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0250U - 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0250U
CN214770250U CN202120783759.7U CN202120783759U CN214770250U CN 214770250 U CN214770250 U CN 214770250U CN 202120783759 U CN202120783759 U CN 202120783759U CN 214770250 U CN214770250 U CN 214770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feeding
inner cylinder
subassembly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37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力
余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we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we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we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weal Technologi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0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0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 B23P21/006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the conveying means comprising a rotating 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雾化芯生产领域,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包括棉料制备组件、折棉组件、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件、套O型圈组件和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生产工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自动化装置,将大多数工序整合在一条自动化线上,实现高效、可靠的产品装配,减少人工,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芯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关于雾化芯组装工艺过程包括棉网堆叠、棉网折弯、棉网入内筒、多余棉剪除、外层棉包绕、套外筒、内外筒铆接、发热丝电极处理、套绝缘圈、电极余料剪除、套O形圈等工序,目前均由人工操作。大规模生产时需要大量工人,在劳动力供给减少的现今,扩充产能比较困难,使得成本无法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芯的自动组装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雾化芯组装系统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包括棉料制备组件、折棉组件、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件、套O型圈组件和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组件,所述棉料制备组件与所述折棉组件之间通过所述棉料传递机构连接,所述折棉组件与所述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件之间通过所述棉卷传递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棉料制备组件包括安装板、棉卷轮、导棉槽、送棉轮、压棉轮、叠棉座、棉条侧压板、棉条下压机构、送棉电机、棉条气动打孔器、棉条侧压机构和气动剪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折棉组件包括棉料传递机构、棉网折弯机构、发热丝上料传料机构、芯轴传料上料机构和棉卷传递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件包括旋转平台工作机构、内筒入料机构、拨外棉机构、端棉剪除机构、卷外棉机构和内筒下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套O型圈组件包括机架、内筒上料机构和O型圈上料机构,所述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组件包括机械臂和治具夹。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剪组件由气缸和两组刀片构成,所述刀片位于所述叠棉座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上料传料机构和所述芯轴传料上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棉网折弯机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平台工作机构包括平台大板、转盘、电机及分割器组件和内筒载座,且内筒载座数目不少于一个,排列于转盘圆周处,所述内筒载座开有不少于一个的内筒定位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臂为三层阶梯结构,阶梯首尾之间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生产工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自动化装置,将大多数工序整合在一条自动化线上,实现高效、可靠的产品装配,减少人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棉料制备组件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棉料制备组件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棉料制备组件气动剪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发热丝传递组件和棉料翻转内筒上料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棉料传递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棉料与发热丝折弯机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发热丝传递机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芯轴传料上料机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棉卷传递机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内筒入料机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拨外棉机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端棉剪除机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卷外棉机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套O型圈组件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内筒上料机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O型圈上料机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的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棉料制备组件1、折棉组件2、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件3、套O型圈组件4 和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组件5。
如图2-4所示,棉料制备组件1包括安装板10、棉卷轮11、导棉槽12、送棉轮13、压棉轮14、叠棉座15、棉条侧压板16、棉条下压机构17、送棉电机18、棉条气动打孔器19、棉条侧压机构101和气动剪组件102。其中,棉卷轮11位于机构最外两侧,每侧数目不少于一个,用于输送内层棉条;另一侧数目仅一个,用于输送外层棉条。导棉槽12为长条状,上表面有凹槽,用于输送棉料。入口处顶部有棉槽盖板,用于稳定棉条,两个导棉槽12分别位于安装板10两侧,入口处与棉轮卷11对接,末端与压棉轮14和送棉轮13对接。送棉轮13位于安装板10上,压棉轮14轮部分与送棉轮13轮部分平行接触,中间留有空隙,当棉条从导棉槽12出来后,将夹在送棉轮13和压棉轮14的缝隙之间,送棉轮13被位于安装板表面的送棉电机18带动皮带驱动做逆时针旋转,棉层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压平后送入位于安装板10中央的叠棉座15。叠棉座 15位于安装板10表面,形状大致为两块突出的矩形结构,两块矩形结构上表面位于同一直线上,棉条在矩形上表面运输,具体地,位于输送内层棉条一侧的矩形结构上表面为平面,棉条在此堆叠并被压平;位于输送外层棉条一侧的矩形结构上表面加工有凸起结构,用于将外层棉条翘起,以便顺利叠到内层棉条上。当外层棉条到达叠棉座15后,棉条下压结构18先下压一次,使外层棉条平整。内层棉条从另一侧棉卷轮11开始输送,进入导棉槽12后被位于导棉槽12上方的棉条气动打孔器19打孔,后续流程和外层棉条一样,当外层棉条叠在被压平整的内层棉条后,棉条下压机构17再次下压,将棉条压平整,然后棉条侧压机构101将棉套侧向夹紧。棉条下压机构17位于叠棉座15上方,双轴气缸驱动位于气缸末端的棉条压紧板上下移动。棉条侧压机构101由气缸和位于叠棉座15侧面的压板构成。气动剪组件102由气动剪1021、自由气缸1022 组成。气动剪1021数目为2个,剪口位于叠棉座15两侧,通过位于气动剪1021 下方的自由气缸1022驱动。当取棉夹夹住堆叠的棉层时,位于两侧的气动剪 1021前伸剪断棉条后退回,至此完成棉料制备。
如图3-7所示,折棉组件2包括棉料传递机构21、棉网折弯机构22、发热丝上料传料机构23、芯轴传料上料机构24和棉卷传递机构25。具体地,棉料传递机构21包括底座211、小型回转气缸212、气动手指213和棉条夹爪214。其中,小型回转气缸212与底座顶部通过旋转高度调节滑块连接。气动手指213 通过气动手指连接板与小型回转气缸212连接。棉条夹爪214数目为两个,爪头呈U型,分别位于气动手指213的上下两侧,可进行180度开合,上下配合后呈可夹住棉条的镊子状。棉条夹爪214将制备好的棉条夹住后,旋转臂旋转 180度,把棉条放到棉网折弯机构22的棉料折弯治具223中,此时棉料被翻转 (外层棉在下,内层在上),夹爪松开并旋转离开,完成棉料送料到位。棉网折弯机构22包括棉网折弯支架221、折弯顶升气缸222、棉网折弯治具223。其中,折弯顶升气缸222和棉网折弯支架221连接,折弯顶升气缸222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伸缩末端设置有棉网折弯治具223。具体地,棉网折弯治具223 包括卷棉治具座、弯爪和折弯芯轴。其中,卷棉治具座形状大致为矩形,上表面设置有凹槽,用于放置制备好的棉料,中间部分上下贯通,用于放置弯爪和折弯芯轴。弯爪数目为2,呈U字型,一侧的末端开有贯通孔和扣合齿,可将两个弯爪扣合,中间通过折弯芯轴固定。
如图8所示,发热丝上料传料机构23包括发热丝上料模组滑台231、发热丝压爪松脱机构232和发热丝传递机构233。其中,发热丝上料模组滑台231 包括直线滑台模组件2311、旋转气缸2312和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件2313。直线滑台模组件2311用于使上部的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件2313沿轴向滑动,底部设置有传感器,旋转气缸2312与直线滑台模组件2311通过安装板连接,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件2313与旋转气缸通过定位销连接。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件2313呈长条状,分为左右两部分,中间与旋转气缸连接,两部分上各有六个发热丝槽,每个槽位上分别设置有弹簧压爪压住发热丝。发热丝压爪松脱机构232包括松脱机构支架2321和笔形气缸2322,笔形气缸2322设置于松脱机构支架2321 上,推头位于笔形气缸2322末端,头部对准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件2313最外侧的槽位压爪弹簧处,笔形气缸推出时,发热丝上的弹簧压爪将松开。发热丝传递机构233与棉料传递机构21结构类似,区别在于发热丝传递机构233的气动手指末端安装的是用于夹取发热丝的发热丝夹爪。夹爪末端呈镊子状,可夹住发热丝。发热丝上料传料机构23位置关系如下:发热丝上料模组滑台231位于棉网折弯机构22左侧,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件2313最外侧的发热丝槽、发热丝压爪松脱机构232、发热丝传递机构233的发热丝夹爪2334,这三者位于与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件2321直线垂直的同一直线上,发热丝传递机构233位于发热丝上料模组滑台231和棉网折弯机构22之间。运行时,发热丝传递机构233 上的发热丝夹爪闭合,夹住被压爪压在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件2313发热丝槽中的发热丝,然后发热丝压爪松脱机构232上的笔形气缸2322伸出,松开压爪,发热丝传递机构233顺时针旋转180度将发热丝送到卷棉治具座223叠在棉料上,实现发热丝送到位的目标。保持这种状态,发热丝压爪松脱机构232上的笔形气缸2322缩回,直线滑台模组件2311将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件2313平移一个料位距离,将下一个发热丝送到位,如此循环。治具上的发热丝取完后,机构恢复到初始状态,由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料结构5,取下空治具,换上新治具。
如图9所示,芯轴传料上料机构24包括芯轴传递机构241和芯轴上料机构 242。具体地,芯轴传递机构241与发热丝传递机构233结构和功能相似,芯轴传递机构241上的气动手指为更容易夹稳芯轴的芯轴夹爪。芯轴上料机构242 位于棉网折弯机构22右侧,包括圆振上料器2421、导料槽2422和芯轴预备座 2423。具体地,导料槽2422为斜坡状,高的一侧与圆振上料器2421连接,低的一侧与芯轴预备座2423连接。芯轴预备座2423呈盘子状,可防止从导料槽 2422滚下的芯轴滚落脱离装置。芯轴滚入芯轴预备座2423后顺序排列,等待位于芯轴上料机构242与棉网折弯机构22之间的芯轴传递机构241夹起。运行时,圆振上料器2421将芯轴通过导料槽2422传送到芯轴预备座2423,芯轴夹爪闭合夹持到芯轴预备座2423的芯轴,芯轴传递机构241将芯轴先提离芯轴预备座2423,然后逆时针旋转180度再下压,将芯轴送到棉网折弯治具223,芯轴压在发热丝上方。芯轴送料到位后,保持芯轴夹爪夹住芯轴的状态,松开发热丝夹爪。
如图10所示,棉卷传递机构25包括X轴直线滑台模组件251、Z轴直线滑台模组件252、电机253和棉卷夹爪254。其中,X轴直线滑台模组件251 安装在支架上,Z轴直线滑台模组件252通过安装板安装在X轴直线滑台模组件251上,实现棉端夹爪255在X轴和Z轴方向上的移动。棉端夹爪255通过旋转气缸与Z轴直线滑台模组连接。运行时,折弯顶升气缸222上伸出,通过其上的顶杆,驱动卷棉治具座中的弯爪抱合,完成折弯动作形成棉卷。然后,棉卷夹爪254下行夹住棉卷合拢处伸出的棉料,芯轴夹爪张开,折弯顶升气缸 222缩回,棉卷夹爪254上提,棉卷从卷棉治具座中脱出,下一步被棉卷夹爪 254运输到棉卷入筒及后处理段3。
如图11所示,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件3包括旋转平台工作机构31、内筒入料机构32、拨外棉机构33、端棉剪除机构34、卷外棉机构35和内筒下料机构36。具体地,旋转平台工作机构31包括平台大板311、转盘312、电机及分割器组件313和内筒载座314。其中,平台大板311位于所有部件底部,中间放置有电机及分割机组件313,电机及分割器组件313位于转盘312下方。转盘312顺时针转动,呈圆盘状,圆周边缘等距对称设置有内筒载座314,数目为12个。具体地,内筒载座314大致为矩形,一长端固定在转盘312上,沿转盘312径向向外的面中心开有定位圆柱孔,用于套内筒。运行时,由电机驱动分割器实现转盘312的精准等分间歇运动,驱动转盘312与内筒载座314及其中的内筒,依次在各工位间精准传送。内筒入料段32、拨外棉机构33、端棉剪除机构34、卷外棉机构35和内筒下料机构36排布于转盘312圆周边缘,和内筒载座314配合工作。各机构的顺序依次为,以内筒入料机构32对应的内筒载座314为起点,顺时针排序,依次为内筒入料机构32、空、空、棉卷夹爪254、空、空、拨外棉机构32、端棉剪除机构33、卷外棉机构34、外棉卷后取出机构35、空、空、空。
如图12所示,内筒入料机构32包括支架底板321、入料气缸322、回转气缸323和气动手指(一)324。具体地,入料气缸322安装于支架底板321上,回转气缸323与入料气缸322伸缩块连接,气动手指(一)324与回转气缸323 通过安装板连接,气动手指(一)324末端安装有可180度开合,用于夹取内筒的内筒夹爪。运行时,内筒夹爪从套O型圈机构中夹取套好O型圈的内筒,在回转气缸323和入料气缸322的作用下旋转90度,水平推入转盘312的内筒载座314的定位孔中,完成内筒在自动线上的上料,机构恢复到初始状态。当载有内筒的内筒载座314转到棉卷夹爪254位置时,棉卷夹爪254将夹持的棉卷送入内筒中,完成棉卷的入筒。
如图13所示,拨外棉机构33包括拨针331、拨外棉旋转座332、步进电机 333、前进气缸334。具体地,拨针331呈圆柱状,针头与外棉接触部分细于本体部分,本体圆柱部分安装于拨外棉旋转座332。拨外棉旋转座332大致为矩形,中间上下开有两个圆孔,上方圆孔与拨针331连接,下方圆孔与步进电机 333的旋转轴连接,旋转座可围绕步进电机333的轴旋转,旋转座顶端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用于监测拨外棉情况。旋转座和电机安装在气缸安装板上部,气缸安装板下部与前进气缸334伸缩段连接,可使机构沿圆盘半径方向前后运动。运行时,当完成入筒的内筒载座314转到拨外棉工位时,拨外棉机构33 上的拨针331在气缸驱动下前伸,插入外棉,在电机驱动下向外摆,把外棉拨拨向另一侧,拨离中间位置,和内棉分离开,机构恢复到初始状态。
如图14所示,端棉剪除机构34包括气动剪341、伸缩气缸342和端棉剪支架343。伸缩气缸342安装于端棉剪支架343上,气动剪341安装于与伸缩气缸342伸缩处连接的连接板上。剪刀开口朝下,悬挂于内筒载座314上部。运行时,当完成拨外棉的内筒载座314转到剪端棉工位时,端棉剪除机构34 上的气动剪341在气缸驱动下下降到工作位置,剪除端棉,机构恢复到初始状态。
如图15所示,卷外棉机构35包括卷外棉旋转轴351、卷外棉升降座352、卷外棉电机组件353、升降气缸354和卷外棉支架。具体地,卷外棉旋转轴351 包括卷外棉旋转座3511、传动轮3512和卷棉滚轮3513。卷外棉旋转座3511 大致呈柱形,头部径向和轴向开有相交凹槽,呈十字状,径向凹槽放置有两个卷棉滚轮3513,用于夹住棉卷后滚动卷棉,轴向凹槽可容纳棉卷放入,尾部插入深沟球轴承内,与传动轮3512相连。卷外棉升降座352呈L型,短板水平放置,上表面是与升降气缸354相连的连接板,长板竖直与短板下表面连接,上下开有两个洞口,上部洞口用于放置连接传动轮3512和卷外棉旋转座3511 的深沟球轴承,下部洞口用于放置卷外棉电机组件353和与之配套的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3512转动,进而带动卷棉滚轮3513滚动。升降气缸354和卷外棉支架相连,用于控制机构上下移动。运行时,当完成端棉剪除的内筒载座314转到卷外棉工位时,卷外棉机构35上的卷外棉旋转座3511在气缸驱动下提升到工作位置,抱住外棉,卷棉滚轮3513在电机驱动下绕着内筒的中心轴旋转,将外棉卷贴在内筒插入端的外面,完成卷外棉动作,机构恢复到初始阶段。
内筒下料机构36和内筒入料机构32的结构组成相同,均是由支架底板、入料气缸、回转气缸和气动手指组成,内筒夹爪设置于气动手指上,可进行180 度开合。区别在于内筒下料机构的回转气缸安装于入料气缸伸缩段上表面,使得安装在回转气缸上的气动手指可在水平面内转动,内筒入料段的回转气缸安装于入料气缸伸缩段侧面,气动手指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运行时,当完成卷外棉的内筒载座314转到内筒下料工位时,内筒下料机构36上的内筒夹爪在入料气缸驱动下前伸到工作位置,夹住内筒,然后后退,将内筒拔出内筒载座314,水平旋转180度,将工件传递到安全位置,再松开内筒夹爪放开工件,机构恢复到初始状态。
如图16-18所示,套O型圈组件4包括机架41、内筒上料机构42和O型圈上料机构43。机架41为铝合金材质,用作底座。内筒上料机构42包括内筒圆振421、内筒直线送料结构422和内筒上料挡料结构423。具体地,内筒直线送料结构422包括直线轨道4221和直线送料器4222。内筒圆振421出口和直线送料器4222一端相连,直线送料器4222为中间开有凹槽的长条状部件,从内筒圆振421出来的内筒在直线送料器4222的凹槽上依次排布,最前端内筒被位于出口处的内筒挡料块4233挡住。直线送料器4222另一端与内筒上料挡料结构423连接。内筒上料挡料结构423包括内筒挡料臂4231、面板气缸4232 和内筒挡料块4233。内筒挡料臂4231一端安装于机架41上,另一端通过气缸连接块与面板气缸4232连接,面板气缸4232伸缩段末端安装有内筒挡料块 4233。内筒挡料块4233位于直线送料器4222出口处,可上下移动,挡住最前端的内筒。另外,内筒挡料臂4231前端底部还安装有对准直线送料器4222最前端内筒位置的光电感应器,用于检测内筒是否就位。运行时,内筒在圆振作用下被输送到直线轨道4221,经过直振作用送到端部,被内筒挡料块4233挡住,直振暂停,内筒挡料块4233提离,内筒入料机构32的气动手指324在气缸的作用下将内筒夹爪推到位于最前面的内筒下方,闭合内筒夹爪夹住内筒,在气缸作用下水平回位,将内筒取出,保持内筒竖直停在套圈位。
O型圈上料机构43包括O型圈振动送料结构431、O型圈举升结构432和套O型圈结构433。具体地,O型圈振动送料结构431包括O型圈圆振4311、 O型圈直线送料轨道4312。O型圈直线送料轨道4312一端与O型圈圆振4311 连接,接收输送来的O型圈,底部连接有直线送料器,另一端与O型圈举升结构432的O型圈定位托板4321相连。O型圈直线送料轨道4312呈长条状,内开有可容纳O型圈单列水平放置的凹槽。O型圈举升结构432包括O型圈定位托板4321和O型圈举升顶杆4322。O型圈定位托板4321表面开有与O型圈直线送料轨道4312末端连接的凹槽,可容纳一个O型圈。凹槽下方位于O型圈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四个角落开有四个可容纳O型圈举升顶杆的贯通孔。O型圈举升顶杆4322有4根,位于顶杆底座上,顶杆底座与气缸连接,可使得底座上下移动。套O型圈结构433包括平推气缸4331、举升气缸4332、螺纹气缸4333、扩圈座4334和扩圈爪针4335。举升气缸4332和平推气缸4331 的伸缩段连接、举升气缸4332伸缩段末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侧设置有螺纹气缸4333,下侧设置有扩圈座4334,扩圈座4334上端与螺纹气缸4333通过安装板连接,下端与四根扩圈爪针4335连接,四根扩圈爪针4335各自可沿一个方向运动。在待机状态时,四根扩圈爪针4335并拢,针头朝下对准O型圈定位托板4321,分别位于O型圈凹槽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爪针的靠近针头处加工有一圈凹槽,用于卡合O型圈。运行时,O形圈通过O型圈圆振 4311和O型圈直线送料轨道4312被送到O型圈定位托板4321的凹槽中,套O 形圈机构433的扩圈座4334下降到O形圈凹槽上方,O形圈举升机构432的四根举升顶杆4322将O形圈顶到扩圈座4334上的扩圈爪针4335外圈,扩圈爪针4335张开将O型圈扩大,扩圈座4334提离,其后在气缸作用下水平传送到内筒套O形圈位上方,扩圈座4334下降将张开的O形圈套到内筒上的O形圈槽处,将O形圈推出到槽中,然后套O形圈机构复位。内筒入料机构32等内筒套好O形圈后,旋转摆臂下压使内筒水平,与此同时气缸使机构远离内筒载座,内筒水平放置后,气缸驱动内筒夹爪将内筒插入转盘312上的内筒载座 314的定位孔中,机构复位。
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组5包括机械臂51和治具夹52。其中,治具夹52 包括气动手指(二)521和治具夹爪522。机械臂51底座设置于机架上,手臂呈三段向下阶梯状,每一段首尾相连,并可沿连接处水平转动。最低一段末端与治具夹52连接。治具夹52通过连接板与机械臂51末端连接,连接板上平行安装有两个气动手指(二)521,每个气动手指(二)521上水平安装有两个治具夹爪522,一共四个治具夹爪并排,中间有三个缝隙,每个缝隙可夹取一个发热丝治具。
运行时,该实用新型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①棉料制备段:
内层棉(四个棉条圈中的棉叠在导棉槽中)在左侧自动送料电机驱动下先送达叠棉区,外层棉(单层将原来一层内层棉与外层棉连接起来,比较长)在右侧送料电机驱动下送入,叠在内层棉上层;叠棉完成后,向下压紧,侧面压整齐后取棉夹夹住棉堆,两侧的气动剪就位剪断棉条守成棉料制备。
②折棉段:
制备好的棉料在棉料夹爪中,被旋转180度送到折棉区,棉料夹爪松开完成送棉到位;折棉区左侧的发热丝夹爪在发热丝定位治具组上夹取一片发热丝,旋转摆臂,转180度,将发热丝叠在棉料上面;折棉区右侧的(组装用)芯轴夹爪在芯轴预备座上夹取一根芯轴,将芯轴提离预备座后,旋转摆臂,转180 度,将芯轴叠压在发热丝上面,所有物料到位,松开发热丝夹爪;棉网折弯机构的顶升气缸上举,通过其顶上的顶杆,将两片半圆形弯爪抱合,完成发热丝和棉料折弯。上方的棉卷夹爪下降夹住棉卷外露部分,折弯顶升气缸下降松开棉卷。棉卷在夹爪中被棉卷传递机构送向棉卷入筒段及后处理段。
③棉卷入筒段及后处理段
由内筒套O形圈段套好O形圈的内筒,由内筒上料机构插入转盘的内筒载座固定孔中,完成内筒上料;内筒载座由转盘传送到棉卷入筒位,棉卷被插入内筒中;转盘将工件传送到拔外棉位,拨外棉机构将外层棉条拔向外侧与内层棉条分开;转盘将工件传送到剪内层棉多余料的工位,端棉剪除机构将内层棉条的端部多余部分剪除;转盘将工件传送到卷外层棉的工位,卷外层棉机构将外层棉条的端部多余部分卷绕在内筒外面;转盘将工件传到内筒下料机构,内筒下料机构将装好棉和发热丝的工件取出,放在特定位置,完成此段操作;
④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段
此段是为②折棉段服务的辅助段,由于发热丝太小太轻,在线自动上料不方便,采用在线下由人工上料到发热丝治具上;治具放在桌面特定位置(一排 4个),机械手上有两个治具夹爪,一个抓取治具放到治具直线送料平台上,一个将平台上的空治具取下来;它们交替操作实现治具的自动上下料。
⑤内筒套O形圈段
此段是为③棉卷入筒段及后处理段服务的辅助段,完成内筒套O形圈并将内筒上到上料③棉卷入筒段的转盘上完成。内筒在圆振作用下开口跨在直线送料轨道上排列再由直振送到端部,被内筒挡料块挡住,振动盘停振,挡料块提离,内筒上料机构取出最前面的内筒,保持内筒竖直停在套圈位;O形圈在圆振和直振送到O形圈凹槽;套O形圈机构的扩圈座下降到O形圈凹槽上方,O 形圈举升结构将O形圈顶入扩圈座上的扩圈爪外圈,扩圈爪张开将扩大,扩圈座提离,其后水平传送到内筒上方,扩圈座下降将张开的O形圈套到内筒上的 O形圈槽处,将O形圈推出到槽中,套O形圈圈机构复位。内筒上料机构等内筒套好O形圈后,旋转摆臂下压到内筒水平,与此同时气缸让机构远离载件座,内筒水平放置后,气缸驱动夹爪将内筒插入转盘上的内筒载件座孔中,机构复位。
⑥芯轴上料段
此段是为②折棉段服务的辅助段,通过圆振和送料导轨完成芯轴的自动上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生产工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自动化装置,将大多数工序整合在一条自动化线上,实现高效、可靠的产品装配,减少人工,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棉料制备组件、折棉组件、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件、套O型圈组件和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组件,所述棉料制备组件与所述折棉组件之间通过所述棉料传递机构连接,所述折棉组件与所述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件之间通过所述棉卷传递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料制备组件包括安装板、棉卷轮、导棉槽、送棉轮、压棉轮、叠棉座、棉条侧压板、棉条下压机构、送棉电机、棉条气动打孔器、棉条侧压机构和气动剪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棉组件包括棉料传递机构、棉网折弯机构、发热丝上料传料机构、芯轴传料上料机构和棉卷传递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卷入筒及后处理组件包括旋转平台工作机构、内筒入料机构、拨外棉机构、端棉剪除机构、卷外棉机构和内筒下料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O型圈组件包括机架、内筒上料机构和O型圈上料机构,所述发热丝治具机械手上料组包括机械臂和治具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剪组件由气缸和两组刀片构成,所述刀片位于所述叠棉座两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上料传料机构和所述芯轴传料上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棉网折弯机构两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工作机构包括平台大板、转盘、电机及分割器组件和内筒载座,且内筒载座数目不少于一个,排列于转盘圆周处,所述内筒载座开有不少于一个的内筒定位圆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为三层阶梯结构,阶梯首尾之间转轴连接。
CN202120783759.7U 2021-01-22 2021-04-16 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 Active CN21477025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2447 2021-01-22
CN2021201824470 2021-01-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0250U true CN214770250U (zh) 2021-11-19

Family

ID=767181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4361.0A Pending CN113102993A (zh) 2021-01-22 2021-04-16 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和方法
CN202120783759.7U Active CN214770250U (zh) 2021-01-22 2021-04-16 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4361.0A Pending CN113102993A (zh) 2021-01-22 2021-04-16 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10299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2993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506330A (ja) ロボット装置
CN112864477B (zh) 一种卷绕机
CN107598581B (zh) 一种用于实现电芯底部极耳与钢壳焊接的设备
CN108821025B (zh) 一种骨架线圈绕线设备
CN110015556A (zh) 联动式电池定位夹持机构及其锂电池制作设备
CN112716054A (zh) 电子烟雾化芯的自动组装线
CN111376050A (zh) 一种雾化芯自动包棉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CN214770250U (zh) 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自动组装系统
CN212122332U (zh) 一种雾化芯自动包棉装置
CN102225727A (zh) 小型a4纸切纸机
CN112490331A (zh) 抓取单元、抓取装置、电池串叠放设备及电池串叠放方法
CN215242891U (zh) 一种自动撕膜包膜系统的包膜机
CN212543599U (zh) 一种理线装置
CN212365763U (zh) 一种钉接卷绕设备
KR100223356B1 (ko) 밧데리의 셀자동 성형장치
US3062390A (en) Wire handling apparatus
CN210224195U (zh) 一种顶升机构
CN211480211U (zh) 自动化电芯卷绕封装机
CN215184117U (zh) 纽扣电池生产设备
CN111908219A (zh) 带状物料加工用物料站
CN206794573U (zh) 一种导板检测分离、翻面、预料裁断装置
CN214547197U (zh) 一种用于雾化装置的雾化芯的棉卷的加工系统
CN111313076B (zh) 纽扣电池的自动包胶焊接线
CN214356901U (zh) 端盖自动拣选喂送装置
CN218385325U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芯组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