pulling apparatus
CN1096408C (zh) 吊起夹持装置
CN114709695B (zh) 一种配网临时接地设备
CN214787553U (zh) 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轨道支撑吊架
CN211473588U (zh) 输电电线杆高杆施工智能机器人
JPH07309579A (ja) ワーク反転装置
CN105690077A (zh) 一种螺栓拧紧机
CN209369288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脚手架
CN113511583B (zh) 一种多功能高安全性装配式建筑吊运夹具
CN108963869B (zh) 一种辅助线缆架设的夹器以及使用该夹器的拉线装置
CN213417832U (zh) 一种围檩安装结构
CN107425456B (zh) 高压设备接地辅助装置
CN112850591A (zh) 一种工程机械作业臂架自动回位调节装置
CN21416722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
JP4162247B2 (ja) 空調装置の室外機昇降装置
JPH10157979A (ja) 組立式吊上装置
CN214081483U (zh) 一种毛细管生产用多功能夹具
CN211110827U (zh) 成品提升机
CN208668892U (zh) 一种新型的板状体安装助手
CN210886784U (zh)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施工用轨道铺设装置
CN210944657U (zh) 一种石油化工管道安装起吊装置
CN210697127U (zh) 一种易拆装电动窗帘
CN214594863U (zh) 一种旋转易操作的不锈钢操作台
CN217257125U (zh) 一种混凝土养护装置
CN220336389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